《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油炸鬼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油炸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篇1:《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一、注意事项

1.来稿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内容。文章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扼要、文字精炼,用第三人称撰写,着重描述研究的新方法、新观点和新成果等。投稿时请附作者简况(年龄、性别、技术职称及研究方向等),由单位负责稿件保密和署名顺序等审查。文章发表之后与论文相关的项目若获奖望来函告知,并寄来复印件。来稿请注明通信联系人及第一作者的电话和电子信箱。

2.来稿文责自负。请遵守学术道德,文中如引用他人资料,应注明出处。作者投稿后,即视为同意授权本刊对文稿作少量文字修改,并同意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形式被其他报、刊、数据库,摘编其作品。

3.请登录本刊网站在线投稿,投稿网址为hnxbl.cnjournals.net,点击“作者登录”栏目,按照提示逐步完成投稿步骤。

4.从收稿到确定是否录用,一般需要2~3个月时间。作者在接到编辑部录用通知后,应根据录用通知上提出的意见逐条修改,并在编辑部限定时间内将修改稿连同逐条修改说明一并返回编辑部。修改稿超过3个月不返回,即按自行撤稿处理。作者收到编辑部的清样时,应认真校对,并由通信联系人签字后返回。

5.本刊对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资助的文章优先发表,并优付稿酬。对于综述文章,本刊要求作者必须是博士(或博士生)或具高级职称,且文章内容为本人曾经或正在研究的内容。

二、规范要求

1.论文稿书写顺序:中文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写至二级)及所在省市和邮编、中文摘要(要求写成报道式摘要,300~500字)、关键词(3~8个)、正文(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署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写至二级)及所在单位城市和邮编、所在国度、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与中文对应);此外,在首页脚注处标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地址,写明课题项目来源及相应的编号。

2.文中统一采用国家审定的`学术名词、名称或术语,度量衡及其符号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制及国家规定的计量标准。已经公布废弃的计量单位,如ppm、M、Da等请不要再用,表示成相应的国标mg/kg(μL/L),mol/L,u等。物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文中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注明上、下角字母、数码和符号位置。文中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需用阿拉伯数字。

3.图、表应尽量精简或改用文字说明。图与表内容不得重复。文中图表要求有自明性。表格请采用三线表列出。插图和照片要求清晰,图中纵横轴标值要求圆整化且成等差,标值线朝里;文中图表所有内容及图注、表注均需中英文对照,图注及表注结束时加句号;图表中的标目和栏目要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表示法,若为组合单位应加括号,如:时间/d,温度/℃,浓度/(mol/L)。

4.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国内外新近公开发表的文献。每条文献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列出,超过3人者则列出前3个后加“等”,外文文献则姓前名后,姓氏全部用大写字母,名字只列大写首写字母,3人之后加“et al”。参考文献一律采用顺序编码制,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①连续出版物(期刊)引用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外文的按规定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大写),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②专著引用顺序号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或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引用顺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题名〔C或G〕//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引用顺序号责任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报纸文章引用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出版日期(版次).

⑥技术标准引用顺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编号〔S〕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专利引用顺序号专利权所有者.专利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P〕.出版日期.

篇2:《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杂志投稿-杂志社编辑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杂志投稿-杂志社编辑部

贵州师范学校大学学报(天然科学版) 刊名: 贵州师范学校大学学报(天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主办: 贵州师范学校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贵州省贵阳市 语种: 汉字; 开本: 大16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570 国内一统刊号:CN:52-5006/N中国期刊网 邮发代号: 66-5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贵州师范学校大学学报(天然科学版) 曾用刊名:贵阳师院学报(天然科学版) 刊物开始发行时间:1960 该刊被以下数值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5) 定期刊物光荣的'名誉: Caj-cd规范获奖定期刊物 结合形式: 1.笔者自助在线投稿还是电子邮件投稿;请在文中注明您的名字、单位、邮政地址、邮编及结合电话等。 2.收到稿件后3个办公日内奉复,在此时期,切勿一稿多投,假如需求改正则奉复改正意见 →全国不收费咨询电话:400-655-0308 投稿信箱:bianji@188.com

篇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投稿须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投稿须知

为了全面扩大《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便于审稿和对录用稿件的编辑加工,本刊向作者提出如下要求,期望得到广大作者的配合与协助。 1.来稿必须包括以下项目:题名(尽量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400字左右)与关键词(5~8个)必须英汉对照;引言、正文、结语与参考文献应具全;请附第一作者简介、详细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请在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产生的论文首页页脚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 2.摘要采取第三人称表述,重点报道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具有独创性的具体结果和结论。 3.引言应概述前人在该领域内所做的相关工作,指出论文研究的工作与他人的异同、重点及期望在哪些方向上取得成果和突破,并给出相关参考文献,按引用的`顺序,在引言内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按相应的顺序把参考文献列在文后。 4.在正文中的图表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给出图名和表名(英汉对照)。 5.在结论中应指出本论文的独创性结果及存在的局限,并指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6.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一定要齐全:著作应包括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论文应包括著者、论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与期号;论文集中论文应包括论文著者、论文名、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论文集出版地、论文集出版者与出版年;学位论文应包括著者、论文名、学位授予单位名、论文保存单位名与答辩年;技术标准应包括标准代号与标准名称;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被引用的起止页码;所有非英文参考文献都要有英文对照。 7.作者投稿1个月后,可致电、致函本刊编辑部,查询稿件录用情况;3个月之内作者如收到本刊退稿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作者如收到修改意见或录用通知,不得另投他刊。 8.本刊已与多种媒体签署出版光盘及上网协议,不愿通过媒体发行者,请来稿时注明,本刊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用。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杂志社《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710064 电话:02982334686 Email:dkyhxb@chd.edu.cn

篇4:华中农业大学热门专业

国家品牌专业8个:生物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艺、园林、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重点专业1个:水产养殖学。

篇5:华中农业大学热门专业

农学

一看学校的名字就知道农学学科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的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华农作物学名列第一,畜牧学列第二,园艺学、水产列第三,农林经济管理列第五,生物学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类学科之后列全国高校第四,农业资源利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列第六。农学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生命科学学科了,其下设的四个本科专业中,有三个是本硕连读的基地班,基地班的学生待遇十分优厚,八成以上的学生直接被保送攻读研究生,非常令人羡慕。

园艺学

也是华中农业大学十分具有优势的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学科。本科设有园艺、园林、林学(含茶学方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覆盖了果树学、蔬菜学和茶学3个二级学科。其中蔬菜学科于20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农业部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食品科技

学院是一个比较有“口福”的学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在上食品加工实验课的时候,可以亲自加工各种食品,甚至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开发新食品,当然了,对于实验结果的验证就是品尝了,所以说它是有“口福”的学院。

水产

学院前身为水产系,创建于1970年,是全国农业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水产系。其水产养殖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水产一级学科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众所周知,湖北省的淡水渔业科技力量雄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中央直属研究单位均设在武汉地区,这也给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篇6:华中农业大学校徽

华中农业大学校徽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863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学校前身华中农学院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原南昌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在1952年组建而成,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截止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18625人,研究生6581人。

历史沿革

湖北农务学堂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书光绪皇帝,正式奏请兴办湖北省农务学堂。同年10月正式开学。

19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

19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办学时代结束。

19,湖北省农务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建为湖北甲种农业学校。此后,经历了1923年湖北第一、第二高级农业学校,1931年省立乡村师范学校,1933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37年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1940年湖北省立农学院,1950年湖北省农学院等一系列演变。

1938年,侵华日军迫近武汉,学校西迁湖北恩施五峰山坚持办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学校迁回武昌宝积庵。

华中农学院

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取得新的进展。

1957年,华中农学院从宝积庵整体迁址武昌南湖狮子山。

20世纪60年代,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华中农业大学

1985年,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同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

,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校园文化

校训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语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创者是湖北省立农学院国文教授朱再庵。

“勤读”即勤奋学习钻研,“力耕”即努力开拓实践。“勤读力耕”是对学风的倡导,对学问的指引,也是对“知”与“行”辩证关系和成长成才规律的揭示。该校一贯倡导学风建设,勉励学生勤奋刻苦,用心于学,掌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知识本领。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改造世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人才培养规律而言,“勤读”是“知”,是条件,也是过程;“力耕”是“行”,是途经,也是目的。只有勤奋学习钻研、努力开拓实践,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己达人”语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指加强自我修养,自强自立,使自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达人”是指要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使大家共同发展和进步。“立己达人”符合中国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是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庄严的社会责任。只有做到“立己达人”,才能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立己达人”是对人格的期望,对责任的要求,也是对自我与他人、个人成才与回报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阐述。

校徽

该校徽采用圆形造型,主体部分以楚国“编钟”和传统农具“耒耜”为基础,在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纹样造型和篆刻技法,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体现了该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

一、图案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乐器和礼器,产于楚地,是地位的体现,亦是楚文化的象征,代表着精神文明。最著名的编钟是享誉世界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校徽主体设计采用编钟的抽象图形,暗示我校位于湖北,在我国高等农

业教育格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

耒耜是楚地古代农具,相传由神农氏发明,是技术生产力的象征,代表着物质文明。校徽主体设计采用耒耜的抽象图形,与我校所在地和学科优势相符。在行为层面,耒耜代表劳动和创造;在精神层面则代表着勤奋和务实。

编钟与耒耜共同形成了“打谷图”,演绎出两个手拉手合力打谷的抽象人形。打谷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喻指丰收。手拉手合力打谷则寓意我校师生团结奋进、教学相长、教学科研互促共进,不断取得累累硕果。

校徽主体图案寓意着该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象征着我校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传统和校风。

二、文字

主体部分图案由华中农业大学的英文缩写大写字母(HAU)变形组合而成,其下方为建校年份“1898”。在线条处理上吸收中国传统纹样特点,采用抽象的流线型叶片形状,使之更具生机和活力。在外围处理上,采用单环形式。上部为手书体“华中农业大学”,下部为英文校名“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三、色彩

在色彩的处理上采用单色设计,标准色为深绿色,象征华中农业大学蓬勃的发展生机、鲜明的农科特色和浓厚的历史积淀,也与我校“绿色校园”的特点相吻合。此外,为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要,提供了棕、土黄、红、蓝、灰、浅绿、橙等7种备用色和黑色墨稿。

校徽设计者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刘涛、王娟。

校歌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我校前身之一)西迁鄂西山区,全体师生筚路蓝缕,坚持办学。时任教务长的包望敏教授曾在《论“耕读”与“新农”》一文中写道:“湖北省立农学院创立于烽烟遍地,万方多难之日,集海内农学者及三楚青年一堂,朝夕孜孜,耕读不辍,以革新农业为己任,其坚苦卓绝之精神与乎兴农建国之宏愿均有足多者。”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武汉,国文教授朱再庵先生和著名音乐教育家喻宜萱先生共同创作了《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

歌词:

挹江流浩浩荡荡,

挟沃野郁郁苍苍。

萃俊秀于三楚,

聚硕彦于一堂。

勤读力耕肩重任,

立己达人图自强。

雍雍穆穆,

跻跻跄跄。

宏农学,

扬国光,

日新永无疆。

作者简介:

朱再庵,湖北省立农学院国文教授,知名学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抗日战争时期在恩施创办并主编文学月刊《晓月》,有较大影响。

喻宜萱,著名声乐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音乐,是我国美声唱法和声乐教育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首唱者。她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首任系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20世纪40年代担任湖北省立农学院音乐指导。解放后,喻宜萱出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声乐教授。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如今年事已高,深居简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的《康定情歌》唱遍了世界,却极少有人知道这首传世经典与湖北省立农学院的特殊联系;而那首《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更是没有几人能够记得。

校庆

110周年校庆时间:10月2日

110周年校庆主题:花开一百一十季,情传无限山水间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农业大学园艺设计本科生个人简历模板

2.农业大学毕业生英文简历范文

3.农业大学毕业生简历模板下载

4.中国农业大学校徽图

5.南京农业大学校徽设计

6.农业大学学生求职简历表格

7.南京农业大学校徽

8.华南农业大学简历封面

9.南京农业大学简历封面

10.新疆农业大学校徽

篇7:华中农业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华中农业大学:20考研招生简章

华中农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是国家级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开发区的核心园区之一。校园占地7425亩(约5平方公里),三面环水,背靠青山,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华中农业大学始创于1898年,是首批获得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首批获准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的单位之一;为全国首批获准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之一。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4种专业学位类型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类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

华中农业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中青年博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200余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名,5人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16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9人。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基准实验室、1个部级基准实验室;9个国家级、6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省(部)级研发基地;22个校级研究所。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两座,综合馆藏210余万册(件);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馆、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及四所标准化食堂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在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淀了“知行合一,尚实尚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凝练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秉承“勤读力耕,力己达人”的百年校训,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1952年迄今,已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8万余人,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位农学博士,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面向新世纪,学校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目标,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学科创新工程”,努力把华中农业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基地。

年计划招收硕士生1600人左右(含推荐免试),实行2-3年的准弹性学制,各专业公布招生数仅供参考,具体人数以国家下达指标为准。

一、招生类别

非定向、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后二种培养类别需签订相应的《协议书》。新生复试时可申请硕博连读,课题检查阶段可申请提前攻博。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批准我校2008年始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兼顾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地区)招收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39名(国家承担培养费),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录取后先在基础培训点集中进行一年的强化基础培训,经考核合格转入硕士阶段。

二、招生形式

推荐免试、单独考试、全国统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统一划线)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3.报考非定向类别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自筹和委托培养类别的考生年龄不限。

4.各类考生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推荐免试:符合毕业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我校组织的研究生复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全国统考:①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应获得学士学位);②国家承认学历的往届本科毕业生;③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以同等学力报考;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同等学力报考;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单独考试: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年满4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至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思想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经本人申请并由所在单位同意、两位与报考专业相关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专家推荐。单独考试考生只能录取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硕士生。

四、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10月;现场报名时间:11月10-14日(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五、考试时间

2008年春节前两周,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六、科目总分及部分科目代码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基础课(150分)、专业基础课(150分)。

全国统考科目:101政治理论、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302数学二(工学门类)、303数学三(企业管理)、304数学四(经济学、管理学门类)、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学门类初试科目将进行全面调整,请各位考生详细查看招生专业目录(见附件),并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

七、注意事项

1.备注栏中无考试科目表明该专业不招同等学力(专科毕业2年以上或成人应届本科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考试科目名称见备注栏。

2.2008年实行网上报名,每位考生须先网上报名后去现场确认,两者缺一不可,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信息,严格按要求报考并按时办理各项手续,并保证信息准确。过期不能补报和修改,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3.考生在报名、考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咨询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各学院联系人和联系方式附后。

4.我校报名点只接受报考我校的考生报考,凡2008年报考我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考生一律到我校报名考试。

5.我校详细地址:430070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研究生处主页(www.yjs.hzau.edu.cn );电子信箱:yjs10504@mail.hzau.edu.cn,电话:027-87280470。

附:2008年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农业大学各学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学院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001 植物科技学院

江晶027-87282130 ,jiangjing@mail.hzau.edu.cn

002生命科技学院

祁婧027-87282738,  qijing@mail.hzau.edu.cn

003理学院

高洁芬027-87282133,gaojiefen@mail.hzau.edu.cn

004资源环境学院

冯英027-87284070,fengying@mail.hzau.edu.cn

005园艺-林学学院

李玲君027-87281532,hafu@mail.hzau.edu.cn

006食品科技学院

王益027-87282426,wywtx@mail.hzau.edu.cn

007工程技术学院

张终027-87282219,zhangzhong@mail.hzau.edu.cn

008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院

黄丹027-87282939,hd@mail.hzau.edu.cn

009水产学院

曹玉琼027-87282676, yuqcao@mail.hzau.edu.cn

010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

彭开丽027-87284106,klpeng@mail.hzau.edu.cn

011文法学院

赵锡庆027-87286891,zhaoxiqing@mail.hzau.edu.cn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张学文027-87280470, yjs10504@mail.hzau.edu.cn

快速通道:2008年各省市研招单位招生简章专题

教育首页|热点|考研|公务员|论坛|博客|校花清华女生传统成人礼 ・14岁女生疑受老师辱骂自杀 同桌曾劝她“要熬住”

・职业资格证书泛滥困扰考证族:1人手握10个证

・武汉大学试水政学分权 走向学者治学教授治教

・事业单位招聘 报考者被挤哭 大学生环卫工月薪

篇8:华中农业大学开学需要带什么

住宿用品是:蚊帐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床单被单一般学校都会发放,也可以自己携带,另外要多准备几套换洗。还有衣挂和晾衣夹、被子,枕头,垃圾桶,收纳盒(用来放一些杂乱东西),凉席。

自备药、纸巾、风油精、肠胃药、感冒药、湿巾、花露水防蚊虫叮咬、创口贴。

篇9: 诗刊社投稿须知

诗刊社投稿须知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编辑《诗刊》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表了作品却找不到作者地址寄送样刊和稿费,或者作者只留了笔名未标明原名导致稿费寄出后作者无法领取的情况。

为了规范诗刊社运营管理和刊物编辑流程,我刊决定,自2016年起,所有来稿请务必写清作者原名、邮寄地址、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才能进入编辑流程,否则将视为无效投稿,不予处理。

尤其是,因为发放稿费时财务规范化的需要,作者的身份证号不可或缺,这一点,在过去我们没做要求,但自即日起,将严格要求,请广大诗友谅解并支持!

高度规范化的`投稿、编稿程序,将大大提升刊物的运营效率,也有利于编者和作者之间的联系沟通。您的举手之劳,将使我们的刊物更加美好。

诗刊社

2016年2月21日

诗刊社投稿须知

华中农业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荐信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就业前景

江西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自然科学个人简历

自然科学《水》教案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投稿范文

作文投稿

运动会投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