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民间故事:我家不吃黄豆芽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猫咪吃菠萝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感人民间故事:我家不吃黄豆芽(共含3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猫咪吃菠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感人民间故事:我家不吃黄豆芽

篇1:感人民间故事:我家不吃黄豆芽

在我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市面上卖的黄豆芽、黑豆芽、绿豆芽,从来不买。也许你会问,这究竟为什么?为的是不让年迈的母亲伤心。

这豆芽里有一段令人心酸、催人泪下的故事。

七十多年前,宁阳堽城镇的韩林村是一个佃户村,住在这个村子里人家都是清朝巡抚黄恩彤家的佃户,黄恩彤的黄家大院坐落在蒋集镇添福庄村。

早些年间,韩林不是村落,只住着给韩姓地主看林墓的一户人家。黄家大院为了这一片的土地耕种方便,紧挨林墓出资盖起来上百间茅草屋,让佃户们住了下来,慢慢形成一个村庄,叫韩林村。

我的母亲小时侯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母亲十一岁那年春天,年仅三十二的姥爷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撒手而去,姥爷死后,尸体停放在堂屋里,按理说晚上要儿女或家族近人守灵。可姥姥家日子过的饥寒交迫,吃了上顿没下顿,虽有家族,有谁愿意帮孤儿寡母守灵呢?

人们走后,母亲几个依偎在姥姥跟前,都说害怕,姥姥把心一横,把堂屋门一锁,领着母亲、姨、舅在厨屋的柴禾窝里,度过了漫漫长夜,那时姥娘才三十岁,拉扯着母亲、二姨、三姨、大舅,小舅,一家六口人。当时二姨七岁,三姨五岁,大舅三岁,小舅不到一岁,家里失去了顶梁柱,这日子怎么过?

要强的姥娘,擦干了眼泪,料理完姥爷的后事,像村里的男人一样,学会了摇耧播种、耕耙扬场的农活。没有男劳力的人家,无人能打辘辘浇地,遇到旱天,庄稼长得三青两黄,到了秋天,地里打的粮食晒干扬净,交完了租子,所剩无几,吃糠咽菜凑合了一个冬天。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家里一点粮食没有了,可也不能在家活活饿死呀!姥娘把茅草屋一锁,领着母亲、二姨、三姨,大舅,怀里抱着小舅,到汶河北岸的村庄去乞讨,白天沿街去要饭,晚上在柴草垛里或是打场的屋子里过夜。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往前走,后来到了姥娘的娘家、汶阳镇的马家东史村。

姥娘的哥哥看到亲妹妹领着几个蓬头垢面的孩子,讨饭来到自己家,又心疼,又同情,可他家也不富裕呀!无力养活妹妹一家六张嘴,唯一能做到的,只能让大人孩子在他家的厨房里的土炕上住了下来,算是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讨饭回来能有固定的栖身地。

白天,姥娘挎着讨饭的篮子,手里拿着打狗棍,领着大舅,抱着小舅,挨门乞讨。母亲领着二姨、三姨一块去要饭,天黑了都回到姥娘的娘家住。那时候农村差不多家家都养狗看家护院,常言道:“狗眼看人低”,不知咋回事,这狗看到穿得破衣烂衫人拼命的咬,母亲和两个姨力气小,常常被恶狗欺负,往往是旧疤未好,又填新伤。

有一次,母亲和二姨、三姨在一家门口讨要,冷不防一只大黄狗窜了出来,母亲用身体护着二姨、三姨往后退,大黄狗扑向母亲,这家主人赶来打跑了大黄狗,可母亲的腿已被咬破,鲜血直流,二姨、三姨搀扶着母亲,一瘸一拐、哭哭啼啼的回到住处,姥娘看着被咬伤的母亲,既心疼又难过,母女几个,抱头痛哭。

母亲被狗咬伤,没讨到多少吃的,怕姥娘伤心,强忍着饥饿和疼痛,一声不吭,可二姨、三姨毕竟年龄小,到了夜里,饿的直哭,姥娘哄她们说:“苦命的孩子,娘知道你们肚子饿,快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明天一早就去讨吃的。”

可这漫漫长夜,越饿越是睡不着,二姨、三姨的哭声,噬咬着姥姥的心,有那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姥娘突然想起舅爷爷家泡在盆里的黄豆芽,这豆芽盆放在厨房里,利用厨屋的余温生长,豆芽已有二指长,她悄悄地起来,抓了两把豆芽放在锅里,填上一瓢水,点着柴火放在锅底下,火不旺就用嘴吹火,不敢拉风箱,怕惊动睡在堂屋里的舅爷爷一家,虽是亲戚,孤儿寡母、一家子逃荒要饭的,时间长了,谁又会待见啊!

黄豆芽煮熟了,可没盐放,那时候,农村人做完饭,怕猫和老鼠偷吃,油罐子、盐盆子都会放到堂屋里。姥娘借着锅底的光亮把豆芽从锅里捞出来,放在讨饭的碗里,让母亲、姨、舅抓着吃,听母亲讲,不放盐的黄豆芽,吃着满嘴豆腥味,非常难吃,但肚子饿的咕咕叫,也顾不得好吃难吃了,在嘴里嚼嚼就往肚里吞,吃了没盐的豆芽后,一个劲的反胃想呕吐。就是这不放盐的黄豆芽,让姥娘一家人,从此都不再吃黄豆芽,一吃就呕吐,一看到豆芽就伤心。

母亲以后嫁给了父亲,自从她操持家务后,赶集上店,从不买黄豆芽。记得小时候,我问母亲:“娘,咱家为啥不买豆芽吃呀?”这一句话,戳到了母亲的伤心处,人没开口泪先流,她泣不成声的给我讲述了这段尘封多年、不愿提及的往事。

听完了发生在母亲身上的这段故事,我早已泪流满面,为母亲的童年不幸而叹息。从此,黄豆芽的故事也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几十年了都不曾忘记。

弟弟妹妹长大后,都各自成家,我偷偷的把黄豆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并嘱咐他们,母亲在谁家吃饭时,千万不要买豆芽,别让老人睹物伤情,想起那伤心的往事。

母亲过去的童年时光是悲惨的、不幸的,中年是辛劳的。我们做儿女的,要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让母亲生活在舒心、快乐的氛围之中。

公众号:徂汶文学

篇2:感人的亲情故事:我家的全家福

7月28日,我家终于有一张让人较为满意的全家福了。每个小家全都郑重其事地在各家显赫的位置摆放了这张来之不易的全家福。远在美国的、上幼儿园的小侄女常在全家福里复习认识家里的亲人。我也如获至宝,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当地最好的图片社精心选择了像框,冲洗了一张长1米、宽72厘米的全家福,挂在了新居客厅的醒目位置。我几乎每天都要端详一会儿全家福,往事历历在目,萦绕在脑际,让我不由得浮想连翩。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家里姊妹八个,当时物资相当匮乏。买东西凭布票、粮票、棉花票等,有些日常用品也是物物交换。至今,仍记得货郎阵阵清脆的叫卖声,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从四处飞奔而来,簇拥着,欣赏着那稀有的货物。不一会儿就各自散去了。回家和家长要来几角钱或用麦粒、土豆、土豆粉换来五颜六色的扎辫的头绳,或给妈妈们纳鞋底用的锥子、染布或衣服用的称作粉粉、绿绿的颜料,孩子们都会手舞足蹈,高兴好几天。当时我们正如人们调侃的“穷的像孙子,快乐得却像爷”。那时,很少见到大钞票,村里生产队只有每年年终才能分红,而我家的姊妹们都在读书,缺少劳力,只能眼馋地看着别人家从生产队分红,咽口唾沫悄悄地离开。当时交通又不方便,照像得去30里以外的镇上,食不果腹的日子里,照像压根儿是一种奢望。

我家共有二张全家福。第一张是1983年,我上初二的时候拍的,姊妹们几乎都在求学阶段。当时我家刚搬迁到旗政府所在地,过年时全家团聚,终于有机会到旗里唯一的一家照像馆拍全家福。可惜的是适逢大姐生小孩儿,第一张全家福16位成员,里面缺了大姐一家,实在有点儿遗憾。仔细端详那张照片,居然没有一个是微笑的,就连最活泼、开朗、爱笑的二姐也一脸的严肃。也许是大家第一次拍全家照太郑重其事,也许是照相次数太少有点儿紧张,也许是当年的生活压力大没有情趣,总之大家表情单一,摄影师也很严肃,没加提醒就按了快门。大家的衣服,只有单调的几个色彩:红、灰、蓝,摄影背景是翠绿的竹子才略增添了一派生机。大家个个一律清瘦,没有一个体重超过60.5公斤的。 第二张正式拍的全家照是事隔32年之后。时间间隔之长令人惊叹。在这段时间,姊妹们纷纷大学毕业,而且大多数都分配到较远的地方,在努力地打拼,即使逢年过节也很少能团聚,后来又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四哥去美国深造并定居,三哥应聘到澳门工作,国内的姊妹们也远在天涯,四海为家,所以大家一直没有机会照全家福。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随着家里人口的增长,我家有好多成员都没见过面。直到207月,才终于有机会团聚,才有机会拍全家福。尽管在年初远在美国十五年的四哥提前就安排了回国的行程,大家也想方设法地去安排自己的工作与休假时间,为全家大团聚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但还是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仍然有10口人在外未能回去团聚。适逢一个侄媳生小孩儿,也就是我家的第38位成员“七月”刚满18天。其实,是现代信息和网络发达才有了这张全家福,我们把在外地不能回去的9个大人匹进照片里才诞生了这张全家福,所以这张全家福愈显弥足珍贵。

时间定格在年7月28日,全家28口人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花枝招展,大哥请了全旗最出名的摄影师来拍照。我们选择了妈妈楼房门前的生态广场,广场周围花团锦簇,风光旖旎。摄影师很幽默,他先把老妈妈重量级人物安排好,儿子们女婿们都依次在妈妈两边排开,孩子们前排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抢好自己的合适地方,女儿们与媳妇们站在后面的一排,大家个个喜气洋洋,满面桃色,服装色彩斑斓。摄影师让大家喊“油炸糕,冻山药”可能由于出乎意料,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个个很灿烂,效果非常好。 尽管网络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优越条件,弥补了我们一些遗憾,但最终还是很遗憾,我家的全家福始终都不完整,而且永远不会完整了,因为敬爱的爸爸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是全家人永远无法弥补的痛......

篇3:我爱我家的感人作文

我爱我家的感人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父母健在,我们都年轻,幸福就是现在我所拥有的。

和弟弟抢吃的,互相打闹,他一把搂住我脖子,贱兮兮的笑着说你个小矮子!然后轻易将我放倒在地板上,我只能呼天抢地的惨叫——老妈,快来管管你宝贝儿子!

和妹妹挤在一个被窝,贱兮兮的跟她说,我抱着你睡吧!她一脸倔强的'答:我才不要!我顽强的将冰凉的手放在她肚子上,她夸张的哈哈大笑。当然我也会遭受她突如其来的偷袭,两个人躺在一起大声傻笑。笑累了,互相屈服,最后达成共识,我说:好了,不要动了,你的手放我肚子上,我的手放你肚子上。她答:嗯,好!

早上赖床,老早就听见老妈在外面唠叨——这孩子,真是成精了,都十一点了,还在睡觉。紧接着,就听见她连名带姓的叫喊,某某和某某,快点起来了!又过了半个钟头,依旧不见动静,老爸就出动了,他的杀手锏是拿胡子扎我们。我一边往被窝里钻一边喊"老爸,我的脸都被你扎破了"。

幸福是什么?看爸妈秀恩爱,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一进门看到我爸,第一句话准是"爸,我妈呢"。老爸答“串门去了”。"你娶的老婆真是成精了,一天就知道串门"我用贱贱的语气回老爸。"喜欢串门咋了,那我也喜欢"老爸这话答的,我竟无言以对。"哎呦呦,我鸡皮疙瘩掉一地了,受不了了,我找我妈去了"我撇撇嘴,一溜烟的功夫就已经在邻居家找到我妈了。

长大后特别喜欢跟着我妈,每次去邻居家找我妈,他们总打趣的说——哎呦,跟屁虫又来了!我妈嘿嘿一笑问我"你咋这么喜欢缠着我"。我调皮的回答"因为我爱你啊"。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世上有那么几个人,在他们面前,你永远可以像个孩子一样,不必假装坚强,不必逞能要面子。

昨天,去看牙医,医生说我牙根发炎了,需要上药。于是,拿着类似针的东西,在我牙齿上狠命的钻洞,居然给我疼哭了。终于结束了,我看到在旁边等我的老妈,突然更想哭了,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我抽泣着说——妈,好疼!"这是有多疼啊,这么大姑娘,居然还哭!"老妈笑嘻嘻的说。我转头却看见她眼里的泪花。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的现在。时光时光你慢些吧,我还想和弟弟抢夺好吃的,和妹妹瞎闹腾,看爸妈秀恩爱,多当几年的跟屁虫!

我的家平凡却幸福,我爱我家。

黄豆芽观察日记

阿拉伯民间故事

中华民间故事

洛阳民间故事

陕西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选集

民间故事:八仙过海

经典民间故事

杨玉环民间故事

感人民间故事:我家不吃黄豆芽(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感人民间故事:我家不吃黄豆芽,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