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网上冲浪放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共含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网上冲浪放飞”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

篇1: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

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

醒过来的时候只见月色正不可思议的亮着。

这是中爪哇的一个古城,名叫日惹,四境多是蠢蠢欲爆的火山,那一天,因为是月圆,所以城郊有一场舞剧表演,远远近近用;黑色火成岩垒成的古神殿都在月下成了舞台布景,舞姿在夭矫游走之际,别有一种刚猛和深情。歌声则曼永而凄婉欲绝(不知和那不安的时时欲爆的山石,以及不安的刻刻欲震的大地是否有关)。看完表演回旅舍,疲累之余,倒在床上便睡着了。

梦时,我遇见李老师。

她还是十年前的老样子,奇怪的是,我在梦中立刻想她已谢世多年。当时,便在心中暗笑起来:“老师啊,你真是老顽皮一个哩!人都明明死了,却偷偷溜回来人世玩。好吧,我且不说破你,你好好玩玩吧!”

梦中的老师依然是七十岁,依然兴致冲冲,依然有女子的柔和与男子的刚烈炽旺,也依然是台山人那份一往不知回顾的执拗。

我在梦中望着她,既没有乍逢亲故的悲恸,也没有梦见死者的惧怖,只以近乎宠爱的心情看着她。觉得她像一个小女孩,因为眷恋人世,便一径跑了回来,生死之间,她竟能因爱而持有度牒。

然后,老师消失了,我要异乡泪枕上醒来,搬了张椅子,独坐在院子里,流量惊人的月光令人在沉浮之际不知如何自持。我怔怔然坐着,心中千丝万绪轻轻互牵,不是痛,只是怅惘,只觉温温的泪与冷冷的月有意无意的互映。

是因为方才月下()那场舞剧吗?是那上百的人在舞台上串演其悲欢离合而引起的悸动吗?是因为《拉玛那那》戏中原始神话的惊怖悲怆吗?为什么今夜我梦见她呢?

想起初识李老时时,她极为鼓励我写出戏。记得多次在天的夜晚,我到她办公的小楼上把我最初的构想告诉她,而她又如何为我一一解惑。

而今晚她来,是要和我说什么呢?是兴奋的要与我讨论来自古印度的拉玛那那舞剧呢?还是要责问我十年来有何可以呈之于人的成就呢?赤道地带的月色不意如此清清如水,我有一点点悲伤了,不是为老师,而是为自己。所谓一生是多么长而又多么短啊,所谓人世,可做的是如许之多而又如许之少啊!而我,这个被爱过,被期待过,被呵宠过,且被诋毁的我,如今魂梦中能否无愧于一个我曾称她为老师的人?

月在天,风在树,山在远方沸腾其溶浆,老师的音容犹在梦趄。此际但觉悲喜横胸,生死无隔。我能说的只是,老师啊,我仍在活着、走着、看着、想着、惑着、求着、爱着、以及给着――老师啊!这样,可以吧吗?

后记:《画》是我的第一个剧本,因为觉得练习成分太多,便没有正式收入剧集里,近日蒙友人江伟必写粤语演出,特记此梦付之。李曼瑰老师是当年鼓励――说确实一点是“勉强”――我写剧的人,今已作古十年,此文怀师之馀,兼以自勉,希望自己是个“有以与人”的人。

篇2:《琵琶行》这样上可以吗

《琵琶行》这样上可以吗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楼 主]

大致思路是这样的:

一、用知音故事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朗诵;

2、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4、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

5、全诗写了几次音乐?三次。哪三次?

6、哪次写得最精彩?第二次

三、诵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二节

2、诵读指导:哪些诗句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传达感情?(生发言,试读,师小结)

3、自由朗读

4、请一生读,点评

5、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是用哪些手法来摹声传情的?

比喻,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叠词,双声叠韵词;侧面烘托。

6、声能传情,琵琶女的乐声在诉说着什么?我们能否从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变化轨迹?

7、师小结过渡:琵琶女一曲弹奏,尽诉胸中幽怨,悲愤的曲调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形象。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子,但幸运的是碰到了知音----诗人。白居易为她的遭遇发出了沉重的叹息,最后竟至泪湿青衫。诗人为何而洒泪?(结合全诗来谈)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悲从中来。

8、再来品读第二节。

我是一名从教不久的青年教师,有幸得到了一个到市里参赛的机会,我很珍惜。但备课却不是很顺,还要用多媒体。有几点困惑:1、导入  后的读课文时间会很长,不读或读几节恐又不完整,怎样处理?2、重点讲第二节能否照顾全篇?3、诵读怎样一以贯之比较好?4、这个教学设计落实了教学目标 没有:理解“同是天下。。。。。”的内涵;感知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5、最后作怎样的迁移引申,掀起高潮?6、我看了不少课件,幻灯片很多,内容也很多,我觉得不一定要把问题和答案都展示出来,而应该是最精要的东西。是不是这样?

还有很多问题,先就这些求教于各位前辈。希望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引导、被帮助。谢谢!

编辑 2004/06/08 07:16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521 字节]

昆仑青衫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98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4 时 42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7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2 楼]

不知道是否是初稿的原因 感觉没什么新意 知识点和内容很空 特别是有些问题的设置 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抛砖引玉 但感觉你的问题大多是投石问路 是为了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表演而设 太简单了 当然年轻老师都希望课堂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不想给学生太多的.发挥机会 因为这样可能会使经验不足的自己不知道怎么应付 但藏拙的同时你也失去了出彩的机会

记得我在学校实习的时候 为了上穆旦的《赞美》备了两次课 备课的资料很多 但问题最大在不知道学生的深浅如何 第一次是用的大学现代文学课的资料 结果深度是有了 但试讲时我自己都觉得讲不下去了 可能叫一个大一的学生来都听不懂我讲的是什么 重点在哪里 可以说是讲座而不是讲课 所以我第二次备课为了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觉得以提问为主 引导学生学习所以如何设置问题成了关键 我的问题最后和你的差不多 都以简单为主 问题都很死 答案一般就是2选一 目的不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是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反而怕问题问的复杂 自己不好把握 被学生问倒就不好了 但结果那次上课我还是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事 我问一个学生穆旦的诗美吗 我想一个正常的上过几年课的学生的惯性回答一定是美 那个学生的答案也正如我所料 我接着再问它美在哪里 你能说说你爱这诗的理由吗 本来以为学生至少会拣几段东西或理由来敷衍 结果却。。。。。。从他嘴里冒出一句“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的答案 下面一阵哄笑 我当时就无语了 只好请他坐下 再接着按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讲 回避了这个问题 后来我的指导老师下来给我说其实我的问题还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 特别是那个学生的回答 可以说在很多赛课中都很难出现 是一个很好

[4]

篇3:《琵琶行》这样上可以吗

《琵琶行》这样上可以吗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楼 主]

大致思路是这样的:

一、用知音故事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朗诵;

2、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4、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

5、全诗写了几次音乐?三次。哪三次?

6、哪次写得最精彩?第二次

三、诵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二节

2、诵读指导:哪些诗句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传达感情?(生发言,试读,师小结)

3、自由朗读

4、请一生读,点评

5、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是用哪些手法来摹声传情的?

比喻,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叠词,双声叠韵词;侧面烘托。

6、声能传情,琵琶女的乐声在诉说着什么?我们能否从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变化轨迹?

7、师小结过渡:琵琶女一曲弹奏,尽诉胸中幽怨,悲愤的曲调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形象。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子,但幸运的是碰到了知音----诗人。白居易为她的遭遇发出了沉重的叹息,最后竟至泪湿青衫。诗人为何而洒泪?(结合全诗来谈)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悲从中来。

8、再来品读第二节。

我是一名从教不久的青年教师,有幸得到了一个到市里参赛的机会,我很珍惜。但备课却不是很顺,还要用多媒体。有几点困惑:1、导入后的读课文时间会很长,不读或读几节恐又不完整,怎样处理?2、重点讲第二节能否照顾全篇?3、诵读怎样一以贯之比较好?4、这个教学设计落实了教学目标没有:理解“同是天下。。。。。”的内涵;感知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5、最后作怎样的迁移引申,掀起高潮?6、我看了不少.课件,幻灯片很多,内容也很多,我觉得不一定要把问题和答案都展示出来,而应该是最精要的东西。是不是这样?

还有很多问题,先就这些求教于各位前辈。希望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引导、被帮助。谢谢!

编辑 2004/06/08 07:16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521 字节]

昆仑青衫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98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4 时 42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7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2 楼]

不知道是否是初稿的原因 感觉没什么新意 知识点和内容很空 特别是有些问题的设置 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抛砖引玉 但感觉你的问题大多是投石问路 是为了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表演而设 太简单了 当然年轻老师都希望课堂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不想给学生太多的发挥机会 因为这样可能会使经验不足的自己不知道怎么应付 但藏拙的同时你也失去了出彩的机会

记得我在学校实习的时候 为了上穆旦的《赞美》备了两次课 备课的资料很多 但问题最大在不知道学生的深浅如何 第一次是用的大学现代文学课的资料 结果深度是有了 但试讲时我自己都觉得讲不下去了 可能叫一个大一的学生来都听不懂我讲的是什么 重点在哪里 可以说是讲座而不是讲课 所以我第二次备课为了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觉得以提问为主 引导学生学习 所以如何设置问题成了关键 我的问题最后和你的`差不多 都以简单为主 问题都很死 答案一般就是2选一 目的不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是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反而怕问题问的复杂 自己不好把握 被学生问倒就不好了 但结果那次上课我还是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事 我问一个学生穆旦的诗美吗 我想一个正常的上过几年课的学生的惯性回答一定是美 那个学生的答案也正如我所料 我接着再问它美在哪里 你能说说你爱这诗的理由吗 本来以为学生至少会拣几段东西或理由来敷衍 结果却。。。。。。从他嘴里冒出一句“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的答案 下面一阵哄笑 我当时就无语了 只好请他坐下 再接着按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讲 回避了这个问题 后来我的指导老师下来给我说其实我的问题还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 特别是那个学生的回答 可以说在很多赛课中都很难出现 是一个很好的亮点 如果把握应答好了 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氛围的 但我为了安全上完这堂课 却失去了这个机会 后来那个知道老师还笑着说如果是他遇到这个问题 就会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来叫那个同学继续回答 让他避无可避

我说这么多 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一堂好的课是需要师生互动的 我看你的.教案 看来是一个问一个答 好象有互动交流 但只是一种假象 其实主动权还是紧紧被你握在手里 你为什么不给学生几个出彩的机会呢 因为你怕这是赛课 很重要 不能出一点错误 所以什么你都考虑到了 但这堂课也死了 要知道思想的交流是要碰撞才能迸发出火花的 这种碰撞绝不是可以人造出来的 .教案实际上就是你一个人在想象中先编导出来的一部独角戏 如果你太依赖.教案 那么也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所以要真正上好一堂课不是有了一本好.教案就能达到的 它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多积累思考 厚积薄发 用自己的的思想去激发学生的思想 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思想的老师是不能上出一堂真正属于自己和学生的课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反对上公开课 不是说赛课这种形式不好 而是在下面评判我们上课好坏与否的根本就是局外人 他们怎么能真正明白真正的好坏之分呢

在我看来有时一堂错误百出的课比一堂看来很完美的课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什么能比纠正老师错误还要有趣的事呢 呵呵 我喜欢平凡中的真实 说得不好 请原谅 我7月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也应该属于年轻老师中的一员吧 希望大家互相学习

编辑 删除 2004/06/08 08:57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3002 字节]

东方雪 头衔: 独行客

勋章:

门派: 不二法门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1078 瑞文币

存款: 205640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江苏

在线: 638 时 11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4652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09/20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3 楼]

应该说,这样的内容已经算是备课充实设计合理了。好话不多说,课例里更多的是建议和批评,因为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一。导入:“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一句是――

二。内容解析

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谁是天涯沦落人呢?为什么说“沦落”呢?

三、赏析

1。两个毫无因缘联系的人相见恨晚,因音乐成为知音,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神奇的音乐?划出你欣赏哪些句子,仔细品味。

2。大家归纳一下,怎样写好音乐(声音)?

四、现场.写作

听一支琵琶曲,用100字左右写下你感受的内容。交流。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1:38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496 字节]

边城 头衔: 总版主

勋章:

信息:

威望: +5

魅力:

经验:

现金: 11584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湖南长沙

在线: 165 时 48 分 27 秒

总发贴数: 1038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4 楼]

如果教学目标是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那么你的设计是有问题的。

东方的修改就体现了教学重点。

.教案设计可以以一个问题为基点,然后涉及全文。

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开始,分析作者如何得出这句话的,在什么情形下得出的。这个问题可以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最后自己.总结。

接下来分析第二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欣赏,挑出最令自己满意的句子,朗读并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哪怕学生只说了一句话,也就成功了。

全文朗读恐怕没有必要,我觉得朗读可以穿插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比如作者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以把此前几句和此后几句读读。分析第二段,可以学生读读,老师读读。

总之,朗读的处理是很灵活的。注意合理分配朗诵时间。

第二楼的说得好,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不要怕学生提问,如果学生提的问是你没有准备的,不要慌,可以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要

篇4:“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

问:

请问,“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

答:

最好写成“一百多”。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要跟汉字的数字连用。

另外,如果上下文都是阿拉伯数字,为保持局部体例一致,表约数时 ,可以用阿拉伯数字。

篇5:懂劳动法的进,这样做可以吗?

我在一个公司上班,签定了劳动合同,试用期是一个月,我现在上了二十几天班,不想在这家公司做了,我提出辞职,但公司不批,如果我强硬一点的话,他们可能会批准,但肯定还会要我在上一个月班,如果这样的话,我就整天不做事,照样要他们支付工资,直到他们要我离职为之,这样可以吗?他们还可能因为我不服从安排而扣我工资,这样符合劳动法吗?现在他们以招不到人为由不批准我辞职,我可以到劳动局去告他吗?辞职要不要提前一个月?

[懂劳动法的进,这样做可以吗?]

篇6: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

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

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

天,下着鹅毛般的大雪

心,滴下豆大的血……

好痛……

――题记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得信任你,一直为你奔波……

曾几何时,都是因为你,被同学们误解,我没有计较,默默得跟他们解释……

可是……

那天,经过你家门口……

“张老师,让俺们家蕾蕾多跟班长在一起玩玩,人家是班长,学习肯定好”

“哪儿啊!你不知道,她学习也不咋好啊,比起第一她差远了啊!”

“那人家也是班长啊!”

“哪啊!要不是看她的`奖状在校长那放着,谁让她当班长啊!还有啊,那时候她要转学,要不是校长让我去留她,我才不去找到她们家求她家长哩!她想走就走了,谁关她啊!”

“…… ……”

轰――的一声

这是在说我吗?

我真的有这么一文不值吗?难道选我当班长就是因为这吗?

顿时,血像被抽干了似的,心一阵阵得痛。

难到,平时你对我的笑,对我的好都是虚伪的吗?都只是因为我的那些奖状证书吗?

难到,我一直得奔波就只是得到这几句话吗?

是啊!我是没有第一名那么好,既然,我那么不好为什么你要让我当班长呢?

为什么?……

不可能……

呆呆得站在那儿,任雪花肆无忌惮得乱飞。

好冷…… ……

老师,我想问一句,我在你心里真得就那么得一文不值吗?

雪,被风吹得飘游不定。

心,再也找不到她自己的归宿。

――后记

张晓风散文集

张晓风散文

可以吗450字作文

老师这样关心我们

张晓风散文初雪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原来老师是这样的

“入学准备”老师这样看

教育笔记-老师不是这样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

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张晓风:老师,这样,可以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