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肥高温补贴标准(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尼法朵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的6到8月份,共3个月。
2、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3、高温补贴发放对象
判断是否属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有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算。分别是:从事露天岗位工作;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4、高温补贴不能计入最低工资
高温补贴是要纳入工资总额的,但不能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5、降温饮料等防暑物资不能算高温补贴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企业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等防暑降温饮料充当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应以现金的形式发放。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6、不发高温补贴,员工可以投诉
员工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补贴,可通过企业所在的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争取合法权益,或拨打12333投诉。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投诉。
7、企业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员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的,可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9、其它高温福利
国家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重劳动(搬重物、锯刨、挖掘等)、中等劳动(锯木头、开卡车、粉刷、摘水果等)、轻劳动(打字、缝纫等),分别为不超过20、30、40分钟;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相关阅读:安徽高温津贴标准10元/天 工作中中暑可申请工伤
未来几天,合肥的最高气温将烧到35℃以上,劳动者将面临“高烤”考验。7月20日,记者从合肥市安监部门了解到,全市将加大对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的检查力度,确保防暑降温措施到位。
安监部门将严查防暑措施
在《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对高温作业的时间、防范措施都做了详细规定。合肥市安监局表示,用人单位应认真贯彻作业时间要求。因生产工艺要求,应急抢险需要,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的单位,则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同时做好防止高温中暑的应急准备工作。
同时,用人单位还要加大防暑降温经费的投入,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此外,合肥安监部门将加大对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行为,要依据职责分工,依法进行查处,责令用人单位认真整改。
高温津贴不可用饮料代替
今年,安徽省的高温津贴标准依然是10元/天。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饮料、凉茶都不能替代高温津贴。
记者从安徽省人社厅了解到,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的6到8月份,共3个月,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判断是否属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有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算。分别是:从事露天岗位工作;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需要注意的是,高温补贴是要纳入工资总额的,但不能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企业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等防暑降温饮料充当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应以现金的形式发放,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工作时中暑可申请工伤
高温作业,经常会有人发生中暑,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工作时中暑其实可以申请工伤。而且,只需办理了工伤认定手续,劳动者就能享受100%医疗费用报销。
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中暑列入了职业病范畴。合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暑是指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地才属于工伤范畴之内”。
此外,如需申请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个人均可提出。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应自员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的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劳动者本人提出的,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根据职业病鉴定机构开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相关材料,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1、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的6到8月份,共3个月。
2、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3、高温补贴发放对象
判断是否属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有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算。分别是:从事露天岗位工作;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4、高温补贴不能计入最低工资
高温补贴是要纳入工资总额的,但不能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5、降温饮料等防暑物资不能算高温补贴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企业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等防暑降温饮料充当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应以现金的形式发放。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6、不发高温补贴,员工可以投诉
员工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补贴,可通过企业所在的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争取合法权益,或拨打12333投诉。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投诉。
7、企业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员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的,可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9、其它高温福利
国家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重劳动(搬重物、锯刨、挖掘等)、中等劳动(锯木头、开卡车、粉刷、摘水果等)、轻劳动(打字、缝纫等),分别为不超过20、30、40分钟;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连日来,合肥地区持续高温天气,户外作业的环卫工群体引起社会关注。记者今天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自7月26日起,合肥城管部门启动高温工作预案,要求当天气预报最高气温超过40℃时,环卫工全天停止户外作业。同时,全市300多家清凉驿站面向环卫工人开放,城管部门也呼吁更多的沿街商家能够为环卫工人纳凉休息提供方便。
他们每天在高温下辛苦劳作,肯请广大市民把手中垃圾投入垃圾桶中
自7月25日开始,市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赶赴各区,看望慰问高温下作业的环卫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市城管局要求,要切实做好夏季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的发放工作,在环卫道班房、环卫驿站和一线工作的场、队、所内配备防暑降温用品或发放到个人,便于作业人员随时取用;组织开展高温季节突发情况应急救援专项培训,确保应急救援措施人人知晓。
高温补贴及时足额下发了吗?每名环卫工人领到手了吗?据悉,针对高温补贴发放情况,城管部门负责人将到各个区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督导,督查高温补贴发放情况,严格执行省高温津贴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向户外环卫作业人员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个工作日不低于10元。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户外环卫人工清扫保洁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停止当日10:00~16:00时间段的户外环卫人工清扫保洁作业。
针对夏季高温事故易发等情况,要合理安排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加强安全驾驶和规范操作教育,做好高温季节垃圾收运人员的防暑降温、安全保障工作。适当调整年老体弱环卫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保障夏季作业人身安全。
合肥市城管局采取多种措施,为环卫工送清凉。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下,合肥城管局开展了环卫驿站建设工作,兴建了一批环卫工人歇脚点,先后有300余家沿街店铺加入“环卫驿站”,主动为周边环卫工提供纳凉歇脚地。但相对于全市上万名环卫工人而言,“环卫驿站”数量仍然偏少。在此,市城管局也呼吁更多的沿街店铺和商家加入“环卫驿站”。有意向的商家可联系市城管局环管处联系电话0551―63731061。
合肥发放时间:每年的6月至8月;
合肥发放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安徽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通知如下:
一、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气温以省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为准。
二、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
三、企业在高温天气期间,应遵守国家、省防治高温职业危害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或停止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企业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因增加高温季节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季节津贴。高温季节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五、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安全监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管,确保高温季节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
自7月25日开始,市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赶赴各区,看望慰问高温下作业的环卫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市城管局要求,要切实做好夏季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的发放工作,在环卫道班房、环卫驿站和一线工作的场、队、所内配备防暑降温用品或发放到个人,便于作业人员随时取用;组织开展高温季节突发情况应急救援专项培训,确保应急救援措施人人知晓。
高温补贴及时足额下发了吗?每名环卫工人领到手了吗?据悉,针对高温补贴发放情况,城管部门负责人将到各个区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督导,督查高温补贴发放情况,严格执行省高温津贴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向户外环卫作业人员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个工作日不低于10元。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户外环卫人工清扫保洁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停止当日10:00~16:00时间段的户外环卫人工清扫保洁作业。
针对夏季高温事故易发等情况,要合理安排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加强安全驾驶和规范操作教育,做好高温季节垃圾收运人员的防暑降温、安全保障工作。适当调整年老体弱环卫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保障夏季作业人身安全。
合肥市城管局采取多种措施,为环卫工送清凉。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下,合肥城管局开展了环卫驿站建设工作,兴建了一批环卫工人歇脚点,先后有300余家沿街店铺加入“环卫驿站”,主动为周边环卫工提供纳凉歇脚地。但相对于全市上万名环卫工人而言,“环卫驿站”数量仍然偏少。在此,市城管局也呼吁更多的沿街店铺和商家加入“环卫驿站”。有意向的商家可联系市城管局环管处联系电话055163731061。
对于高温补贴标准,14个省份公布了高温津贴标准,共分按月补贴和按高温工作日补贴两种方式。执行月补的8个省份可以按照金额分为第四档,江苏、浙江和湖南最高,补贴为160元。广东排第二,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北京、山东、江西这三个省份名列第三档,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津贴都是不低于120元。天津的防暑降温费每月83.8元,是8个省份中最低的。在执行日补的省份中,重庆的金额最高,40℃以上高温工作人员每月最多可领20元/天的津贴。陕西高温作业工人每天的津贴仅为2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更少,为1元/日。
统计显示,广东、海南、重庆和福建发放津贴的时间最长,为5个月。北京、江西等5省份发高温津贴的时间为3个月,完全按照夏季时间进行补助。
专家表示,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基本上是根据各地的自身情况来制定高温津贴标准的,经济发达的省份可能补助就稍微高点。国家应严格查处高温违规施工和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行为。
重庆
重庆发放时间:每年5-9月份
发放标准:一般高温天气,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中度高温天气,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强度高温天气,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
上海
上海发放时间:每年6月至9月
发放标准:标准为每月200元。
北京
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天津
天津发放时间:每年6月到9月
发放标准:职工上年日平均工资的12%确定,实行动态调整。
广东
广东发放时间:6月至10月期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150元;如果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按每人每天6.9元计算。
江苏
江苏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吉林
吉林发放标准:每人每日10元以上
云南
云南发放时间:6月至9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室内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甘肃
甘肃发放时间:7-9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45元
湖南
湖南发放标准:每人每月最低150元
发放时间:从7月1日起到9月30日止
广西
广西发放时间:每年6月至10月
发放标准:高温津贴标准可在每人每月100元-200元之间
内蒙古
内蒙古发放时间:未设定
发放标准:高温岗位津贴为180元/月;高寒岗位津贴为230元/月
辽宁
辽宁发放时间:6月份至9月份
发放标准:每天分别为6元、8元、10元、12元,最高每月372元
山西
山西发放时间:6月份至8月份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
河北
河北发放时间:6月-9月份
发放标准:有三档(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根据医学常识,气温超过37℃时,人长时间在户外劳动或处于酷热之中,极有可能中暑,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因此,在酷暑中仍然坚持在高温天气中执行岗位工作的工人予以发放高温补贴。那么问题来了,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是怎么样的呢?这关系到了奋战在一线的工人的切身利益。那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20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根据不同地区,相应的年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也会不尽一样。
7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今夏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入伏以来,各地迎来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最高气温逼近40℃。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区要对存在高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和容易导致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进行全面排查。用人单位要采取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作业条件、合理安排和调整作业时间、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发放高温补贴等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通知》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据记者粗略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份制定了高温补贴标准。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标准不一,一些省份按月发放,另一些则按天发放。其中,按月发放的地区中,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每人每月240元,其次的浙江省,为每人每月225元;最低的为山东省,为每人每月120元。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最高的为天津,每天24元(工作日),最低的为按天折算每天(工作日)每人6.9元的广东、湖南和深圳。
各地2015年高温补贴标准如下:(数据来源于媒体报道)
发放地区 发放金额 发放时间 北京180元/月(室外)
120元/月(室内)
6-8月 浙江225元/月(高温作业)
180元/月(非高温作业)
145元/月(一般工作)
6-9月 山西 240元/月 6-8月 上海 200元/月 6-9月 江苏 200元/月 6-9月 辽宁 200元/月 7-9月 福建 200元/月 5-9月 内蒙古 180元/月 -- 广东 6.9元/天,150元/月 6-10月 湖南 6.9元/天,不低于150元/月 7-9月 广西 100-200元/月 6-10月 江西240元/月(室外)
160元/月(室内)
6-9月 山东120元/月(室外)
80元/月(非高温)
6-9月 甘肃12元/天(高温作业)
8元/天(其他工作)
6-9月 天津 全市职工日均工资12% 6-9月 湖北 12元/天 6-9月 河南 10元/天 -- 陕西 10元/天 6-9月 海南 10元/天 4-10月 云南 10元/天 -- 吉林 10元以上/天 -- 四川 8-12元/天 -- 新疆 10-20元/天 -- 宁夏12元/天(高温作业)
8元/天(其他工作)
6-9月 重庆33℃以上35℃以下 不低于5元/天
35℃以上37℃以下 不低于10元/天
37℃以上 不低于15元/天
5-10月 贵州 8元/天或168元/月 6-9月 安徽 不低于10元/天 -- 深圳 6.9元/天,150元/月 6-10月7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今夏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入伏以来,各地迎来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最高气温逼近40℃。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区要对存在高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和容易导致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进行全面排查。用人单位要采取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作业条件、合理安排和调整作业时间、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发放高温补贴等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通知》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据记者粗略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份制定了高温补贴标准。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标准不一,一些省份按月发放,另一些则按天发放。其中,按月发放的地区中,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每人每月240元,其次的浙江省,为每人每月225元;最低的为山东省,为每人每月120元。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最高的为天津,每天24元(工作日),最低的为按天折算每天(工作日)每人6.9元的广东、湖南和深圳。
各地2015年高温补贴标准如下:(数据来源于媒体报道)
发放地区 发放金额 发放时间 北京180元/月(室外)
120元/月(室内)
6-8月 浙江225元/月(高温作业)
180元/月(非高温作业)
145元/月(一般工作)
6-9月 山西 240元/月 6-8月 上海 200元/月 6-9月 江苏 200元/月 6-9月 辽宁 200元/月 7-9月 福建 200元/月 5-9月 内蒙古 180元/月 -- 广东 6.9元/天,150元/月 6-10月 湖南 6.9元/天,不低于150元/月 7-9月 广西 100-200元/月 6-10月 江西240元/月(室外)
160元/月(室内)
6-9月 山东120元/月(室外)
80元/月(非高温)
6-9月 甘肃12元/天(高温作业)
8元/天(其他工作)
6-9月 天津 全市职工日均工资12% 6-9月 湖北 12元/天 6-9月 河南 10元/天 -- 陕西 10元/天 6-9月 海南 10元/天 4-10月 云南 10元/天 -- 吉林 10元以上/天 -- 四川 8-12元/天 -- 新疆 10-20元/天 -- 宁夏12元/天(高温作业)
8元/天(其他工作)
6-9月 重庆33℃以上35℃以下 不低于5元/天
35℃以上37℃以下 不低于10元/天
37℃以上 不低于15元/天
5-10月 贵州 8元/天或168元/月 6-9月 安徽 不低于10元/天 -- 深圳 6.9元/天,150元/月 6-10月入夏以来,各地气温越来越高。6月起,广大劳动者有望增加一笔津贴收入,在酷暑中享受一丝“清凉”。具体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2012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
每年夏天,监管部门、工会组织还会加强监管、监督,保证劳动者依法享受高温津贴。例如:2015年7月3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对存在高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和容易导致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进行全面排查,并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定责任义务,广泛开展防暑降温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劳动者了解高温危害、后果及预防方法。
什么是高温津贴?
《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谁能享受高温津贴?
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高温津贴标准也因地而异,具体由各省根据实际确定。
北京:发放时间为6月至8月,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广东: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发放,具体每人每月150元;如果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每人每天6.9元。
上海:每年6月到9月期间发放,具体为每人每月200元。
高温津贴是工资!不是福利!
高温津贴只是一项福利,企业可发可不发?针对不少企业甚至劳动者存在的这一观念误区,广州市人社局提醒:
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最高面临1万元罚款;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
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改正。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社保、安监等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采取责令用人单位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湖南高温补贴标准
★ 深圳高温补贴标准
★ 徐州高温补贴标准
★ 陕西高温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