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研的练习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N古滋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政治考研的练习题(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古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政治考研的练习题

篇1:考研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2.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B)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2018考研政治复习题及答案

2.考研政治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3.2018考研政治解题技巧

4.2018考研政治答题技巧

5.2016考研政治试题答案

6.考研政治真题 答案

7.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9.考研政治答案完整版

10.2018考研政治考生常见困惑

篇2:政治考研综合练习题

政治考研综合练习题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D.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表述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革命有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自觉领导,提出了系统反映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和政治理想的纲领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D.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篇3:政治考研的练习题

关于政治考研的练习题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在国家社会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这种说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强调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B.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

C.强调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

D.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2.唯物辩证法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容,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通联系的观点

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4.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作用

5.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D.对立统一规律

7.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C.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D.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事物发展的哲学道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曲折发展的.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考研政治梯度实战习题集

9.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10.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

11.事物中的真相和假象的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相,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相

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12.主观辩证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主体活动的辩证法

B.客体活动的辩证法

C.思维活动的辩证法

D.感性认识的辩证法

1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实质(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不可知的

B.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

C.一味地否定

D.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

14.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唯心主义的B.旧唯物主义的

C.辩证唯物主义的D.形而上学的

15.在辩证法理论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1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是否显著激烈

B.是否迅速明显

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

18.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篇4:考研政治《纲要》练习题:百日维新

考研政治《纲要》练习题:百日维新

【题目】(单选)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公车上书

C.“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答案】D

【解析】18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为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篇5:考研政治复习第一章练习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

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考研政治复习的误区

2.考研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3.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4.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5.2016考研政治时事复习资料

6.2016考研政治该怎么复习?

7.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复习

8.考研政治复习技巧汇总

9.2016考研政治复习指导建议

10.考研政治复习指导指南

篇6: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这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D.阶级和国家消亡

2.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预见未来上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是否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

C.是否提出未来社会的具体方案

D.是否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

3.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马克思预见未来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的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D.立足于揭示未来的社会的细节描绘,而不作详尽的一般特征

2.列宁指出:“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这里强调的是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

A.要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要与空想社会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方法划清界限

C.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对未来社会作详尽的描绘

D.要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4.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

A.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

B.社会不存在矛盾,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

C.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D.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5.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过程,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B.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C.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联系在于

A.“两个必然”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B.“两个决不会”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C.“两个决不会”是根本的方面

D.“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纠正

7.1894年,恩格斯在回答意大利人卡内帕提出的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指出,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所说的自由发展是指

A.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

B.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C.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性”

D.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的发展

8.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论述,实际上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

B.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

C.规定了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己国家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革命方法

D.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具有普遍的意义

9.列宁在讲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时说:“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共有财产,那么‘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

B.本质上不同

C.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存在重大差别

D.共产主义可以跨越社会主义

1.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选习题

2.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练习题

3.2018考研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4.2018考研政治马原精选试题

5.2018考研政治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6.2016考研政治马哲需重点把握的20个原理

7.2017年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总结

8.2017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整理

9.2016考研政治复习:马哲需重点把握的原理

10.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精选模拟题

飞天梦想政治练习题

高二政治综合练习题

初一政治下册练习题

考研政治高分经验谈

考研政治选择题怎么做

考研政治 宏观经济形势

考研政治怎样复习

考研政治94分经验之谈

考研冲刺:政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研政治答题卡变化

政治考研的练习题(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政治考研的练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