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粒沙的记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粒沙的记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

篇1: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

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

精彩链接

2014考研政治 复习三部曲 时政要看清

2014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复习四点注意

2014考研政治 三大诀窍 直击高分

考研政治复习摆脱三大误区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似乎一直问题未断,食品安全也成为了年度热词,在考研中,自然也是热门话题,备受关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个模块是从进入考研政治大纲的,每年占据考研政治18分。其中单选题四道题,多选题两道题,一道分析题,其中分析题的出题范围是当年社会热点问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20考查的内容是文明出行,考的内容是献血活雷锋郭明义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考查“信义兄弟”的诚信道德品格;考查的内容是有关人际关系处理。可以看出,每年的分析题一定是当年社会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备战2014考研的同学们平时一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时政要闻。那么截至到目前,20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最突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领域仍不淡定。近日,潍坊峡山区农民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生姜,狐狸、水貂、老鼠肉冒充羊肉事件引发全国舆论哗然。商家无良,秩序失范。可以肯定的是,卖“神农丹姜”的一定不会吃这种生姜,而以老鼠肉鱼目混珠的也一定不会吃这种假羊肉--这就是活脱脱的“易粪相食”。

在这两起公共事件中,有个细节是值得注意的:潍坊的“神农丹姜”生产者,并不是不能生产合格的、安全的生姜;而卖羊肉的业主,自然也不是连老鼠与羊都区分不出来。内外有别的标准、坑蒙拐骗的勾当,监管自然难逃其咎,制度也有阙如的嫌疑,但同样值得反思的,是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从汉字上看:“食”,仁者良心。

一切舌尖上的事情,都离不开出于本心的责任。食品生产领域本就是个良心活儿,从传统小作坊到现代生产线,监管再是无缝、制度再是完美,也总有“天知地知良心知”的`隐蔽环节。不能指望从事食品生产的人,都能在制度倒逼、法律威慑之下,生产出安全美味的食品,如何平衡好逐利冲动与道德底线的关系,这显然不是法纪能全盘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围绕食品安全构架的机构与制度并不少,职能机构有了、新法新规有了、专项整治多了,然而,相关问题似乎仍处于频发状态。有数据显示:20、20审结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刑事案件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案件同比增长分别为179.83%、224.62%。

实践证明,制度与法律的进步,与食品安全事件高发之间,未必存在想象中的关联。换言之,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更全面、更实际的视角来需求解决之道。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国家在严惩食品安全犯罪上的决心很笃定。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共同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有关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司法解释,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最高可判处死刑。

只要执法到位,严苛的法律必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于此同时,我们仍须看到,构建并重塑食品生产领域的“道德血液”,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乱象并不可怕,“掷出窗外”也不是唯一选择,只要以道德良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完善制度、规范执法,食品安全上的种种不堪,定不会成为有碍中国梦的一声叹息。

希望所有备战2014考研的同学,在读过类似的时政材料之后,要学会给自己构建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框架,首先你要知道这个材料它说的核心是什么?其次是要学会思考,思考如何治理、如何克服这些弊端?上述材料,它所谈的核心就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趋利性、自发性等弊端,很多不法商人为了图一时之利,作出违背市场原则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不法行为。那如何克服上述种种弊端?必须要通过两种方式:既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也要利用法律的手段对这样的不法行为进行惩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规范的进一步调整。当同学们学会用这样的思考方式去对待我们每天看到的时政要文后,我们距离在真正的实战中拿下7-9分就更进一步了。再次提醒各位同学,务必关注为大家总结的各个阶段的时政要点,助力你们在2014的考研战场上能拿下高分。

篇2:考研政治思修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

考研政治思修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似乎一直问题未断,食品安全也成为了年度热词,在考研中,自然也是热门话题,备受关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个模块是从年进入考研政治大纲的,每年占据考研政治18分。其中单选题四道题,多选题两道题,一道分析题,其中分析题的出题范围是当年社会热点问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2010年考查的内容是文明出行,年考的内容是献血活雷锋郭明义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年考查“信义兄弟”的诚信道德品格;年考查的内容是有关人际关系处理。可以看出,每年的分析题一定是当年社会热点问题,换句话说,备战2014考研的同学们平时一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时政要闻。那么截至到目前,2013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最突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领域仍不淡定。近日,潍坊峡山区农民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生姜,狐狸、水貂、老鼠肉冒充羊肉事件引发全国舆论哗然。商家无良,秩序失范。可以肯定的`是,卖“神农丹姜”的一定不会吃这种生姜,而以老鼠肉鱼目混珠的也一定不会吃这种假羊肉--这就是活脱脱的“易粪相食”。

在这两起公共事件中,有个细节是值得注意的:潍坊的“神农丹姜”生产者,并不是不能生产合格的、安全的生姜;而卖羊肉的业主,自然也不是连老鼠与羊都区分不出来。内外有别的标准、坑蒙拐骗的勾当,监管自然难逃其咎,制度也有阙如的嫌疑,但同样值得反思的,是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从汉字上看:“食”,仁者良心。

一切舌尖上的事情,都离不开出于本心的责任。食品生产领域本就是个良心活儿,从传统小作坊到现代生产线,监管再是无缝、制度再是完美,也总有“天知地知良心知”的隐蔽环节。不能指望从事食品生产的人,都能在制度倒逼、法律威慑之下,生产出安全美味的食品,如何平衡好逐利冲动与道德底线的关系,这显然不是法纪能全盘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围绕食品安全构架的机构与制度并不少,职能机构有了、新法新规有了、专项整治多了,然而,相关问题似乎仍处于频发状态。有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审结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刑事案件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案件同比增长分别为179.83%、224.62%。

实践证明,制度与法律的进步,与食品安全事件高发之间,未必存在想象中的关联。换言之,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更全面、更实际的视角来需求解决之道。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国家在严惩食品安全犯罪上的决心很笃定。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共同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有关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司法解释,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最高可判处死刑。

只要执法到位,严苛的法律必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于此同时,我们仍须看到,构建并重塑食品生产领域的“道德血液”,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乱象并不可怕,“掷出窗外”也不是唯一选择,只要以道德良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同时完善制度、规范执法,食品安全上的种种不堪,定不会成为有碍中国梦的一声叹息。

希望所有备战2014考研的同学,在读过类似的时政材料之后,要学会给自己构建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框架,首先你要知道这个材料它说的核心是什么?其次是要学会思考,思考如何治理、如何克服这些弊端?上述材料,它所谈的核心就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趋利性、自发性等弊端,很多不法商人为了图一时之利,作出违背市场原则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不法行为。那如何克服上述种种弊端?必须要通过两种方式:既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也要利用法律的手段对这样的不法行为进行惩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规范的进一步调整。当同学们学会用这样的思考方式去对待我们每天看到的时政要文后,我们距离在真正的实战中拿下7-9分就更进一步了。再次提醒各位同学,务必关注为大家总结的各个阶段的时政要点,助力你们在2014的考研战场上能拿下高分。

篇3:初中英语作文: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letter to a publishing house on food safety.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假设你的同学因食用从某超市买回的食品而食物中毒,后经治疗康复。请给报社写一封信,描述他(们)的中毒与脱险经过,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食品安全。

【范文】

A Letter to a Publishing House on Food Safety

June 15th,

Dear Sir or Madam,

Thank you for taking time to read this letter. As the problem of food safety has been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nowadays, I am obliged to write to you.

Several days ago, one of my classmates came back from supermarket with a large bag of food. Because of having found a new style of tinned?ish in the food store, she was very glad. Several other roommates were invited to enjoy the “mouth?atering chicken”. Unfortunately, after finishing the food, all of my three friends had stomachaches and vomited, their faces having become paler and paler. Due to sensitivity to that kind of tinned food, I escaped that suffer. At that time, my mind went blank. I dialed the emergency number with my trembling hand, therefore they were quickly sent to hospital. The doctor said they were lucky to be out of danger because they did not eat too much of that rotten fish and were hospitalized on time.

This is the matter that happened around me which made me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whole society could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this issue.

Thanks!

Yours,

Julie

篇4:考研政治热点及预测

考研政治热点及预测

热点精粹一:中国将制定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日前召开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评估总结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将制定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据悉,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牵头建立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制定和监督实施。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包括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

据介绍,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将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扩大民主、加强法制、改善民生、保障人权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各部门中长期工作规划,全面系统地制定2012-20中国在人权各领域将实现的目标和将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这将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二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此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于4月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

热点精粹二:56部门开联席会议部署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8日组织召开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年)》的有关工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就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以及指导思想等作重要讲话,并提出制定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介绍了有关情况。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非政府组织等56个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王晨指出,制定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扩大民主、加强法治、改善民生、保障人权的思想为指导,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解决人权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权利和利益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法律保障人权条款的实施,完善保障人权的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开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将对2012-2015年未来四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规划,内容将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人权教育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作等。这是中国制定的第二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机制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牵头,56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团体、非政府组织组成,负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工作。另外,还成立了由全国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人权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参与制定工作。

热点精粹三:《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在北京发布

中国人权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8日联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一本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蓝皮书对我国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蓝皮书说,中国在人权理论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不仅对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法律上,中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权保障的法律,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使人权得到了法律的有效保障。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人权保障不仅停留在理论探索和立法规定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人权保障的状况,最突出地体现在20制定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年)》。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

此外,蓝皮书指出,中国积极开展国际人权对话、交流与合作,已经与近20个国家开展了人权对话与交流,目前已参加27项国际人权条约。

在肯定人权事业取得进展的同时,蓝皮书也对我国在人权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蓝皮书认为,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农村贫困状况得到很大缓解,群众的生存权基本得到保障,发展权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很大。蓝皮书建议应尽快制定《反贫困法》,实现由政策扶贫向侧重制度扶贫的转变。

同时,蓝皮书指出,中国的贫困线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没有跟上中国的社会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贫困线过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贫困线应不断提高,扩大扶贫对象的规模。

此外,针对就业领域存在的歧视现象,蓝皮书提出应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热点精粹四:美国借中国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月9日就美国务院发表涉华人权报告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有记者问:美国务院4月8日发表《国别人权报告》,涉华部分再次攻击中国人权状况。你对此有何评论?洪磊说,中国政府重视保障人权。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各族人民日益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他说,中美在人权问题上有分歧。我们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但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洪磊说,我们奉劝美方多反省自己的人权问题,不要以“人权教师爷”自居,停止借人权报告等方式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国务院8日发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国别人权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美方不改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对中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在这一涉及全球190多个国家的美国新的人权报告中,美国政府对世界诸多国家进行了点名抨击。这是美国国务院向美国国会递交的第三十五份年度人权报告。

热点精粹五:国新办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指责,却对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熟视无睹,很少提及。为了敦促美国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我们特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5:考研政治思修复习:抓住线索关注热点

考研政治思修复习:抓住线索关注热点

考研政治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20大纲的基础上保持稳定,有局部微调。在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这个知识点上解析说法更加详细和准确,数据也更新。16分的题目,依旧遵循年的惯例,单选题4道,多选一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部分内容是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做了比较大的改动之后新增加的内容。共8章的内容,本部分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前三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人生观部分,四、五、六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道德观部分,最后两章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之法律观部分。

20新大纲思法在2013年大纲的基础上保持稳定,有局部微调。在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这个知识点上解析说法更加详细和准确,数据也更新。16分的题目,依旧遵循2013年的惯例,单选题4道,多选一道。

通过以上的变化分析,可以说对这部分的内容做了更加精炼、准确。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

所以,大家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注重基础,抓住线索,关注热点,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十分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

从《考试大纲》和《考试分析》的要求以及“样题”的.示例看出,无论是对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还是法律基础部分知识掌握,对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掌握都要求全面准确,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刑罚体系的主刑与附加刑”等基本概念,对记忆要求比较严格。

2、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比较细腻,尤其针对易混淆概念容易命题。

比如,爱国主义时代价值之间的辨析、“宪法”与“法律”制定和修改的主体有何不同、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那几级、民族自治地方机关有哪些、刑法中的“刑罚”与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强制措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内容及其意义等等,都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因此,命题者势必对此非常“青睐”。

3、突出现实热点,具有较强时代感。

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就是要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与法律素养,养成正确的面对国家、职场、爱情家庭、自身等境遇的分析方法,因此命题者必将根据近两年(2010年-2013年)的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考查考生。如:建国60周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人肉搜索”相关的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就业观念等问题。

篇6:考研政治热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

考研政治热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

命题角度:为什么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需特别重视机遇的重要性?

【分析点拨】

原理: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则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不确定趋势。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必然性存在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与案例结合:要实现事物的发展,首先要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必然性。但另一方面,必然性的实现总是通过偶然性的事件体现出来的,这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偶然性,也就是要重视机遇,通过机遇去实现必然性。

二、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命题角度:从“揠苗助长”去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分析点拨】

原理:(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二者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与案例结合:秧苗有自身的成长规律,违背秧苗自身的成长规律,强行助长,只能把事情办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初中英语作文: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考研政治冲刺时事政治热点

食品安全问题征文

考研政治时事热点(12月10日)

热点关注:同寝室扎堆考研胜算更大

食品安全问题的论文

居民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总结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范文

饭店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报告

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锦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考研政治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