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ihatemay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共含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hatema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

篇1: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

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

齐文化是先秦时代的东方大国--齐国所创造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以广收博采、融合创新为特征,以富国强兵、诏令天下为旨归,以实用主义为本质,与鲁文化与秦文化相较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鲁文化是道德的'理想主义的文化,秦文化是建构的功利主义的文化,而齐文化是实用主义的文化.然而,齐文化由实用主义流衍为功利主义,复由功利主义流变为享乐主义,致使其在政治上没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文化上未能由区位文化上升为中原文化的主体.

作 者:颜炳罡 孟德凯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 ZI JOURNAL 年,卷(期): “”(1) 分类号:G04 关键词:融合   富国强兵   实用主义   理想主义   功利主义  

篇2:浅析《诗经·齐风》与东西周地域文化

浅析《诗经·齐风》与东西周地域文化

内容提要:《诗经》中的国风是产生于周代各诸侯国地域的文学作品。不论从其生产的地域范围,还是诗歌本身所表现的思想内容,都代表着所产生地区独特的地域风格。其不仅具有周代诗歌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本文以《齐风》为例,粗浅地解读《齐风》的思想内容与齐地的地域特征,以便更好的把握《齐风》的特质。

关键字:齐风;地域文化;渊源;特点

在《诗》三百篇中,最能体现西周、春秋时期区域文化色彩的自然首推《国风》。无论从其产生和收集的地域,还是它们在音乐和诗歌艺术形式上的表现,都代表着各自生产领域,表现着较为强烈的地域色彩。这一点,古人也早就注意到了。如在内容上,《郑风》和《卫风》多情歌,多言男女之事,《陈风》多靡靡之乐和巫鬼的舞诗,多神秘梦幻,《秦风》则多金戈杀伐之音,粗犷强悍。而《齐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中姜姓部族的风歌,《齐风》中女子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上表现大胆而热烈、齐地的尚武精神以及物质生产力极其先进等。《齐风》中各诗篇所表现出来独特的地域文化气质,是我们因该重视的,只有对其在地域文化上所表现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最后才能使《齐风》回归自己本来的面貌。因为作为文学作品,总是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并且带有普遍性。

一、《齐风》独特的地域文化渊源

在周初分封的众多诸侯国中,齐和申、吕等式姜姓国。姜者羌也,他们原本是羌人的一部分,和姬姓部族世代联姻并进入中原。姬、姜两个部族是从两个通婚的胞族发展而来。《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鲁颂·闭宫》:“赫赫姜嫄,其德不回。”姜姓部族在殷末周初发生了一个大转折,一部分随着周人向东方的征服扩张而进入中原,另一些姜姓羌人则留在原地,至东周初年又掀起一场东迁运动。但羌人东周初年的东迁与西周初年的姜姓东迁截然不同。先入中原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姬姓及当地文化融合而华夏化;后入者还保持着原先的风俗,却被周人视为“姜戎”,视为戎狄异族。所以顾颉刚说:

然者申、吕、齐、许者,戎之进入中国者也;姜戎者,停滞于戎之原始状态者也。抑申、吕、齐、许者,于西周之世东迁者也;姜戎者,于东周之世东迁者也。由其入中国之先后,遂有华戎之判别。

另外,齐国所居之地,在远古即为一些著名的部落旧居,到春秋时代,齐国周围仍然有谭、纪、任、宿、句须等不少小国,都为太皞和少皞等古族的后裔,因此齐国实际处于异族文化的包围之中。《史记·鲁世家》曾经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记载: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鸣乎!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所谓“从其俗为”,便是有意促进作为统治者的齐国上层姬姜旧族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而这一段记载,正说明了齐国与鲁国的差异所在。《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以下三世丁公吕及、乙公得、葵公慈母,均以天干为号,明显地是以姜姓而袭用殷人子姓的命名习惯。到后来,齐地的各种神仙信仰也和土著信仰交融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理解《齐风》诸诗所反应的齐国风俗,可以从羌人和齐地土著族部落的风俗中找到某些根据的。《后汉书·西羌传》载汉代的羌人之俗云: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性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

这一段记载,正可以和《齐风》所反映出的齐人之尚武和贵族婚姻上的乱l风气相连接。独特的齐地地域特征展现了独特的齐国社会风尚和人文风貌。

齐文化是构建在东夷文化基础之上的。在姜太公立国之前,齐地主要是东夷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东夷民族是我国历史上分布很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太公构建齐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保留了东夷文化的基础,又在经济上保留了东夷海文化的特点。齐人尚武,尚功利,注重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具有开拓性,从地理文化讲,则融合了邻近海洋和内陆文化的特点,所以他们兼具农业、渔业之所长。在弄清了齐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渊源之后,再来看《齐风》所表现的文化特点及其文化根源。其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热烈的追求、耕织、渔猎等各个方面,独特的地域人俗风情进入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之中。

二、齐地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齐风特点

从《齐风》反映的社会风尚方面考察,有着独特不同于《国风》其他诗篇的特点,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今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1、女子对爱情与婚姻的追求热烈而大胆

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齐风》中爱情诗不少,涉及到的就有《著》、《东方之日》、《莆田》等。通过这几首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那个地域齐人的恋爱情怀。

《著》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回忆女子出嫁时夫婿来迎接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她的喜悦之情: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篇3:让娱乐文化与传统文化齐飞优秀作文

让娱乐文化与传统文化齐飞优秀作文

随著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人们的愿望是填饱肚子;现在,人们更嚮往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大量的娱乐文化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如电影、歌曲、电视剧……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

当然,这些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求,文化时尚总是与大众传媒紧密的粘合在一起,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人们便製造了多种多样的时尚文化,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由于文化时尚形式大于内容,文化含量有限,例如大量歌唱选秀节目的出现,导致了社会一些负面效应,如人们盲目地追星,发明星梦,以为想要成名,会唱歌就行等。

因为娱乐文化注重新颖,与当今社会联繫更为密切,也符合了年轻人的个性,导致年轻一代人在追求新鲜的时尚文化时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抛在了脑后。新元素的加入,传统文化便显得乏味,必然备受冷落,许多弘扬传统文化的影片一般围绕著一个主题或者形式没有创新,所以会显得有些呆板、枯燥。并且富有创意的时尚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人们的注意力便转向了时尚文化,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渐渐被冷落,渐渐被遗忘。

然而,面对商业娱乐文化的强势来袭,人们也并非全然接爱,为了挽救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政府也对一些娱乐文化进行调整或限制,如面对大量的歌唱节目也相应地实行“限唱令”,鼓励一些弘扬汉化的节目播出,如《百家讲坛》、《艺术人生》、连续剧《渴望》、《人间》等,让人们在娱乐中瞭解中华文化,这是商业娱乐文化对社会的正面回馈。

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维繫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一条精神纽带,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集中了几千年来人民的思想智慧,是领导我们抵抗外来侵略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没有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很快就会被外来的思想侵噬。所以,弘扬中华文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

娱乐文化的发展应以传统文化为源泉和动力,把中华文化融入娱乐文化,不要让娱乐文化仅仅局限于娱乐节目。如“汉字听写大会”,利用商业的手段,让中华文化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创新中华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可以让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应该让娱乐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让娱乐文化更有价值的发展,让中华文化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让中国更富有生机活力的蓬勃发展。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文化是一条长河,是每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液,无形中影响著每一个人。我们的生活需要娱乐文化的调剂,我们的精神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

所以,让娱乐文化与传统文化齐飞吧!

篇4:地理环境与文化-兼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研究的方法论

地理环境与文化-兼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研究的方法论

本文认为,观察地理环境应该有两个视角,即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看待,另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内部因素看待。在这两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人类的存亡和社会的兴衰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等自然性的'民族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数量和性质、生产方式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社会性的民族性。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绝对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相对性。文章还认为,以往在地理环境理论研究中的种种分歧主要是没有区分观察地理环境的两个视角所致。文章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作 者:顾乃忠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 南京 210004 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G0 关键词:地理环境   文化   地理环境决定论  

篇5:古希腊文化的生态环境论析--兼与中国文化比较

古希腊文化的生态环境论析--兼与中国文化比较

古希腊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生态状况影响,体现在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与中国文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相比各具特性,各有优劣,从而成就了东西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作 者:罗立东 LUO Li-dong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25(3) 分类号:G0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   生态环境   中国文化  

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

论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之比较

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体育高考训练与文化学习之探讨

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原文及翻译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优秀说课稿

西部开发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研究论纲

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通用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