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让观察日记成为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说说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让微型日记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阶梯论文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已普及全国各地,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
关键词:新课标;素材;写作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我欣喜地发现,用写微型日记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长期手脑并用地进行“写”的训练,最后把学生心中的'“话”转化为笔下的文字,使学生愿写、能写,从而达到“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想”的理想境界。“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的,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日记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感悟生活,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是生活的积累。引导学生时刻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景,学会采摘生活之树上的片片充满生机的绿叶,选择社会潮流中的颗颗闪亮的珍珠,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告诉学生只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手摸、耳听、舌尝、心想,才能全面、立体、多方位地感知事物。同时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有意识地做好事先的观察。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写日记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具体,充满灵气、新意,又展示了学生的的个性,富有乡土特色。他们观察风雨雷电,观察一年四季,观察日月星辰,观察花草树木,观察彩霞满天。细心的观察带给他们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的早晨、盆竹、蒲公英、小蝌蚪、家乡的田野、做标本、打乒乓、放风筝……由于观察细致入微,日记的内容也就真实而丰富。
二、教给方法,提出要求
在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后,要对写日记逐步提出几点要求:(1)要求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大部分学生兴趣高,日记内容写得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名义上是一篇,却两三句一笔带过。于是,应要求篇幅的长短,并且由少逐步增至200字以上。这就逼着他们将日记写得生动、具体,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大话,不虚构内容。对日记写得好的,我利用早读课和活动课在班上宣读,给予鼓励,对于完不成的给予个别指导,让他们把日记写得更好一些。(2)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例如,可以在自己的日记中加上一些比喻的句子、夸张的句子、排比的句子,还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古诗、名句写下来。
三、激发兴趣,贵在坚持
日记,顾名思义,要日日记。这就需要学生有恒心、有毅力,能长期坚持下去。而语感的形成,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水到渠成,达到预期的效果。写日记正能适应这个需要。别看每天的日记量并不大,但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每一天学生都要为日记字斟句酌、咬文嚼字,语感就在这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得以形成。
如何才能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呢?兴趣使然。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写的日记,必须及时反馈,正面激励。这样,才能既不失时机、有的放矢,又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学生交上来的日记,尽量当天批阅。对有进步的、写得好的日记,我会在优美的句子、词语下画圆圈、画波浪线,并且写上富有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话语。如:“你的进步很快!继续加油!”“你真是我们班的小作家!”对于写作水平差一点的学生,在肯定他们点滴进步的同时,诚恳指出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如:“你有了很大进步,如果能正确使用标点,就更好了。”每次批阅完日记,我都要进行佳作赏评,让大家来欣赏、学习,共同提高。对于日记中出现的共性的、普遍性的问题,我就进行“集体会诊”。日记写得好的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欣赏、被展示,心情自然是十分激动,对写好日记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而其他学生在欣赏之余,也慢慢领悟到如何写好日记,无形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不断反思,升华思想
学生日记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改善这一状况,我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体验生活,还要反思自身言行,反思社会现实,鉴别人性美丑,弘扬社会正气,从而提高日记的思想深度。如,指导学生坚持在日记中写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提升日记的思想高度,并借此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经过长期的日记训练,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而是犹如一股涓涓细流在心底流淌。作文教学也早已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心病了。
今天是观察胖鸡的第三天,我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敢贸然掀开绒布,而是小小的留了条缝,等着胖鸡的醒来。
“叽叽叽……” 嘻嘻……这胖鸡还真是勤劳,没有睡懒觉,竟一只一只地全都醒来了!()
咦?怎么那么奇怪呢?我怎么觉得,有刺痛的感觉?我连忙发动全身的细胞开始搜查,直觉发现,这刺痛来自手指的末端。
我连忙查看我的手指,发现一只小黄鸡――“小黄豆”正“拼命”地咬着我的手指,小小的“黑豆眼”上竟还浮现出“津津有味”和“痴迷”的表情。
“天哪――”我“撕心裂肺”地叫起来,“‘小黄豆’,你到底想干什么,‘谋财害命’呀――”
这“肇事者”“小黄豆”,却丝毫“不知耻辱”,瞪着它那双小小的“黑豆眼”,“无辜”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你疯了吧!看看现在几点了?你怎么才来?想饿死我们呐!”
我连忙抬头一看表,唔?妈呀!已经11点半了!没想到这“可恶”的“小黄豆”还挺有时间观念的!哎,不管了,快给它们捉虫吃吧!
清明小长假,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踏青、扫墓,同时也带着汤老师布置给我们的科学作业任务——寻找并比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两性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的前两天,都下了很大的雨,还听到了“隆隆”的雷声。但是,爸爸说科学研究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能因为下雨就停下脚步。于是,爸爸陪着我,打着雨伞,在雨中寻找着我们能找到的各种花,并且认真地对照着、讨论着。
三天时间里,我在野外找到了金灿灿的油菜花、洁白的豌豆花、紫色的蚕豆花和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在花坛里找到了娇艳的玫瑰、大红的康乃馨、粉红的桃花,在路边的草地里发现了蒲公英的两种不同的花——开花之后的黄色小花和结果之后的白色绒球,那金黄色的花朵我还以为是小雏菊呢!小心翼翼地摘下那雪白的小绒球,然后用力一吹,那白色的种子到处飞舞,让我想起了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也让我想起了在英国时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地上吹蒲公英的场景……
我对照着《科学》书中的内容,回忆着汤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知识,仔细地对这些花进行分类,我已经知道油菜花是完全花,因为在课堂上汤老师已经带我们研究过了;我还知道豌豆花、蚕豆花也都是完全花。但是我发现不完全花特别是单性花好像很难找,虽然老师已经告诉我们黄瓜花、丝瓜花和南瓜花等都是单性花,但是现在才是早春,这些植物都还没开花呢!我找了很久,后来还很仔细地把一支康乃馨的花轻轻掰开,发现在挨挨挤挤的花瓣中间,直立着三根深红色的“柱子”,这应该就是雌蕊吧?但是我后来又发现在其他的康乃馨中似乎又有看起来像雄蕊的花丝,我一下子又困惑了,康乃馨到底是单性花还是两性花呢?期待在以后上课时再听老师给我们解答吧。
爸爸妈妈也帮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让我知道了所有的豆类和十字科都是完全花,这些花不需要别人帮助就能自己开花结果。还有一些瓜类的花是单性花,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结果。我发现科学真是有意思,我有很多很多的疑问等着书本和老师来解答!
7月13日 晴
今天下午,我突发奇想要种菠菜,于是我把这想法,告诉了爸爸和妈妈,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说干就干,爸爸和土,我来撒种,我按照劳动书上的方法,先用手指在上面按些小坑,再把种子放在坑里,每个坑里放23粒,然后盖上一些细土,最后浇上水。(一定要注意不能浇太多,会把种子淹死的)一切OK了,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它发芽了。
7月16日 晴
盼呀!盼呀!经过两天的等待,我的菠菜终于发芽了,一根一根的小嫩芽从泥土里苏醒过来了,它们穿上了大自然给予它的绿衣,戴上了大地给它的出生礼物泥巴帽。
年7月17日 晴
经过了一个晚上,我发现菠菜苗又长高了许多,它们陆陆续续的脱下了泥巴帽,戴上了绿芽帽,我用尺子量了一下,高的有4cm,矮的有2cm。
7月18日 晴
今天我依旧和往常一样,去看我的菠菜,我的心情真是一半欢喜一半忧。欢喜的是,我发现菠菜已经开始长叶子了,而且最高的也有9cm长了。忧的是,有的菠菜苗长的太高,站不稳都倒下了,怎么办?我赶紧叫来妈妈,妈妈告诉我可能是没晒太阳的缘故,就像人缺钙一样,于是我赶快把菠菜苗挪到太阳地里,希望明天它们能像士兵一样,威武的迎接我。
7月19日 晴
今天是个吉利的日子,为什么呢?因为又有许多小生命在盆中诞生了。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刚发芽的菠菜苗没有取掉泥巴帽,有的被种子壳夹在里面,没有见光的部分开始发黄,我采取的措施是,轻轻的把壳取掉。
7月23日 晴
今天是个好天气,可是我的心情却糟透了,因为我的菠菜有许多都夭折了。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到原因,不过我还是希望夭折的菠菜在天有灵,能够保佑那些幸存的菠菜茁壮成长。
7月25日 晴
虽然我的菠菜们,没有如我所愿坚强的活下来,让我能品尝到自己亲手种的,绿色的无公害的有机菠菜,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有关菠菜的知识,古代中国人称菠菜为红嘴绿鹦哥,《本草纲目》中认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古代阿拉伯人也称它为蔬菜之王。菠菜不仅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
如果你的脸色不佳就请常吃菠菜吧。
“小小虫儿很勤劳,它的本领真不小,会把粮食搬,还会打地道。”同学们,你们猜出来了吧,它就是蚂蚁。
我先来介绍蚂蚁的身体结构吧!蚂蚁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长着一对触角,它可以与同伴们交流信息。蚂蚁有六条腿,全部长在胸部,而腹部是排泄物体的地方。
蚂蚁有些是肉食性的,有些是草食性的。肉食性的蚂蚁喜欢吃小动物或者死去的大动物。而草食性的喜欢吃果实、种子、枯叶片等等。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经常出现在大树下、花坛边……如果把两个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还会打架呢。
蚂蚁还能预测未来的天气。快要下雨的时候,你总是能看到一群蚂蚁在搬家。
观察蚂蚁后,我发现蚂蚁真是有趣的小动物。长大以后,我要多探究小动物,了解更多的小动物。
穿着雨鞋,伴着雨滴,踏着水洼,走在奶奶家的田埂上。我希望捉只蚱蜢。走着走着,我们在一片草丛里捉到了一只枯叶色的小东西。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蚱蜢吗?我把它装进一只罐子里,带了回家。
车停了,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爬上楼梯,打开家门,跑上露台,把蚱蜢放出来。爸爸找来了五个高度不一的罐子,说是要看一看蚱蜢能不能跳出这些罐子。我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妙,便同意了。
试验开始了,爸爸先将蚱蜢放进了第一只罐子里。这个罐子才5厘米,蚱蜢后腿一蹬,就轻易地跳出了这只罐子。第二只罐子高10厘米,蚱蜢先是在罐子里走来走去,好像在恢复体力。可就趁我不注意时,这只蚱蜢“扑通”一跳,跳出罐子,然后跳到了离起跳点相差60厘米的地方,真实出乎意料!第三只罐子高15厘米,蚱蜢也轻易地跳出了。第四只罐子高20厘米,蚱蜢后腿一蹬,马上就跳出了。第五只罐子是最高的,高30厘米,蚱蜢第一次没跳出,第二次也没跳出,第三次它鼓起勇气,跳出了这只罐子。
一只蚱蜢竟然能跳出比自己的身长高15倍的罐子,真实动物世界里的“弹跳冠军”!
★ 科学观察日记
★ 科学蚂蚁观察日记
★ 观察日记学生
★ 学生攀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