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指山隧道出口富水段施工技术(共含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幽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五指山隧道出口富水段施工技术
针对五指山隧道出口特大涌水段的安全掘进施工和衬砌施工情况进行介绍及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作 者:李华新 作者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2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 21(3) 分类号:U455.49 关键词:特大涌水 掘进施工 隧道 衬砌富水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结合工程实际,从隧道开挖方式、支护手段、实测数据的分析等方面,总结富水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和介绍了解决现场具体问题的`思路,并归纳了施工富水黄土隧道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作 者:孙海洲 SUN Hai-zhou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6(11) 分类号:U455.49 关键词:高速公路 富水 黄土隧道 施工技术齐岳山隧道出口F11断层段注浆施工技术
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八座Ⅰ级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出口段穿越F11断层,长约200 m.系统地介绍了齐岳山隧道DK365+357~+327 F11断层段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超前帷幕注浆、注浆效果的`检查评定及施工过程,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作 者:韩小敏 HAN Xiao min 作者单位:铁道部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土工基础 英文刊名: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年,卷(期): 23(3) 分类号:U457 关键词:断层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帷幕注浆 效果评定庆兴黄土隧道出口浅埋段施工技术
结合包西铁路BXS-2标庆兴隧道的施工实践,论述了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季节,采取有效的公路改移、地表防排水和加强超前支护后,在湿陷性风积黏质黄土、下穿公路隧道浅埋段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减少了临时支撑的投入,节约了工程材料;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开挖,各个工序之间衔接紧凑,提高了开挖的速度,缩短了工程工期,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以后在湿陷性黄土V级围岩浅埋地段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作 者:吴英明 Wu Yingming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十堰,44 刊 名:铁道建筑技术 英文刊名: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1) 分类号:U453.1 关键词:双线铁路隧道 湿陷性风积黏质黄土 下穿公路 浅埋段北天山隧道大量涌水段施工技术
为了防止涌水而对工程造成损害,运用新奥法原理,以整个隧道的形态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轴线来安排注浆孔的'布置,对整个深孔进行注浆固定并防水,使整个隧道周围形成一个有效的防水圈,阻止地下水的上涌,以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
作 者:荆学亚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10 “”(1) 分类号:U4 关键词:大量涌水 全断面封闭 堵水帷幕吕梁山隧道斜井涌水段快速施工技术
阐述了在长大隧道施工中涌水处理采用的'方案,实现了钭井涌水处理与施工组织的科学有机结合,分析了注浆堵水与应用抽水设备的技术经济性,提出了规范涌水处治设备的建议.
作 者:何海梅 HE Hai-mei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20(13) 分类号:U455 关键词:长大隧道 涌水段 抽水设备大断面富水煤系地层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指出煤系地层施工是隧道尤其是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难点,结合二广高速公路12合同段大崛坑2号隧道在富水煤系地层中的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三台阶上弧形导坑法在施工中的应用,为大断面隧道在同类地层施工提供了借鉴.
作 者:张金光 ZHANG Jin-guang 作者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程指挥部,广东广州,510430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10 36(10) 分类号:U459.2 关键词:三台阶上弧形导坑法 施工技术 大断面 煤系地层特长山岭隧道大变形段施工技术
介绍了大相岭隧道(俗称泥巴山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变形控制施工技术,指出该工程由于采用了有效的支护技术、开挖顺序、超前地质预报和相应的'围岩量测,避免了因围岩挤压发生的变形侵限及塌方,提供了同级围岩施工先例.
作 者:张学武 ZHANG Xue-wu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公司,山西,太原,030079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5(14) 分类号:U455 关键词:隧道工程 挤压变形 施工控制 新奥法摘要: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施工为背景,介绍陕北地区黄土高原侵蚀性梁峁沟谷地层中富水砂土互层设计及施工技术。对于该类富水砂土互层物理特征造成隧道施工极易引发涌水、涌砂、塌方等现象,结合现场工程地质特性、水文地质,隧道内水的补给形式和涌水量和变化规律采取真空降水治水设计和技术措施,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关键词:地质;富水砂土互层;真空降水
1工程概况
阳城隧道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龙洲乡双城村附近,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总长7108.25m,隧道最大埋深约207m。阳城隧道区内地形受地台抬升及黄土高原水流向源侵蚀的影响,下切作用明显,“V”字型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形成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特点,地形较为复杂,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侵蚀性梁峁沟谷地貌类型。DK245+072~DK245+190段施工中掌子面揭示地层为砂质、黏质新黄土交错、层状结构,泥质胶结、砂质结构、厚层薄层交错层理构造,结构松散、节理裂隙发育富水饱和,呈流塑状,自稳能力极差;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地层变化较大,古冲沟发育,古基岩面(土石分界)起伏较大,地下水受下游麦家沟水库人工蓄水的影响,地下水位抬升。古冲沟内沉积白垩系全风化砂岩,洞身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由于地下水的渗流作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入隧道,软化隧道围岩,对软质围岩的影响尤为突出。在该类地层中开挖隧道极易引发涌水、涌砂、塌方现象。
2富水砂土互层特征及施工难点
①掌子面围岩为砂质、黏质新黄土交错、层状结构,含水率大,高达22%。土体松软,渗水量较大,局部呈泥浆状、流塑状,掌子面极易出现开裂、脱落现象,土体自动流淌涌出,不能自稳,无法进行开挖作业。②未成岩的全风化白垩系砂岩,呈松散状,颗粒级配不良,黏聚力c值小,塑性低。含砂率偏大,颗粒偏细。整体结构松散,触变性强,对变形非常敏感,稍有扰动即可能发生大的溜塌,轻者造成空洞,重者引起较大的塌方。③围岩自身无任何承载力,全靠初支承受荷载。开挖扰动在拱脚处易形成流砂,引起涌水涌砂,围岩呈流塑状,造成已施工段落初支沉降、变形较大,最大沉降达89cm,初支出现环向贯通裂缝,缝宽最大达9cm。基于以上特征,通过降低含水率改变泥质胶结砂岩物理状态由流塑状变为固体状提高围岩力学强度和自稳能力是解决富水砂土互层施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