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送僧入天台,送僧入天台李频,送僧入天台的意思,送僧入天台赏析(共含10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an了个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送僧入天台,送僧入天台李频,送僧入天台的意思,送僧入天台赏析 -诗词大全
送僧入天台作者:李频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送天台僧原文及赏析
原文:
[唐代]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赏析:
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首联“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中的“扁舟”直接地将天台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背岳阳”点明了天台僧人的离去,即乘坐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驶去,此处即交代出了诗人与天台僧送别的地点,又饱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赠别之情。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坐禅两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僧人清心寡欲与孤寒清寂。颈联“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随,更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萦绕。这句中,一个“孤”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尾联“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比。
送天台僧,送天台僧贾岛,送天台僧的意思,送天台僧赏析 -诗词大全
送天台僧作者:贾岛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送僧游天台,送僧游天台王安石,送僧游天台的意思,送僧游天台赏析 -诗词大全
送僧游天台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天台一万八千丈,岁晏老僧携锡归。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送僧游天台,送僧游天台贯休,送僧游天台的意思,送僧游天台赏析 -诗词大全
送僧游天台作者:贯休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眼作么是眼,僧谁识此僧。
歇隈红树久,笑看白云崩。已有天台约,深秋必共登。
送僧归天台,送僧归天台贾岛,送僧归天台的意思,送僧归天台赏析 -诗词大全
送僧归天台作者:贾岛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辞秦经越过,归寺海西峰。石涧双流水,山门九里松。
曾闻清禁漏,却听赤城钟。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送僧归天台寺,送僧归天台寺贯休,送僧归天台寺的意思,送僧归天台寺赏析 -诗词大全
送僧归天台寺作者:贯休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送道士入天台,送道士入天台薛曜,送道士入天台的意思,送道士入天台赏析 -诗词大全
送道士入天台作者:薛曜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送日东僧游天台,送日东僧游天台杨夔,送日东僧游天台的意思,送日东僧游天台赏析 -诗词大全
送日东僧游天台作者:杨夔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
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鲍溶,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的意思,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作者:鲍溶 朝代:唐 体裁:七绝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
可怜石室烧香夜,江月对心无是非。
★ 送僧元?倍?游,送僧元?倍?游刘禹锡,送僧元?倍?游的意思,送僧元?倍?游赏析
★ 送南海僧游蜀,送南海僧游蜀张?,送南海僧游蜀的意思,送南海僧游蜀赏析
★ 和归工部送僧约,和归工部送僧约韩愈,和归工部送僧约的意思,和归工部送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