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种人生态度散文(共含1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utEdumb”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种人生态度散文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为佛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谈谈三种人生态度
注:本文出自梁漱溟先生与同学们每天例行的“朝会”上的一次谈话,时间是1933年前后某一天的黎明时分,天色微明而周围一片寂静。这篇谈话来自于先生个人的生活感受,以及先生自己切身的体会,有别于浮泛空谈,且言简意赅。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 ...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第,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人生态度
1、幸福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比较,这种物质情感的幸福感短暂不持久,二是不要比较,去除自我中心,才是真正幸福。
2、其实烂桃花虽然让人抓狂,却也让人成长,要不是有这些失败的爱情经验,我们又怎能分辨出哪些人值得我们真心付出。
3、让感情关系充满活力,就是探索我们之间:有没有游戏、欢乐的能力?愿不愿意尝新探险?是否为我们的关系创造新语言?不再成长,就会倒退。
4、埋没在红尘中的我们,哪怕此刻无法踏上征途,那么至少将我们的初心好好地珍藏在心中,不让它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地等到时机到来的那一刻,用一种温暖睿智的气质,对自己进行一种期望,抚慰自己如野狼一般,在外争抢饭碗,看似坚硬的心。
5、谈恋爱时很容易让人忘记身边的一切,但事实上爱情只是我们广大世界中的一环,就算没有爱情,我们充其量可能寂寞些,但不代表就一定会过得不好。
6、沉淀后我愿意做一个温暖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
7、真正重要的不是完美的结果,而是过程中自我内在的成长与丰盈。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让生命更丰盈、更充实,最后找到自己生命中属于幸福的那份答案。
8、再不坚持自己的独一无二,设身处地用对方的眼睛看事物,用对方的耳朵聆听,明明是两个个体却又结合为一,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这就是真爱。
9、真正有气质的人,从不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多少低调华丽的奢饰品,因为TA没有自卑感。埋没在红尘中的我们,哪怕此刻无法踏上征途,那么至少将我们的初心好好地珍藏在心中,不让它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地等到时机到来的那一刻,用一种温暖睿智的气质,对自己进行一种期望,抚慰自己如野狼一般,在外争抢饭碗,看似坚硬的心。
10、沉淀后我愿意做一个温暖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宠辱不惊,淡定安逸,心静如水。
11、当我们对彼此处处感到新奇时,很容易就会忽略对方的缺点,等到双方开始渐渐熟悉之后,又很容易对对方的付出视而不见。
12、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好好照顾自己的能力,避免给对方带来太大的负荷,但人与人在一起本来就应该互相照顾,不能只自私地要求一方付出,另一方却只想坐享其成。
13、吵架其实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方法,借由吵架,我们其实在学习相处和沟通,那至少表示:彼此间还有意愿互相协调,如果连架都懒得吵了,反而表示双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14、当陷入低潮,再怎么执着也无法改变现状时,我们必须懂得适时舍弃的艺术,跳脱那些让我们痛苦不堪的人事物,才有可能再造生命的另一个春天!
15、真正有气质的人,从不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多少低调华丽的奢饰品,因为TA没有自卑感。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散文
一、要有干一点事的精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活着就要吃饭、穿衣、睡觉,就要有正常的花费,要花费就要有收入,要有收入就要工作,即便你家是大年夜大年夜款抑或你祖上留下大年夜大年夜笔遗产,足够你生活一辈子,你也弗成能成天无所事事,座吃山空,老是要有一点事一干干,不然,你就是行尸走肉,生活的毫无乐趣。也就是说,无论你以前若何,将来若何,你总要有干一点事的精力,找一些事干干。要么是为了吃饭、穿衣,要么是知足你的乐趣,要么想成就一番事业。人总得有事干或干一点事,不然,人生就没有一点价值意义。要建立积极的人生立场,必须先有一点干事的精力。
二、要确立一个行动的目标。要干点事,你的目标是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干,什么时光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这是你在干事之前必须筹划确立好的,并要论证目标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凡事立则成,不立则败。目标可大年夜大年夜可小,小目标或近期目标好实现,奏效快。大年夜大年夜目标或经久目标,难实现,奏效慢,但可以分化开来实施,先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最后积成大年夜大年夜目标。确立一个目标,是你干点事的一个奔头,是一个偏向。干什么工作,假如没有个目标,没个偏向,你就很难实现,很难看到欲望。
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创造如今的一些年青人甚至是大年夜大年夜学生情感低沉,意志脆弱,精力颓废,目标迷茫。归结起来,就是没有建立起积极的人生立场。什么是积极的人生立场?我把她简单的概括为:在工作、生活顶用积极快活向上的心态面对碰着的所有问题,永远不垂头,不放弃,永远不说我不会,我不克不及,要勇于承担义务,敢作敢为,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记住一个单词、做出一道数学标题中寻找乐趣,去感触感染生活,去体验成就感,如许你就会认为生活充分,天天快活,你就不会掉落落,不会迷茫,生活就会有信念有欲望。所以我们每一小我都要建立积极的人生立场,积极的人生立场对一小我的事业、家庭都有侧重要的'影响。那么应当若何建立精确的人生立场呢?我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懂得:
三、要有倔强的意志和毅力。意志和毅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大年夜大年夜凡成功者没有一个不具有倔强的意志和毅力的。前功尽弃者多是意志和毅力脆弱者,浅偿辄止将会一事无成。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认准了,就要去干,干了就不要停止,不达目标,就要一贯干下去。凡事不会一帆风顺,在干的过程中肯定会碰着各类各样的挫折和艰苦,无论碰着若何大年夜大年夜的挫折和艰苦都要想方设法的去克服,且弗成碰着挫折和艰苦就撤退,看不到欲望就心恢意冷。要知难而上,毫不平服,摔倒了再爬起来,直到成功。
四、从小处做起,从小事着手。有些人不屑于做小事,大年夜大年夜事做不成。做大年夜大年夜事也好,做小事也吧,要因人而异。但,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从小处做起,从小事着手。不然就会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看似小事,其实也不小,大年夜大年夜事是由小事构成的,不积硅步无以到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小事一个个做好了,大年夜大年夜事也就做成了。小事不成者也无以成大年夜大年夜事。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散文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发现现在的一些年轻人甚至是大学生情绪低沉,意志薄弱,精神颓废,目标迷茫。归结起来,就是没有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什么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把她简单的概括为:在工作、生活中用积极快乐向上的心态面对遇到的所有问题,永远不低头,不放弃,永远不说我不会,我不能,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记住一个单词、做出一道数学题目中寻找乐趣,去感受生活,去体验成就感,这样你就会感到生活充实,天天快乐,你就不会失落,不会迷茫,生活就会有信心有希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一个人的事业、家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要有干一点事的精神。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活着就要吃饭、穿衣、睡觉,就要有正常的消费,要消费就要有收入,要有收入就要工作,即便你家是大款抑或你祖上留下大笔遗产,足够你生活一辈子,你也不可能整天无所事事,座吃山空,总是要有一点事一干干,否则,你就是行尸走肉,生活的毫无乐趣。也就是说,无论你过去怎样,将来如何,你总要有干一点事的精神,找一些事干干。要么是为了吃饭、穿衣,要么是满足你的乐趣,要么想成就一番事业。人总得有事干或干一点事,否则,人生就没有一点价值意义。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必须先有一点干事的精神。
二、要确立一个行动的目标。要干点事,你的目标是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干,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这是你在做事之前必须计划确立好的.,并要论证目标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凡事立则成,不立则败。目标可大可小,小目标或近期目标好实现,见效快。大目标或长期目标,难实现,见效慢,但可以分解开来实施,先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最后积成大目标。确立一个目标,是你干点事的一个奔头,是一个方向。干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个目标,没个方向,你就很难实现,很难看到希望。
三、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意志和毅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大凡成功者没有一个不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的。半途而废者多是意志和毅力薄弱者,浅偿辄止将会一事无成。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认准了,就要去干,干了就不要停止,不达目标,就要一直干下去。凡事不会一帆风顺,在干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无论遇到怎样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要想方设法的去克服,且不可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退却,看不到希望就心恢意冷。要知难而上,百折不挠,跌倒了再爬起来,直到成功。
四、从小处做起,从小事着手。有些人不屑于做小事,大事做不成。做大事也好,做小事也吧,要因人而异。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从小处做起,从小事着手。否则就会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看似小事,其实也不小,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不积硅步无以到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小事一个个做好了,大事也就做成了。小事不成者也无以成大事。
执著是一种人生态度散文
什么叫执著?《辞海》中这样解释:“亦作‘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在漫漫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追求,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怀着一颗执著的心。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着人生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决心都是坚决的,对于事业、前途、生活目标等人生大事,都会执著地去追求。而在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里,却充斥着多种多样的诱惑,有金钱的诱惑、美女的诱惑、权力的诱惑……还有各种贪图享乐的诱惑,这都是缘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各种诱惑。在每个人的.人生每个阶段,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有坦途,有险阻,是不平凡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漫漫的人生征程中,要实现事业、工作、爱情、幸福等理想目标,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有仕途的不顺,情场的失意,生意场的失利……还有大大小小多种多样不可预见的困难和挫折。这些欲望诱惑了我们的心灵,往往会使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忘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这些困难和挫折阻碍了我们的行动,绊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常常使我们在奋进途中感到困惑缺乏力量,对我们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失去信心感到迷茫。
面对这些欲望的诱惑和艰难的阻碍,利欲熏心、为难发愁者被欲望遮挡了双眼,被艰难绊住了双脚,感到人生复杂前途无望,早已把先前制定的人生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抛之脑后,心生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悔恨和沮丧,而坚持不懈、执着追求者面对各种欲望熟视无睹,把困难和挫折当成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磨刀石”,更激起了拼搏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
记得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听人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些都是说的执著追求。
执著,是一种专一的人生态度,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追求,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决。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的目标终会成功。
执著,是一种坚信的人生态度。有了这种坚信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和挫折都不会回头,不会动摇,不会妥协,不会放弃,人生的目标定会成功。
执著,是一种坚守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勤勉的跋涉、艰难的追求,需要有坚持、坚忍之心。过去常听人说起《掘井的故事》,说的是两个人掘井的事,有个人掘井,在这里挖着挖着,见没水就放弃了,到那里挖着挖着,见还是没水又放弃了,他最终也没有掘出一眼井来,而另一个人选好了掘井的地方,坚信下面一定有水,就坚持不懈地挖下去,最终掘出了一眼好井。这个故事就是执著追求的最好例子。
执著,是一种不怕困难、不怕摔跤的人生态度。“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要学会从失败中争取成功,成功是对失败的奖赏,也是对执着者的奖赏。跌倒了,不要怕,爬起来,继续前行。记得张海迪曾经说过:“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灯泡时,竟失败了8000多次,曾有人讥讽他说:“你失败了8000多次,还做啥?”爱迪生却坦然地说:“先生,你错了,我只不过是证明了76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而已。”经过多次失败后,爱迪生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也是不怕失败、执著追求的典型例子。
尽管人生的路上总有摆脱不了的阴霾,总有低谷处的黑暗,唯有执着追求,才会拨开迷雾重见阳光,冲出黑暗走向人生的光明之路;唯有执着追求,才能冲破人生中禁锢的蚕茧,化茧成蝶;唯有执著地追求,才会拥有一方独有的蓝天碧空,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顽强地守住那份执著吧,它将为您叩开人生的幸福之门!
名家散文《三种船》
一连三年没有回苏州去上坟了。今年秋天有点儿空闲,就去上一趟坟。上坟的意思无非是送一点钱给看坟的坟客,让他们知道某家的坟还没有到可以盗卖的地步罢了。上我家的坟得坐船去。苏州人上坟向来大都坐船,天气好,逃出城圈子,在清气充塞的河面上畅快地呼吸一天半天,确是非常舒服的事。这一趟我去,雇的是一条熟识的船。涂着的漆差不多剥光了,窗框歪斜,平板破裂,一副残废的样子。问起船家,果然,这条船几年没有上岸修理了。今年夏季大旱,船只好胶住在浅浅的河浜里,哪里还有什么生意,又哪里来钱上岸修理。就是往年,除了春季上坟,船也只有停在码头上迎晓风送夕阳的份儿。近年来到各乡各镇去,都有了小轮船,不然,可以坐绍兴人的“当当船”,也不比小轮船慢,而且价钱都很便宜。如果没有上坟这件事,苏州城里的船恐怕只能劈做柴烧了。而上坟的事大概是要衰落下去的,就像我,已经改变为三年上一趟坟了。
苏州城里的船叫做“快船”,与别地的船比起来,实在是并不快的。因为不预备经过什么长江大湖,所以吃水很浅,船底阔而平。除了船头是露天以外,分做头舱中舱和艄篷三部分。头舱可以搭高,让人站直不至于碰头顶。两旁边各有两把或者把小巧的靠背交椅,又有小巧的茶几。前檐挂着红绿的明角灯,明角灯又挂着红绿的流苏。踏脚的是广漆的平板,一般是六块,由横的直的木条承着。揭开平板,下面是船家的储藏库。中舱也铺着若干块平板,可是差不多贴着船底,所以从头舱到中舱得跨下一尺多。中舱两旁边是两排小方窗,上面的一排可以吊起来,第二排可以卸去,以便靠着船舷眺望。以前窗子都配上明瓦,或者在拼凑的明瓦中间镶这么一小方玻璃,后来玻璃来得多了,就完全用玻璃。中舱与头舱艄篷分界处都有六扇书画小屏门,上方下方装在不同的几条槽里,要开要关,只须左右推移。书画大多是金漆的,无非“寒雨连江夜入吴”,“月落乌啼霜满天”以及梅兰竹菊之类。中舱靠后靠右搁着长板,供客憩坐。如果过夜,只要靠后多拼一两条长板,就可以摊被褥。靠左当窗放一张小方桌,方桌旁边四张小方凳。如果在小方桌上放上圆桌面,十来个人就可以聚餐。靠后靠右的长板以及头舱的平板都是座头,小方凳摆在角落里凑数。末了说到艄篷,那是船家整个的天地。艄篷同头舱一样,平板以下还有地位,放着锅灶碗橱以及铺盖衣箱种种东西。揭开一块平板,船家就蹲在那里切肉煮菜,此外是摇橹人站着摇橹的地方。橹左右各一把,每把由两个人服事,一个当橹柄,一个当橹绳。船家如果有小孩,走不来的躺在困桶里,放在翘起的后艄,能够走的就让他在那里爬,拦腰一条绳拴着,系在篷柱上,以防跌到河里去。后艄的一旁露出四条棍子,一顺地斜并着,原来大概是护船的武器,后来转变成装饰品了。全船除着水的部分以外,窗门板柱都用广漆,所以没有其他船上常有的那种难受的桐油气味。广漆的东西容易擦干净,船旁边有的是水,只要船家不懒惰,船就随时可以明亮爽目。
从前,姑奶奶回娘家哩,老太太看望小姐哩,坐轿子嫌吃力,就唤一条快船坐了去。在船里坐得舒服,躺躺也不妨,又可以吃茶,吸水烟,甚至抽烟。只是城里的河道非常脏,有人家倾弃的垃圾,有染坊里放出来的颜色水,淘米净菜洗衣服涮马桶又都在河旁边干,使河水的颜色和气味变得没有适当的字眼可以形容。有时候还浮着肚皮胀得饱饱的死猫或者死狗的尸体。到了夏天,红里子白里子黄里子的西瓜皮更是洋洋大观。苏州城里河道多,有人就说是东方的威尼斯。威尼斯像这个样子,又何足羡慕呢?这些,在姑奶奶老太太等人是不管的,只要小天地里舒服,以外尽不妨马虎,而且习惯成自然,那就连抬起手来按住鼻子的力气也不用花。城外的河道宽阔清爽得多,到附近的各乡各镇去,或逢春秋好日子游山玩景,以及干那宗法社会里的重要事项──上坟,唤一条快船去当然最为开心。船家做的菜是菜馆比不上的,特称“船菜”。正式的船菜花样繁多,菜以外还有种种点心,一顿吃不完。非正式地做几样也还是精,船家训练有素,出手总不脱船菜的风格。拆穿了说,船菜所以好就在于只准备一席,小镬小锅,做一样是一样,汤水不混和,材料不马虎,自然每样有它的真味,叫人吃完了还觉得馋涎欲滴。倘若船家进了菜馆里的大厨房,大镬炒虾,大锅煮鸡,那也一定会有坍台的时候的。话得说回来,船菜既然好,坐在船里又安舒,可以眺望,可以谈笑,玩它个夜以继日,于是快船常有求过于供的情形。那时候,游手好闲的苏州人还没有识得“不景气”的字眼,脑子里也没有类似“不景气”的'想头,快船就充当了适应时地的幸运儿。
除了做船菜,船家还有一种了不得的本领,就是相骂。相骂如果只会防御,不会进攻,那不算希奇。三言两语就完,不会像藤蔓似的纠缠不休,也只能算次等角色。纯是常规的语法,不会应用修辞学上的种种变化,那就即使纠缠不休也没有什么精采。船家与人家相骂起来,对于这三层都能毫无遗憾,当行出色。船在狭窄的河道里行驶,前面有一条乡下人的柴船或者什么船冒冒失失地摇过来,看去也许会碰撞一下,船家就用相骂的口吻进攻了,“你瞎了眼睛吗?这样横冲直撞是不是去赶死?”诸如此类。对方如果有了反响,那就进展到纠缠不休的阶段,索性把摇橹撑篙的手停住了,反复再四地大骂,总之错失全在对方,所以自己的愤怒是不可遏制的。然而很少骂到动武,他们认为男人盘辫子女人扭胸脯不属于相骂的范围。这当儿,你得欣赏他们的修辞的才能。要举例子,一时可记不起来,但是在听到他们那些话语的时候,你一定会想,从没有想到话语可以这么说的,然而惟有这么说,才可以包含怨恨、刻毒,傲慢、鄙薄种种成分。编辑人生地理教科书的学者只怕没有想到吧,苏州城里的河道养成了船家相骂的本领。
他们的摇船技术是在城里的河道训练成功的,所以长处在于能小心谨慎,船与船擦身而过,彼此绝不碰撞。到了城外去,遇到逆风固然也会拉纤,遇到顺风固然也会张一扇小巧的布篷,可是比起别种船上的驾驶人来,那就不成话了。他们敢于拉纤或者张篷的时候,风一定不很大,如果真个遇到大风,他们就小心谨慎地回复你,今天去不成。譬如我去上坟必须经过石湖,虽然吴瞿安先生曾做诗说石湖“天风浪浪”什么什么以及“群山为我皆低昂”,实在是个并不怎么阔大的湖面,旁边只有一座很小的上方山,每年阴历八月十八,许多女巫都要上山去烧香的。船家一听说要过石湖就抬起头来看天,看有没有起风的意思。到进了石湖的时候,脸色不免紧张起来,说笑都停止了。听得船头略微有汩汩的声音,就轻轻地互相警戒,“浪头!浪头!”有一年我家去上坟,风在十点过后大起来,船家不好说回转去,就坚持着不过石湖。这一回难为了我们的腿,来回跑了二十里光景才上成了坟。
人生是一个个脚印串成
人生也许平凡,也许不平凡,但是,都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
人生,就像是登山,需要一步一步来。
或许永远也到不了顶峰,至少走过,至少不是原地踏步。
人生苦短,有谁能攀尽这世界的高峰?或许。但是又有谁看得到,这脚下的艰辛?
说人生是由一个个脚印串成再适合不过,因为,人生就是这样走来。
曾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曾经,笑傲群雄。只要你坚持到底!
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走得正,走的对,终究会走到想要到达的彼岸,即使隔着万丈悬崖,即使隔着浩渺洋流。这不是问题,都有办法越过,
面临悬崖,迈开脚步,我要脚踏实地。不要紧张,不要害怕,面前不是凶猛的野兽。小心翼翼,沉着冷静。努力的开动脑筋,想想,想想,什么可以让我们继续前进?也许,我们需要助力,但是请先别放弃我们自己。也许,我们可以借助风,像那称霸天空的雄鹰翱翔;也许,我们可以,借助藤蔓,学那人猿泰山恣意游荡在这深山悬崖,可以,借助藤蔓,下到谷底;总之,人的思维可以超越我们所能拥有的极限,只要你愿意,没有办不到,但是请脚踏实地,也请不要放弃自己。
面临洋流,迈开脚步,我要脚踏实地。不要担心,不要彷徨,面前不是龙潭虎穴。只要你肯,只要你愿意,动动你的脑子,想想,想想,什么可以让我们继续前进?是啊,想想,开动你的脑子,但是请不要忘记,千万不要只是想想!千万不要放弃我们自己。没有脚踏实地,没有努力前进,只有一味的想想,也只是原地踏步。要记住,人生的光阴岁月不等人,你原地踏步,你的生命还是在不断流失,既然如此,为何不继续前进?也许,前方有你意想不到的风景在等着你。面临洋流,我们脚踏实地,越过的方式也就更加多,也许,我们可以做个木筏;也许,我们可以游泳过去,海中必定又可以停留的地方,即使没有,或许你可以以海为家。吃着海里的鱼,为了生存,也许那可能是活生生的,然后,趁着雨到来,饮下。
可以活下,有好多方法,都要自己的努力,只要自己肯继续走下去。
没有人可以让时间停住脚步,那么,就让我们的脚步,来铸造时间的永恒吧。
毕竟,人生是要我们自己过活的,让我们的脚步就踏进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吧,因为我们的人生是我我们的脚步一个个串成。
这是我回一个问题的答案,觉得人生的态度,个人的看法不同。
我这人是典型的懒散,别人可能说我没资格谈。
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态度不一定决定人的人生。
但是可以影响。
态度在我的看法,是一种思维,我们需要思维,但是也需要脚踏实地,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态度……
怎样理解,那你们就看看吧。
嗯哼,今天在群里聊天,看着曾今的朋友们,如今为了房子、婚姻而烦恼,对,是烦恼,突然间发现,这世界我们缺少太多正能量,刚步入社会,无数的压力随之而来,面对家人的婚姻,工资,存款;面对婚姻的房子,车,钱;我感到恐惧,生活总是公平的,但缺不了抱怨,但抱怨过后呢?对于人生的态度,不计其数,但我们如何能正确的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也许大多数觉得,嗯,我属于一个乐天派,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我把我人生更多的放在了精神寄托上,也许这属于逃避现实,但也仅仅是也许,其实我也很现实。人永远是博爱的,只是爱的层次不同罢了,对于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于不同物质需求的价值观来说,我是一个愚人。
智者见智,愚者见愚,我仅以一个愚人的角度,去抒写我的世界,说的委婉点吧,那就是恐婚,《何以笙箫默》上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看着周围人,为了房子,为了各种各样的结婚因素而头疼,看着家人,整天的唧唧渣渣,永不厌烦的催婚,我胆怯了,也烦了,这个世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对谁的坚持不够,任何人都不是圣人,所以任何人都没有去指责别人的权利,生活,无非是你笑笑别人,别人笑笑你罢了。
如果在乎的没有那么多,想要的没有那么多,生活便会简单得很多。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出去走走,世界这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处阴影中。没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人生,即使你最爱的人,我们只需要多一些勇气,去坚定自己的选择。生活的精彩,不只是轰轰烈烈,更多的时候,安静是强大的力量。快乐是自找的也是自造的;同样,烦恼也是如此,就看你的选择。无须强求,最美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聊来聊去,我忘了我的主题,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出门时,也许只是一转头的光景,你就会忘记你要做的事,越急却越记不起,等晚上躺在床上,睡觉前突然想起,却又觉得不重要。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忧伤大于欢喜;悲哀大于幸福。原来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作痛苦;把不属于忧伤的东西当作忧伤;把不属于悲哀的东西当作悲哀;而把原本该属于快乐、欢喜、幸福的东西看得很平淡,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的快乐、欢喜和幸福。
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
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太现实,现实得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你;也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太虚伪,虚伪的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平常“想”帮助你的人都已烟消云散。
我只想说:你的出生你无法选择,这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你自己,你没有任何资格去指责他人。生活是你自己的,你得自己选择,再多的抱怨也还是抱怨而已,要么,适者生存;要么,game over!
我最信奉的一句话: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爬完。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我做到了,你呢?
读《张衡传》时,骤觉怅然若失,寒来暑往,冷暖更迭的一辈子,保留下来的只是短短一篇小传。但这已算幸运,更多的人于这个世界只是惊鸿一瞥,就魂归西天了。苏轼曾在赤壁上发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慨,我虽然还没过于“哀吾生之须臾”,但也着实“羡长江之无穷”。可能真的突然有一天一觉醒来,一睁眼明白了些什么:生命真是太短暂了!还好,不早,也不晚。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早已稔熟于心,自己对于时间的珍视也不外乎体现在一天天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挤时间看书、背书、写作业,日子好像不再是日子,而是一块块海绵、压缩饼干,黏稠的时间被挤成了流水,压成了碎片。可能因为是这样,从来没有把时间放大作为一段人生来看,尤其是放眼整段历史。一个人一段历史的消失从来就不会对宏大的时间产生丝毫影响,曾经我们自以为拥有的一切,只是这世界的馈赠,生命已尽,就只得还于世界:自以为改变的一切,改变的只是当时的人和事,昔人已逝,不觉中,沧海就换了三次桑田。长江在,赤壁在,而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们呢?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人们总在不经意间被强大到骇人的时间击中,惊悟自己的微不足道。
有了这种清醒的认识,有了对时间的谦卑,就有了对自己生命的责任。“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正如朝生暮死的蜉蝣,在短短几个小时的生命中,它们无暇顾及生命的有限。而相比起微小的蜉蝣已是如此幸运的我们,在人生中却总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等走过一段长长的旅途,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貌,面前的那个人只是别人的喜好在身上投射出来的影像,本来就已经短暂的生命却被用来强颜欢笑。
其实,小小的蜉蝣在自己的一生中,也未觉自己辛苦可怜、命运卑微,可能正是因为生命太短,而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人如蜉蝣也没什么不好。在自己的一生中,我们都很难超越自身,即使认识到了时间的短暂,我们还是会为“今日之事多烦忧”,为某些人、某句话、某件事而辗转反侧。但毕竟我们可以“用思想囊括整个宇宙”,在短暂的一生中,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上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纵使这是几百年之间哲学家们都在做的事情,纵使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寻到“永真、永善、永美”的答案,纵使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人、改变整个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被纷繁的小事所扰;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我们的思想要用来思考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心灵如果装满了杂物,就无法再装下真正的宝物;我们的脸上如果堆上了虚假的笑容,面对鲜嫩的花蕊就无法再露出由衷的微笑;我们的言语如果是为了讨好他人,就丧失了上天赋予我们说话能力的意义。这样想的话,明白都应真正为自己而活,活出与世界共同美好的一生。
纵使只是天地一蜉蝣,如果活出了自己的幸福,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从历史长流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我,懂得了许多。
让他三尺又何妨
大堂之上,宰相张英正专心处理公务,一仆从手持一封家书而上。张英缓缓拆开从来家寄来的信。信上说家人与邻居因宅基地发生争执,想让当朝宰相打招呼“摆平”此事,张英看完家书,吩咐仆从取来纸笔,沉吟片刻,提笔回复了一封书信。三天后,家人飞书京城,告诉他已主动将墙退后三尺。可喜的是,邻居见状,也主动将墙退后三尺。原来,宰相张英给家人回复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俢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大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实见能力,是一种道德高境,学会宽容,人生才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的惬意惬意与豪情。后来,记说康熙皇帝很赞赏张英的宽容处事哲学,曾赐张英一联:百鸟忘和,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开花落。所以,请学会宽容,学会拥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双鬓斑白的老人此时正拄着拐杖焦急而又无奈的看着一群顽童肆意摧毁他的茅草屋,他们欢快地扯下一束束稻草,炫耀似的从他面前溜过。一阵风吹来,高者挂罥长林梢,低者飘转沉唐坳。而老人只能留下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岁月飞逝,时光流转,他再也不是那个站在泰山顶上高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蓬勃少年了。如今的他。穷困潦倒,体弱多病,可是他却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慈悲是一种永恒的大爱,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体贴和关怀的情谊,是一面最能折射人性之美的镜子。学会慈悲,就是懂得他人。张爱玲在写给她深爱的胡兰成的信中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至死,“止于苍凉”的张爱玲都没有背起这样的信念。所以,请学会慈悲,学会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采菊东篱下
当你走过这片世外桃源时,映入眼帘的是错杂的田间小道,喜人的庄稼随风摇曳,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犬吠,远处还有缕缕小桥流水人家的炊烟。他们几代人生活在这里,与世无争,没有金钱名利的争夺,恬静而安宁得过着“晨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在这里,住着安贫乐道,开阔豁达的五柳先生。他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却能“常著文章以自娱”。他拥有一颗豁达无比的心,即使四壁环堵萧然,他仍然可以与友人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豁达,是人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通往更高境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是依靠不断磨炼心志才能获得的高洁品质。学会豁达,就是腾出心灵的空间,倾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淡泊浮云般的俗物。“彩云遮住了太阳却怨天空不明朗”哪里知道一直追寻的光明就在自己的身后。请学会豁达,学会拥有一颗清平淡泊的心。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走马观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品读它,因为他们知道这本书每个人只能读一次。泰戈尔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活得漂亮,死得坦然!这是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是从每个懂得道理的过程中渗透出来的,所以请让我们学会……。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太多挫折要我们去战胜,人生如一台戏,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剧情中的一个角色,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但每个角色都有深刻的意义。芸芸众生,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声望很大,有的却是默默无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只要一心一意,甩掉多余的顾虑,无论是困难还是挫折都将会战胜,心明则路明,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广,人生道路上的荆棘不是我们没有能力穿越,而是我们有太多顾虑,只要我们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我们将永往直前,风雨无阻。
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要放下内心的顾虑,人生的道路将畅通无阻。世界赋予我们每个人平等的生命,无多也无少,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命将演绎人生的精彩,人生将为无畏者架起七彩彩虹,也为永往直前,风雨无阻的人们绽放花的美丽,而绽放正是花心的裂变。冲破多余的顾虑,一切将会变得简单而从容。面对人生,我们要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要有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得,要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放弃该放弃的,我们最终将会有所得。
相反,如果顾虑太多,将会导致止步不前,在这里,我们就要学一学我们的前辈陶渊明先生,他没有任何顾虑,不迷恋官场,毅然回乡,享受他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恬适清淡的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就是他没有顾虑,敢于舍弃的表现。正缘于此,他的美名为历史所铭记。身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面对生存和竞争,也会碰到很多问题。如果顾虑太多,也会裹足不前。例如,当我们参加高考时,如果顾虑重重就会适得其反,从而导致一连串错误。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想得太多,将会把我们自己锁在一个牢笼中,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快乐,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生活得更快乐、更轻松。就如这则材料一样,这个孩子担心自己的衣服会弄脏而止步不前,当妈妈告诉他,放开心灵,注意力集中,他才毅然担起了担子。并不是他没有能力挑起这个担子,而是他没有轻装上阵,放下心中的包袱和顾虑。因此,只要我们集中精力,放下顾虑,勇往直前,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生活需要勇气,“无臂钢琴师”刘伟值得敬佩,他不会为自己的生活而忧虑,尽管在孩提时代那场严重的事故中他失去了双臂。“没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刘伟如是说。他从未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他知道生命不过只是简单的选择:要么死去,要么精彩地活着。放下顾虑的刘伟最终登上维也那金色大厅,当他用双脚演奏时,世界为他动容。
只有我们甩掉多余的顾虑,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阳光,我们将有能力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就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生命也将永远精彩绽放!
★ 人生态度座右铭
★ 人生态度格言
★ 人生态度文章欣赏
★ 人生态度的演讲稿
★ 苏轼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