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会驱走孤独的随笔(共含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imetowakeup”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爱会驱走孤独的随笔
“怎么不开灯呀?”这是爸爸在我上了初一后说的最多的话。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开灯,呆呆地望着漆黑的天空,偶尔看看星星,我觉得星星和我一样孤独。在我六分之一的人生中,找一个知心朋友竟然成了一个难题。有一天,我发现在那颗星球上居然有一个和我一样孤独的人,他就是小王子。
小王子住在一个神秘的星球上,他虽然是个孩子,但拥有三座火山,尽管它们高不过膝盖,而且其中一座可能永远熄灭。因为一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玫瑰花,小王子离开了他的星球,开始了漫长的游历。在游历的过程中,小王子到过六颗小行星,分别遇见了徒有虚名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喝得醉醺醺的酒鬼、忙得不可开交的商人、忠于职守的点灯人,以及学识渊博却不了解自己所在星球的地理学家。在小王子的眼中,他们都十分奇怪。
小王子没有停歇,最终来到了一片花海,看到了五千朵盛开的玫瑰花。他失声痛哭起来,因为他的那株玫瑰花对他说谎,说自己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花。就在小王子万分伤心时,一只狐狸走进了他的生活,要求小王子驯养它。聪明伶俐的狐狸让小王子明白了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并告诉他爱是一种责任。小王子如此费劲心力地四处找朋友,为什么?因为他感到很孤独。
小王子是孤独的,在他生活的星球上虽然有三座火山,有依赖他的玫瑰花,但小王子真正想要的是朋友,一个能跟他谈心、了解并陪伴他的朋友,而这也是我想要的。
曾经的我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里,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也渐渐向小康奔去。家里的每个人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的生活羡煞旁人。而我,整天像一个小公主似的,无忧无虑。
上帝似乎嫉妒我们了,让灾难降临到我家。爷爷病了,不能干重活,妈妈走了,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爸爸和奶奶的身上,而爷爷在我八岁那年也永远地离开了我。这一件件事情就像一枚枚炸弹,把这个原来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的家炸得支离破碎。在爷爷出殡那天,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哭得太多,眼泪已经流不出来了。
从来没有想过孤独竟与我有关。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原本活泼开朗的我变得沉默寡言。我常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躲在角落里一会哭一会笑。朋友們看到这样的`我很不理解,也渐渐离我远去。曾经的我有很多朋友,但细细想来,最终陪伴自己走过风风雨雨的朋友却寥寥无几。
爸爸说,孤不孤独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就像小王子,他虽然有自己的王国,但一个连朋友都没有的人,就是有再大的王国又有何用?
生活的种种经历让我得以快速成长,并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现在的我不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再也不会一个人去面对所有的事。因为爱,我再一次收获了友谊。朋友们会在我伤心的时候陪我一起哭,快乐的时候陪我一起笑,有困难时大家一起拼尽全力去克服。他们嘴上说着“你真笨”,却费心费力真诚地帮助我、爱护我。因为爱,我的脸上又满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
加油,亲爱的自己!我相信爱会驱走孤独,我依旧是那个爱笑、内心坚强且充满爱的公主。
孤独与爱情感随笔
某一天的午后,走在东湖漪涟的湖岸边,微风吹来清新的凉风,阳光散发着暖暖的气息,四月的天气那么温和,温暖着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独自抱书穿行与东湖的各个角落,看着那些不知疲倦,用不停息的脚步,那是每个人愉快的旅途,不是吗?可为什么有一阵影阴从心头掠过,那是无论多么温暖,多么强烈的阳光都无法达到的角落,我明显的感到了孤独的重量,我想角落里暗藏的就是孤独吧!
为什么越是长大越怀恋从前的快乐,也许这句话是对的“小时候快乐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长大后,什么都是复杂的,连同情都参着怀疑,连感动都渗着无奈。复杂的心再也感受不到简单的幸福。只有沉默,将无尽的语言化为无声的缄默。孤独并独自品尝。
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的特质吧!花开花谢,缘起缘灭,不管你想还是不想,恋还是不恋,是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藏在你心里的某个不知道的角落,肆意地侵略着你的领地。
有人说孤独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当你无聊的时候,只能说你无所事事,当你寂寞的时候,只能说无所慰藉,当你孤独的时候,那是自己与影子的对话,自身而独怜。在孤独的世界里,你可以安静地听到天使的声音,看到时间的的脚步,纵然,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少不了聚会,少不了高谈论阔,可我们更需要孤独,给心灵一个独处的时间,让影子与灵魂对话,如果说善于交际的人是优秀的,那么敢于面对孤独,需要孤独的人来说,是完美的!
孤独并不让人害怕,让人害怕的是孤独转向孤僻,梵高,是孤独的,只有孤独的灵魂才可以酝酿出如此奇妙打动心灵的作品,可是让他结束生命的是致命的孤僻,纵使他的作品温暖着无数人的灵魂,奈何本人却是被世人遗弃的孤魂,爱不在孤僻中生存,生命也由此凋零,其实孤独也需要温暖,也需要爱,才不会走向边缘,孤独也渴望拥抱,影子也渴望对话的灵魂,于是当人们穿过我们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想让别人来温暖自己的灵魂,了解自己的'痛楚,当他们停驻于此时时,我们就会称为朋友,知己,更甚者为爱人。
我们需要友情,用友情来诠释彼此孤独的灵魂,温暖渴望停泊的心灵,让你的灵魂有了旅伴,茫茫前路,我们不会无助。
我们渴望爱情,用爱情的甜蜜来填满孤独中的空虚,让你的心灵又来契合的伴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孤独的灵魂终被另一灵魂束缚,从此,君生我生,君亡我亡。
纵使孤独渴望着拥抱,但它的魅影一直都在,有人说“我们每个人身体拥有的仅是温度,而不是温暖”孤独的气息也会在爱的拥抱中显露。独立与外,我想那不是要与爱的分离,而是为了把爱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孤独中的爱让孤独更加纯粹,爱中的孤独使爱更博大。
风缓缓吹来,混着青草的气息,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一切那么温暖安详,四月的春天,很是让人沉醉,这是个春暖花开充满爱的日子,灵魂享受着爱的慰藉,一切是美好的,影子对我说:“春来了,该努力了。”于是淡然笑之,继续前行。
或许我的心属于孤独的,因为我习惯了孤独。宿舍的其她人都回家了,只有一个人在宿舍里。
每天下课后我总会抱着一本书看,我不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但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看书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消遣方式。最近在读一本叫《香草山》的书,起初看不太懂,也不喜欢:书的内容是一对情侣的日记及通信,这是我不喜欢的,最不喜欢看别人的书信,读这种书让我有种窃了他人的秘密一样,只是越往下看越觉得那是两颗心的契合,他们认识的方式很简单,女生喜欢男生的书(男生是在校研究生,女生是已参加工作的白领),忍不住写了封信给男生,因为女生也是个文学爱好 者,就这样他们相识、相知、相爱,他们只所以会相知相爱不仅仅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而且还因为两个寂寞的心灵的契合,他们的通信一直在批判文人,所谓的知识分子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他们把那些文人的缺点都找了出来,这是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做不到的,只有对那些文人有了足够的了解他才能做自己的判断,绝不是片面之词就可以评论的。像我所在的学校的一些校园作家,他们所写的只不过是飘渺虚无的爱情,那些幻想的感情,不切合实际的。而余杰这本书说是的真正的爱情,虽然他们的爱情的开始也是飘渺的,但他们真的相爱了,真的走到了一起,这需要多少勇气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我真佩服他们的勇气,他们对生活是乐观的,对爱情是积极的。他们的爱情让我想起的我姐姐的婚姻,至今没有法律保障的婚姻她过得却也幸福、快乐,他们仅仅是相爱的,如果是我我想我不敢这样的。我有时会想如果我对爱情也是积极的,对自己的感情充满自信的,那么我的初恋也不会如此草草地结束,我害怕得到后失去,或许这就是我的人生,也是我的爱情观吧。
有时我真的认为我属于孤独的,而且我不怕孤独,甚至可以享受孤独。或许你会笑我说:“不是吧,还有人享受孤独,一个人不闷死才怪?”只是我一直是这样的,室友们在的时候,她们聊天我向来只做旁听者,偶尔会插上一两句,也是为了应付她们。
觉得自己她们有一种隔阂,这种隔阂是一开始就有的,她们所讨论的事,是我没兴趣的,她们爱热闹,而我喜欢安静,我宁愿一个人胡思乱想也不愿跟她们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有时她们会把我当成另类,我也不在乎她们怎么看我,我只要自己过自己的就行了。
在宿舍里我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接好朋友的电话了,如果有谁打电话过来可能会聊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都不觉得。不是跟他们的话特别多,大多数也是朋友一直不停的讲,我一直不停的听,偶尔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如果朋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开导一下他。
大部分时间我是用来发呆的,尽管我知道胡思乱想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但又改不了这个毛病。我不怕孤独,也不怕寂寞,只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准确地说只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让自己安静,远离喧哗。此外对于感情,我好象刘若英的歌里唱的那样吧?注定一辈子孤单,而且习惯了孤单,蔚蓝的天空我不怕抬头看,而且还会珍惜伤感。
你习惯一个人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习惯一个人了。一个人逛街,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学习,一个人去找自己喜欢的小店吃早餐,一个人在操场奔跑,一个人在小杂货店买东买西,一个人在旧书店淘书,一个人……
自从读过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我就开始适应孤独,明白孤独,试图去和孤独的自己对话,享受那份孤独,那份只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安排。能自己一个人去旅游,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看自己想看的风景,一直是自己的愿望,我一直把这样的计划安排,当做一次成人礼,作为自己长大的标志。但是,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患有严重的拖延症,遇到事情总是自己是最后那一个,所以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攻略”。我的依赖程度几乎到了百分之90,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在我身边,我就不会去看地图,就不会担心会迷路,即使迷路了,我也会一笑过之。所以,我也害怕有人来找我玩,因为没过多久,朋友就会发现,我着实是一个无趣的人,无趣指数也是百分之90,我十分认定这是我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所致,不能怪我,如果朋友实在觉得我无趣,就会约别的小伙伴,丢下我一个人,不过,我不怪朋友,反而感谢,因为我又能快乐做自己,和自己独处了。
生活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处于平静,就是那湖面,不会掀起白色的海浪,也不会自己酝酿出一场台风。除非,偶尔有人投来石子,围着波心荡漾出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打破这份沉寂。也除非,是偶尔跃出湖面的小鱼,为呼吸新的空气,纵身一跃,画出美丽的弧度,就连那弧度也是孤独的角度。也除非,是春来,水藻杂生,一群野鸭兴游至此,叫出“嘎嘎嘎”的歌声,它们是在呼朋引伴吗?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孤独吗?
所以孤独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孤独绝不等于寂寞,寂寞是不能与孤独媲美的,它少了孤独的光环,多了孤独的焦灼感。孤独的生命,是圆融的,是丰满的,是充实的,绝不是如寂寞一样苍白无力,一样心神不定,一样坐立不安。孤独,就就是一本书,需要你静静去读;孤独,就是一首古诗,需要你慢慢去品味;孤独,就是一把七弦琴,需要你轻轻去抚。
你不要告诉我,你不孤独,这绝对是一个否命题。你不要告诉我,你已经参透孤独,其实这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去体悟。你不要告诉我,你只是寂寞,那么你还没有资格孤独。你不要告诉我,你怕孤独,只是你还需要时间去成长。
每日每夜,就像一个延长的梦,梦里梦到自己醒不来。
其实着眼现实,觉得活着少不了一场旅行, 没有旅行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至少在我的人生看来是这样,因为旅行除了能开拓你的视野之外,还能增长你的见识,铺平你浮躁的心态。
伟大的人物觉得孤独是一种绞心的享受,平凡的人觉得孤独是必经的成长路程,前者总是能心平气和地去接待孤独侵袭,后者则悲伤地把自己裹起来静看外面的熙熙攘攘。孤独是什么?孤独就是,融在人海中,心冷却在潮水深处。
我常常与孤独为伴,孤独就是,自己静静待着思索自我,不管是感叹自己做过的多光荣的事,还是过去犯过多嗅的事,总之将来,一定也思索在内。
我常常幻想一次孤独旅行,我的心听说我去了茫茫人海中,面对着一群熙熙攘攘的人群, 四面八方谈吐各方语言,浸入我的耳朵,我犯傻而又假装清醒地路过人行道,看一辆大巴驶过,几个穿着校服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与我擦肩而过,瞬间我的脑袋绷紧,这正像是我青春的折射,过去的我时刻盼着长大后的我快点到来,讨厌那时候跟大多数人一样悲春伤秋的度过,讨厌一种青春叛逆,却又自己时刻在叛逆中成长,以为几年后的自己会有多优秀,想摆脱眼下同众多正在度过青春的人的装伤感装忧愁,但是快乐的时光总也不少,那时候笑得自己不知世间人情冷暖,不顾暇日后是否与时光友好说再见,看着她们从我的视线里穿过,她们是如此炫灿,而我只是一个只配缅怀过去的人,如今老去在时光里,感叹后人拥着一大把时光却不懂得如何支配,进而拼命尽情地挥霍,但也正是有这样不知情的挥霍,不刻意雕琢的疯癫,也才叫做青春。
日子难免不被记忆一词打扰,好多的印象就像最迟的不愿舍去,有些人把有些人记忆深刻,有些人把有些人不屑一顾,最终沦为陌路人,聚散总是值得拿在餐桌上一提,但一场篝火过后总是迎来以泪洗面的告别。
心初似莲花,却久经风霜之后被染成淤泥,多少人本着一颗善良的心,在与日俱增的现实里被挫伤得惨不忍睹,我也会偶尔愤然这个世界的不平,但不平之处大有所在,就如同人的身世各有千秋,悲喜交加,上帝给你的注定是这些,后来的要看自己去挖掘去创造。
何时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我时刻在幻想,而我总在这样的幻想中走失我的生命时辰,我的思绪如日光一泻千里,却远在朝海里静淌,这种周期幻想恍若如梦,一梦几十年,没有醒来的欲望。
而我所谓的孤独,就是要在一种感受中成长,在一种融入社会群体时刻也能抽身反省自我的状态下保持一个贞操的自己,一个稳重的自己,一个独特的自己,一个安于现实的自己,一个为自己负责的自己,一个充分理解每一个生命的自己。
这种孤独胜似人生的享受,原本悲伤而来,不料被当做盛宴来迎接的孤独。
人的悲喜总是有的,不妨卸下身上的包袱,让心灵有一次成熟的旅行,给自己一次成长的洗礼。
我眼中的我,迷糊地不知道自己正过着怎样的人生,为一些过去的旧事不再提及影子里的我,因为生怕那样的我比现在的我还要好,没人愿意承受一种落差,每个人活在既定的改变里,时间剥夺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同欢,聚同散,如果离别也是既定,将来我不再和你走在一起,那么选择,我愿意你远远地把我忘记,也远比你将我悲伤地忆起。
但是我愿意将自己交给自然,交给不期而遇的你,愿我在这场孤独的旅行中收获一个完整的我。
孤独随笔
孤独的背影寂寂寥的心情落寞。曾经的记忆撕成了碎片。
再也拼不出从前的画面.我在想,如果不是妳的。我又怎么可能爱你?
唯壹的希望已经破灭。我还能妄想什么?泛黄的承诺。记忆的碎片
走过曾经走过的地方。让心最后再痛壹次,原来。心痛也觉得那么无力
当初我们只是在我们都寂寞的时候。给了对方壹个可以去爱的理由。
从我学会抽烟的那刻起。我就不需要任何人来安慰我。香烟的长度足够消磨我的空虚。
而烟盒的尺度也恰好容纳我的寂寞。抽到最后也不明白抽的.是烟还是寂寞。
当明白事情无法改变之后。就学会了谅解。原谅背叛与丢弃。原谅每壹次遇见与消失。
原谅我的青春与回忆。原谅自己。如果这壹切能够回头从新选择我宁愿选择不认识妳。
不是我现在后悔了。是我无法承受没有妳的结局。想壹个人才孤单
妳在哪里?那重重叠叠的远影是我们曾经的快乐么?只能看只能想却握不住抓不住
风轻拂我的发我的裙飘逸如初而心早已不是那时的心
累累伤痕快乐早不知在何处孤独的背影寂寂寥的心情落寞。
他的灵堂设在小黑屋里
屋檐木梁正在腐烂
瓦片碎落一地
夜黑了,没有灯
风从窗口飘来
屋里老鼠细语
它爬过灵堂
吞噬祭品
他的相片苍白的仁立在那
从屋檐落下一滴雨水
正好落入你的眼角
风从另一个扇窗口飘来
夜静谧
呼吸也停了
风说其实每个人都孤单
若来生,不愿相遇
总是时不时想起曾经带着向往的表情说,如果可以遇到那个生命中的人,纵是不能在一起,也没有悔恨……而如今却变成了,早知道这样的欲放,放不下,欲捡,捡不起,若来生不愿相遇。那样纵然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依旧可以去想象,而如今连想象都觉得感伤吧……
本该人生的明媚时光,却因了那一份无法言语的情,让这段人生充满晦暗。经年后是否不再后悔这一场遇见,还是只因为此时没能释怀,才这么的一直后悔这场相遇。
现在不能知道的是以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只是现在可以知道的是没与那个人一起,想要分享的心情,想要看的风景,再也不能那么美好了。
曾有段时间到处问别人是否有些爱真的会一直不能忘,想到陆游的爱情,让我觉得害,他是否真的就那么怀念了一生,想到容若的爱情也让我害怕,在有生之年总是在怀念那已逝去的人,两年前还为这样的爱情感动不已,而如今却觉得那是恶梦……老去时的心是否仍会怀念,很害怕那种纠缠一生的思念,想知道他们有没有被这样的感情困扰一生,把赌注押在时间上是否是对的……
有时候会想那么长的人生遇到无数人也只有那么一个人让心情不能平静,终是我太理性,太理性的人不那么容易动情,却是一旦动了就停不下来吧……
若来生不愿相遇,人生,平淡也就平淡着吧。
孤独患者随笔
我们其实都是孤独患者,心里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内心很孤独,却只能以微笑面对生活。那样的微笑,是痛的,是无奈的。我笑着,并不表明我真的笑了。我哭了,不能说明我真的哭了。我笑着哭了,只愿在你面前展示这一面。
曾经是那么笨,居然信任别人。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让我以心死的代价结束了信任。曾经,心哭、心痛、心碎。可那是曾经,现在我的心,已没有了真真实实的感觉。不管别人怎么刺激它,都已没了感觉,我是该笑,还是该哭呢?
别人眼里,我有着天真、快乐,可只有我自己知道,眼泪已经流干了。伤口一次又一次的愈合着。知道,千仓百孔。不能再去愈合,那就任它去腐烂吧。我已有太多的.伤痛,这样,够了吗?
这个世界给予我太多,我不想承受,可是我要怎么拒绝呢。微笑着面对,痛苦的内心。残酷的现实,重重的打击了我。我梦想的翅膀,已经折断。像一层纸那么薄,那么不堪一击。简直是以卵击石。太多的伤痛,来不及去想,去看。只能在茶中渐渐化开。喝下去,是那么的苦。回味起来,却有了一丝甘甜,这丝甘甜,是自己对世间的感叹。苦的不能再苦,便是甜的了。
那些年,那些梦,已一去不返。
我们的病,已病入药膏,无力回天。
顺其自然吧,任他们撕开伤口,眼前是血一般的红……
自小,我便是个孤独的孩子,我习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远离世事的喧嚣与浮躁,享受清朗自在的安宁。
正是这宿命中的孤独,让我的生命无限延展,我可以在自言自语中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可以在自编自导中演绎我梦想的故事,可以在自娱自乐中找到我最为快乐的方式,可以在自说自话中离开他人的疏忽和冷漠。
感恩于上天赐予我的这份孤独,感恩孤独教会了我清净豁达。我的反应也许永远慢半拍,但是我一直在微笑;我的业绩也许永远差一截,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完美,但从不粉饰自己的不完美,我知道自己不够优秀,却从未有野心去证明自己多优秀。感恩孤独教会了我安之若素。
在他人的误读误评我时,我从不忙着辩驳;在他人对我的种种成见下,我从不吵着去反驳。感恩于上天赐予我的这份孤独,感恩孤独教会了我胸怀宽广。让我明白了,我的不同,你的不同,都是同的一部分,因为不同,所以世界才丰富;因为不同,所以人生才圆满。
感恩孤独教会了我宽容包容,让我知道了人最高的品德是不被他人打扰,不打扰他人。所以我从不动摇自己的决定与选择,也不扰乱他人的方向与决心。
感恩于上天赐予我的这份孤独,感恩孤独教会了我读万卷书。在明月当空的夜里,在春风和煦的午后,我手捧着书与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作者对谈,他们浓烈的学思启迪着我的智慧,为我指点迷津;他们细腻的诗意熏染这我的心绪,让我品尝悠然滋味。
感恩孤独教会了我走万里路。让我知晓人的生命的纵向是有限的,但其横向是无限的,所以我热爱行走,行走于我并不是对生活的躲避和逃离,恰恰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行走在路上,与蓝天、沙漠、湖泊相约:在蓝天的辽阔面前,我懂得了宽和;在湖泊的澄澈面前,我了解了淡泊;在沙漠的博大面前,我深感无穷。
感恩于上天赐予我的这份孤独,让我可以用孤独照看自己灵魂,让我可以审视自己与世界的距离。
正是在孤独的抚慰之下,让我能如此确信自己的存在,让我能如此深刻感受自己的成长,让我能如此执着自我的完善。
正是在孤独的观照之下,让我相信自己与周遭的缘分,全心倾注地与他人相处,让我能敞开地面对整个世界,全力以赴地书写自己的人生。
孤独的人,在时间的阴影里徘徊,心儿如小小的窗,紧闭不开。不知何时,一缕光不经意滑了进来。推开窗,才发现,外面春光无限。
孤独随着生命起程,总在毫无准备下悄然入侵,满满地占据整个心灵。它欺软怕硬,总是在你孤立无援时大举进攻。
新的一个学习阶段开始,崭新的地方,陌生的眼光,曾一度封闭在继续的音乐中,迷离梦想的征程。亲爱的同学零零散散地求学于各地,敬爱的父母也远离身边。感到竟然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是如此之大,眼前的路却隐入地中。
正当自己的身体如火焰上撩,心却寒冷如冰时,一个陌生的嗓音传入我的耳中:“喂,同学,去踢球么?”我抬起茫然的眼睛,不知不觉地点了点头。松软的草坪上,几个以后可能成为血肉兄弟的陌生人开始了他们第一次接触。
奔跑的身姿,滚动的足球让我想起了过去,想起了与同学共度的一个个下午,但是面前的是一个个真实的血肉之躯,而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以前同学的影子,我不应该污损了这次灵魂之间的交流。
心中的阴影同夕阳一度,隐入山谷。无阻挡的心让我看到了可亲的新同学。未来三年,和他们一起闯荡,是我的荣幸。军训中的战友成了现在的兄弟。是友谊打破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壁,是真情融化了各自心中的冰。两个月的经历,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孤独就是冬季的白雪,它可以挡住视线,它可以带来冰冷,但是当你主动去排除它,对它加温,才发现它是多么地不堪一击。
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消失的自然要由孤独来填满,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并主动积极备战,以缩短其的存留期。
朋友是孤独的天敌,真情是孤独的克星,我们带着孤独出发,在生活的路上寻找这两种武器,以克制这个终身的敌人。
孤独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当遇到它时,我们应该高兴,因为一份新的感情为时不远了。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朴树的《那些花儿》我一遍遍的单曲循环,因为它孤独的心境。
我努力不让自己觉得孤独,却总无法避免,我该如何,解决的答案又在何方?
似乎孤独与我与生俱来,但也不算是。我自己将这句话纠结了许久,突然脑袋一疼,发什么愣,快学习。原来是老妈大人一个爆栗,打断了我思考的道路,我不禁眼神迷茫了起来。
孤独,这种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他人的陪伴,却真实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真的很难说出口的感觉,但说出来,却发现自己想表达的和别人理解的完全是天差地别。
这不是假话,我曾跟老妈说过一次,然而老妈毫不在意地说:你孤独什么啊,父母都在,同学好友也有,有什么可孤独的。我老爸也跟着在一旁附和,我顿时觉得和父母没了共同语言,他们完全不知道被一个人带走了一部分记忆内存是什么样子,尤其是这件事引出的孤独。
说到那个人,已经4年没见了,她是我唯一信任的外人,真的是唯一信任(这不是早恋!!),然而她的突然离去,与我消息断绝,这顿时让我满腹的话不知向谁去说,这应该就是孤独的本源了吧,对于我这样一个猜疑心重的人,一个理解我的女生突然离去,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我相信以后天空都是灰色的(尽管没了雾霾),因为自失去她后,天空就不再是风景,而是心情。
而我的孤独,从那时起无限放大,我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迷茫、脆弱且孤独的心,我曾说不要把我想得太坚强,我只是个孩子。然而父母却说,除了我们,没人会把你当成孩子。于是本就排内的我,现在排内又排外,这导致我更加成功的孤独了下去。
于是我爱上了游戏,这个虚拟世界里的角色,在我的操控下干这干那,这给了我一些慰藉,毕竟还有东西了解我,尽管这只是我的手提前告诉了虚拟角色我想要做什么。但其他人所看到的,只是我沉迷于游戏,学习一天天下滑,他们完全不知道我在现实中已生无可恋。因为孤独,就是孤独。
当我发觉游戏并不能陪我一生时,我想干的事就是,解决它!
有言道:书中横卧着过去的灵魂。我知道这是瞎扯,然而我还是选择学习。因为我曾经和过去一聊再聊,结果终于被未来吓了一跳,所以如今我要和现在聊一聊。我便开始了享受孤独的过程。
既然逃不掉,适应也未尝不好。
我相信这是解决孤独的好方法,可惜我错了,学海无涯,不比红尘好走多少,尽管成绩飞速上升,但没有人陪伴,这路,终究走不远。
寂风微凉/月华苍茫/自然与我同孤独/黑夜伴我成长,
初夏未央/陌花绽放/香气迷人醉孤独/何处让我依傍。
自己信口胡诌一些文绉绉的小诗,顿时让我体会到了古时某些诗人的心境,我开始选择写写小诗,然而,这诗承载了千年的历史,却承载不动我孤独的心境,我突然觉得,在真正的孤独面前,一切都是乌有。
很多人看了我的诗认为我在赋作新词强作愁,但,这确实是我心里的状态,尽管这与我开朗的外表截然不符。
时间带不走孤独,是习惯了孤独,岁月匆匆,我似乎有些明白了,难道解决它的方法就是习惯吗?我习惯开始一个人独行,习惯去做一个人的事情,也喜欢上了独坐教室角落里避开人群的感觉,虽然看到别人三两成群的经过时心里还是不舒服,却已经习惯了,久而久之,我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了很久,但我很清楚,这不是解决它的办法。
直到我遇到我姐。
她不是我亲姐,认的,因为我第一眼看她时就给了我一种莫名的安全感,这种感觉是我多年来从未感受到的,我相信这个姐会带我脱离孤独,很高兴,我预感对了。
我姐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外表大大咧咧的,内心十分细腻,她很快看出我眼中的迷茫与孤独,她每天都来陪着我,逗我笑,我挺感激她的。慢慢的,我觉得自己身边多了个人,那是我姐,我终于结束了我不知多久的孤独之旅,我终于找回了本心,我仰天大笑,换来的是我姐一脸迷茫
后来的现在,我开始去听古风和孤独的歌曲,我在回想过去的自己,那天我看到村上春树有这么一句话: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罢了。现在想想,似乎真的是这样,不过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解决孤独的方法,那就是——成长!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相信,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不愿相信,一晃就过了这么多年,眼看着自己从厘米长成米,眼看着从短发变成长发,眼看着从娃娃变成大姑娘……
真的会感慨是不是时间过得太快了,我真的害怕自己一天天老去,看着昔日的幼苗早已变成了参天大树,又看着绿叶变成了黄叶,心里的害怕是一天比一天强烈。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呢,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呢,我还有很多人都不认识呢……
后来我渐渐发现,一切都还不算太差,一切都还不算太晚。于是我便郑重地告诉自己,我要做的是什么。可当我真的要做我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忽然之间,一种莫大的哀愁油然而来,我回过头来,突然发现,现在只剩我一个人,仿佛世间万物都与自己无关,一个人站在时间和空间交错的宇宙里,简直渺小极了。我没法阻止衰老,一如我没法阻止任何人消失离去。我虽然是我,可我能力所能及的实在不多。于是便成彷徨。
索性,终于耐下性子,读了几本书,犹如第一次做火车一般,既忐忑又兴奋,原来,自己是可以做到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的,(要知道我是个读书慢理解力还差的“懒虫”,所以能完成此等任务实属不易),原来沉迷在书里是那般的惬意的。真觉得之前为了追剧浪费的时间简直可耻,于是,便常常与书为伴。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是到今天才看完的,之前看过《职来职往》,知道刘同,但不认识,呵呵,他当然也不认识我啦,后来又知道他还出了书,譬如这本“心灵鸡汤”,可惜的是之前从没有机会去看过。然而这几天看完之后,心里感慨颇多,看到书中好几处时,都忍不住流泪了,我承认我是个爱哭鬼,一直都承认,我感动于那份母爱父爱,我感动于一个人拼搏路上的所有艰辛,我甚至还感动于那些真挚的友谊……十年,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太长了,又有些人看来太短了,可是路过了双十年华的我,再也不想做过多的见解,毕竟再也不可能再多一个这样的十年了。
书里说:“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想和大多数不一样。”正是因为这样,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孤独,有人也说正因为孤独,才有真实的存在感。也许是这样的,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不必感到孤独的,如果一直在孤独中无法自拔,那么生活也应该没多少乐趣吧!我是悲观型的人,但偶尔也会那么乐天一下,所以,我总感觉开心是很重要的。因而我尽量不让自己悲观,也尽量不让自己感到孤独,诚然,很多时候也许是寂寞吧,虽然我也不能分得清孤独和寂寞的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能尽量不感到孤独呢?明明是失落,明明是伤心,怎么能真的装成愉快呢?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可是,我说,如果在这两者之间做选择你选那种呢,我想,很多人应该会远愉快,因为我们都很坚强,都很善于假装坚强。这其实,感觉有点离题了,毕竟我要说的是如何减轻孤独,如何不要孤独的问题。
像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会做很多事情,我尽量合理安排,使自己至少感觉过得很充实,因为这样,我就不想也没多少时间去想自己是不是孤独,我会早起,然后去跑步,然后按部就班做好整天要做的事,实在无聊,我就“奖励”自己看会电视,有件事是必须做的,吃过晚饭或者睡觉前一定要放音乐跳会舞,虽然我会因此而被“冷血”的室友嘲笑死,但我依然乐比不疲。这应该也算是“臭不要脸”吧!想想都觉得开心,所以啰,还是运动最快乐。
不过,想想感觉自己好像什么地方错了。孤独能减轻吗?这是不是问题?应该是吧,应该可以减轻吧。就像我,我虽然有时候会感到孤单,但生活一充实起来,就觉得没事了。可能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有的人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抱怨,就喜欢逃避,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到最后离别人是越来越远,能不孤独吗?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为了不孤独而努力。
身边有个朋友,总是说要做自己,不做大多数,总说不愿怎样怎样。可后来,还不是那样。我们其实都是这样,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最善良最真直……所以,我们都不愿随波逐流,可后来流到哪都不知道了。其实我觉得他挺可怜的,那样标新立异的说出自己的观点但又没法做到,就是他自己想想都会觉得难过吧。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弄的孤独了,如果你真的用心,你会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只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说,都不愿意第一个主动伸出手来。何必呢?
所谓孤独,又有何干!
孤独情感随笔
身患恶性淋巴肿瘤、急性黄疸性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6岁独生女小廖如今正在广州市第一医院病床上苦苦支撑着,年过五旬的单身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她们俩都哭干了眼泪。妈妈最担心的是万一女儿走了,一个人怎么走完今后的路;而女儿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兄弟姐妹,万一有不测,母亲将如何面对她治病欠下的'30多万元。
20多岁的独生子女病残夭折,导致独生子女家庭惨遭变故,这样的不幸案例最近几年来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独生子女政策符合我国国情,减少了社会人口压力,降低了家庭抚养负担,但同时,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成人,其家庭面临的诸多风险,也越来越多受到人们关注。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近30年,独生子女已达1亿左右。大量独生子女父母正在步入老年行列,其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高度关注的问题。
专家提出,当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存在5大风险,包括孩子的成长风险、成才风险、家庭的养老风险、社会的发展风险、以及国家的国防风险,一旦遭遇非常事件导致孩子夭折或者严重伤病残,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就很难摆脱困境。时报今日起推出连续报道,就独生子女家庭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寻求可行的解决途径。
单身妈妈哭坏泪腺:不敢想象女儿离去的日子
小廖:“假如我离开的话,那妈妈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人照顾她,没有人和她聊天,她会很孤单……”
廖妈妈:“只生一个孩子也是有风险的,我的孩子大了,却遇到这种病,我如果失去这个惟一的孩子,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56岁的廖妈妈再也哭不出眼泪了。她的泪腺坏了,眼泪再也掉不出来了。她惟一的女儿小廖,今年26岁,躺在病床上已经近一年了。过去的一年中,小廖被先后查出患恶性淋巴肿瘤、急性黄疸性肝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廖妈妈哭了,小廖哭了,直至眼泪哭干了。现在她们正等待着骨髓,等待着救命钱,如果有万一,廖妈妈将如何面对没有女儿的日子?廖妈妈喃喃自语:“我不敢想……”
青春会老,爱不会老随笔
没有结果的爱,心会受到伤害。但我不会怨你,我知道你一直想有个家,有一个给你爱,给你家庭的男人。我知道你耗不起,青春耗不起。你来的时候,曾经满含着对我的期待,然而最终,却因为失望和对我的怨恨离去。
你选择我,并不是我多么优秀,恰恰相反,我一点都不优秀。不仅不优秀,反而处处比别人落后。金钱、地位、才干、帅气,这些,我一个都不沾边(原谅我在这个时代,想起这些个世俗的理由)。我是在你要迈向彼岸世界的时候,正好出现的一个人,一个让你可以接受的男人。于是在你的世界里就只看见我。人有时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当时的你是一门心思,鬼迷心窍。
你对我说钱不是问题。我还记得你和我在一起时轻轻吟过的一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时的你正和我走在海口的大街上,我看着你的手垂在腰间,眼睛看向面前,一副低眉顺目的模样。现在想起这些心里真正感觉到了分量,然而当初,我是听得轻了。并没有太往心里去。我就是这样的人,对于到手的爱,却吝于表白、接受。像我这样的人,一辈子都只会在惋惜中过日子,惋惜错过的时机,惋惜失去的美好。如果,你是一个外在的女人也就罢了,然而你不是,你是一个内心很敏感、很丰富的人,我竟失去你这样一个女人。唉,我还能说什么呢。你的离去,让我的心如被虫咬,常常作痛,这能怨谁呢,都是自己的错。我犯过很多错误,以后还会。唯有对你的错误错不起,错过了,会用一辈子的光阴做代价。
爱本是一杯有毒的酒,饮用的'人十有八九会中毒,只是中毒的深浅罢了。中毒太深的人,不是爱的太痴,就是个性太过柔弱。流年变换,一晃七年,青春已老,我对你的爱却没有老。七年里,我守着你的爱过我的日子,有凄苦、有伤悲,却也有爱。
当初你来到我身边,我曾经庆幸地想上帝是公平的,对失意苦命之人也会有些补偿。然而我还是被戏弄了。这一次,把我心灵的口子撕得最大。沧桑巨变,青春一时间老去。从此,我感觉我的人生只有过去,没有了未来。
今天或许你早已经走出了当年的情感,幸福地生活着,但愿如此,只是遗憾在你身边的不是我。我知道现在对你的爱是我给自己织的一张网,网住的只是我自己,你早已经默默离去,一个已经不能实现的爱是多么寂寞。你曾经说过,一辈子不让我看见你,但我还有梦与回忆,梦与回忆会让我和你相见,这是一个活在过去里的人的幸福与甜蜜。梦与回忆温慰了我的心灵,绵软了现实的坚硬。
有人说,爱人所在的地方即是故乡。我相信,你所在的地方也是我最爱的地方。青春会老,爱不会老,有生之年,我会一直遥望你的地方,默默期许,静静凝视。
Nobody likes feeling lonely, and some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ache of isolation isn't only a psychological problem; unwanted solitude impacts physical health, too. Loneliness increases a person's risk of mortality by 26 percent, an effect comparable to the health risks posed by obesity,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this spring.
没有人喜欢孤独的感觉。最近某调查显示,孤独造成的痛苦不仅是心理问题,不是出自本意所需的孤独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根据一项今年春季发布的研究,孤独会使一个人的死亡风险提高26%,这与过度肥胖造成的健康风险程度相当。
And because of this new evidence of the serious ramifications of loneliness, some researchers are investigating what it is, exactly, that makes lonely people stay lonely. In particular, could some behavior be at the root of their isolation?
由于新发现了这一孤独导致的严重后果,一些研究人员正在着手研究具体是什么东西使人处于孤独之中,特别是,会不会有某些行为是孤独的根源。
In a paper recentl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 professor Megan L. Knowles led four experiments that demonstrated lonely people's tendency to choke when under social pressure. In one, Knowles and her team tested the social skills of 86 undergraduates, showing them 24 faces on a computer screen and asking them to name the basic human emotion each face was displaying: anger, fear, happiness, or sadness. She told some of the students that she was testing their social skills, and that people who failed at this task tended to have difficulty forming and maintaining friendships. But she framed the test differently for the rest of them, describing it as a this-is-all-theoretical kind of exercise.
在最近于《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的教授梅根.L.诺尔斯指导了4个实验,这些实验显示出,孤独的人在社交压力之下有不能正常运用社交技巧的倾向。在其中一个实验中,诺尔斯和她的团队对86名大学生的社交技巧进行了测试。她在电脑屏幕上给他们展示了24张人脸图像,并让他们说出每一张脸表达的基本情绪:愤怒、恐惧、快乐或是悲伤。她告诉其中的一些学生,说她测试的是他们的社交技巧,而没有通过测试的人很可能在友谊的建立和维系上有困难。但是她对另外的学生却有不同的说法,她说这完全是个理论性质的练习。
Before they started any of that, though, all the students completed surveys that measured how lonely they were. In the end, the lonelier students did worse than the non-lonely students on the emotion-reading task — but only when they were told they were being tested on their social skills. When the lonely were told they were just taking a general knowledge test, they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non-lonely. Previous research echoes these new results: Pas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for example, that the lonelier people are better at accurately reading facial expressions and decoding tone of voice. As the theory goes, lonely people may be paying closer attention to emotional cue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ir ache to belong somewhere and form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which results in technically superior social skills.
在所有的测试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一份衡量他们孤独程度的调查。结果,孤独的学生在情感辨别测试上比不孤独的学生做得要差,但这种情况只有在告诉他们这是个社交技巧测试时才会出现。当孤独的人被告知他们只是在做常识测试时,他们比不孤独的人表现得更好。更早以前的研究也得出过相似的结果:比如过去有研究表明,孤独的人更善于准确识别面部表情,解读说话者语气中蕴含的信息。这个理论认为,孤独的人可能会更细致地关注情感暗示,因为他们渴望得到归属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确切意义上来讲,这使得他们拥有了更优秀的社交技巧。
But like a baseball pitcher with a mean case of the yips or a nervous test-taker sitting down for an exam, being hyper focused on not screwing up can lead to over-thinking and second-guessing, which, of course, can end up causing the very screw up the person was so bent on avoiding. It's largely a matter of reducing that performance anxiety, in other words, and Knowles and her colleagues did manage to find one way to do this for their lonely study participants, though, admittedly, it is maybe not exactly applicable outside of a lab. The researchers gave their volunteers an energy-drink-like beverage and told them that any jitters they felt were owing to the caffeine they’d just consumed. (In actuality, the beverage contained no caffeine, but no matter — the study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at it did.) They then did the emotion-reading test, just like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Compared to scores from that first experiment, there was no discernible difference in scores for the non-lonely, but the researchers did see improvement among the lonely participants — even when the task had been framed as a social-skills test.
不过,就像因过度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的排球发球手或是在考场中紧张的考生一样,总想着不把事情弄糟会使你对事态的进展顾虑重重,如此一来,结果必然还是会搞砸,尽管你已经努力避免把事情弄糟了。换句话说,问题大概还是在于降低对自我表现的焦虑,诺尔斯和她的同事也确实找到了方法帮助参与他们研究的孤独者,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可能不适用于实验室外的情况。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喝下一种看上去像能量饮料的液体,并跟他们说他们的紧张感都是他们刚刚吸收的咖啡因引起的。(实际上那些饮料里不含咖啡因,不过没关系,志愿者相信里面有。)然后他们做了情感识别测试,就像第一个实验那样。与第一个实验的分数比起来,不孤独的人的得分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研究者却发现孤独的志愿者得分提高了,甚至在告诉他们这是个社交技能测试后也是如此。
It may be difficult to trick yourself into believing your nerves are from caffeine and not the fact that you really, really, really want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in some social setting, but there are other ways to change your own thinking about anxiety. One of my recent favorites is fro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s Alison Wood Brooks, who found that when she had people reframe their nerves as excitement, they subsequently performed better on some mildly terrifying task, like singing in public. At the very least, this current research presents a fairly new way to think about lonely people. It's not that they need to brush up on the basics of social skills — that they've likely already got down. Instead, lonely people may need to focus more on getting out of their own heads, so they can actually use the skills they've got to form friendships and begin to find a way out of their isolation.
要欺骗自己去相信紧张感是咖啡因的作用而不是真的、真的、真的想在社交场合中留下好印象,这或许很难,但是我们有其他方法来改变我们对焦虑的看法。哈佛商学院的艾莉森·伍德·布鲁克斯的研究是我最近的最爱之一,她让人们把紧张重新界定为兴奋,之后他们在完成一些稍微有些吓人的任务时表现得更好了,比方说在公共场合唱歌。不管怎样,当前的这项研究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看待孤独者的新方式。他们并不需要提高基本的社交技巧,他们大都已经掌握了。他们需要的是努力不让自己胡思乱想,这样他们就可以真正地用上自己已经拥有的社交技巧去建立友谊、走出孤独。
爱与孤独 -资料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 的奴隶。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我们愈是在感觉孤独之时,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
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摆脱孤独了吗?
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杂文随笔
1.三只狗散落在我家门外屋内,凝视着远道而来的风,竭力喘息着空气与烧过的尘埃。看一片云覆在另一片云上缓缓而行,像两只蚕。闲散的人儿在树荫底下聊话,家长里短的碎语蔫了一地的马兰。阳光坠落于西山,夕阳落下最后的帷幕,堂吉诃德亦死去,而趁机而来的黑夜洞透我的身躯。呵!夏天真热。
2.今天的云也是极好的,一会像马,一会像蚕,一会倏忽的在碧蓝的天际消失。我等待着驾校教练的出现,亦等待着云的聚集,为我留下巴掌大的阴凉。就足矣。三个练科一的陌生人都是少年嬉笑打闹着,我想我也在这个年纪啊怎拥有一颗朽朽老矣的心。又一个陌生人对坐在长椅上我的欲言又止。我抬头一眼,它有些惊慌的走开以低垂的目光凝望内心。我想我们是同类。懦弱,腼腆的自己大抵少了一个救赎。
3.总有一个理由提供给你熬夜,在无人接听的禁区你一个人醒着,这一刻孤独与生俱来,逆反生命遵循的规律你不过是在寻求填补内心空虚的一个道具,可以是游戏、网文抑或统的来说是别人描绘的故事。你失去了探寻这一摊漆黑的社会死水的勇气,在夜里你是自己的国王高歌,欢唱内心的喜悦,一个关卡的通过或是一场空洞的灵魂盛宴。可随着时间过去你什么也不是,你高高的摆放起自己的身子,蜷缩在太阳照射不到的.自己影子里,我想那一定很孤独吧。那孤独的自己在洒满阳光与露水的晨间小路上走着,疾步,或是狂奔。那孤独的自己在公交站上等人漠然注视着一个个行人游弋属于自己的一方水,有的人属于大海一般的蓝色,而有的人属于什么都缺失的黑色。一如影子。我们什么也不是,活着又是为什么?余华给了悲惨的故事,可我并没有从中悟到活着究竟是为了快乐还是悲泣。它讲的是故事,不是道理。
★ 孤独与爱情感随笔
★ 孤独情感随笔
★ 孤独的随笔
★ 迷失的孤独随笔
★ 爱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