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核算(共含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叶夜静听”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职工薪酬核算的两个步骤: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放应付职工薪酬。
(一)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根据不同受益对象或岗位: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劳务成本(提供劳务人员的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薪酬)
研发支出(研发支出人员负担的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费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社会保险费(企业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等(企业负担部分)
(二)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发放
【案例分析题】甲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张某,1月工资为10 000元;企业负担保险费1 000元,个人负担500元;扣除社会保险费后个人负担所得税1 100元,企业福利部门福利费1 400元。
要求:做出1月份的有关处理:
【答案】
计提:
(1)
借:管理费用 12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 000
――福利费 1 400
――社会保险费 1 000
【提示1】社会保险费共计1 500元,企业负担1 000元,个人负担500元。
【提示2】扣除社会保险费后个人负担所得税假如1100元。
(2)扣除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 100
(3)扣除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
发放:
(1)支付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 400
贷:银行存款 1 400
(2)支付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 100
贷:银行存款 1 100
(3)支付社会保险费:
其他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4)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 400
贷:银行存款 84 00
【提示1】实发工资=10 000-500-1 100=8400(元);
【提示2】公司共付出银行存款12 400元;给个人8 400元,社会保险机构1 500元,福利费1 400元,交税1 100元。
(三)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和发放(重点)
重点关注: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和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的金额。
1.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的确认和发放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之和(关键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公允价值+销项税额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发放: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相关链接】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工程(不动产)建设,应当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增加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设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本账户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职工薪酬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非货币性福利按产品或商品的市场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企业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权也属于职工薪酬。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职工薪酬确认的原则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2.职工薪酬的计量标准
(1)货币性职工薪酬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和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①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企业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不确认为收入),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会计分录如下:
1)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购买商品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③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员工无偿使用。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
(3)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①规定了获得商品或劳务后职工应提供服务年限
1)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待摊费用
贷:固定资产
2)每期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
②未规定获得商品或劳务后职工应提供服务年限
未规定获得商品或劳务后职工应提供服务年限的(表示对职工过去服务的补贴):计入当期损益。
职工薪酬核算的两个步骤: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放应付职工薪酬。
(一)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根据不同受益对象或岗位: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劳务成本(提供劳务人员的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薪酬)
研发支出(研发支出人员负担的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费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社会保险费(企业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等(企业负担部分)
(二)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发放
【案例分析题】甲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张某,1月工资为10 000元;企业负担保险费1 000元,个人负担500元;扣除社会保险费后个人负担所得税1 100元,企业福利部门福利费1 400元。
要求:做出1月份的有关处理:
【答案】
计提:
(1)
借:管理费用 12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 000
――福利费 1 400
――社会保险费 1 000
【提示1】社会保险费共计1 500元,企业负担1 000元,个人负担500元。
【提示2】扣除社会保险费后个人负担所得税假如1100元。
(2)扣除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 100
(3)扣除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
贷:其他应付款 500
发放:
(1)支付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 400
贷:银行存款 1 400
(2)支付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 100
贷:银行存款 1 100
(3)支付社会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保险费 1 000
其他应付款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4)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 400
贷:银行存款 84 00
【提示1】实发工资=10 000-500-1 100=8400(元);
【提示2】公司共付出银行存款12 400元;给个人8 400元,社会保险机构1 500元,福利费1 400元,交税1 100元。
(三)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和发放(重点)
重点关注: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和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的金额。
1.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的确认和发放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之和(关键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公允价值+销项税额等)
实际发放: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相关链接】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工程(不动产)建设,应当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增加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职工薪酬是职工对企业投入劳动而获得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
1.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
按现行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对职工产生的义务。
2.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账户设置
为了核算企业支付和应付给职工的各项劳动报酬,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或支付的职工薪酬的数额;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该科目应设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等。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和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
(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销售费用”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记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记入“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二)发放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支付职工福利费、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或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相关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 应付职工薪酬贷方
★ 核算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