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首都体育学院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iao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徽:首都体育学院(共含5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ia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校徽:首都体育学院

篇1:校徽:首都体育学院

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更为现名“首都体育学院”。50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场馆设施等综合办学实力方面已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现分为本部校区、北校区和凤凰岭校区。学校本部园区内建有教学科研综合楼、实验综合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田径综合馆、游泳综合馆、训练综合馆、篮球馆、排球馆、网球馆、武术馆、体操馆、塑胶田径场。学校北校区设有大型足球训练场。凤凰岭校区拥有上万平方米的各种室内体育馆和塑胶田径场,各项体育设施齐全。

学校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设置了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目前学校共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舞蹈表演、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等十一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类专业设置中的`所有本科专业;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应用心理学五个硕士专业三十个研究方向;自起,学校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校通过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审核,开始独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除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中专生外, 还招收国内外访问学者、研究生学位课程班及外国留学生。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拥有2个国家级、4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课题,出版大量学术著作;“十一五”期间,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6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6项,获得科研资金3852.5万元,建成了2个省部级实验室、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3个省部级培训基地。校图书馆是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成员之一,与其他院校资源共享,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方面居全国同类院校领先地位。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足、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截止学校共有上级批准立项15个“学术创新团队”,42人入选各级人才项目;4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全校比例达53%,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全校比例达84%。

学校对外交流十分活跃,现已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芬兰、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比利时、希腊、土耳其、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的3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互派学生与访问学者,多次组织、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和重要会议。

,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获得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优秀”。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学校有近人直接参与奥组委各项目团队的组织工作、裁判工作、竞赛工作以及志愿服务工作。在国庆60周年首都群众游行活动中,我校师生组成“体育发展”方阵并参与天安门晚会表演,被国庆游行总指挥部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和首都“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进单位”。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内蒙古体育局、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以及多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学校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体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还积极响应“高等院校支持北京市小学教育特色发展项目,”与北京市安外三条小学等五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被北京市授予“首都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在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学校将以“精心育人”为目标,以“精细管理”为基石,以“精品建设”为导向,打造“精致典雅”的中国一流高等体育院校。

篇2:河北体育学院校徽

河北体育学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体育专业院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1984年恢复重建,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河北体育学院,7 月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河北体育学院。

据8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拥有学府路、正定新区两个校区,共800余亩;共有全日制在校生4800余人,专任教师320人;开设7个系,开办14个本科专业。

办学历史

河北师范学院(省体委体育专科班)

1956年,学校始建于天津,创建河北师范学院(省体委体育专科班)。

1984年,恢复重建于河北省石家庄。

篇3:河北体育学院校徽

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省体委体育专科班合并组建河北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成立。

3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河北体育学院东方大学城基地于在廊坊成立,下设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和运动训练专业网球运动方向。

205月,中共河北省委对河北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做出调整,之后新领导班子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大体育观”要求,重新配置、整合、优化体育资源,在院本部新征地300亩,并根据省委政府关于河北体育学院与河北省体育中心合并建设的决定,制定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

年7月,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河北体育学院;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舞蹈学专业正式招生。

,河北省体育局射击中心、河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所并入河北体育学院。

5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体育艺术系。

体育竞技

研创平台

据208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建有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体育科学研究所[17] 。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神经肌肉功能与力量训练实验室[1]

科研竞技

科研成果

据年8月学校网站显示,近五年来,体育学科学术团队共承担各级别课题4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24项,厅局级课题230项;横向课题75项;共发表论文1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1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9项;有1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竞技成绩

学校培养出了奥运冠军郭晶晶、蔡亚林、庞伟,世界冠军张亚菲、赵颖慧、任洁、池彬[18] ,中国象棋国际大师棋王李来群、棋后胡明,世界足球小姐孙庆梅,女足国家队队员白洁、张欧影、王丽萍、刘亚丽、王坤,国家队篮球名将马健、梁达、刘军、孙悦,乒乓球国手樊建新、牛剑峰,女子铅球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梅素等。

2016年7月,学校代表队在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集体项目获得易筋经第一名、竞技六字诀第五名;个人项目获得男子易筋经第一名、女子竞技六字诀第三名、男子竞技八段锦第五名、女子八段锦第八名。[19] 8月,学校毕业生尹军花获里约奥运女子拳击60公斤级银牌。

体育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8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专业实体文献总量25.8万册(件),体育期刊合订本1.3万册,中外文报刊796种。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17种大型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以及方正数字图书馆、书生图书馆等电子资源。

体育期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北体育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

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双月刊,96页,国际标准开本,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栏目,主要刊载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国内外体育新动态。

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河北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

篇4:河北体育学院校徽

1956年,石家庄体育学校创建。后更名为保定体育学校。

1959年,保定体育学校更名为河北省体育学校。

1960年,河北省体育学校更名为河北省体育专科学校。

篇5:首都医大校徽

首都医大校徽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长学制学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专高职生2067人,留学生476人;成教学生5004人;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总建筑面积24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图书馆藏书155.5万册。

历史沿革

首都医科大学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创建于1960年9月12日。

1985年8月22日更名为首都医学院。

1986年8月27日,确定首医为市属重点院校。

1994年2月5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

2000年9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创院40周年。

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科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

2010年9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创院50周年。

2015年12月12日,北京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2010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55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89项),累计科研经费18.8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北京市科技奖2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医学奖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297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2005年,以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批准立项,资助总经费为3000万元人民币。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5月,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科研院所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省部级科研院所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市脑重大疾病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呼吸和肺循环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注:由于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太多,只列举一部分)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疗信息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脑血管病分中心)、眼科诊疗设备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源式预防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8月图书馆官方的网站显示,学校馆藏总量49万余册(件)、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逾3万2千余种,电子图书26万余种,形成了以医学文献为主体,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报纸合订本、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文档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7]

学术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该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5版)、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口腔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肿瘤学、卫生学、检验与临床等12个分册)、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引为源期刊。

河北体育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体育学院教研活动计划

韶关学院校徽

北京大学医学院校徽

安徽农业大学校徽

郧阳医学院校徽

重庆交通学院校徽

咸宁学院校徽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徽

安徽工业大学校徽

校徽:首都体育学院(合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校徽:首都体育学院,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