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孩子上小学家长需做好4类准备(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半夜吃烧烤”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孩子上小学家长需做好4类准备
新的学年就要开始了。一些即将入读小一的学生的家长心怀忐忑,不知作何准备。事实上,不少小学在开学前或者学期开始时,都会组织优秀教师、家长给新生家长上课,传授经验。还有的区会向新生家长发布《家长指引》。就此话题,南都记者走访心理辅导专家、教师和家长,他们从不同方面提出各自的建议。
心理准备
刘道溶,南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其女儿刘诗仪曾当选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7岁远赴美国读高中,成为所在的巴克夏中学第一个获得PeterLanceAndersonGPA满分的毕业生,曾收到美国12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曾作为加州理工学院本科生与霍金同台对话。
“别表现得比孩子还激动,别期待一入学就表现出色”
1。用平常心态看待孩子上小学。一些父母认为,小学是孩子求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起点,甚至表现出比孩子还激动兴奋的心态,甚至会期待孩子一入学就表现出色。一年级新生尚处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心智水平,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不能过高。
2。激发孩子渴望上小学的愿望。“你要上小学了,以后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只知道玩”,父母出于“好心”提醒孩子要好好学习,反而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一件不快乐的事。
3.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孩子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在班集体中与他人相处。在“厌学”的诸多案例中发现,孩子不愿上学多数原因是在学校没有好朋友,甚至被孤立。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前后,多为孩子提供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会友好地与人相处。
4。帮助孩子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入学前,父母帮助孩子调整好生活作息,让孩子养成在固定的时间、场合做有计划的事情。
5。预测孩子入小学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状况并及时帮助引导调整。孩子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孩子静不下心,有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长时间分离,有的孩子内向胆怯……父母需要站在孩子角度,预测孩子入学后会出现哪些不适应,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学会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阅读准备
周其星,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三叶草故事家族”发起人。
“阅读为梯,故事引路,调动孩子的兴趣”
对于刚从幼儿园毕业,就要上小一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家长问我:“星星老师,孩子就要上一年级了,我们该怎样做,才能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呢?”
在我的《彩色的阅读教室》一书里,曾经详细描述过这样的入学情景:一个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来到新学校,他穿着新校服,背着新书包,走进新班级,认识新同学,跟随新老师,领取新书本,开始新学期……那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快速适应新的环境,走进新的旅程呢?依我看来,不妨以阅读为梯,故事引路,架起幼小之间的桥梁,实现平稳过渡。
首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集体讲故事的形式对三年幼儿园的时光作个告别。像图画书《房子,再见》中,小小熊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搬家了,离开之前,向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一一说再见。生命的`过程,会有许多温暖的人物和地点,陪伴孩子温暖地道别,勇敢地开始。
新学校会发生哪些新故事呢?孩子们会面对各种新状况手足无措吗?有心的家长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阅读的引导,陪孩子一起看《大卫上学去》,孩子会因为调皮的大卫哈哈大笑,还会从中明白学校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看《上学去,阿尔菲》,看阿尔菲怎样为上学担心,看爸爸怎样疏导他。最终各种各样的担心来担心去,在故事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我好担心》都发生过,让孩子们提前在故事里经历一番,激发孩子对未来的期待,并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孩子才会有能力去面对和化解。
深圳很多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儿童阅读,通过那些故事,缓解分离焦虑,引导孩子更快地融入和适应一年级。家长可以申请做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把这些故事带进课堂,也是一种心灵的陪伴。没有类似条件的家长,也可采取教育自救的方式,通过亲子阅读,帮助孩子完成这次过渡。
从阅读出发,以故事为媒介,调动孩子的兴趣,呵护孩子的热情,搭起家校之间的桥梁,和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迎接新学期的开始,这是一位智慧的家长最该去做的。
家校关系
盛璜,宝安区滨海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
“别当着孩子的面斥责老师或学校”
1.新生家长对学校、老师的认可很重要。小孩从幼儿园跨入小学,面临新的环境,有些孩子可能不太适应。这时候,家长不要将孩子的不开心归咎于老师和学校。以前有家长听到孩子的“投诉”,直接当着孩子的面斥责老师或者学校,这会给孩子一种内心阴影:老师不喜欢我。这样的负面想法可能会伴随孩子整个小学阶段。所以,家长对老师、学校的认可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2。家长应该提前注意到很多细节,注意与老师沟通。比如帮小孩购买书包、文具。学校不建议购买带拉杆的可拖书包。拉杆书包虽能减轻肩部负担,但拖着书包容易踩绊。另外,有些文具兼具玩具功能,学生会在课堂上分心玩弄文具,而不专注学习。这些都是家长要提前考虑到的。
3.家长自己不要焦虑。现在有些家长非常在乎孩子上学,总是焦虑孩子上学读书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家长首先要有阳光的心态,看待孩子的阶段性转变,即使在学习上、日常交往上出现一些问题,也不用过于焦虑,而要和老师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把问题处理好。
入学指引,孩子入学之前,家长要做哪些准备?
孩子入小学,家长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一方面要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为孩子做一些准备,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建议:
1.做好心理准备。家长给孩子讲自己童年上学的趣事,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2.熟悉学校环境。家长抽出时间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
3.做好行为准备。家长可与孩子参加一些与智力开发相关的活动,如通过看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外出游玩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
4。调整生活作息时间。入学前,家长需要试着让孩子执行上学时的作息制度,做到早睡早起,将午睡时间减少到一小时左右。
5.做好物质准备。为孩子购买书包、铅笔盒、尺、橡皮等简单实用的文具用品。
家长与老师沟通有哪些技巧?
有些父母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就围住班主任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孩子的情况。其实,一个班有好几十个小学生,刚开学,老师忙于注册,一时很难分辨每一个孩子,这种沟通自然难以取得效果。
建议:
1.刚入学时,家长应多观察学校环境和孩子的情绪,孩子不能马上适应学校生活是很正常的,家长应多鼓励孩子,然后再找机会与老师沟通。
2.入学后,从多种渠道了解有关学校的情况,如最常见的家长会,或者多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从其他家长那了解关于老师和学校的相关状况,在此基础上再与老师进行沟通。
3.入学后,家长应尽量避免为一些琐事联系老师,比如在上班的时间打电话询问孩子早餐情况、课堂表现等等。
4.入学后,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后回到家时,家长要全面客观看待事情,让孩子尽量把情况说清楚,也可以打电话问同学,然后再联系老师。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起来。
5。家长与老师沟通出现问题时,不要在孩子面前去责备老师,以免影响师生关系。
孩子奋战高三 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孩子进入了紧张的高三生活,家长也是有许多的担忧与焦虑。孩子上高三了,家长要有哪些准备呢?家长怎么做才能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呢?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也是充满疑惑。部分家长这样表示:
给孩子定目标,很多娃儿在刚进入高三的时候自己对目标是不明确的,需要家长引导。
via重庆高考家长群
学习和生活的支持和保障,心理上辅导。
做好后勤保障、加强心理辅导。
Via湖南高考家长群
最好的支持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出现!鼓励他。
Via河北高考家长群
但也有家长指出,家长参与孩子的高三生活,孩子会有抵触情绪,如何做到适度是一个问题。那么,家长究竟可以为了孩子做些什么准备呢?具体又该怎么做呢?
第一, 做好自身心理建设,接纳并包容孩子
孩子上了高三以后,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会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自卑、暴躁等。在这一阶段,面对家长的关心和询问,他们会表现得不耐烦甚至是冷漠。作为家长,看到孩子这样,难免会产生失落、委屈、愤怒等情绪。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所以家长应该提前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在接下来的日子要做好体谅和包容孩子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孩子偶尔的冷漠和冲撞而责怪他,要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更不必因为孩子一时的莽撞言行而过于伤心或者是愤怒,因为孩子并非有意如此。
第二, 关注孩子身体状况,保障孩子的健康
广西高考家长群一位家长说到:“少说话,多做菜”,小编觉得这位家长的回答虽然简单但是并非没有道理。孩子上高三以后,虽然时间非常紧张,但是身体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孩子才能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复习效率。在这一年里,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们需要格外费心。
首先,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保证。如果孩子是走读生,可以每天为孩子做一些营养餐或者滋补的汤料;如果孩子住校,可以趁孩子放假的`时候给孩子送去一些牛奶、水果之类的。
其次,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好疾病预防。如果孩子胃不好,容易出现胃疼等情况,那么可以给孩子备一些胃药,提醒孩子按时就餐。也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准备预防感冒的药物,帮助孩子预防感冒。如果孩子生病,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加重病情,耽误复习备考。
第三, 给孩子正面的情绪引导和精神支持
许多高三的孩子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会给自己“考不上好大学就读不起父母”的心理暗示,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孩子的压力。
作为家长,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向孩子传递“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有出路”、“只有上好大学才对得起我们”之类的情绪,要鼓励孩子注重过程,抓紧当下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
同时,也可以通过日常的相处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于他们无条件的支持与爱护,在他们成绩下滑时给他们一个鼓励的拥抱,在他们成绩提高时陪他们分享喜悦。
第四, 随时关注高考动态,为孩子提供参考
高三一年孩子的时间紧张,接触手机和网络的时间很少,但是家长们却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高考相关的内容。
家长可以通过关注一些优质公众号,如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随时了解高考相关的内容,或者加小圈(id:sinaxiaoq)为好友,加入高考家长群,与群内家长分享心声,探讨教育方法,了解各个专业有何优劣、各大高校的特色等高考相关内容,还可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诸多优质内容!
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家长可以深入了解高考,还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
以上建议提供给各位家长参考,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还是需要家长们自己去摸索和寻找最为合适的方式。距离孩子参加高考还有接近10个月的时间,家长们赶快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复习备考助力吧!(齐淼/文)
实习编辑:齐淼
孩子一上学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它必然引起孩子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观,教育内容的加深,形象化教学方法的减少等等。因此,只有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健康向上地发展。那么孩子入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一、身体方面的`准备
孩子未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教师也向孩子传授知识,但同小学的上课,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而且学习也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孩子一上学,学习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社会义务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天就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这要有较强的精力和耐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为此,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方面要做到:
(1)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
(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
(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6)入学前应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
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紧治疗,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1 、要想成为强乾,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2 、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3 、你真了不起,竟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4 、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6 、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7 、用笑去面对困难,用泪花去迎接胜利,从小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8 、以善心爱人,以善语待人。孩子,让我们共同营造一片爱心世界。
9 、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你可真细心啊!
10 、仰望险峰,只能知道它的高大,而探索险峰,却能知道自己的高大。
11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孩子,这是你成功的保证。
12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让孩子学会
13 、勤奋是天才的摇篮,耕耘是智慧的源泉。愿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14 、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15 、成功是属于最有力量的人。在这里,“力量”是指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
作者|艾米
调整生物钟,告别拖延症
寒假假期期间,孩子们的生活比较松散,作息时间没有规律,每天熬夜到很晚,早上想睡到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无拘无束,日子过得优哉优哉的。开学了,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按照学校的上课时间制定作息时间表,尽快适应开学的紧张生活。
另外,在假期里,很多孩子都会有拖延症的坏习惯,如:赖床、吃饭懒散、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拖着半天才完成等等。其实这些不单纯是孩子生理上的懒惰,更多的是孩子在心理上无法控制自己,反正寒假有时间,总喜欢拖着。
调整饮食,营养均衡
寒假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几乎是孩子每天都能吃到的,孩子跟着家长走访亲朋好友,会源源不断地有零食在兜里,这些食物吃多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开学了,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给孩子换成清淡爽口的饮食,均衡营养。
此外,春天孩子们易犯困,季节干燥,加上学习节奏快,孩子们容易缺水嘴唇干燥。家长要注意让孩子每天喝足量的饮用水,保持精力旺盛,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第2页)
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四)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
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儿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求知欲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求知欲的表现。
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
(二)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地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而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所以,入学前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