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咕咕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镁的重要化合物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完成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简单介绍明矾及知识归纳和拓展,评讲练习
【教学过程 】: (第一节时)
〖引言〗:直接引入
〖自学阅读〗:学生阅读课本26-27页
〖投影〗:[思考讨论]:
1. 课本介绍了MgO和MgCl2的哪些知识?
2. MgO有何突出的物理特性?因而有何应用?
3. 自然界无MgO矿石,怎样得到它?有哪些制取途径,哪些途径合理?
4. MgCl2主要用于做什么?如何得到它,什么方法更有实际意义?
5.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最后冶炼Mg,运用了MgCl2什么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展示MgO和MgCl2的样品,有学生观察总结物理性质。
2. MgO溶于水,滴加酚酞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讨论思考题,得出结论。
〖补充讲解〗:海水的综合利用
1. 海水咸、苦的`原因;量多:淡水占99%,咸水占1%
2. 海水含盐量高,若全部提取出来,地壳陆地可上升160米
3. 海水淡化问题及将来解决办法的设想
【板书设计 】:
一、镁的重要化合物
MgO MgCl2
物理性质 熔点很高 吸水性,易潮解
1.性质: 酸 HCl
化学性质 MgO + H2O =Mg(OH)2 MgCl2(盐) + 碱 Mg(OH)2
(极少) 盐 ……
电 解
2.用途: 耐火材料 MgCl2 Mg
提取NaCl
Ca(OH)2
HCl
高温
3.制法: MgCO3 ===MgO + CO2↑ 海水 苦卤 Mg(OH)2 MgCl2(第二节时)
〖引入〗:直接引入
〖演示实验〗:展示Al2O3和Al(OH)3样品
〖投影〗:[思考讨论]:
1. 有何突出的化学性质?
2. 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Al2O3和Al(OH)3分别与H2SO4和NaOH的反应。(会考必考)
3. 自然界有Al2O3,却没有Al(OH)3,如何制取Al(OH)3?能否用Al2O3和水反应?为什么?
4. 实验室用铝盐制取Al(OH)3,加NaOH和NH3H2O哪种好?为什么?
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能否用NaAlO2制取Al(OH)3,加何试剂好?为什么?
5. 请归纳Al、Al2O3和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规律和相互关系。
〖师生活动〗:1.两性: Al2O3既可以看成碱性氧化物,又可以看成酸性氧化物,
Al(OH)3既可以看成碱,又可以看成酸。
2.学生练习,教师评价。
+水 (不行)
3. Al2O3 Al(OH)3
加热(行)
4.演示实验:硫酸铝中分别加NaOH和NH3H2O至过量,说明Al(OH)3溶解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同理Al(OH)3溶解于强酸,不溶于弱酸。
(*补充扩展:为什么Al(OH)3具有两性?
由其结构决定,在不同环境下断键情况不同
O--H
Al――O--H + 3H+ H2O
O--H
碱式电离
O―H + OH- H2O
Al――O--HO--H H2O
酸式电离 )
5. Al3+
H+
(1)
O2
加热
(4)
(3)
电解
Al Al2O3 Al(OH)3OH-
(2)
AlO2-
(1) 3mol OH-(强碱)或 过量弱碱(氨水)
(2) 1mol H+(强酸)或 过量弱酸(碳酸)
(3) 过量OH- (强碱)
(4) 过量H+(弱酸)
【板书设计 】: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Al2O3 Al(OH)3
1.存在: 略
2.化学性质: Al2O3 + 3H2SO4 =Al2(SO4)3 + 3H2O 2Al(OH)3 + 3H2SO4 =Al2(SO4)3 + 3H2O
“两性”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3.制取: Al3+盐 + 弱碱 Al(OH)3
(第三节时)
〖简单介绍〗:复盐概念、明矾的组成和用途
〖评讲〗:课本31页习题4、6
〖 师生活动〗:再现“铝三角”并重点得出 Al3+ Al(OH)3 AlO2-
转化中量的关系
〖学生练习〗:画出下列反应中生成沉淀量和所加溶液或气体量间关系的图象
1. 氯化铝溶液中不断加入氨水
2. 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3. 1mol氯化铝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 1mol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
5. 将课本30页第一题的第(4)题用图象表示出来(创新)
〖评讲〗:上述习题
一、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1、金属原子结构如何决定金属键?
2、金属键如何影响金属的物理共性和差异性?
讲解:
1、 金属原子半径大 金属离子
易失去电子 离子键
最外层电子数少 自由电子
2、 延展性――金属原子层间相对滑动,由于金属键作用而不断裂
物理共性 导电性――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受热时,电子加快运动和碰撞,通过碰撞传热
差异性:熔沸点不同――金属键强弱不同――原子核对电子吸引不同
原子半径不同
二、镁、铝及其化合物
1、镁和铝的结构与性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两性)
2、有关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问题。
3、有关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及铝盐和偏铝酸盐的'相互转化
4、离子共存问题
5、硬水软化问题
[例题1]:已知Mg3N2是黄绿色固体,极易与水反应,MgO和Mg(OH)2都是白色固体。
(1) Mg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物质生成?以何者为主?你是如何判断的?
(2) 1molMg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完全,生成物的质量 40克(填>、<或=)
(3) *镁在空气中燃烧有时有白烟生成,下雨天更明显,何故?(会考不要求)
解答:(1)以MgO为主,由实验观察所得:白色固体粉末
(2) Mg ―― MgO Mg ――1/3 Mg3N2
24 40 24 100/3〈 40 所以小于40克
*(3)水解原因: Mg3N2 + H-O-H Mg(OH)2 + NH3
[例题2]:(1)Al3+与 以 : 反应生成AlO2-盐
AlO2-与 以 : 反应生成Al3+盐
(2)下列图象表示的是Al(OH)3、Al3+盐、AlO2-盐、酸、碱
(纵坐标表示沉淀量)
解答:(1)复习量的关系
OH-
Al(OH)33OH-
4OH-
4H+
Al3+盐 AlO2-盐H+
3H+
Al(OH)31、铝在氧气、氯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 2Al
+3Cl2
+
+
2AlCl3
2、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 +3H2 ↑(2Al+6H=2Al3+3H2第一文库网 ↑)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2Al+2OH+2H2O=2AlO2+3H2 ↑) 4、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l+Fe2O3=Al2O3+2Fe 5、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
++
Al2O3+3H2SO4=Al2(SO4)3 +3H2O (Al2O3+6H=2Al3+3H2O) 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电解
8、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2Al2O3(熔融)== 4Al+3O2 ↑ 9、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OH)3 +3H2SO4=Al2(SO4)3 +6H2O (Al(OH)3 +3H+=Al3++3H2O) 1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OH)3 +NaOH=NaAlO2+2H2O (Al(OH)3 +OH-=AlO2-+2H2O)
11、加热氢氧化铝:2Al(OH)3 =Al2O3+3H2O 12、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Cl3 +3NH3・H2O=Al(OH)3 ↓+3NH4Cl
++
(Al3+3NH3・H2O=Al(OH)3 ↓+3NH4)
13、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不足时:AlCl3+3NaOH=3NaCl+Al(OH)3 ↓ (Al3+3OH=Al(OH)3 ↓)
+--
氢氧化钠过量时:AlCl3 +4NaOH=NaAlO2+3NaCl+2H2O (Al3+4OH=AlO2+2H2O) 1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O2不足时:2NaAlO2+CO2+3H2O=2Al(OH)3 ↓+Na2CO3
--
(2AlO2+CO2+3H2O=2Al(OH)3 ↓+CO32)
CO2过量时:NaAlO2+CO2+2H2O=Al(OH)3 +NaHCO3
--
(AlO2+CO2+2H2O=Al(OH)3 +HCO3)
15、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
盐酸不足时:NaAlO2+HCl+H2O=Al(OH)3 ↓+NaCl (AlO2+H+H2O=Al(OH)3 ↓)
-++
盐酸过量时:NaAlO2+4HCl=NaCl+AlCl3+2H2O (AlO2+4H=Al3+2H2O) 16、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AlCl3+3NaAlO2+6H2O =3NaCl+4Al(OH)3↓
+-
(Al3+3 AlO2+6H2O =4Al(OH)3 ↓)
1.镁与氮气、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2Mg+O2
点燃
2MgO Mg +Cl2
点燃
MgCl2 3Mg+N2
点燃
Mg3N2
2.镁与CO2反应 3. Mg3N2与水反应 2Mg+CO2
点燃
2MgO+C Mg3N2+6H2O=3Mg(OH)2↓+2NH3↑
4.镁与氯化铵反应 5.镁的冶炼
Mg+2NH4Cl=MgCl2 + 2NH3↑+ H2↑ MgCl2(熔融)= Mg+Cl2↑
电解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2.了解明矾的组成和净水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2.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亲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通过氧化铝及氢氧化铝两性的.学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课 型】新授课
【教 具】氧化铝固体、Al2(SO4)3溶液、NaOH溶液、盐酸、氨水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课 时】1课时
【教学指导思想】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元素化合物的课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的特点,立足所学知识及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知识生长顺序来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实验探究验证的分析问题方法来学习物质的性质,让学生的眼(观察实验现象),手(动手实验),口(动口议论),脑(动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以期能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铝的性质,那么铝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铝在自然界中为什么可以存在?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氧化铝。
1.氧化铝(Al2O3)
[展示]氧化铝固体
[观察]颜色、状态(学生回答)
[讲述]氧化铝的熔点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用途
[板书](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 不溶于水 熔点高
[讲述]下面进一步讨论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
[提问]氧化铝不能与水反应,是否能够与酸溶液反应呢?
[实验探索实验]取少量氧化铝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学生回答)。
[讲述]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氧化铝也不例外。氧化铝能否与碱溶液反应呢?
[学生探索实验]往盛有少量氧化铝的试管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白色固体也逐渐溶解(学生回答)。
[设问]为什么氧化铝能溶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指出]氧化铝和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铝和偏铝酸钠。
[板书]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提问]这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来写?
[学生板书]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这点也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去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我是通过探究活动“氢氧化铝能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铝来制得吗”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2)紧密联系生活,从铝锅煮水、红宝石蓝宝石、胃舒平等事例来引入知识,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教学设计以导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详见学案设计)
从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这节课是成功的。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从学法到知识的全方位收获,同时也感到参与的乐趣,也基本掌握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学生活动:轴承:硬度大, 耐火材料:熔点高
展示:宝石图片
小结:宝石装点了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可是使我们的生活熠熠生辉啊……
转:通过Al2O3物理性质的学西,我们还了解到Al2O3不溶于水,那么铝元素就不易进入我们的人体。这火锅怎么处理,看来我们得从Al2O3的化学性质入手分析。
学生活动:写出Al2O3分别和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跟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2)跟碱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
知识回顾:Na2O 、CO2、Na2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
学生活动:Na2O 碱性氧化物、CO2酸性氧化物 、Na2O2过氧化物
思考:Al2O3属于哪类氧化物?
学生活动:两性氧化物
小结:看来,这铝锅上的酸汤鱼还是不吃为妙!
练习:别急,小王同学可不一定相信你的说法,这不,他又出了个思考题给你们了,加油,就让小王心服口服。
如何除去混在氧化铜中的氧化铝?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转;看来,Al2O3可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了。瞧,他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新朋友:Al(OH)3。现在,我们一起走入Al(OH)3的世界吧。
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探究1:
向装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Al3++ 3NH3・H2O===Al(OH)3↓+ 3NH4+
将所得的沉淀分装在两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都溶解。
Al(OH)3 +3H+ ===Al3+ +3H2O
Al(OH)3 + OH-===AlO2-+2H2O
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探究2:
氢氧化铝与一般的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向装有硫酸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2++ 2NH3・H2O===Mg(OH)2↓+ 2NH4+
将所得的沉淀分装在两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滴加盐酸的试管中的白色沉淀溶解,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溶解。
Mg(OH)2 + 2H+ ===Mg2+ +2H2O
思考:通过上述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1、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不能溶解在弱酸弱碱溶液中。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是指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走进生活]:某胃病患者胃酸过多,如果你是医生,你用什么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学生活动:用小苏打(NaHCO3)或氢氧化铝[Al(OH)3], 如果该患者有胃溃疡,就不能用小苏打。
介绍:氢氧化铝的其它化学性质:
2、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Al2O3+ 3H2O
3、氢氧化铝性质的应用:静水
明矾化学式:Al(SO4)2・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
Al(SO4)2电离方程式: Al(SO4)2=++Al3++2SO42-
小结:Al2O3、Al(OH)3的两性
附学生实验报告:铝的重要化合物实验探究
《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的素养。这五个方面不可分割,互相联系渗透,在不同知识点中各有侧重。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学生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这些都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分析: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通过对金属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逐步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学习了钠的化合物性质,基本熟悉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探究实验,和铝单质、钠的化合物比较的方式,启发思维,突出共性和特性,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的自主学习方式形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了解Al2O3和Al(OH)3的用途。
(2)掌握Al2O3和Al(OH)3的化学性质及Al(OH)3实验室制取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和金属钠的比较,体会Al2O3和Al(OH)3的独特性质;
(2)通过实物展示、学生分组和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分析,突破难点、巩固重点。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钠的化合物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启发、诱导、观察、动手及讨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Al2O3和Al(OH)3的化学性质及Al(OH)3实验室制取方法
2.Al(OH)3 的两性及Al(OH)3实验制取方法
四、课前准备
实验用品、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引入】
金属铝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是却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使用最晚,是因为它比较活泼,总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大家可以看图片红宝石、蓝宝石,其实他们就是铝的化合物。
【ppt图片展示】
图片红宝石、蓝宝石
【启发、引导】
1.大家回忆咱们前面学习金属钠的化合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什么是酸性氧化物?
3.金属铝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说明铝是什么元素?分别反应生成什么?
【过渡】首先我们先来学习铝的氧化物Al2O3
【指导阅读】课本P58第一段文字,说明铝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学生总结】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可作耐火材料,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教师补充、PPT图片展示、氧化铝粉末实物展示】
1. 白色粉末固体。
2. 难溶于水,和前面的氧化钠不同。
3. 熔点高在第一节燃烧铝箔的地方已经有所体现。
4. 硬度大到仅次于金刚石,有些磨刀石上面写着刚玉,其实就是氧化铝,机械表等轴承材料都应用了氧化铝的硬度大。
5. 大家看到的图片上的红宝石蓝宝石珠宝饰品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成分其实就是氧化铝,只是其中掺杂了有色杂质。
6. 有关铝的冶炼咱们在后面还要学习,主要涉及活泼金属冶炼原理。
【强调】如果大家在高考题中碰到推断题,有“耐火材料、硬度大、熔点高”这些字眼,就可以确定是氧化铝。
【过渡】下面咱们共同探讨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启发、引导】
1. 根据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推测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 我们前面学习的金属铝能和强碱反应,强调是强碱,本来大多金属、金属氧化物是不和碱反应的,现在要反应,那就得是强的才行,咱们根据铝的反应大胆的推测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PPT展示】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强调】
1.氧化铝不能拆;生成的含三价铝的盐叫铝盐;偏铝酸钠的电离
2.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我们把它叫做两性氧化物。
【总结】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启发、过渡】
1. 氧化钠的水化物是什么?氧化铝的水化物呢?
2. 我们可否用氧化铝溶于水来制取氢氧化铝?
下面我们来学习铝的.氢氧化物Al(OH)3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3-7 在试管里加入3mL0.5mol/L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振荡,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观察现象、书写方程式】
【PPT图片展示】
【强调】氨水不拆;最后还需化简。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实验3-8 取上述实验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往一支试管滴加盐酸,另一支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描述现象、书写方程式】
【PPT图片展示】
【强调】
1. 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沉淀不能拆
2.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分析:把氢氧化铝当做酸,为铝酸,不稳定失水成为偏铝酸。
【总结】氢氧化铝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学生探究实验、观察】
取上述实验中制得的Al(OH)3沉淀,向其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
【描述现象】
【思考】制取氢氧化铝是用氨水好还是氢氧化钠好?
【教师演示实验】
1.将实验3-8反应后的两种产物混合,振荡,观察现象。
2.向Al(OH)3与NaOH反应后溶液再滴加HCl,振荡,观察现象。
【观察、描述现象】
【结论】
1. Al3+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能够反应生成Al(OH)3
2. H+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能够反应生成Al(OH)3
【过渡】
这些内容咱们在后边再做详细探讨
【补充】
Al(OH)3受热分解 2Al(OH)3==Al2O3+3H2O
【说明】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K、Ca、Na的氢氧化物可溶于水(其对应的氧化物可与水化合),热稳定性好,其它金属的氢氧化物均难溶于水(其对应的氧化物不能与水化合),且受热易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后面咱们会接着学习的铁也有这个性质。
【指导阅读】
课本59 页资料卡片
1.了解明矾
2. 描述明矾的用途。
【PPT展示】斯达舒主要成份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
【引出】Al(OH)3的用途
【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Al2O3
俗称:刚玉,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份
1.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2.作用
耐火材料,工业冶炼金属铝
2.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Al2O3+6H+ =2Al3++3H2O
Al2O3 +2OH-==2AlO2- + H2O
二、氢氧化铝Al(OH)3
1.制备: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 SO4
2.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3 H+ ==Al3+ + 3H2O
Al(OH)3 +OH-==AlO2- + 2H2O
3.用途:中和胃酸过多,净水
七、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C.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
D.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烧碱
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
Al Al2O3 Al(OH)3 NaHCO3
A. B.
C. D.
3.实验室里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 D.氨水
4.下列变化不可能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A.Al(OH)3——Al2O3
B.Al2O3—— Al(OH)3
C.Al2O3 ——AlO2-
D.Al(OH)3 ——Al3+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金属单质、钠的化合物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学习了钠的化合物性质,基本熟悉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探究实验,和铝单质、钠的化合物比较的方式,不断启发思维,突出共性和特性,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的自主学习方式形成。突出了化学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的良好教学方式,学生思维被充分调动,动手实验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观察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目标得到很好地达成。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所以导致内容容量较大,不能按预期完成。学生做实验积极性很高,导致热情太高不断做实验,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
★ 镁和铝说课稿
★ 铝化合物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