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同路人:自考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辛酒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同路人:自考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记得大二时,辅导员拿着一本自考月刊问我们,要不要参加自考。只记得当时特迷茫地问辅导员,自考是什么。辅导员也不是很清楚。因为从小就对心理学存在一种莫名的情感,在看到自考有心理学专业后便报名了,茫然地参加了第一次考试,这一考就是4年。
前几次考试每每有人同行,直至有一天,只剩我一个人孤独地走上考场。考试对于我们早已是家常便饭,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次,但在没有老师指导,家长监督,可考可不考的环境下,要长久地坚持下来需要的不仅是自觉,更重要的是毅力。毕竟18门功课不是说过就能过的。进了大三,本专业的课程加重,英语四六级也要过,压力变大了。
4月的北京,阳光明媚,花红柳绿、春光无限。周围的朋友都相约去踏青、郊游。每每这时,总是要送走朋友然后拿起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准备4月底的考试。独自坐在偌大的自习室,看着窗外柳絮飘飞,我总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个月就可以。庆幸的是,由于理解力还不错,在每年4月、10月所报的`科目都能顺利通过。同学总问,你已经有计算机的本科统招学历,为什么还要去考自考,而且是完全不搭边的心理学?其实你不必这么辛苦的。是啊,是很辛苦,但我最想告诉他的是,自考给了我很多,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自考使我从不愿独立到能独立处事,教会我很多事情必须自己去面对,没有人可以代替。它告诉我,人生路必须自己走,就像那一次次的考试,要想走到最后还得靠自己坚持,只要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点,希望就在前面。就是靠这样的坚持,我终于走到了最后的论文写作。
过来人:自考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记得大二时,辅导员拿着一本自考月刊问我们,要不要参加自考。只记得当时特迷茫地问辅导员,自考是什么。辅导员也不是很清楚。因为从小就对心理学存在一种莫名的情感,在看到自考有心理学专业后便报名了,茫然地参加了第一次考试,这一考就是4年。
前几次考试每每有人同行,直至有一天,只剩我一个人孤独地走上考场。考试对于我们早已是家常便饭,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次,但在没有老师指导,家长监督,可考可不考的环境下,要长久地坚持下来需要的不仅是自觉,更重要的是毅力。毕竟18门功课不是说过就能过的。进了大三,本专业的课程加重,英语四六级也要过,压力变大了。
4月的北京,阳光明媚,花红柳绿、春光无限。周围的朋友都相约去踏青、郊游。每每这时,总是要送走朋友然后拿起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准备4月底的考试。独自坐在偌大的自习室,看着窗外柳絮飘飞,我总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个月就可以。庆幸的是,由于理解力还不错,在每年4月、10月所报的科目都能顺利通过。同学总问,你已经有计算机的本科统招学历,为什么还要去考自考,而且是完全不搭边的'心理学?其实你不必这么辛苦的。是啊,是很辛苦,但我最想告诉他的是,自考给了我很多,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自考使我从不愿独立到能独立处事,教会我很多事情必须自己去面对,没有人可以代替。它告诉我,人生路必须自己走,就像那一次次的考试,要想走到最后还得靠自己坚持,只要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点,希望就在前面。就是靠这样的坚持,我终于走到了最后的论文写作。(北大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陈小珍)
随着的即将结束,新春的到来,我的自考迈入了新的标志性的阶段——汉语言文学专科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到20,可以说,自考带给我的是对生活的强烈期盼,盼着有朝一日能通过自学获得与以常“苦不堪言”的生活遭遇所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可悲当初“科举”弄人,疾病讹诈。20世纪末的“英才”顿落入“白丁”的囚笼。可我并不因此自暴自弃、自轻自贱。
19的那个春天,我开始了漫长的自考旅程。一路走来,虽经历风霜雨雪,酸甜苦辣,可是哪怕每及格一科,拥抱我的都是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快乐。有人说自考是一群反应迟钝的“傻瓜”在追求自我封闭的“自由”和“平等”,我要说:自考像一盏指路的明灯,一把手中的火炬,我们拿着它奔向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程。它照彻了我们心中的自卑与琐屑,还之以充实、豁达和丰满。以我观之,自考生确实不如普通高考生一样有着强烈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孜孜以求,其欲罢不能的功利性(考上正规大学——圆大学梦)是每个身处“高压”政策下考生的“轴转核心”;他们像老牛耕田,驴子推磨一样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被人牵着鼻子痛苦的轮回。而一次正规的考试便能决定他们终身的命运,而自考生却因自学、自问、自省而充满人性化。即便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却是条条大路同罗马。自考不但更人性化,也更自由、更民主。高考的不再限定考试人年龄,也许来源于我们自考的制度,六十岁参加高考的老大爷老太婆可能沾了我们自考生的光吧!(如是讹传,那就让我们自考生借此聊以自慰吧)况且,我们能坚守我们的信仰,并付诸实践,就是我们最大的精神愉悦和审美追求,自考生就是那活跃在内蒙古空旷大草原上离群索居,野性十足、桀骜不驯却充满智慧和胆略的狼图腾,能在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候,展现他们日积月累的人生哲学和伦理底线。因此可以说我们奋斗的过程就是人生得以升华的过程。
自考生有一句座右铭:爱自己,便是爱他人。尊重自己,就会尊重他人。而自考,不但实现了我们最大化利益的要求(自考文凭全世界都得承认,有的借此飞黄腾达),而且他使我们从承认别人到别人承认自己得以质的飞跃。自考,与其说是上帝在考验我们,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在考验自己。当然,这里面浸满了车载斗量的汗水、泪水、和无法衡量的心血。
98年以前,我还是一个对世事懵懂的病怏怏的退学青年,当我面对那本厚厚的《古代汉语》以及父亲那深情期望的眼神和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者的三寸不烂之舌,我心中的另一扇门自然而然的轻轻被推开了,那青春的萌动、生命的热爱、生活的勇气、新世界的憧憬,一下子像一场始料不及但温暖的“及时雨”洒满了我封闭以久的心房。它滋润着我,时刻清醒我的头脑,让我“难得糊涂”,我要重新找回自我,那个胸怀“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热血少年。于是,我准备好“少年维特之烦恼”,带上普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尚方宝剑”,与《老人与海》中那个孤独而倔强的老头一起悄悄起航……
经历了六年的蹉跎岁月,真有与自考相见恨晚的感觉,甚至百感交际:“恨世间‘自考’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每过一门就像一次做母亲的痛苦的分娩,然襁褓中的我总是在母亲痛苦的分娩后笑得乐不可支。生活就是这样,平凡而美丽,而自考生却因简单、低调而充满阳光。自考生不会是前畏狼,后怕虎的胆小鬼,不是往来无白丁的下里巴人,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社会主义阳光下茁壮成长、有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时刻展望未来的,甚至满腹经纶、雄才大略、指点江山的阳春白雪。
谢谢自考,它带给我们一路行来的欢愉,自考生,千万不要气馁,也不可这山望到那山高;文凭我们要要,文凭的通行证需要我们排除荆棘丛生的千难万险,过程相比结果,同样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在不为人知的自学过程中,它让我们懂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而自立、自强不仅是自考赐予我们的人生经验,更是我们将来走向社会、获得成功的惟一尺码。
同路人:自考是我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自考就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自我奋斗之路,如果您相信靠自我奋斗能成功的话,那么就选择自考吧。两年半的自考经历,我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我还学到了真正的本领,练就了一手绝活。
大专毕业以后,我来到了一所比较闭塞的厂矿工作,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我的自我满足和随遇而安的心理,我一直与自学考试无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单位也在渐变着,时刻与社会的变革同趋势发展,尽管不一定同步,由此我也感到生存的巨大压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我必须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快速发展,不然被时代淘汰必定无疑,经过反复比较,我发现自学考试最经济、最现实,这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原因有三:投资小,见效快,自己可以控制发展速度;文凭硬,全国通用粮票,吃得开;能够学到真本领,增强竞争实力。说干就干,,我开始报考汉语言文学的本科,尽管我原来学的专业是理工科的生物专业,我认为学好汉语言文学,将来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定会更受欢迎,发展机会比我的原专业好得多,另外,业余写点文章赚取稿费吃饭肯定没问题,完全能对付工资拖欠问题。
我学习是为了增长本领、增加竞争实力,因此丝毫不敢懈怠,我不干投机取巧的事,考不过去我还有的是功夫,我不怕吃苦,只怕学不到东西。由于我不嗜烟酒,进酒场头就发晕,也不会打牌,又没机会看电视,只是好听收音机、爱看书,我最大的享受是在茶香氤氲中沉浸在书里,远离世俗,因而,我读书能读到心里去,一点浮躁的心态也没有,我每天都在获取新知中忘我、快乐。我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每天至少利用两小时学习新知识。
自考是在职学习,学习时间主要靠挤,由于机会难得,我格外珍惜。我们有时周六周日上班,考试要请假,考一场试,付出的代价实在不小,特别是在我这个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又小的家庭里。有一次,我不得不带着7岁的孩子赶考,自己先把孩子在考场附近安排好,然后只得并不完全放心地走进考场;还有一次,我为了赶路,大冬天里5点起床,拖带着8岁的儿子一同赶考,既要照顾孩子又要顾及考试,再加上公路修路,道阻且长,我那次考试竟没有来得及吃饭,饿着肚子我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考了70多分,我将终生不能忘记这次考试。自学考试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关键是学习者的心态,每次外出考试,我都当作旅游观光的好机会,十几次考试下来,我走进了淄博众多的校园,看到了不同的校园风光,满眼里净是执著拼搏者,在坐车和赶考的旅途,我接触到的人与景、经历过的事强烈地触动着我,让我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采和不甘平庸的人们的奋发向上。永远不能忘记,我有过一次通过三门的骄人成绩;曾经不能释怀,《语言学概论》的接连失败,最终我由此感悟到人生重在过程,而不是仅仅在于结果如何,失败是真正的财富,人的经历至关重要,人一生的经历是其生命中最大一笔、最有价值的财富。
自考之余,我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一一纪录在册,经过认真整理,我把他们寄给了自学考试杂志《现代教育》编辑部,承蒙编辑老师的厚爱,我的《时间管理》先被发表在“考生文苑”专栏。有了这一次成功,我就有了更大的干劲,我陆陆续续地把我的更多稿件寄给《现代教育》杂志社,《现代教育》也就接连发表了我的六篇文章,其中《成就学习化人生》和《失败是真正的财富》还被选做卷首语,其它则发表在“考生文苑”和“自考笔记”专栏。回顾所发表在《现代教育》杂志上的几篇文章,我发现我学会了“教育言论”和“教育故事”的写作。
有了在《现代教育》发稿成功的基础,结合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我开始向国内大的报刊投稿。自考的两年半也是我写作的`丰收年,无论是发在《读者》上的“原创精品”――教育故事《今生有缘》,还是发在《人民日报》上“教育论坛”专栏的两篇教育言论《先教会孩子做人》和《天才在于积累》,还是发在《中国教育报》上的《幸与不幸》、《故乡的“电影节”》和《爸爸不会走路》,都让我欣喜、欣慰,我为自己能为众多的读者送去精神食粮而高兴,我感受到为民造福的快乐,我简直觉得自己就是在发明创造,我同时欣慰自己的学习在我的孩子那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成为了一个热爱学习、对新知有强烈的探求欲望的“学习迷”。到205月,我毕业时,我参加的《中国教育报》举办的“家庭素质教育故事”有奖征文,我的征文《爸爸不会走路》还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自学考试已经毕业,我的自我奋斗之路还在继续。工作之余,我继续练就我的绝活,专门、专业、专注和专心从事“教育言论”和“教育故事”的写作。如今《语文报》(高中版)、《考试报》、《学习周报》(高中版)、《作文周刊》(高中版)、《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中学生导报》、《中学生博览》、《中学生时政报》和《读与写(高中版)》等面向全国中学生的报刊,不断选发我的作品,十几家报刊社的约稿信和电话不断打来,《老年教育》、《教子有方》、《家教》、《金榜》、《好家长》和《小作家》等刊物不断选发我的心灵美文作为卷首语,我为自己能为更多的人送去精神食粮而高兴。目前,我在三家中学生报刊开设了“点亮心灯”、“心灵导航”和“报首悄悄话”专栏,国内一家晚报正在与我协商开设专栏事宜,我已经在这家报刊发表了近20篇文章,11月21日,山东省淄博电视台以《点亮心灯的人》为题报道了我的教学、自考和写作情况。
学习能充实生活,能自我唤醒,能让人心灵重生,挑战曾经怯懦过的敌人,能帮助人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不妨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学习的过程就是把心灯点亮拨亮,使其长时间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为人世增添光亮与温暖。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学考试既为我点亮了心灯,也让我锁定了自己独特的天才,找准了努力方向,练就了一手绝活。
感谢自考,你成就了今天的我,您是我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您是我攀登的梯子!
山东淄博:李作昕
高考经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隐约看见我的高三立在回忆的沟壑里面,静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题记
他们说:没有经历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上了大学,我还是会常常记起那个静默的高三,一言不发的高三。回想起老师在我们临别晚餐上说的话:经历,是财富。高三的经历在你们的生命中将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什么比高三这一年更能让我成长的了,我相信。
所有人的沉默
高考后,我给年幼的弟弟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叫‘高三’的妖怪,它专门吃人们的.语言,让所有人都不能说话,人们只能通过眼神和动作来沟通。想要打倒它就必须要经历一次测试,人们给这个测试取了个名字叫‘高考’。后来……”“姐姐骗人!”那小鬼显然不相信我的胡言乱语。“我怎么骗人呢,姐姐是打败了妖怪才能给你讲故事的呢!”
高三吞噬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话语。下课时候,很少能听见一群人的哄笑,有的只是轻微的鼾声,或者细细的低语。“怎么不说话呢?喂……”常听见朋友这么冲我喊。然后我们就一起沉默。“来,给我讲讲这道题。”不忍的我打破了沉默。
“你们就不能听老师的话吗?这样的题型讲过无数遍了!怎么还有人出错?”整整38颗脑袋通通低下,没有人说话。在后来白热化的复习过程中,这样的沉默不断重复着,好像所有的喉咙都被哽住,焦虑,紧绷的神经压得人无法呼吸。面对老师的责备,我们都是诚惶诚恐的,我们也明白任何一个漏洞都有可能成为考试中的致命弱点。于是,我们用极虔诚的态度对待错误,被教训的时候,沉默不语。
当我知道最好的朋友砸了自己心爱的吉他,当我知道老师讲课突然停下的原因是他那多年缠身的心脏病,当我知道妈妈彻夜不睡就是因为我一句“一个人看书太寂寞”……忽然觉得高三这只妖怪不但会让人无法言语,还会让人心酸。老师说:“打败它,我们就都会自由!”于是我拿上枪支,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
从高考的考场出来,我一下子就听到了喧闹的人声,好像失聪多年的病患终于找到合适的助听器。我感到自己呼吸的声音冲击着神经,那种欣喜好似重生一般。
虽然最后,我只是考取了一所专科院校。但是,我至少没有在这头叫嚣的妖怪面前示弱。现在,终于又可以不停地讲话,说我很勇敢,说我很坚强。
我在高三里面,声音在高三外面
现在想来,仍旧觉得高三的自己,默然得让人厌恶。身边的人们在我面前来来回回,上演着一幕幕哑剧。只能看见他们丰富的表情,却听不清一句对白。我在高三里面,声音在高三外面。
除了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内容,耳朵里面就容不得其他的言语了。后面的同学千呼万唤也不能换取我的一个回眸,后来他们告诉我:“真的,有时候上课都不敢跟你说话”。“为什么?”回答让我有些喷饭,他们说:“我们怕打扰你听课。因为你那时的眼神好像在说‘挡我者死’!”我笑了:“是吗?”我清楚地记得,我书桌布上那4个鲜红的字:挡我者死。那是在一次模拟考试后写上的,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倒数第二排,远离我的黑板,远离我的老师。于是,其他的声音就更加被排除在鼓膜外,我执著而认真地听课,不漏掉一个字。周围的同学说“何必拼命呢?”我假装听不到。每一次考试,老师都会依据成绩安排位置。我告诉自己必须回去,回到有阳光的座位,回到能看清那些白色粉笔字的地方去。好像是越尽力想达到目标就离它越遥远,我努力了几个星期却仍不见起色。一直到现在,偶尔还会做恶梦,关于几天几夜不睡复习的情景,关于一杯杯苦涩咖啡的滋味……等到醒来后满脸泪痕。
★ 经历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