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巩的诗全集(共含9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旧城以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曾巩的诗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关于曾巩的诗】
曾巩的诗全集
【冬望】
霜余荆吴倚天山,铁色万刃光铓开。麻姑最秀插东极,一峰挺立高嵬嵬。我生智出豪俊下,远迹久此安蒿莱。譬如骅骝踏天路,六辔岂议收驽骀。巅崖初冬未冰雪,藓花入履思莫裁。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回。浮云柳絮谁汝碍,欲往自尼诚愚哉。南窗圣贤有遗文,满简字字倾琪瑰。旁搜远探得户牖,入见奥作何雄魁。日令我意失枯槁,水之灌养源源来。千年大说没荒冗,义路寸土谁能培。嗟予计真不自料,欲挽白日之西颓。尝闻古者禹称智,过门不暇慈其孩。况今尫人冒壮任,力蹶岂更余纤埃。龙潭瀑布入胸臆,叹息但谢宗与雷。著书岂即遽有补,天下自古无能才。
【一鹗】
北风万里开蓬蒿,山水汹汹鸣波涛。尝闻一鹗今始见,眼驶骨紧精神豪。天昏雪密飞转疾,暮略东海朝临洮。社中神狐倏闪内,脑尾分砾垂弓橐。巧兔狞鸡失草木,勇鸷一下崩其毛。窟穴呦呦哭九子,帐前活送双青猱。啁啾燕雀谁尔数,骇散亦自亡其曹。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归来礌嵬戴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酒酣始闻壮士叹,丈夫试用何时遭。
【宿尊胜院】
朝寒陟山砠,宵雨集僧堂。蔽衣盖苦短,客卧梦不长。鸣风木间起,枯槁吹欲僵。向来雪云端,叶下百刃隍。起攀苍崖望,正受万虑戕。岁运忽当尔,我颜安得芳。传闻羡门仙,飞身憩苍苍。谁能乞其灵,相与超八方。
【苦雨】
雾围南山郁冥冥,狭谷荒风驱水声。只疑日失黄道去,又见雨含沧海生。如催病骨夜寒入,似送客心衰思惊。扬州青铜不在照,应有白须添数茎。
【里社】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畴殊坛倾力奉。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南源庄】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眼前了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成家傥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攘攘天地间,万类歹好恶。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论交】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南轩】
木端青崖轩,惨淡寒日暮。鸣鸠已安巢,飞鹊尚求树。物情限与夺,兹理奚以据。谅知巧者劳,岂得违所赋。久无胸中忧,颇识书上趣。圣贤虽山丘,相望心或庶。
【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紫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秋怀】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栗。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智虑过人只自仇,闻见于时未裨一。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凌突。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清心亭记】
嘉佑六年,尚书虞部员外郎梅君为徐之萧县,改作其治所之东亭,以为燕息之所,而名之曰清心之亭。是岁秋冬,来请记于京师,属余有亡妹殇女之悲,不果为。明年春又来请,属余有悼亡之悲,又不果为。而其请犹不止。至冬乃为之记曰:
夫人之所以神明其德,与天地同其变化者,夫岂远哉?生于心而已矣。若夫极天下之知,以穷天下之理,于夫性之在我者,能尽之,命之在彼者,能安之,则万物之自外至者,安能累我哉?此君子之所以虚其心也,万物不能累我矣。而应乎万物,与民同其吉凶者,亦未尝废也。于是有法诫之设,邪僻之防,此君子之所以斋其心也。虚其心者,极乎精微,所以入神也。斋其心者,由乎中庸,所以致用也。然则君子之欲修其身,治其国家天下者,可知矣。
今梅君之为是亭,曰不敢以为游观之美,盖所以推本为治之意,而且将清心于此,其所存者,亦可谓能知其要矣。乃为之记,而道予之所闻者焉。十一月五日,南丰曾巩记。
关于曾巩的诗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曾巩的诗城南
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但是生命力却弱小,而小草虽不美却生命力强大。全诗赏析如下: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注释】
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②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③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赏析一】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赏析二】
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章。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本诗以暴雨过后,并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难以摧毁的精神。三、四句雨后两幅小景是: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结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暂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并且长得齐齐整整,毫无零乱倒伏之状。这暗示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甚强。我们可以桃李喻指那些浅薄无能、昙花一现的人物;以小草喻指那些朝气蓬勃、脚踏实地、勤劳顽强的创造者。只有后者才能长葆青春,创造美好的生活。
【诗人简介】
曾巩(10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咏柳曾巩诗赏析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阅读题: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的诗咏柳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诗人借助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练习:
(1)这首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答:运用了托物寓意。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讽刺、揭露生活中那些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人间自有正义,最终必无好下场。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在文意上也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请简述理由。(3分)
答:(天地好,“天地”是指代人间。“清霜”是指代正义。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正义之气充满人间)(可从修辞、句式及写此诗的用意,主题来析)
(3)根据你的物候知识,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答案:初春(或“春季”) 咏柳 未变初黄(或“犹未变初黄”) 飞花(任说两词即可)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北风萧萧鸣且歇,短日悠悠生复灭。
朝含沧海满天云,暮断行人千里雪。
初通壑谷气先冷,渐蔽郊原路疑绝。
并包华夷德岂薄,改造乾坤事尤谲。
驱除已与尘滓隔,濯溉终令枯槁悦。
相持始信竹析劲,易败可嗟萑苇折。
垂条巧缀如自近,眢井随形呀且缺。
飞檐{左车右献}{左车右献}驾长浪,巨壁林林倚精铁。
弊衣或有骭犹冻,荒宴谁能耳偏热。
壮夫抚剑生锐气,志士扃门养高节。
已开襟胸绝烦愦,更足沟塍慰空竭。
虽无酒体发嘲笑,亦有诗谣恣搜抉。
新阳仿佛送鑱凿,旧径参差分曲折。
留当屐齿印崖石,徒倚长松看寥泬。
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
★ 咏柳曾巩诗赏析
★ 曾巩文集
★ 曾巩诗篇
★ 曾巩生平介绍
★ 曾巩的词
★ 曾巩《席上》
★ 曾巩咏柳古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