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简介(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ohh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姓名: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
性别:女
出生年月:1889-1957
国籍:智利
所获奖项: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1957)智利女诗人。出生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北北的维库那镇。当都是的父亲在她岁时弃家出走,不知去向。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进过学校,靠做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姐姐辅导和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9,进短期训练班学习,毕业后成为正式教师。19转入中学任教。此后10余年间辗转各地,历任中学教务主任、校长等职。1922年应邀到墨西哥参加教育改革工作。1924年回国,接受了硕士学衔和最高退休金。同时又被政府任命为驻外代表,先后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鲁塞尔和美国去作领事。1957年1月10日,诗人病死于美国纽约。
从1905年起米斯特拉尔就在地方报刊发表诗歌。19,她与一位年轻的铁路工人相爱。婚前,对方摒弃了她,另有所爱。数年后,此人又因爱情与生活的失意而举枪自戕。这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催开了米斯特拉尔的诗歌之花。19,在圣地亚哥的“花节诗歌比赛”中,她以悼念爱人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诗》获第一名。192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绝望》。其中大部分深邃的觉醒、憧憬和绝望。她以清丽的形式表现了深邃的内心世界,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24年,她的第二本诗集《柔情》出版。这是一本歌唱母亲和儿童的诗集,格调清新,内容健康,语言质朴。1938年发表第三本诗集《有刺的树》后,她的诗内容和情调有了显著的转变。她放开了眼界,扩展了胸怀,由个人的叹惋和沉思转向博爱和人道主义,为穷苦的妇女和孤独补求怜悯,为受压迫被遗弃的人们鸣不平。诗人的最后一本诗集《葡萄区榨机》于1954年出版。她的思想境界较前更为开阔,对祖国,对人民,对劳苦大众表达了浑厚的情感,标志着她的创作达到了更新高度。
1945年,“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西美洲第一位获得该奖的诗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6
籍贯:荷兰登海尔德
学历:乌得勒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赫拉尔杜斯·霍夫特1946年生于荷兰登海尔德。197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起在乌得勒支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79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丹尼-海涅曼奖。1982年获得沃尔夫奖,同年成为荷兰科学院院士。 霍夫特和他的老师韦尔特曼因70年代作出的“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牢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计算物理量。
众所周知,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后二者又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为了研究夸克,50年代制成了第一台加速器,这标志着现代粒子物理学的诞生,科学家首次可以研究如何轰出新的粒子及其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物理学家们提出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它将所有基本粒子分为夸克、轻子和互换粒子三类,前二者在后者的参与下产生强力和弱力。但是最初物理学家们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模型,因此很多人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感到悲观。但是年仅22岁的霍夫特在他的老师韦尔特曼指导下,从1969年开始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在他们1971年的文章中成功地严格证明电弱统一理论是可以经过“重整化”而消除其中所有的“无穷大”的,从而证明弱相互作用也能和电磁相互作用一样地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接受实验的精确检验。这是人们对弱相互作用了解的一个飞跃。自那时起,人们不断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对电弱统一理论进行精确计算,做了大量预言。同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也对大量电弱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精确测量。近年的分析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电弱统一理论成为本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大的划时代的成就。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还预言了顶夸克(当时还未发现的第6种夸克)的质量为171.4gev左右。后来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找到了顶夸克,直接测量的顶夸克质量为174.3gev左右,与上述预言相符甚好。这也是电弱统一理论精确计算的一大成功。
目前在电弱统一理论中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弄清楚。higgs场至今还未在实验中找到。由于探索真空中的物质涉及人们对一切物质的质量起源的了解,所以它是人们现在最关注的高能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
姓名: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bjornstjerne bjornson)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30-1914
国籍:法国
所获奖项:19诺贝尔文学奖
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frédéric mistral,1830~1914)法国诗人。生于罗纳河口省的马雅纳,该地属古代的普罗旺斯地区。美丽的故乡陶冶和孕育了他的诗情,诗人从小深受普罗旺斯母语和当地习俗影响,并以普罗旺斯语进行创作,歌颂故乡美丽的山川风物和古老文化。
米斯特拉尔在艾克思普罗旺斯学院取得法学学位之后,便致力于诗歌创作。1852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普罗旺斯》,此后用了7年时间创作了长诗《米洛依》(1859),从而赢得了世界声誉。
继《米洛依》之后,米斯特拉尔又出版了一部英雄史诗《卡朗达尔》(1866)、诗集《日历》(1867)、《黄金岛》(1876)、叙事诗《奈尔特》(1884)、诗剧《让娜王后》(1890)、叙事诗《罗纳河之诗》(1897)、叙事诗集《油橄榄的收获》(1912)等。此外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还有《新普罗旺斯字典》(1879-1886)、回忆录《我的一生---回忆与故事》(1906)等。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犹如一座高大不朽的纪念碑,用以荣耀他所钟爱的普罗旺斯”(颁奖词)。
普罗旺斯语本是沉寂已久的古老语言,如今由于诗人的努力,它又变为活生生的文学,这是当时欧洲文坛的一件大事,而米斯特拉尔为复兴普罗旺斯文学所做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普罗旺斯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了表彰他的创作成就,法兰西学院曾四次向他颁奖,法国文学院授予他荣誉十字勋章。1904年,由于“他诗作的新颖的独特性和真正的灵感,忠实地反映了自然景色及其人民的乡土感情”,米斯特拉尔与西班牙的埃切加赖,同获诺贝尔文学奖。
诗创作:《卡朗达尔》、《日历》、《黄金岛》、《奈尔特》、《让娜王后》、《罗纳河之诗》、《油橄榄的收获》等
回忆录:《我的一生---回忆与故事》
米斯特拉尔的诗词欣赏--水做的女人
文 / frank4273
米斯特蓝(1889-1957),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斯特蓝,这位小女性我曾在诗词点评对她有所介绍,说她是为情所生,爱是因为情,恨也是啊。下面的这首诗歌就是她写给她死去的丈夫的。
《陶薄
我梦家桓黾蚱拥奶毡出现在眼前,
私你的骨灰装殓;
弊拥谋诰褪俏业拿婕眨
咱俩的灵魂和睦相处G酌芪藜洹
我不愿侥愕墓腔胰鲈谏凉獾慕鸨里,
也不愿在镜裣缚痰墓糯珍罐里安放。
只愿侥闶臻缭谝桓鎏胀恋谋子里,
简单朴实就像我裙子上的皱褶一选
这一天下午我到河边教胀晾倘
心潮饭觯制作那个陶杯。
扛着准诘呐└敬幽抢镒吖,
嗣悄闹道我在捏丈夫的床帷。
我侥且槐陶土捧在手里,
讼褚凰坷崴从指缝里无声地流去。
我矣贸人的亲吻给杯子打上印记,
我无限深情的目光是你唯一的寿衣
米斯特蓝的诗歌受西方的古怪思想影响较小,所以她的诗歌朴实但用情较深。我曾经说她的诗歌适合初学者学习,而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习用情,如果写诗歌没有十分充沛感情的话,那么写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生命的。
米斯特蓝十分喜欢用对比和反差,象上面的诗歌中,“闪光的.金杯”、“古代珍罐”和“皱褶陶土的杯子”,还有第三段中农妇们的想法和作者本人实际的做法也是。还有她写她丈夫的被判说“尽管你在招呼别的女人,我仍然听见你的声音。”
另外附一首说纳⑽氖,也是写丈夫的,不过这个是后期写的,欢爱多一些,当然都是幻觉,她该死的丈夫再也不会回来了:
丈夫1鹇Ы粑摇D闶顾象水里的百合似的在我身体深处浮起。让我象静水一样呆着吧。
拔野桑多给我一点爱!我多么娇小,将同你形影不离;我多么可怜,将另给你眼睛、嘴唇,让你享受世界的乐趣;我多么脆弱,爱情将使我象陶罐一般坼裂,倾泻出生命的美酒。
粤挛野桑∥也铰孽珲牵替你端酒时笨手笨脚;是你把我充实成现在的模样,是你使我的行动变得这么怪里怪气。
比以腿魏问焙蚋亲切地对待我吧。别热切地搅扰我的血液,别激动我的呼吸。
如今我只是一飞茨唬晃艺个躯体只是一幅有个孩子在底下睡觉的纱幕!
第一段简单的介绍了嘶吃辛耍水里的百合花指她们的孩子,她想象静水一样呆着;第二段写她此时非常需要关爱。第三段写因为怀孕她做不好事情;第四段写希望得到爱,但要温和一些。第五段恐怕揭露了现实,她无法怀孕,她的丈夫早死了n年了,她只能抱一抱别人的孩子罢了。
可恋呐性。
性别:男
籍贯:俄罗斯北方阿尔汉格斯克人
生日:1929年12月6日
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1957年4月14日生于俄罗斯北方阿尔汉格斯克,13岁被保送入读莫斯科音乐学院附属中心音乐学校,在钢琴导师季马金(e.m.timakin)启发性的教导下,普列特涅夫学业大进,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音乐尖子,大有希望.16岁那年,他被派往参加1973年巴黎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冠军.翌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直升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名钢琴家弗莱尔(y.v.flier)的入室弟子.期间,视奏、即兴能力特强的普列特涅夫接触了不少各类风格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个月内就能弹完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师生虽然经常在音乐见解上有所争论,不过,弗莱尔非常爱惜这位嗜学不倦的学生,在病重期间仍然热心指导普列特涅夫参加1977年第五届全苏钢琴家比赛和1978年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的准备工作,结果普列特涅夫荣获两项的钢琴一等奖,却来不及见上老师最后一面,弗莱尔就已病逝,这使得普列特涅夫终生内疚.
1990年,苏联解体不久,已有10年指挥经验的普列特涅夫,在艰难中创建了俄罗斯国家乐团.
rno于1990年11月16日首演的成功,震撼国际乐坛,次年6月获邀赴德国参加第三届波哥列利奇音乐节演出.10月,作为第一个俄罗斯乐团访问梵蒂冈,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私人音乐会演出.不久又作为第一支俄罗斯乐团赴以色列巡演.随后,rno还访问过美国和日本.
1993年3月,rno/普列特涅夫在莫斯科演出了一场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50周年的音乐会,同年还首次在瑞士卢塞恩音乐节中亮相.1996年7月参加了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活动.这支新兴的乐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好评如潮.
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的普列特涅夫,又精通7国语言,成为现代乐坛不可多得的音乐全才.21世纪是属于普列特涅夫的!
录有cd: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全集》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米亚斯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灰姑娘》(舞剧)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鸟》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暴风雨》、《曼弗雷德交响曲》、《睡美人》韦伯《音乐会曲》、《邀舞》、《奥伯龙》序曲、《俄罗斯序曲集》、《魔宫王国》除钢琴、指挥之外,普列特涅夫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包括《交响3部曲》、《5重奏》《哈萨克主题幻想曲》(为小提琴与乐队)、《狂想曲》(为钢琴与乐队)等.另外,他还改编了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睡美人》组曲为钢琴曲
★ 格斯拉颁奖词
★ 舍·尤素夫简介
★ 维拉斯的守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