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圆饼缺微散文(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百变大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月圆饼缺微散文
“吱……”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们摇下车窗,在车前的盘山公路上,大大小小的车排成了长队。下车的同事回来说:“前边出车祸了。”我们深入某山村采风一周,次日便是中秋节,这是往市里返。
我迫切地想知道伤亡情况,拉着同事往车祸现场探行。马路中央,一辆摩托车与一辆大卡车迎面相撞,摩托车已经变形,还有三个人躺在马路不同的位置,都已经血肉模糊。不远处,洒落着月饼,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缺角的,损边的,摔碎的都有。
“已经打120了。”有人说。
两边是海拔1000多米的山谷,四周寂静无声。一线天的`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挂上了一轮满月。此时,在我看来,月光的银辉有些冷,刚刚过来的急救车,只从现场拉走了两个人,另一个人还在冷冷的马路上躺着。
她是一位30多岁的妇女,有一只黑色的凉鞋摔出去了老远,手里还抓着装月饼的白色塑料袋子,袋子里的月饼是农家自制的,大多已经破碎了,散发着麻油、果仁的香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还没有人来认领尸体。她仍然睡在冰冷的马路上。四周的山依然莽莽苍苍,路边的树依旧挺拔高耸,月光照在马路上,依旧影影绰绰。夜空的星星稀稀疏疏,“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说每一个人死后,都会成为天上的一颗星星,我不知哪一颗星星是她?
在山西的民间,中秋节夜里,人们会在院子里摆上供桌,香案,月饼,水果,祭祀月神。一家人一起吃月饼,也预示家人团圆之意。然她的家人等不到她一起吃月饼了,叹惜!
月有圆缺
小西湖小学三(1)班 陈其舟行
有一天,好奇心驱使我一直仰望星空,因为我在书上看到说:“如果一个晚上一直遥望星空,你一定会看到几颗流星。我当时十分盼望看到流星,所以我一直抬着头,呆呆地望着星空出神。可从做完作业一直到妈妈喊:“舟行舟行来睡觉了……”我还是没有看到流星,却看到了圆圆的月亮,当时我想:“一定是运气的问题吧!明天再试试吧!”
第二天晚上,我一做完作业就跑到阳台上遥望星空,可惜又没有看到流星。漆黑的月空中又看到了皎洁的月亮,不过却是弯弯的,那时我很奇怪:“咦?昨天还是圆的,今天怎么就变成弯弯了?”去查查资料。
于是,我就查找了资料:
原来月球反射阳光发光,随着月球的运动,产生了月球反光部分的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不到月亮反射光光线,叫做新月,或叫朔。这时是农历初一。初七之后凸面向西的半个月亮叫做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亮对着地球的一面称为满月,或叫望。满月的明亮面逐渐变小,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凸面向东的半个月相称为下弦下,这时的月亮半夜时分从东方升起,一星期后,月相又回到朔。
瞧,歪打正着,虽没有看到流星,但是观察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收获也不小呢!
燃烧的太阳不懂月的圆缺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这首歌勾起我的联想,那句“永恒的燃烧太阳不懂月的盈缺”仿佛使我置身于两个相互难以读懂的世界里。
不知不觉,我站在窗前,举目眺望燃烧的太阳默默想:你在蓝天白云中绽放光芒,又骄傲地将火一般的热情铺撒于大地上,你是高贵与骄傲的使者。你当然知道,春夏秋冬对你是何等的热爱,人类对你是何等的赞美!是你用温暖唤醒冬天沉睡的土地;是你用热与爱耕耘春天的希望;是你用温柔托起夏天的笑脸;是你用光芒染红秋天的收获!
就在这时,那句“永恒的燃烧太阳不懂月的盈缺”又一次萦回在我的耳畔,我又顿觉伤感,出生高贵的太阳是否能去读夜的孤独与黑暗?是否能去读月的盈缺呢?
我善于遐想,每当走在夜路,或者深夜难眠时,都喜欢去看月亮,看月的圆缺,看月的透明度。如果找不到月亮时,我就会有失落感,这样的感觉已经很多年了。
二十八年前,我和我爱人结婚后不久,我爱人就出野外作业,我一个人独守在家里。晚上,我经常撩开窗帘,看着星星和月亮,真心希望它们能来读我孤独寂寞的心。有一天,由于我孤独难忍,就对着半圆的月亮默默地倾诉着我对爱人的思念,就在我泪水情不自禁落下时,忽然觉得月亮在与我说着什么,又好像和我一样落下孤独的泪水。它好像对我说:虽然我挂在高高的天空,有许多人欣赏与赞美,可有谁知道我的苦衷呀!我永远看不见蓝天白云,永远看不见燃烧的太阳,看不见春夏秋冬旖旎的风采,看不见大海的磅礴,看不见高山的伟岸……你知道吗?多少次我遥望太阳,想感受它燃烧时的激情,想感受它的高贵与浪漫,想感受它光芒四射时的傲慢……然而,我知道那是我永远的梦想,永远的遗憾,我只有在黑夜里默默地变圆,变缺……但相信我会永远跟随着太阳,让它永放光芒!
面对着月亮对太阳的.渴望,面对着月亮的伤感,面对着月亮的温柔与无私,我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孤独,安慰说:“如果说太阳是白天的使者,你就是黑夜的使者,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人类的最爱!温柔女人的象征!”
那个晚上,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还在想象着太阳与月亮,想象着什么才是幸福!我又突发奇想,月亮一定会认为依偎在太阳怀抱的那一刻,一定是最幸福的,哪怕燃烧的太阳将月亮熔化!想着想着,我不由地抱起松软的被子,仿佛我就是那温柔的月亮,恬静地依偎在太阳的怀抱里……
醒来,我爱人从工地回来,静静地看着熟睡中的我。我相信那一夜,太阳读懂了我的孤独。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用我对爱的执着,我对人生的眷恋,将太阳的光芒注入我的生活里,注入我灵魂的深处,但我不知道,太阳是否读懂月的温柔与高贵,是否读懂月的圆缺?
缺爱心情散文
您感觉自己得到足够的爱了吗?如果您回答说“没有,这很正常。也许您会说“得到了,但未必说的是真话。有时候,您觉得说的是真话,但那只是头脑里想的话,您的头脑和您的实际感受是不一样的。头脑、理性是最喜欢说谎的。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您强调要对方关心、爱护、在意、体贴自己等,或者虽然没有表达,但内心在这样想,这就是缺爱的体现。
扩大到非亲密关系中,界限不清楚,过分地要求对方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不能够承担责任等,其实根子上也是缺爱。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缺爱?根本上,这是由于迄今人类(当然包括中国)人格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大多数人在成家以后都没有成长到能够主要以通心的状态来对待子女的程度。
为什么?大家都缺爱。父母缺爱,父母的父母也缺爱……
“缺爱?不少做父母的马上就会提出质疑:我花了那么心血!我含辛茹苦!我巴心巴肝养育你!
是的,是的,你说的没有错!的确,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你的这些付出有多少是通心的呢?
它们完全是适合我的需要的吗?是在我愿意接受甚至乐意接受的方式下进行的吗?
我没有说你不爱我,只是说,你和我不通心,至少是与我通心不够。
缺爱,实际上就是缺父母与自己的通心。或者说,就是在未成年之前,父母和自己没有足够的通心。
成年后,带着缺爱的感觉找对象,把对象当作父母。有了小孩后,缺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必然带着缺爱的.感觉,只会重复自己父母的模式,或者至少带着他们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来养育子女,等于就把缺爱的感觉传递下去了。
打断这个链条,需要自己艰辛的成长。
打断这个链条,就是学会通心。
学会通心,打断链条,也包括能够体谅父母,他们还没有学会通心!
以下照片,是我今年的部分心理学活动:
在亲密关系中,大多数人都强调要对方关心、爱护、在意、体贴自己等,这就是缺爱的体现。
扩大到非亲密关系中,也是界限不清楚,过分地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不能够承担责任等,其实根子上也是缺爱。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缺爱?这是由于迄今人类(当然包括中国)人格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大多数人的人格在成家以后都没有发展到主要以通心的状态对待子女的程度。
为什么?大家都缺爱。
“缺爱?不少做父母的马上就会提出质疑:我花了那么心血!我含辛茹苦!我巴心巴肝养育你!
是的,是的!你说的没有错!
的确,你付出了很多很多!
但是,你的这些付出有多少是通心的呢?
它们是适合我的需要,是在我愿意接受甚至乐意接受的方式下进行的呢?
我没有说你不爱我,只是说,你和我不通心,至少是通心不够。
缺爱,实际上就是缺父母与自己的通心。或者说,就是在未成年之前,父母和自己没有足够的通心。
成年后,带着缺爱的感觉找对象,把对象当作父母。有了小孩后,缺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必然带着缺爱的感觉,只会重复自己父母的模式,或者至少带着他们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来养育子女,等于就把缺爱的感觉传递下去了。
打断这个链条,需要自己艰辛的成长。
打断这个链条,就是学会通心。
学会通心,打断链条,也包括能够体谅父母:他们当时还没有学会通心!
举杯向月,心字成缺散文欣赏
枯叶堆积的时光,埋藏了多少无人窥见的惆怅?有星子闪烁的夜,举杯静默苍穹。凭着素心一瓣,撷来笔墨几行。
总在无心睡眠时,才记起年少不该纵酒。明月高楼独倚,那酒入愁肠,怎不化作相思泪。想来自己也非清心寡欲的女子,心里挥不散的旖旎情怀,糅合了太多红尘纷扰。
红尘,谁又能看穿?
与有情人相逢离散,那些轻如柳絮的尘缘,在明媚的日子里将彼此萦绕。也别去怪相遇太美,年少缱绻的时光,即使心碎,亦无怨无悔。
书里总说:“天不老,情难绝。”举杯向月,祈求心中的牵绊,梦里的相思都随风去吧。这孑然红尘数不尽的悲欢,挥一挥衣袖,奈何,总不能潇洒来去。叹息岁月的帷幕下,那个用回忆取暖的人,寂寞成了习惯。
脑海里还有一些画面,天上人间,有你的地方,总有一树梨白似雪。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不老的梦。那是一份,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的.纯真。到了如今,也不再做作于什么,陪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一首老歌,在天涯的两端唱起。这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聚散离合更断人肠?
有些故事,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依然会有人念起。纵然过往一如云烟,有风的夜,眼角的泪水总是忍不住要寂寞蔓延。
理想的人生,当是能经历风雨。只是还未曾感受青春岁月的郁郁葱葱,爱和恨已将曾经的期冀夭折。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远离塞北的孤雁,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辽阔的荒野。
等待一场花落如雨,让自己倾了心,暖了情。不再忆起,“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的悲哀。“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是痴心人的共鸣。“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是传唱千年的执着心事。是谁在耳边叫喧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鼻息一动,那冬日的冷冷寒风仿佛又送来了那时的花香。
孤独前行的日子,已经分不清什么是此生最深的感动。只是岁月静好,念起曾经,嘴角会掀起一丝弧度。也许爱,永远存在于前行的路上吧。总是害怕这个季节的寒冷,会枯瘦心底仅存的暖。于是,努力搜索着记忆中每一个幸福的片段。只是每一次深切的回忆,都是一段痛彻心扉的旅程,在心里,多么希望会有那么一个人,愿意与我同行,相伴我一生。
如果明天的夜不再有月亮升起,或许游走在寂寞边缘的自己,眼角便不会淌出泪滴。心澎湃的像潮汐,只待念你时有风涌起。放下纸笔,给自己再续一杯酒,高楼独倚,终是酒未到,先成泪。。。
。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偶。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雁往南飞,蝉声飞散;枫叶似火,云卷云舒。不知不觉间拉开了金秋的帷幕,随即而来的便是这舞台剧帷幕前不可少的华丽开头——中秋。
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赞她的是积蓄,是由于夏天才过不多时候;吟她的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入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圆圆的月光下,少不了的是那一盒又一盒圆圆的月光,尝不尽的是那节日的美食,谈不完的是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恋远在他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最喜人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外观如大饼的月饼,很厚实,味美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烤出来的,上面都刻画出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糖,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伍仁、葡萄干。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盛上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随着物流发展,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没有太多的变化,总是那么清晰、均匀。所以一到中秋节,总要吃上两大块月饼,吃会纯真、吃会传统。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漫天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及时的店铺的玻璃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但请回头,去寻找那串思恋、甜美的味道。——月儿圆饼儿香。
缺月落疏桐散文
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忙的感觉都拿不出时间来歇歇。偶然间抬头,望见窗外那一抹抹紫影,瞬间思绪飘出好远……
那是个春雨如注的夜晚,打雷闪电似一夜不停。窗外树影枝摇,也仿佛一夜不停似的。自己倒也没觉得有多可怕。窗外的大梧桐树,紫色花朵摇摇坠坠,蜜蜂嗡嗡忙飞,只是树高的让人不得仔细欣赏。夜雨一落,第二天一早,看的满地落花,倒也不觉得可惜,忙拣来一朵朵品相良好的花朵来,看看这朵芙蓉泣露似的,那朵犹带折痕,顿时又有伤春之感。
想那夜雨之前,蜜蜂飞舞枝头间,忙碌着。当然,我们小孩是不知道人家忙着什么。等到受不住自然引力掉下一朵花,顿时赶紧跑过去抓在手里,摸摸、瞧瞧、闻闻,又忍不住用小嘴去啜那花香,一瞬间花蜜入喉,却不如闻着那般清淡雅致了,便又迅速抛开。
让我记忆犹新的当然还是那夜雨,虽然打雷闪电在孩童幼小的心灵中是及其可怕的存在。但我在这夜雨中,却是不断的想象着。待到第二天一看,疏桐落满地,也就不甚惊讶了。因为昨天夜里,有浸透水的东西不停的叭叭坠地声。
等到下班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去找寻那一抹紫影。找到之后,默默的拍照,看蜜蜂嬉戏枝头,鼻尖嗅到一股馥郁的香气,还是熟悉的味道,带我回到以往。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这次回家的时候还特意留意了一下,身边的树木,梧桐不少,虽然没有以前多。梧桐极易成材,以前种植的人不少,到现在人们的心头爱已从杨树、梧桐、槐树,变为柿子树到现在的`新宠核桃树,不知道过几年会变成什么。从实用到实用,不知道会不会有下一个轮回。
但我记忆中的梧桐,早已被伐。是邻居家的树木。但也曾为我们家遮阴,供大家欣赏,是我们阴雨天与艳阳天的守护神。还记得花期过后,那叶子由软软的嫩尖长成有时比大人手掌还要大的叶子,看着那肉肉的、厚实的一片,很有依靠的感觉。有时夏天也做我们的帽子,遮住稚嫩的脸,有时深秋,落叶枯黄之际也做猪羊的草料,供它们长大。还记得我们两人合抱也抱不住他巨大的腰身,也曾躲在他身后,遮挡幼稚的想法。数不清得太多的回忆,伴你我,终成良材,也算是得其所。
也想你或许是偶然长成,天地一个顽石,待得农人仔细查看后。原来是一可造良材,遂以栅栏围之。默默除草,浇水。待到扎实之后,方才罢手。又或许,是偶得一苗木移栽至此处,也以栅栏围之,默默除草,浇水。待我初识鸿蒙之际,也不用担心我这劣童,会折断你那幼枝罢。我充其量也仅刻字罢。但我喵上的也是其他可操作的嫩枝。
你许是那只凤凰非梧桐不栖的木头呵!
秦楼月·楼阴缺原文及赏析
原文: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烟,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译文
楼阴缺处,栏杆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空中皓月一轮。月儿照东厢,满天露冷风清,杏花洁白如雪。
隔着烟雾,听催促时光的漏壶下,铜龙滴水,声如哽咽。厢房里帷幕昏暗,灯儿结了花。灯儿结了花,我只做了一会儿春梦,便游遍了辽阔的江南。
注释
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
栏干影卧:由于高楼东厢未被树荫所蔽,因此当月照东厢时,栏干的影子就卧倒地上。
厢:厢房。
一天:满天。
烟:夜雾。
金虬(qiú):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
罗帏:罗帐。指闺房。
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赏析:
全词描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也亦写寄托之情也就是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君之意。词分为上下两阙描写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词的上阙写楼外月色夜景。楼阴缺处,月光向东厢投下了栏杆的影子。影向东,则月偏西;月偏西,则夜已深。“东厢月”三字,按词牌格式规定,须重出。后出三字属下句,则浩然风露,似雪杏花,尽被包容在这月光下的银色世界里。“杏花”,为点季节,也是春夜外景迷人画面的主体,青春寂寞之怜惜情绪,已暗暗蕴含其中。李白以“床前明月光”引发故乡之思,这里写深夜月色,也为后半首写闺阁愁思不眠,先作环境和心情的烘染。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词的下阕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然后转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夜露已落,一切都这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烟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似声声哽咽。作者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特别是“隔烟催漏金虬咽”找人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又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
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念的人又在哪?梦中是否能见到?作者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中的这句“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缺了角的年散文
年三十前一天,我带着老公、宝贝,妹妹和她的男朋友到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给爷爷奶奶拜完年,我拉着宝贝走进了家。
好几个月没回家了。一进家门,就看到父亲的照片对着我们微笑。我叫了声:“爸!”不知道为什么,原本以为不会掉的眼泪又下来了。
宝贝很乖,站在我边一动不动,跟爷爷对视着。老公拉拉宝贝的手,叫她叫爷爷。
宝贝怯怯地叫了声:“爷爷。”
我告诉爸爸,宝贝考试考得还可以,两门满分,数学98。我知道老爸在的话,一定会欣慰骄傲。我还想说什么,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回头,却看见妹妹拉着男朋友的手,站在背后。我默默让开,让爸爸认识一下他的新女婿。
第一次,就在这个屋里,我们过年的时候缺了一个人。
那年,爷爷奶奶也在,小姑一家也在,惟独少了爸。
我们刻意不去提起老爸。
满桌的酒菜,大家都在相互敬酒却谁也不敢提起老爸。
一回头,我看见小姑旁边多放了一套空碗筷,我正想拿走,突然看见小姑正往碗里夹菜。那是父亲最爱吃的螃蟹。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流满面,一声不吭,开始往碗里夹爸爸最爱吃的菜。我不敢看奶奶和妈妈,我想她们一定也红了眼睛。
突然之间,屋子里都静下来了。
奶奶哽咽着说:荣啊,你吃吧。(荣是父亲的小名)
我那时就想,父亲在,一定就在我们身边。
以后每年在老家过年,我们总要多放一副碗筷,仿佛爸爸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每年过年,我总想要是父亲还在多好。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依旧一边喝着老酒一边逗着宝贝玩。
从此的年,都缺了一个角。
《童年的年》
小时候对过年是望穿秋水的那种企盼。
因为过年有崭崭新的衣服穿,有红包可以拿,有爆竹鞭炮可以听。
新衣服照例是棉衣,妈妈亲手做的.那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不过年是不能穿的,只能摸几下,看几眼。等吃完年夜饭,就迫不及待地跑进房穿起来。棉袄第一次穿,料子还没洗去浆头,稍有些硬。但是有些好闻的打过浆的味道,一闻就感觉很开心,是过年的那种味道。棉衣可以没有绣花,但是口袋一定要要,如果谁的棉衣上没有口袋,那是要给伙伴们笑的:你红包放哪里啊?
红包是用来剪大红喜字的红纸包的。常常是几角钱,要是满一元,你就可以乐得到处跑到处炫耀,不用担心老爸会用眼睛瞪你,谁叫今天是春节呢。别小看了这一元钱,那个时候有半分的糖,冰棍才几分钱,想想我可以享受多长的幸福啊。
爆竹和鞭炮我是不敢放的,但是听听还是很乐意的。尤其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都吃喝得醉醺醺的时候,突然谁家的爆竹响了,就像是燃着了一连串,接着就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一直都可以接到第二天早上。
小时候过年,爷爷兴致好的时候,常常会自己酿些米酒。一到年三十晚上,总有些个没多少钱买酒的左邻右舍来套近乎,爷爷总是乐呵呵提着那个用竹子做的酒罐一勺一勺往外舀。我和几个姑姑叔叔们(他们也比我大不了多少)总是瞪大眼睛,看着惟恐爷爷多舀了。爷爷酿得那酒,真甜啊。酒清澈得很,闻着就是一股香甜的酒味,我相信现在的一些名酒肯定没爷爷酿的味道好。酒很好上口,但是酒劲一直要到后来才上来。常常是,喝到最后,大家都是通红通红的脸,含糊不清的大舌头,相互乱指的手指头。(我酒精过敏,一碰酒就发红疹,常常奇怪,小时候喝爷爷的酒怎么就不过敏呢?)
过年的时候,若是到几家年头上准备婚嫁的姑娘家去,一准会看到准新娘在那绣花。一般都是绣枕头。那个时候,谁出嫁要是没有自己绣的枕头作陪嫁,那是要给人笑话的。我还记得小姑当年绣枕头的情景。用的是一块粉红的料,绣的是一对大红的鸳鸯。小姑总是偷偷在自己房里绣,不肯多给我看看。我常常趁她吃饭的时候才溜进她的房里偷看上几眼。看着鸳鸯慢慢翅膀头尾都齐了,我就知道,小姑的好日子不远了。我可以帮小姑提嫁妆,去看小姑的新房了。
那个时候家里穷,一到年关,父母爷爷奶奶就愁着脸。我们这帮小的可不管那么多,好像新衣服、红包和新年的大餐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管等着,总会有的。确实也是这样,这么多年了,他们也从来都没让我们失望过。
只是过了那么多年之后,我们做了爸爸妈妈,张罗里过年的事来,念叨着过年真累啊的时候,才发现,当年的父母和祖辈,多么的不容易。要知道,家里那么多小的,少了谁的都不肯啊。一针针缝制出来的棉袄,一分一分省下来的或借来的一元钱的红包啊,包含了多少对子孙辈的疼爱和祝福啊。
缺根筋的路人甲散文
这个学期刚到学校那天,在小北门外的雪源面店吃盖浇饭,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冲进店里,四处张望一下,然后直愣愣地望着店里的服务员,问:“这里有没有瘦肉炒米粉?”
服务员问:“什么瘦肉?”
那人说:“猪肉,猪肉有么?”
我直冒冷汗,心想:“大哥,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伊斯兰清真餐厅么?莫非你从火星上来的?”
果然,服务员脸色有些不对,似乎好不容易才压下火气,阴着脸,翘起大拇指,往身后一指:“要吃猪肉到那边巷子里去,这里只有牛肉和羊肉!”
那人仿佛突然发现什么似的,对着坐我旁边桌上吃饭的两个食客说:“哎呀!原来你们也在这里!操,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不由自主地把吃饭的头埋得更低了——虽然我不认识这人,可是我觉得他这样的人,很可能把我误认作他的.某个熟人,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就太恐怖了!
他又扭头冲着服务员,满脸疑惑地说:“猪肉不是瘦肉么?!”然后没等他那俩熟人回他话,就大步流星地朝门外走去,匆匆地离开了。
回到宿舍的时候我还在想,他那俩熟人真是惨,不知道后面的饭是怎么吃下去的;还有,不知道这位大哥回去之后,会不会和别人说他今晚去某某餐厅找食时遇到一个态度很不好的服务员呢?
夏月散文
明媚的月挂在山顶,黑夜的眼睛,洞察大地的黑。
夜,无言。淡淡的月光播洒在大地上,注满大地的黑窟窿。
月渐高山顶,喘着气。夏之风为它舞蹈。我趁机捕捉了月的光辉,我诚挚仰望这若远若近的月。
我寻找到一个视角,不再徘徊,领悟月的高雅,深沉。
月辉播酒了若千年,曲折的身影依旧那么明,我双手捧着一泓月辉引吭高歌。
其实,风景是二合一,明媚是风景,黯淡依然还是风景。
于是,我并不担心它何时有,何时无,我只顾抬头望月 。
夏夜
月亮害羞地躲开了,今夜无月。
一张黒乎乎的大网罩住整个大地,这太过于热情,我喘不过气来。
我睁开眼睛眺望无边的夜,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苦苦寻觅比理想更美的花朵。
无获。
视线在黑中延伸,我看见星星点点的灯火,灯火翻阅我对生命的沉思,沉思沉淀成一首与灯光有关的诗歌。
于是我在诗歌中飞翔,我成了夜空中一朵云。透过夏夜的黑,抵达彼岸的光。
夏晨
夏晨一揉一了眼睛。
甩开一一夜的忧愁,种植晶莹的露珠,与刚经黑夜包裹的万物对白。
尽管夏夜的背影刚走,但怀旧思念依旧,弄一湿了晨的眼,我未读懂几小时前夜中那场大雨的疲惫。
夏晨欣然开花,梦的姿态。我看见一千朵雪白花朵在空中悬浮,接着,我看见一千颗青色*果子在空中游荡。
夏火
夏火在地下拥挤,猛然间向天空伸出一条火红的舌头,吸引夏日的`天空。
此刻,我看到了一万盏灯在黑夜里点亮,我看到一万点火星在夜色*里闪烁。我看见夏火以有限的力量拼命燃一烧,昭示着夏火在春夏秋冬之中位置的重要。
夏火在地下运行,变成炽一热岩浆的驱动力,我能想象出它刚劲的姿态,我似乎看见了它造就的景色*壮观的大山。
夏火运行着,我想到了太陽里那火的意义,造就了地球上的奇迹,生命;我想到人类开始使用火的意义,促使文明不断进步。
夏果
夏天,把花儿从枝上赶下台的家伙便是果实。
它是植物汁液的一部分,是花儿流尽眼泪才结成的青色*的东西,是日子的功劳, 是花儿的后悔药。
夏天,果实在枝头闪耀,这泛着黯淡色*泽的家伙仍禁不住大地的诱一惑,聋拉着脑袋,在地上似乎要寻一个理想的角落。
于是,某些向往安乐者便挣脱树枝,掉在地上,变成一个实心句号完结生命,直到干枯。
而果实的精英们,则历经考验,变成金秋的希望,在枝头不断成长。
似乎,果在果之间也在某些琢磨不透的道理。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月作为美的代名词。写月的诗句也被千古传诵。如: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清照的“月满西楼”……
每每到了夜晚,或昂首细视,或托腮仰望,都发现月无尽的美。
冬季的一个夜晚,月圆得出奇。那一轮月静静地悬在漆黑的天幕中,宛如一块皎洁的玉。找到一个看月最清楚的角度,再细细观察时,发现月垂得更低了,好像跳起一抓就能摘下。但无论怎样伸手却无济于事,月仍矜持地在空中徘徊,不愿下来,但你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中秋之后的月又会逐渐变小,称为月牙。月牙小船般的形状,依旧很美。调皮的云朵偶尔飘过来,月就成了云的帆。无需用桨,这艘云月小船便可缓缓航行在天边。
月如梦,一碰便碎;月如花,温柔妩媚;月如水,沉静优美;月如画,令人迷醉。
每一个月夜,欣赏月,都情不自禁地想说:“月,很美……”
★ 缺月落疏桐散文
★ 月有情-散文
★ 缺盈作文
★ 议论文:修缺
★ 七夕月优美散文
★ 静夜月叩门散文
★ 化月-散文诗歌
★ 静月的散文
★ 初夏微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