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感知空间位置关系数学活动:住哪里(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浣花若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活动目标: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2、能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坐标的具体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欢使用数学语言。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2、1~5的数字卡片两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单元和楼层。
1、设置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认识坐标的期待。
师:动物园盖了一座新的大高楼,有很多房间。(出示没有楼层和单元数字标记的5×5楼房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子、小狮子还有大象每人选择了一个房间搬了进来。(教师分别把动物图卡贴在相应的坐标位置)它们搬进了新房子,高兴极了。可是这下忙坏了门卫大叔叔,因为这些小动物的好朋友们来了他们的新家做客,门卫叔叔就要一个一个带客人上楼,一天要跑很多趟,累得都喘不过气来了。现在,又有一位客人要去小狮子的家,可是,门卫叔叔再也爬不动楼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门卫叔叔吗?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有幼儿说到告诉客人小狮子的家住在2楼时,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是2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
师:我们在旁边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层楼,2表示第二层楼。。。。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狮子住在2楼,可是2楼有那么多房间,到底是哪一个单元呢?(幼儿说出第一个单元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第一个单元的?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的。)
师:我们在下面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单元,2表示第二单元。。。。
3、正确表达小狮子家的位置,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出小狮子家的位置,小狮子的家住在1单元2楼。
二、练习坐标位置的口头表达。
1、教师扮演客人要去x小动物家,请幼儿集体回答,
师:大象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呀?(重音放在“单元”和“楼”上。)
2、教师扮演客人去x小动物的家,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要去小兔的家,他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
三、学习坐标位置的书面表达形式。
1、师: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帮了门卫叔叔很多的忙。有一天,又来了个特殊的客人,又让门卫叔叔为难了,你们还愿意帮助他吗?这位特殊的客人是小鸭子,它又聋又哑,他拿着小狗图片比划着,门卫叔叔明白了他想去小狗的家,就大声告诉他:小狗的家住在2单元4楼。可是,他是聋哑人,不会说话也什么都听不见,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带他上楼吗?动动脑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幼儿没有写下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说:聋哑人虽然不会讲话也听不见,但他的眼睛是健康的,能看得见,而且还认识数字呀!
3、请一名小朋友尝试在黑板上写下来,教师鼓励他的想法,并适时引导规范的书写规范的书写方式,即先写单元数,再写楼层数,中间用逗号隔开,两边用括号括起来。
4、再请几名幼儿分别写出另外几种小动物的坐标位置,进一步巩固坐标的书面表达方法。
四、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大班感知空间位置关系数学活动:住哪里
活动目标:
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
2、能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坐标的具体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欢使用数学语言。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1~5的数字卡片两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单元和楼层。
1、设置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认识坐标的期待。
师:动物园盖了一座新的大高楼,有很多房间。(出示没有楼层和单元数字标记的5×5楼房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子、小狮子还有大象每人选择了一个房间搬了进来。(教师分别把动物图卡贴在相应的坐标位置)它们搬进了新房子,高兴极了。可是这下忙坏了门卫大叔叔,因为这些小动物的好朋友们来了他们的新家做客,门卫叔叔就要一个一个带客人上楼,一天要跑很多趟,累得都喘不过气来了。现在,又有一位客人要去小狮子的家,可是,门卫叔叔再也爬不动楼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门卫叔叔吗?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有幼儿说到告诉客人小狮子的家住在2楼时,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是2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
师:我们在旁边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层楼,2表示第二层楼......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狮子住在2楼,可是2楼有那么多房间,到底是哪一个单元呢?(幼儿说出第一个单元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第一个单元的?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的。)
师:我们在下面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单元,2表示第二单元......
3、正确表达小狮子家的位置,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出小狮子家的位置,小狮子的'家住在1单元2楼。
二、练习坐标位置的口头表达。
1、教师扮演客人要去x小动物家,请幼儿集体回答,
师:大象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呀?(重音放在“单元”和“楼”上。)
2、教师扮演客人去x小动物的家,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要去小兔的家,他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
三、学习坐标位置的书面表达形式。
1、师: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帮了门卫叔叔很多的忙。有一天,又来了个特殊的客人,又让门卫叔叔为难了,你们还愿意帮助他吗?这位特殊的客人是小鸭子,它又聋又哑,他拿着小狗图片比划着,门卫叔叔明白了他想去小狗的家,就大声告诉他:小狗的家住在2单元4楼。可是,他是聋哑人,不会说话也什么都听不见,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带他上楼吗?动动脑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幼儿没有写下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说:聋哑人虽然不会讲话也听不见,但他的眼睛是健康的,能看得见,而且还认识数字呀!
3、请一名小朋友尝试在黑板上写下来,教师鼓励他的想法,并适时引导规范的书写规范的书写方式,即先写单元数,再写楼层数,中间用逗号隔开,两边用括号括起来。
4、再请几名幼儿分别写出另外几种小动物的坐标位置,进一步巩固坐标的书面表达方法。
四、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数学:气球住哪里
画圈:画一个大圆圈将红蝴蝶圈在一起,再画一个大圆圈,将小蝴蝶圈在一起,看看哪些蝴蝶在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说说交叉部分的蝴蝶有什么共同特点。
看看黑圈中有几根糖?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篮圈中有几根糖?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交叉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在旁边的空格中画出相应特征的标记。
根据图片上的花,按不同特征分类,然后列出算式。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路径卡片若干
活动流程:
1、 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2.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
(二)活动准备
1.纸巾盒10个,10种不同小动物图片(幼儿喜欢的)、标记小花和大树。
2.数字卡1—10,“前排”和“后排”卡片,小礼物若干(幼儿课前准备好)。
(三)活动过程
1.出示10个空盒排成一排房子,请幼儿猜猜有哪些动物要住进去?
2.逐一将小动物住进房子,要求幼儿记住你喜欢的小动物分别住进了哪间房?
3.游戏:送礼物。
(1)出示小花和大树,请幼儿给小动物们送礼物。
要求:先说出你是从哪边开始数,想要把你的礼物送给第几间的哪个小动物。
(2)抽数字牌送礼物。
4.将10个空盒排成10楼高的大楼,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住进高楼里,并说出他们分别住进了第几层楼。
5.再将空盒排成前后两排,先抽数字,再将小动物送进相应的房子里。如抽到前排5,则把礼物送给前排第5间房子的小动物,按照此规则玩序数游戏。
(四)活动反思
活动前由幼儿自己选出喜欢的小动物和准备好小礼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对序数游戏很感兴趣,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在中班的序数教学中大多是排成整齐的横列,在初步认识序数的时候,整齐的排列、习惯性的排列,都有助于幼儿较快地认识序列中序数的关系。而这个活动用了三种序数形式,幼儿都能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即使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大部分幼儿也能很快地知道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序数”这个概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上、中、下方位
2.辨识上、中、下等方位词汇,并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3.引导幼儿能正确计数
4.促进幼儿空间概念、记数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难点:培养儿童的空间对应关系及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动物卡若干,黑板,班内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小朋友玩一个“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好不好?,好,现在小朋友们看黑板。
1、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个房子是不是很漂亮?那这个房子一共有几层呢?来,我们一起数一数,那老师手里有三只胖胖猪,胖胖猪们是好朋友,他们想住在一起,那小朋友们想让胖胖猪住第几层呀?好,老师让坐得最端正,最听话的小朋友上来给胖胖猪们找家。幼儿给小动物去找完家以后,指导幼儿说出 “送几只什么小动物回哪一层家,例如:某某小朋友,你来说一下你送几只什么小动物回哪一层家?答:我送五只小狗回第一层家”
2、幼儿,继续进行游戏。
3、现在老师把你们的书发下来,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28页,好了,都翻到了吗?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柜子一共有几层?第三层放的是什么颜色的油漆罐?红色的油漆罐放在第几层?第一层放的是什么颜色的油漆罐?
4、看一看红色的油漆罐在第几层?那我们应该在第几层打钩啊?那我们再来数一数红色的油漆桶一共有几个?(用你们的小手指着,来,和老师一起数),一共有几个?那我们应该在数字几上画圆圈?
大班区域《住哪里》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数学活动《住哪里》延伸下来的区域。从我整节课下来的活动情况来看:目标定位明确且贴合大班幼儿的活动情况及主题目的。并且目标达成也有百分之八九十,算是计划得很不错。准备上也是跟着目标跟着主题走,并且每个区角布置的也比较合理,材料很丰富。那现在说一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小状况,首先就是“故事厅”。这个区角其实设想的还是不错的`,而且位置摆放的也很合理,在一个安静的区角,准备了相应的椅子以及标上座位号,给予相应的“入场卷”,一个故事机。
那先说说这个硬件设施中,故事机的声音还是偏小,幼儿只有在很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得比较清楚一些。其次就是在幼儿选择了这个区角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使幼儿懂得排队一个个入场,并且看着自己的票进行对号入座,不拥挤。这里如果一开始教师没打算干预太多的话,应该在活动区角介绍时先向幼儿说明白,这样就不会出现拥挤并且茫然入座的现象,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数学区,这个区角算是比较丰富的,有墙上的坐标房子图,有桌面上的坐标记录纸,还有地面上的找房子游戏,墙上和桌面上的材料准备以及幼儿的活动情况都算比较不错,争议最多还是地面上这个,主要问题就是出在胸饰上,如果把胸饰换成图卡,直接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家,然后放在相应的格子里,这样比较利于幼儿检验,胸饰的话,幼儿找完一个又换另一个去找,给人感觉不是那么的合理。还有就是所有的动物图卡的坐标位置还是都标在胸前比较明显,并且也为最后的评析中拍摄照片后更好的检验。最后说说手工区,幼儿很感兴趣,而且教师预先折好一排也给了幼儿足够的时间去编号,如果要有更好的效果,那换成立体式的电影院,效果一定更佳!尤其是帷幕一放,整个影院的感觉就出来了,不过这节课,小朋友在手工区还是完成的很不错,也很用心。说到编号,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幼儿拿好编号,再一一折椅子,时间上可能又更充分。
这是本次活动下来,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意见以及我个人的一些反思。活动设计得不错,幼儿活动情况也还行,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程。但,课程永远是精益求精的,有了各位老师的见解,我觉得再改装一下,一定变得更好!
这是一节大班数学活动《住哪里》延伸下来的区域。从我整节课下来的活动情况来看:目标定位明确且贴合大班幼儿的活动情况及主题目的。并且目标达成也有百分之八九十,算是计划得很不错。准备上也是跟着目标跟着主题走,并且每个区角布置的也比较合理,材料很丰富。那现在说一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小状况,首先就是“故事厅”。这个区角其实设想的还是不错的,而且位置摆放的也很合理,在一个安静的区角,准备了相应的椅子以及标上座位号,给予相应的“入场卷”,一个故事机。
那先说说这个硬件设施中,故事机的声音还是偏小,幼儿只有在很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得比较清楚一些。其次就是在幼儿选择了这个区角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使幼儿懂得排队一个个入场,并且看着自己的票进行对号入座,不拥挤。这里如果一开始教师没打算干预太多的话,应该在活动区角介绍时先向幼儿说明白,这样就不会出现拥挤并且茫然入座的现象,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数学区,这个区角算是比较丰富的,有墙上的坐标房子图,有桌面上的坐标记录纸,还有地面上的找房子游戏,墙上和桌面上的材料准备以及幼儿的活动情况都算比较不错,争议最多还是地面上这个,主要问题就是出在胸饰上,如果把胸饰换成图卡,直接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家,然后放在相应的格子里,这样比较利于幼儿检验,胸饰的话,幼儿找完一个又换另一个去找,给人感觉不是那么的合理。还有就是所有的动物图卡的坐标位置还是都标在胸前比较明显,并且也为最后的评析中拍摄照片后更好的检验。最后说说手工区,幼儿很感兴趣,而且教师预先折好一排也给了幼儿足够的时间去编号,如果要有更好的效果,那换成立体式的电影院,效果一定更佳!尤其是帷幕一放,整个影院的感觉就出来了,不过这节课,小朋友在手工区还是完成的很不错,也很用心。说到编号,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幼儿拿好编号,再一一折椅子,时间上可能又更充分。
这是本次活动下来,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意见以及我个人的一些反思。活动设计得不错,幼儿活动情况也还行,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程。但,课程永远是精益求精的,有了各位老师的见解,我觉得再改装一下,一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