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oufflee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ouffle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

篇1: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

教学目标:

1.学习看两种标记(如颜色、形状)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大的二次分类板一站个

2.三种形状的大图形卡片各四张

3.幼儿分类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4.幼儿画册。

知识准备:

认识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喜欢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难点:把图形根据规律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操作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认识三种图形。

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师:看,这是什么呀,他们是什么形状的呢?

二、基本部分

1.

组织幼儿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1)认识二次分类板。介绍分类板的`名称,引起幼儿观察理解颜色标记和图形标记的含义。

(2)师幼共同学习图形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先看颜色标记把所有的图形分成红色和蓝色两部分,然后根据三种标记形状,分别把红、蓝两部分的图形分成三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把这些图形宝宝按照颜色送他们回家。

师:他分得对吗?

师:他分得很棒,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他。

师:谁能接下来按形状分一分呢?

(3)数一数每个格子里有几个图形。

2.

指导幼儿用操作卡片自己在《幼儿画册》上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完毕,提醒幼儿将桌面上所有的图形卡片都整理好。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点评,讲解。

2.在益智区提供各种图形、操作卡,请幼儿尝试操作。

篇2: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

二、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大小、形状、颜色)为图形寻找合适的空间位置

2、能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三、教学准备:

1、操作卡片、彩笔、记号笔。

2、各种图形卡片。

3、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大小、形状、颜色)为图形寻找合适的空间位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游戏教学法、直接感知法。

六、教学过程:

一、拼图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当引导。

师:(1)看看桌上老师准备了什么呢?(图形)

(2)我们一起把这些图形拼一拼,玩一玩。

2、提问:

(1)你拼了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来拼的?

(2)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3、请2—3个幼儿起来说一说,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4、教师小结:这几个图形都是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但是它们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着几个图形颜色一样但是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1、幼儿玩拼图形游戏。

2、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3、个别幼儿说一说,其他幼儿进行补充。

4、认真倾听教师小结。

利用拼图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拼一拼,玩一玩中了解一些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二、图形归类,初步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适合的空间位置。

1、出示表格,引导幼儿理解表格纵向和横向标记的含义。

(1)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2)表格左边有什么标记?代表什么意思?

2、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表格最上面有很多图形,大的三角形,小的三角形,大的长方形,小的长方形,还有大的半圆形和小的半圆形。表格的左边有红色,蓝色,绿色。

4、教师示范将将大的红色的`半圆形放到相应的格子里去。边放边说:“大的红色的半圆形放在第一行第六个格子。

(1)提问:我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格子里?(2)请个别幼儿回答

5、请个别幼儿尝试选择部分图形按照三种特征进行定位,并说一说具体位置。

1、理解表格纵向和横向标记的含义。

2、说一说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格左边有什么标记?代表什么意思?

3、认真倾听教师小结。

4、认真观察老师示范后说说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格子里?

5、尝试选择部分图形按照三种特征进行定位,并说一说具体位置。

认识并理解表格的含义,能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适合的空间位置。

三、游戏“图形找家“,进一步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适合的空间位置。

1、师:刚才老师和几个小朋友都来帮图形找到了家,这里还有很多图形也希望找到自己的家,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1、有愿意帮助图形的愿望。

2、幼儿操作,进一步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适合的空间位置。

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图形的三种特征的认识并能完成操作活动,正确率高。

四、组织交流,能大胆、正确地表述几何图形的方位。

提问:第几行第几个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

幼儿表述几何图形的方位。

在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下交流,能大胆、正确地表述几何图形的方位。

篇3:图形找家大班教案

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交集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

2、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推理能力

准备: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的操作材料

过程:

(一)图形宝宝找家

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形宝宝,你们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两个词来说,如红色的三角形等)

2、现在这些图形宝宝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家吧!

3、(出示图)这就是它们的家。你在帮它们分的时候要说出你自己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

4、分好后请幼儿说说为什么?(······)

5、你对他的分发同意吗?为什么?

6、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将他们分的情况进行记录。

7、(出示红色三角形)现在有个图形宝宝很急,它不知道哪个是它家了?因为它既是红颜色又是三角形,你们说它应该到哪个家?(······)

6、不如我们给它造个新家吧!

7、教师将两个圆圈集合在一起,将三角形放入。

9、小结:两个家中都有着它的共同点,而两个圆圈集合的地方交集,也就是它们共同的家。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1、给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细观察里面的图形,在确定图形宝宝应该放在哪个家中。

2、教师进行指导

3、请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

4、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分得对不对,做的不对的就改一下。

(三)游戏

在幼儿的额头上贴上图形宝宝,并请这些图形找到自己的家。

篇4:图形找家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合适的空间位置。

2、能大胆、正确地表述图形特征和方位。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若干,大的房间一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特征1、师:今天许多的图形宝宝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小朋友们看看能不能把它们都找出来?

2、以问答的形式复习图形的特征,如老师说:“嘿嘿,我是大的三角形,谁是我的好朋友?”拿大的三角形的幼儿则答:“我是大的三角形,我是你的好朋友。”3、教师依次问,并增加每次的难度。

二、帮助图形找家1、师:“图形宝宝的房子太小了,要搬到新的大房子里。让我们一看,图形宝宝的大房子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房子里的标记)2、请幼儿大胆讲述有哪些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3、请个别幼儿尝试按照三种标记为图形宝宝寻找房间,并说说为什么?

4、请其他小朋友进行检查图形宝宝的房间是否正确。

5、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图形的位置,提问:第二行的第二列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红色的大三角形在哪一行哪一列?

6、:今天我们根据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宝宝找到了他们的房间。

三、幼儿操作活动1、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操作材料。

4、:今天我们为图形宝宝搬了新家,根据它们的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为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房间。真开心,让我们一起唱一首快乐的歌吧!

篇5:图形找家大班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会询问这是什么图形,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观察我的挂图,挂图中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由不同图形拼成的一幅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了解各种图形分别由什么特点。活动中教师一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不清楚的或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纠正,耐心的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活动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

2.能大胆、正确的表达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方位。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大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小朋友们,今天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小朋友带礼物了,你们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两个词来说,如红色的三角形等)

2.游戏“图形归类”。请幼儿把相同的图形放在放在一起。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1)现在这些图形宝宝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家吧!

(2)(出示图)这就是它们的家。观察表格,理解横向和纵向标记的含义。提问: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左边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示范将红的圆形放在相应的格子里去。边放边说:红的圆形在从下往上数第四行左边的第二个位置上。

(4)请个别幼儿尝试选择部分图形按照两种特征进行定位,并说一说具体的位置。

3.幼儿用操作材料对图形进行归类。

(1)给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细观察里面的图形,在确定图形宝宝应该放在哪个家中。

(2)教师进行指导

4.组织交流,讲述特征和位置。

提问:第几行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游戏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活动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但是本节课,我的语速有点快,语言不够精练,讲解示范的时候,因为语速快,部分幼儿幼儿未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导致一个问题说出去来,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问的什么。而且我的应变能力也有待加强,本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断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篇6: 大班教案《图形找家》

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交集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

2、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推理能力

准备:两套不同颜色的图形,一张大的交集图,各组一套操作材料

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小朋友们,今天图形王国的国王给我们小朋友带礼物了,你们来看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两个词来说,如红色的三角形等)

二.游戏“图形分类”。

1、现在这些图形宝宝想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家吧!

2. (出示圈)这就是它们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宝宝的特征,请个别幼儿给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

3.集体讨论:这样分对吗?有不同的分法吗?(引导幼儿发现两个圈中图形的共同点)

4.教师示范将两圈摆放出现交集,将红色三角形放在交集处。

5.教师再次出示不同颜色的图形,让幼儿集体进行图形分类,并验证。

6.小结:两个家中都有着它的共同点,而两个圆圈集合的地方交集,也就是它们共同的家。

三、送图形宝宝回家

1.幼儿分组,每组一张交集图,各成员合作完成图形回家的任务。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检验,校对。

篇7: 大班教案《图形找家》

教学目标:

1.学习看两种标记(如颜色、形状)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大的二次分类板一站个

2.三种形状的大图形卡片各四张

3.幼儿分类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4.幼儿画册。

知识准备:

认识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喜欢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难点:把图形根据规律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操作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认识三种图形。

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师:看,这是什么呀,他们是什么形状的呢?

二、基本部分

1.

组织幼儿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1)认识二次分类板。介绍分类板的名称,引起幼儿观察理解颜色标记和图形标记的含义。

(2)师幼共同学习图形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先看颜色标记把所有的图形分成红色和蓝色两部分,然后根据三种标记形状,分别把红、蓝两部分的图形分成三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把这些图形宝宝按照颜色送他们回家。

师:他分得对吗?

师:他分得很棒,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他。

师:谁能接下来按形状分一分呢?

(3)数一数每个格子里有几个图形。

2.

指导幼儿用操作卡片自己在《幼儿画册》上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完毕,提醒幼儿将桌面上所有的图形卡片都整理好。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点评,讲解。

2.在益智区提供各种图形、操作卡,请幼儿尝试操作。

数学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课后反思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图形宝宝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找家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瓢虫找家》

大班散文诗找家说课稿

大班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整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