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可回收垃圾人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可回收垃圾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篇1: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通过生命个体与社会共同施爱和被爱,互相感恩构成的。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是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还是亲朋好友,都要负责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的孩子考试成绩很糟糕,当家长批评他的时候,他却找出了一大堆理由来推卸责任。其实,孩子有推卸责任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有关调查显示,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有推卸责任习惯的占60%以上。

当然,这并不是孩子天生性格有问题,也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道德败坏,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格还不成熟,正是家长积极引导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慢慢纠正,那么他们推卸责任的做法将会有所缓解。事实上,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也是一个慢慢提升的渐进的过程,就如同智力水平的发展一样,从出生到性格成熟,每个阶段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家长所做的,就是对症下药,然后帮助孩子养成优良的习惯。

孩子喜欢逃避责任,主要是由于缺乏信任感造成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和理解过少,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经常对他们实施情绪冷暴力,那么孩子会受到误导,从而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我要是敢承担责任,一定会没有好果子吃”的观念。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撒谎,有意识地去推卸责任,会形成畸形的人生观,就连心理上也会出现问题。而一旦遇到什么事情,就会千方百计寻求推卸责任的方法,让自己免于受到惩罚。

此外,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凡事由家长说了算,让孩子只有听话的份,那么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把决定权交给父母,每当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让父母来做出决定,让父母去帮助他们承担责任。

孩子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担当,家长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知道,孩子的良好习惯都是长期教育养成的结果,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自己要做好榜样,坚持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这种榜样的作用对孩子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习惯。

其次,家长要在心理上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比如说让孩子自己去住一个房间,独立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整理和布置,自己完成清洁工作,家长不会去干涉等等,让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完全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篇2: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让孩子学会自理

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这是父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方法。只有自己做事情,孩子才能意识到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的,才会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在生活中,相信这一点也是很多父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父母心疼孩子,孩子自己的事情也舍不得让孩子做,而是事事都替孩子包办了。父母这样做的理由,一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二是怕孩子做不好,给父母带来麻烦。但是,父母这样的怕,这样的包办代替,却无形中剥夺了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机会,使得孩子不懂得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使他认为父母应该对他的`生活负责任。所以,要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父母就不要越俎代庖,要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比如:穿衣服、刷牙、洗脸、洗脚、背书包、背水壶等。

让孩子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从而使他负责任地去做好。

二、给孩子分配家庭任务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还可以从家务入手,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如给孩子分配一定的家庭任务。

比如:让孩子定时给花草浇水,给小宠物换水、喂食,或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让孩子倒垃圾、扫地、摆碗筷、洗衣服等。

让孩子意识到家里的这些事情也是他的事情,他也有责任去做。

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要有这样的理念,有意识地在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诉孩子如何做到这些事情,而不是包办所有的家务。

三、在细节中培育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点点从小事中培养起来的,父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比如:

出门在外,和孩子一起过马路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紧跟着我,这样你才安全。”而是在最初时认真地说:“你自己要注意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一定要记住这个交通规则!以后要学会自己过马路,不能乱闯。”

去超市时,可以对孩子说:“你已经慢慢长大了,可以帮妈妈拿购物篮,拎货物了......”

的确,每件小事都可以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机会,父母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实践,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一点一滴地培养起神圣的责任心。

四、在过失中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

孩子的过失更是培养其责任心的机会。在生活中,父母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替孩子承担过失。父母总代替孩子承担过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不好、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反正父母会为自己“收拾残局”,这样子孩子就难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责任心。

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过程能让他们清醒而强烈地意识到什么是错误的,会明白下一次怎样做得更好,从而逐渐培养对事物的责任心。

无论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都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培养他对自己、对他人、对一切事物的那份担当的勇气,因为这是孩子幸福生活和成功人生的基础。

篇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履行你自己的承诺,履行承诺是有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体现。“我知道我答应过去看你的演出,但是我太忙了,没能去。”这种解释听起来无懈可击,实际不然。如果你不能履行承诺,那就不要许诺。或者,告诉你的孩子:“我要尽最大努力在你睡觉前回到家,我希望能,如果今天不能,改天也一定要能。”

遵守你自己的诺言,也坚持让孩子信守承诺。孩子需要看到即使是你也不是真的喜欢去读书会,但是你答应了去那儿,所以就一定得去。“今晚我好累啊,我真的不想去读书会了,但是其他人都希望我能去,我得去,我对我们小组有承诺的。”

孩子央求你让她去学芭蕾,但是上了一两次课之后,她却不想再去了,你先给她机会让她解释为什么不想去,然后,你可以说:“你在芭蕾舞班报了名,就意味着你已经作出了一项承诺:你要去上课。所以,你得去。你去上课对你自己、对老师都是一份责任。我相信你一定会去的。”或者:“我知道你自己并不想踢足球,但是你答应你们球队了,他们已经把你算在里面了,如果你不想去,你必须提前跟教练讲。”你可以加上一句:“当这期课程结束后,以后你就可以不报名了,这是你能够作的选择。”

当然,当初女儿央求着去报名,现在却又没有兴趣去学了,你还得让她知道你为芭蕾课所付的学费。但是,重点还是强调她得信守承诺。

教孩子承担责任。孩子需要学着知道承诺是责任,是我们必须去履行的事情。“当你说你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答应或者同意去做,你就是作了一个承诺,也就意味着你要去做这件事,你就有责任了。”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你可以加上一句:“当你承担了你的责任,做了你承诺去做的事情,你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这也是有责任心的一个表现。”指导孩子去兑现他的承诺,有时候帮着他坚持去做,这本身就是作为父母的一种责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数孩子都会有临时改变主意的行为,他们当初说了要那么做,可是真到要做的时候往往会变卦(参加一些连续上课的培训班、某一个比赛、某个运动小组等等)。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仔细想清楚之后再作承诺。“你需要弄清楚一旦你报名参加了足球队,这对你的日程安排和其他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意味着,你周末都没有时间去参加别的运动,甚至平时也没有时间去参加别的活动了。”尽管如此,如果孩子对其他人作了一个承诺,却没有去履行,这时你也得区别对待了,你得强调在答应一件事情之前要思前想后考虑周到。教你的孩子说“我得去问问我爸爸”,由此来为作决定争取一些时间,很多年后这个办法也能够一直有效。

接受了一个约请,作了一个承诺,可是后来又变卦了,这种情况在孩子中间并不鲜见。可能是有了更好玩的活动,也可能是他临时不想出去了。当教育孩子要遵守承诺时,告诉他要考虑别的孩子的感受。“当你改变主意取消了和萨曼莎的约定,你有没有想过这会让她很失望,会伤害她的感情,并且让你自己也成了不守约的孩子。”这一点跟我们在第2章中探讨过的同情心的发展要素有一些相关。能够站到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种能力是需要一点一点培养的。如果孩子因为跟别的小朋友闹别扭或害怕而改变主意不去赴约,作为父母就有责任去告诉孩子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但是,取消约会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并没有益处。

跟孩子探讨你是怎样作出好的选择的。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大多数孩子没有目睹过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作决定的,他们通常只是知道结果,并不知道计划是怎么制订出来的。孩子需要学着衡量各种选择,去考虑各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我正在考虑我该什么时候去超市购物。我可以早上去,也可以晚上接你放学之后再去。如果我先接上你一起去购物,那么你晚上写作业的时间就不够了,如果我现在就去,就有点儿匆忙,但是我觉得还是现在去比较好。”

教孩子怎样去考虑一种选择。当孩子能够意识到他们面临的选择都会带来相应后果的时候,你就可以教孩子去考虑选择了。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没有做你的数学作业,会怎样?如果你没有邀请杰西参加你的派对,会怎样?如果你没有去参加足球训练,会怎样?然后给他时间去思考,再听听他的回答,

注意,你问问题时不要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只是客观地去问。孩子需要学会在作选择时就要考虑到各种后果,然后他一旦选择了,就要让他去经历。“所以说你现在不做数学作业,就得在明天占用课间休息时间去做,你这样行吗?由你自己来决定。”或者,你当然也可以把问题完全甩给孩子:“还记得我们家的规定吗,在我们家必须要先做完所有的作业才能玩电脑,对吧?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这只是个提醒,不是个威胁,选择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作。

遵守规定。这一目了然,不是吗?遵守规定本身就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但是如果你知道有多少成年人不遵守规定,甚至会在孩子面前违反规定,你可能会感到很吃惊。“噢,没事,仅此一次。”也可能真的没有多大问题。作为学校教导主任,我经常诧异地看到父母在车流穿梭的马路上拉着孩子不走斑马线过马路。我特意查过相关法规,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也的确非常危险。如果你想要求孩子走斑马线,尤其是当你希望不在他身边时也能保证他的安全,那你自己就不要违规在先。

孩子能做的事情就一定不要替他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比如放学回家、做午饭、写作业以及其他一些跟年龄相符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果你破坏了这个原则,就像前面讨论过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些事情他不必自己去做,因为你总会帮他去做的。

让孩子知道他做的哪些事情是在对你或对家庭负责。直接告诉他:“因为你帮我叠好了衣服,让我有时间给大家做曲奇,你的帮忙真的对我很重要。”或者:“因为你今天积极准备,每个人都按时上学没有迟到。”

让孩子承担责任。日常生活中就有好多事情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以下列举一些:

一个2岁半或3岁的孩子能做的事:

○ 自己拿外套、拿午餐盒、自己背书包。

○ 自己整理玩具。

○ 把自己用过的湿毛巾放在浴盆的一边或橱子上,至少不是扔在地板上。

○ 早上把毛绒玩具放回到床上。

○ 每天晚上提前拿出第二天要穿的衣服(3岁孩子)。

4~5岁孩子能做的事:

○ 把自己玩过的地方清理干净。

○ 自己整理床铺,把毛绒玩具和枕头都整理好。

○ 把用过的湿毛巾搭到架子上。

○ 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

○ 自己清洗盘子。

○ 在家时自己选择食品(可以提前在储物柜或冰箱里预备一些食物)。

○ 晚上提前准备好第二天上学穿的衣服。

6岁孩子能做的事情:

○ 自己做午饭(你给他做好三明治,他自己往里面加馅料)。

○ 自己打包带饭上学(已经切好装好的食品)。

○ 自己整理被褥床铺,也包括扯下床罩。

○ 每天晚上自己把书包整理好,并且准备好第二天上学要用到的物品。

8岁孩子能够做的事情:

○ 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并且独立完成作业。

○ 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练习培训的课程并且每天有规律地进行练习。

○ 自己整理去上学、上培训课、训练课的书包或背包,并且能保管好自己的包。

分派家务或社区的事务。通过让孩子做家务,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也能帮他看到家里每个人的贡献。让他懂得,每个人都不是不劳而获的。

教孩子分清事务乃至责任的轻重缓急。确保孩子了解他的某项任务完成之后还有什么安排,告诉她:“你可以完成作业之后练习一下轮滑。”或者:“你打扫完猫窝后,可以玩会儿电脑,因为今天是周四(猫窝清洁日)。”

用一些显而易见的方式提醒孩子的任务。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列出来放到孩子容易看到的位置。对于还不能阅读的小孩子,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列出来。对于能够阅读的孩子,可以用一个词说明任务,例如:

○ 维生素

○ 刷牙

○ 关灯

○ 做作业

○ 午饭

每天都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情,可以排一个家务值日表,写上孩子的名字、每周的天数,以及哪天孩子需要做什么家务。

篇4: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4、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篇5: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心得体会

一、让孩子体验成功,多鼓励孩子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家长应及时具体地鼓励。家长的表扬与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

二、鼓励孩子做事养成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

孩子好奇心强,但随意性也大,做事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要检查督促,帮助其养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习惯。教孩子把脏衣服放在篮子里,画完画把画笔等整理好。

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的言谈举止所透露的责任感往往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率先示范,做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如果你要孩子坐正看书,自己就不要躺着看书。

四、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小任务,锻炼他独立做事的能力

如吃饭前由孩子负责分发碗筷等。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以示范或言语指导,但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便取而代之。无论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好坏,家长都要引导并鼓励孩子敢作敢当,而不宜由父母替孩子承担后果,以免淡漠孩子的责任感。弄坏了小朋友的玩具要道歉,自己不小心摔在地上不教孩子打地等。

家长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家长,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2岁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有责任心的故事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责任心

怎样培养孩子爱学习

如何写培养孩子心得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