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阿酒alt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实施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步实践
该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远程教育示范点之后,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工作,狠抓远程教育的建、管、学、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支书亲自抓,副支书具体负责,其他支村两委同志协同抓的工作格局,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建设、管理、学习、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紧抓站点建设。支村两委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紧抓建站进度,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筹集资金7万元,建成一个全市一流、拥有投影仪、电脑、空调、VCD、打印机、卫星接收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容60余人的现代农村远程教育A级站点,并顺利通过上级组织的验收。三是硬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远程教育活动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远程教育的学用管理。四是统筹学用培训。年初,拟定全年学习培训思路,每月初,制定当月学习计划。明确规定,每月不少于5次统一集中培训;平常,根据群众需求分类分散培训。学习情况详细登记备查。站点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72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400余人次。五是探寻培训模式。采取“支部+远教”、“协会+远教+基地”、“科技兴趣小组+远教”“群众组织+远教”等培训模式,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联结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生猪等专业协会,利用“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等生态种、养业基地,把不同需求的群体集聚到远程教育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培训,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供实践舞台。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田心村开展远程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科技意识增强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田心村在悄然进行着一场科技革命。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仅靠祖上沿袭下来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田里挖、土里刨是搞不出什么经济效益,唯一的出路必须走科技兴农和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为此,全村上下掀起了一股科技热,“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村两委多播放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凡是在田心村的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切的感受就是:现在,不是群众的思想跟不上干部,而是干部的思想跟不上群众,群众的科技兴农的意识太强烈了。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实现增收。远程教育的开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7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欧正才,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果木管理技术,大胆对所种的'5亩果园进行改造,加强管理,每亩增收500元;妇女组长何云兰,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后,主动地承包本组60亩干旱田,进行立体生态开发,每亩创收1万元,比过去每亩增加6000元以上;预备党员文政雄,增强了开拓意识,投资20多万元兴建立体开发养殖场,场地已初见规模;村民刘作良,过去一个不懂技术的养殖户,通过多次培训,远程教育作后盾,解决了技术后顾之忧,大胆地承包了组上60余亩鱼塘,养鸭400只,每亩创收达4000元,比过去每亩增加元。类似的范例,举不胜举。2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78元,比上年增加916元。尝到了甜头的农民均说:这是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三是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村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由于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党员先进性充分显现,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村民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配合支村委各项工作。村党支部惊喜的发现,这两年来,工作好抓多了。现在,全村所有税收都能按时完成,不用再要镇里派干部来收;计划生育每个月的“三查一治”率、落实措施到位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均能达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自愿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年6月,田心村被湖南省委确定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并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四是党风民风大为改观。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如今的田心村,打牌赌博的少了,学文化、学技术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不思进取的
远程教育探索与实践。
20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初步实践
该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远程教育示范点之后,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工作,狠抓远程教育的建、管、学、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支书亲自抓,副支书具体负责,其他支村两委同志协同抓的工作格局,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建设、管理、学习、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紧抓站点建设。支村两委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紧抓建站进度,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筹集资金7万元,建成一个全市一流、拥有投影仪、电脑、空调、VCD、打印机、卫星接收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容60余人的现代农村远程教育A级站点,并顺利通过上级组织的验收。三是硬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远程教育活动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远程教育的学用管理。四是统筹学用培训。年初,拟定全年学习培训思路,每月初,制定当月学习计划。明确规定,每月不少于5次统一集中培训;平常,根据群众需求分类分散培训。学习情况详细登记备查。站点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72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400余人次。五是探寻培训模式。采取“支部+远教”、“协会+远教+基地”、“科技兴趣小组+远教”“群众组织+远教”等培训模式,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联结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生猪等专业协会,利用“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等生态种、养业基地,把不同需求的群体集聚到远程教育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培训,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供实践舞台。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田心村开展远程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科技意识增强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田心村在悄然进行着一场科技革命。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仅靠祖上沿袭下来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田里挖、土里刨是搞不出什么经济效益,唯一的出路必须走科技兴农和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为此,全村上下掀起了一股科技热,“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村两委多播放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凡是在田心村的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切的感受就是:现在,不是群众的思想跟不上干部,而是干部的思想跟不上群众,群众的科技兴农的意识太强烈了。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实现增收。远程教育的开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7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欧正才,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果木管理技术,大胆对所种的5亩果园进行改造,加强管理,每亩增收500元;妇女组长何云兰,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后,主动地承包本组60亩干旱田,进行立体生态开发,2004年每亩创收1万元,比过去每亩增加6000元以上;预备党员文政雄,增强了开拓意识,投资20多万元兴建立体开发养殖场,场地已初见规模;村民刘作良,过去一个不懂技术的养殖户,通过多次培训,远程教育作后盾,解决了技术后顾之忧,大胆地承包了组上60余亩鱼塘,养鸭400只,每亩创收达4000元,比过去每亩增加2000元。类似的范例,举不胜举。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78元,比上年增加916元。尝到了甜头的农民均说:这是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三是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村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由于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党员先进性充分显现,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村民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配合支村委各项工作。村党支部惊喜的发现,这两年来,工作好抓多了。现在,全村所有税收都能按时完成,不用再要镇里派干部来收;计划生育每个月的“三查一治”率、落实措施到位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均能达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自愿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2004年6月,田心村被湖南省委确定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并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四是党风民风大为改观。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如今的田心村,打牌赌博的少了,学文化、学技术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想要致富的人多了。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团结意识进一步加强,党风、民风进一步改善。全村上下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未来的田心村,应是一幅“村庄美、风尚好、群众富”的美丽画卷。
三、几点体会
从田心村一年多来的实践来看,成效是明显的,真正的达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上级高度重视,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保证。市委、镇党委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从培训形式到内容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群众的兴奋点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在培训工作中,支村两委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了群众的兴奋点作文章,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这也是远程教育得到群众支持和参与率高的重要原因。三是认真搞好跟踪服务,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切实搞好跟踪服务。需要技术的,通过现场会或上门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或提供技术资料等服务。对在跟踪服务中发现的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给予协调贷款解决。通过较好地跟踪服务,解除党员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大家利用远程教育增收致富的信心,合理解决党员群众“学习”与“运用”结合“难”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用实效,推动远程教育有效开展。
9月,东江镇田心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36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为切实把试点工作搞好,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好,并发挥效益,田心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步实践 该村被列入资兴市首批远程教育示范点之后,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工作,狠抓远程教育的建、管、学、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支书亲自抓,副支书具体负责,其他支村两委同志协同抓的工作格局,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建设、管理、学习、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紧抓站点建设。支村两委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紧抓建站进度,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筹集资金7万元,建成一个全市一流、拥有投影仪、电脑、空调、VCD、打印机、卫星接收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容60余人的现代农村远程教育A级站点,并顺利通过上级组织的验收。 三是硬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远程教育活动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远程教育的学用管理。四是统筹学用培训。年初,拟定全年学习培训思路,每月初,制定当月学习计划。明确规定,每月不少于5次统一集中培训;平常,根据群众需求分类分散培训。学习情况详细登记备查。站点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72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400余人次。五是探寻培训模式。采取“支部+远教”、“协会+远教+基地”、“科技兴趣小组+远教”“群众组织+远教”等培训模式,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联结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生猪等专业协会,利用“东江菜、东江鱼、东江果”等生态种、养业基地,把不同需求的群体集聚到远程教育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培训,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供实践舞台。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田心村开展远程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科技意识增强了,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田心村在悄然进行着一场科技革命。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仅靠祖上沿袭下来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田里挖、土里刨是搞不出什么经济效益,唯一的出路必须走科技兴农和产业结构调整之路。为此,全村上下掀起了一股科技热,“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村两委多播放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凡是在田心村的包村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切的感受就是:现在,不是群众的思想跟不上干部,而是干部的思想跟不上群众,群众的科技兴农的意识太强烈了。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实现增收。远程教育的开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7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欧正才,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果木管理技术,大胆对所种的5亩果园进行改造,加强管理,每亩增收500元;妇女组长何云兰,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后,主动地承包本组60亩干旱田,进行立体生态开发,每亩创收1万元,比过去每亩增加6000元以上;预备党员文政雄,增强了开拓意识,投资20多万元兴建立体开发养殖场,场地已初见规模;村民刘作良,过去一个不懂技术的养殖户,通过多次培训,远程教育作后盾,解决了技术后顾之忧,大胆地承包了组上60余亩鱼塘,养鸭400只,每亩创收达4000元,比过去每亩增加元。类似的范例,举不胜举。2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78元,比上年增加916元。尝到了甜头的农民均说:这是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三是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村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由于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的“双带“作用,党员先进性充分显现,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村民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配合支村委各项工作。村党支部惊喜的发现,这两年来,工作好抓多了。现在,全村所有税收都能按时完成,不用再要镇里派干部来收;计划生育每个月的“三查一治”率、落实措施到位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均能达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自愿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年6月,田心村被湖南省委确定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并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四是党风民风大为改观。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如今的田心村,打牌赌博的少了,学文化、学技术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想要致富的人多了。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团结意识进一步加强,党风、民风进一步改善。全村上下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未来的田心村,应是一幅 “村庄美、风尚好、群众富”的美丽画卷。 三、几点体会 从田心村一年多来的实践来看,成效是明显的,真正的达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上级高度重视,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保证。市委、镇党委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从培训形式到内容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群众的兴奋点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关键。在培训工作中,支村两委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扣住群众的不同需求,抓住了群众的兴奋点作文章,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这也是远程教育得到群众支持和参与率高的重要原因。三是认真搞好跟踪服务,是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切实搞好跟踪服务。需要技术的,通过现场会或上门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或提供技术资料等服务。对在跟踪服务中发现的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给予协调贷款解决。通过较好地跟踪服务,解除党员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大家利用远程教育增收致富的信心,合理解决党员群众“学习”与“运用”结合“难”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用实效,推动远程教育有效开展。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正在进行着又一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成为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深受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轨道,导致小学
二、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搞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
[1] [2] [3]
利用网络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市第四中学 秦江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决不再是由知识本位观主宰下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而是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式的教学《莺》教案活动。这种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由智力本位为前提的教学活动。而信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的异军突起,给现代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模式,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建构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信息的加工,控制和处理的过程。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快速,便捷,大信息量正好能成为完成学习过程的最佳途径。
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多媒体教学,实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那么如何操作网络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呢?
在不同的教学习实践中,应结合学生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来选择
恰当操作程序,一般常用的操作程序图如下:
学生思考 提出设想 查阅资料 收集信息 整理加工信息 讨论交 流信息 再加工, 去除错 和不相关信息
教师
导入 图书馆 internet网站 学生成果展示 学生笔记对
课题 有效进行 切换 原设想对比
老师提示 提供图书或 教师参与 教师总结
网络导拨
巡回指导
教师行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利用光具座上,蜡烛火焰在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
像来分析其成像规律。
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人机对话,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
利用网络讨论交流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从而掌握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
教学设想
对本节内容,若采取原始的讲授法则枯燥无味,学生只能去
死记硬背,没有感性认识;若采用实验法,一则效率低,二则不易观察到十分清楚的成像;若利用网络、多媒体,让他们自主去做摸拟实验,可以提高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且培养了他们通过网络交流获得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
根据教材和教学对象,采取下列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自主模拟实验、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填完表格)---→反馈讲评。
教学程序设计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 题 导 入 1、引导学生思考相机的镜头 是什么样的镜?照相机在底片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切换到教师平台) 2、介绍凸透镜的相关概念: 透镜、凸透镜、焦点F、焦距f 3、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1、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学生自读课文有关介绍,弄清凸透镜的焦点F,焦距f
自 主 模 拟 实 验 探 究 1、切换到学生视窗,让学生打开快捷方式“凸透镜” 2、请学生自己模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完成下表: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自主实验。 2、学生用左键按住物体拖动,观察成像特点,可以在不同位置停止拖动,仔细观察对比,并完成填表。 3、学生用左键双击开始,物体从无穷远向透镜移动,(可选择缓慢移动)并观察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随物距的变化规律,并完成思考题,输入答案。
物距 像距 像的 虚像 像的虚实 像的倒正
u=∞
u>2f
u=2f
f
u=f
u
2 成实像时像的正倒、成虚像的正倒 3 成实像时像的大小(放大、缩小) 4 当物体靠近透镜移动时,5 像如何移动?物体远离透镜时又如何? 6 当物距u=f和u
网 上 交 流 1、 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交流、 组织随时点评、导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 2、将有代表性的学生结果切换到投 1、同学们上网交流,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
小 结 1、在交流基础上,根据前面提出的问题,总结成像规律。 2、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如思考题⑥ 1、 认真听讲,2、 做好笔记。 3、 进一步将知识消化。
反 馈 根据计算机反馈的练习完成情况,对共同问题进行讲评。 完成在线练习,通过电子举手回答问题。
在上例案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起着帮助、促进作用,学生利用局域网完全通过模拟实验和网上讨论、探索获取新知识、即增强他们学习成就感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险索科学的热情,从而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操作性强,交互性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多媒体网络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交互刺激学生,具有形象、生动、明了的优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缩短了学生接受、消化、巩固知识的时间。
利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的探索科学的精神,提高他们利
用知识,再创作的'热情。
在传统的传授知识式的教学活动中,很少有同学去探索知识,
利用知识。即使从某些杂志上得到一些知识也仅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教师引导他们利用网络的生动、形象的资源去创造,设计则能培养其探索利用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创作欲,创作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更乐意去学习。
如我曾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简单反映物理规律或模型的课件,可到网上下载,也可利用我的半成品,两星期后的展示课上,有的同学在www.lilacsoft.com下载的简谐振动(单摆模型、弹簧振子模型)能准确描述简谐振动的全过程,可操作性也很强,他在介绍该课件前把相关知识也弄得十分熟悉,受到同学们一致好评;有的同学设计的用α粒子轰击金铂的散射实验,虽界面不好,其创作精神和能力也受到同学们的赞叹;有的同学在网上下载的WB控件与我的半成品结合得天衣无缝……同学们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充满了自豪感。作为老师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利用网络资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网要》中规定:“学校是对青
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育,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方法很多,如介绍我国的科学贡献,介绍我国科学家的爱国事迹等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现时性和生动性,如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时,我引导学生在网上浏览其惨无人道的作法,让学生在聊天室,留言板上声讨,遣责,2000年3月台独严重时期也在网上进行遣责,从而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并告诉他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需现在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而努力学习。使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的说教转移到了生动形象的现实中来,效果特别显著。
利用网络资源兼顾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总是或大或小的存在,或是在智力因素上,或在非智力品质上,或运抽象思维能力,或空间想象能力或逻辑思维或运算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可避免地只能选择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常常造成有的消化不了,有的吃不饱的局面。查尔斯,汉迪在《疯狂的时代》中指出,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进程表而是给每个孩子的一份私人进程表。可见因地置宜,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更有精力去研究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内容,可操作性更强。
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其优势决不仅笔者提到的内容,如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家庭辅导,与家长进行联系,都还需广大关心教育的志士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①埃瑟戴森 胡永 范海燕译《网络能为教育做什么》
②珍妮特沃斯 《学习的革命》
③田晓娜 《物理的育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