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自测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杜冷丁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单元自测题(共含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杜冷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一单元自测题

篇1: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

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 通过了《共同纲领》②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 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

6.今年(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

a.57周年 b.58周年 c.59周年 d.60周年

7.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8.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打的旗号是( )。

a.多国部队 b.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美英盟军

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10.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底 b.1951年底 c.1952年底 d.1953年底

11.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连线题

开国大典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

三、读图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请写出图中两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和职务。

(3)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观察下图,为图片写出简要说明。

四、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950年11月,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称:“美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的目的,主要地不是为了朝鲜本身,而是为了要侵略中国,如像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做过的那样。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

材料二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做过的”是指哪两件事?

(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五、问答题

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请你为同学们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篇2: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自测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按照要求写。

1.在○ 内填上“﹥”“﹤”或“﹦”。

23586○230000675900○7000001000○3800000

98756○10000410200○2700003670001○36700001

2.34007601120340040012909809683400670(从小到大排列)

3.11010999810000998901010000(从大到小排列)

二.选择。

1.用7、0、5、8、6这五个数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

A.78065B.87650C.50678D.80756

2.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A.4320001B.430C.430D.4321000

3.在□里填上(),5□7300最接近600000。

A.0B.5C.8D.9

篇3:一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口算。

13-9= 16-7= 12-3= 11-8= 17-9= 18-9= 15-8=

16-9= 14-5= 15-6= 11-7= 14-7= 12-5= 13-4=

11-2= 12-6= 11-9= 13-8= 11-3= 14-9= 15-7=

11-4= 15-5= 5+6= 4+9= 3+8= 11-5= 11-6=

12-4= 12-7= 12-8= 12-9= 13-5= 13-6= 13-7=

14-6= 14-8= 15-9= 16-8= 17-8= 4+7= 8+5=

14-9-2= 12-7+6= 7+6-8= 6+3+4= 11-9+8= 8+8-7=

二、在()内填上“>”“<”或“=”。(6分)

15-8()10 11-3()11-4 18-9()12-2

13-9()5 15-10()14-9 13-7()13-6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8分)

12-()=6 4+()=13 15-()=8

7+()=10 ()-6=12 11-()=7

12+()=13 14-()=8 5+4=()-6

12-4=()-()=()-()=()-()=()-()

13-7=()-()=()-()=()-()=()-()

四、连一连。

8+7 10 13-10

14-4 15 9-7

6+7 3 9+6

7-4 13 5+8

10-8 2 5+5

篇4: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哲学论文。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质疑思辨。

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如果实在无疑,不妨“于无疑处有疑”。阅读的过程,便是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王安石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样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篇5:第一单元

一 事 一 议

——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初中生学写议论文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可先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从而逐步提高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先来谈叙事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存在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 、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1段是这样写的:

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

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来看议论部分。

谈看法、说见解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如《实力最重要》写到:

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

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哑人无言是出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XML:NAMESPACE PREFIX =O />

作文参考题目

1电视上有这样一条饼干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请你以“由‘口味’想到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一事一议”的作文,谈谈自己的见解。

提示:这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从这则广告对儿童的影响谈,也可以从“真正美国口味”这句话谈……可从自己最有的可讲的角度出发,确立一点看法。注意所谈见解应当尽量不片面、偏激。

2从——说起

提示:在你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你要分析一下,这些事情有些什么影响,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件;然后再考虑“想到”了什么、能“说起”些什么。要对事情本身做些分析,确定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字数应不少于600字。

口语交际

开 辩 论 会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以组织一次辩论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组织好辩论会,下边介绍一点有关的知识。

1辩论的题目必须明确。如果题目所包含的不是两个不相容的判断,就可能争不起来,或辩不出结果。

2辩论的双方必须认真准备。要研究对方的论点,要分析对方用以支持其论点的事实、道理有哪些,说理过程是否严密。要把自己一方的论点、论据想清楚,尽量组织得有条理。可以事先写成草稿备用。

3辩论双方的人员组成要相等。双方各确定主辩一人,助辩2—3人。主辩、助辩通力协作,辩论才能取胜。

4确定主持人。他的任务是选定论题,规定和宣布辩论规则,督促双方做好准备,在辩论会上启发和引导发言,负责组织评委的讨论,宣布辩论的结果。

5确定评判员。辩论终结,可举行评判,要评出优胜的一方,并评出若干名优秀的辩论员,予以奖励。

下边再介绍二个辩论的题目供参考。

1以“开卷是否有益”为题进行辩论。甲方(正方)肯定“开卷有益”的观点,乙方(反方)持否定意见,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2从中学生的热门话题中挑选辩论题。如“中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问题”。

篇6:第一单元

(-01-23 21:21:00)

本单元学习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

提要钩玄是阅读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里所说的“记事者”是指史书,“纂言者”是指学术论著。就阅读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而言,提要,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钩玄,是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提炼文章的要点,可以利用作者自己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述;探索文章的内涵,可以分析作者的某个观点,也可以阐发作者的主要思想。学习本单元,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提要钩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概括、分析的能力。

篇7:第一单元

单元提示

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奇妙的事物无处不在。我们置身于这样的世界里,既可以感受鬼斧神工般的自然美,又可以领略人们创造的形形色色的人工美。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有的介绍了某类建筑物的特征或某种动物的习性,有的说明了某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还有的解释了某个科学道理。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有一双善于洞察事物特征的眼睛,他们从具体的事物写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新奇的世界。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看看它们分别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进行说明的。还要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自测题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自测题

《光的折射》单元自测题参考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自测题

四年级第一单元英语教案

五年级作文第一单元

初三作文第一单元

四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初中第一单元作文

初一第一单元作文题目

第一单元自测题(通用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一单元自测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