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代沟经典散文(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绫濑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代沟经典散文
电脑播放着好几十年前的老歌,那熟悉而优美的曲调,着实深深的吸引着我们,于是彷佛陶醉在往日情怀的心情下,尽情欣赏着娓婉动人的歌曲。
可是在一旁的孩子,却对于那些曲子丝毫不感兴趣,“旋律与节奏超慢的歌曲,听到一半都快睡着了呀!”小女孩告诉妈妈真实的感觉。
然而妈妈对于时下快节奏的流行歌曲,若不是嫌太嘈杂的话,就是一些喃喃自语而不清楚的歌词,哪里有甚么好听的呢?
所以面对年轻人,老是着迷于蹦蹦跳跳的偶像时,有些长辈偶尔会有此种感觉,莫非这也是人们经常讲的代沟情结吗?
不过假使用另外一种心情来看,其实这样的情况乃极其自然,毕竟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别怀念之情愫,所以当长辈们听到老歌之际,或许会兴起思古之幽情,甚至想起当年缠绵悱恻的恋情,当然会特别钟爱老歌情怀吧!
同样道理,当代的流行歌曲,也许在二、三十年之后,这些掏心掏肺的歌迷们,或许已届中壮年或是垂垂老矣,而再度聆听这些曲子之际,想必也会有怀念不已的情愫,就好像他们的长辈一样。
这样的情境真的很有趣,从老歌情怀或是欣赏的角度,都可以看到人们心情转折的'过程,其实和当下的记忆有很大的关联;此种记忆与心情交融的感觉,不但可以影响人们欣赏或好恶之心境,而且更可以左右评析事情的价值。
当然如果以此种心境来剖析,人们在评估事情价值之余,难免会因为感情因素作祟,进而短暂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所以才会有不同程度的判断与代沟发生。
不过当人们静静欣赏着老歌的时候,其实也不必去想太多,把它当作单纯的生活乐趣就好了,因为过于复杂的思绪,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一种正面的意义,反而会陷入庸人自扰之困境,那么岂不就是不太妙罗!
梁实秋散文《代沟》
代沟是翻译过来的一个比较新的名词,但这个东西是我们古已有之的。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的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间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
《尚书·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这几句话很生动,大概是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的一个例证。大意是说:请看一般小民,作父母的辛苦耕稼,年轻一代不知生活艰难,只知享受放荡,再不就是张口顶撞父母说:“你们这些落伍的人,根本不懂事!”活画出一条沟的两边的人对峙的心理。小孩子嘛,总是贪玩。好逸恶劳,人之天性。只有饱尝艰苦的人,才知道以无逸为戒。作父母的'人当初也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代代相仍,历史重演。一代留下一沟,像树身上的年轮一般。
虽说一代一沟,腌臜的情形难免,然大体上相安无事。这就是因为有所谓传统者,把人的某一些观念胶着在一套固定的范畴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都守规矩,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鞋大鞋小,别走了样子!”小的一代自然不免要憋一肚皮委屈,但是,别忙,“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道路走成河”,转眼间黄口小儿变成了鲐背耈老,又轮到自己唉声叹气,抱怨一肚皮不合时宜了。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早起要跟着姊姊哥哥排队到上房给祖父母请安,像早朝一样的肃穆而紧张,在大柜前面两张二人凳上并排坐下,腿短不能触地,往往甩腿,这是犯大忌的,虽然我始终不知是犯了什么忌。祖父母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着我们的前后摆动的小腿说:“怎么,一点样子都没有!”吓得我们的小腿立刻停摆,我的母亲觉得很没有面子,回到房里着实的数落了我们一番。祖孙之间隔着两条沟,心理上的隔阂如何得免?当时我心里纳闷,我甩腿,干卿底事。我十岁的时候,进了陶氏学堂,领到一身体操时穿的白帆布制服,有亮晶的铜钮扣,裤边还镶贴两条红带,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滑稽,好像是卖仁丹游街宣传的乐队,那时却扬扬自得,满心欢喜的回家,没想到赢得的是一头雾水,“好呀!我还没死,就先穿起孝衣来了!”我触了白色的禁忌。出殡的时候,灵前是有两排穿白衣的“孝男儿”,口里模仿嚎丧的哇哇叫。此后每逢体操课后回家,先在门洞脱衣,换上长褂,卷起裤筒。稍后,我进了清华,看见有人穿白帆布橡皮底的网球鞋,心羡不已,于是也从天津邮购了一双,但是始终没敢穿了回家。只求平安少生事,莫在代沟之内起**。
大家庭制度下,公婆儿媳之间的代沟是最鲜明也最凄惨的。儿子自外归来,不能一头扎进闺房,那样做不但公婆瞪眼,所有的人都要竖起眉毛。他一定要先到上房请安,说说笑笑好一大阵,然后公婆(多半是婆)开恩发话:“你回屋里歇歇去吧”,儿子奉旨回到阃闱。媳妇不能随后跟进,还要在公婆面前周旋一下,然后公婆再度开恩,“你也去吧”,媳妇才能走,慢慢的走。如果媳妇正在院里浣洗衣服,儿子过去帮一下忙,到后院井里用柳罐汲取一两桶水,送过去备用,结果也会召致一顿长辈的唾骂:“你走开,这不是你做的事。”我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对大家庭中的小夫妻,十分的恩爱,夫暴病死,妻觉得在那样家庭中了无生趣,竟服毒以殉。殡殓后,追悼之日政府颁赠匾额曰:“彤管扬芬”,女家致送的白布横披曰:“看我门楣!”我们可以听得见代沟的冤魂哭泣,虽然代沟另一边的人还在逞强。
以上说的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代沟中有小**,但没有大氾滥。张公艺九代同居,靠了一百多个忍字。其实九代之间就有八条沟,沟下有沟,一代历一代,那一百多个忍字还不是一面倒,多半由下面一代承当?古有明训,能忍自安。五四运动实乃一大变局。新一代的人要造反,不再忍了。有人要“整理国故”,管他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要揪出来重新交付审判。礼教被控吃人,孔家店遭受捣毁的威胁,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沟要彻底翻腾一下,这下子可把旧一代的人吓坏了。有人提倡读经,有人竭力卫道,但是不是远水不救近火,便是只手难挽狂澜。代沟总崩溃,新一代的人如脱缰之马,一直旁出斜逸奔放驰骤到如今。旧一代的人则按照自然法则一批一批的凋谢,填入时代的沟壑。
代沟虽然永久存在,不过其现象可能随时变化。人生的麻烦事,千端万绪,要言之,不外财色两项。关于钱财,年长的一辈多少有一点吝啬的倾向。吝啬并不一定全是缺点。“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谓之啬。积多不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爱。”这是《晏子春秋》的说法。所谓爱,就是守财奴。是有人好像是把孔方兄一个个的穿挂在他的肋骨上,取下一个都是血丝糊拉的。英文俚语,勉强拿出一块钱,叫做“咳出一块钱”,大概也是表示钱是深藏于肺腑,需要用力咳才能跳出来。年轻一代看了这种情形,老大的不以为然,心里想:“这真是‘昔之人,无闻知’,有钱不用,害得大家受苦,忘记了‘一个钱也带不了棺材里去’。”心里有这样的愤懑蕴积,有时候就要发泄。所以,曾经有一个儿子向父亲要五十元零用,其父靳而不予,由冷言恶语而拖拖拉拉,儿子比较身手矫健,一把揪住父亲的领带,(唉,领带真误事)领带越揪越紧,父亲一口气上不来,一翻白眼,死了。这件案子,按理应剐,基于“心神丧失”的理由,没有剐,在代沟的历史里留下一个悲惨的记录。
人到成年,嘤嘤求偶,这时节不但自己着急,家长更是担心,可是所谓代沟出现了,一方面说这是我的事,你少管,另一方面说传宗接代的大事如何能不过问。一个人究竟是姣好还是寝陋,是端庄还是阴鸷,本来难有定评。“看那样子,长头发、牛仔裤、嬉游浪荡、好吃懒做,大概不是善类。”“爬山、露营、打球、跳舞,都是青年的娱乐,难道要我们天天匀出功夫来晨昏定省,膝下承欢?”南辕北辙,越说越远。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现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坚持。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无需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诿过于代沟。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力山大以利剑砍难解之绳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因为人终归是人。
代沟现代经典散文
电脑播放着好几十年前的老歌,那熟悉而优美的曲调,其实深深的吸引着我们,于是似乎沉醉在往日情怀的心境下,尽情不雅赏着娓婉动人的歌曲。
所以面对年青人,老是入神于蹦蹦跳跳的偶像时,有些长辈有时会有此种认为,莫非这也是人们经常讲的代沟情结吗?
然而妈妈对于时下快节拍的风行歌曲,若不是嫌太嘈杂的话,就是一些喃喃自语而不清楚的歌词,哪里有甚么好听的呢?
不过借应用其余一种心境来看,其实如许的情况乃极其天然,毕竟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别怀念之情愫,所以当长辈们听到老歌之际,或许会鼓起思古之幽情,甚至想起昔时绸缪悱恻的恋情,当然会特别钟爱老歌情怀吧!
可是在一旁的孩子,却对于那些曲子涓滴不感兴趣,“旋律与节拍超慢的歌曲,听到一半都快睡着了呀!”小女孩告诉妈妈真实的认为。
同样事理,现代的风行歌曲,也许在二、三十年之后,这些掏心掏肺的歌迷们,或许已届中丁壮或是逐渐老矣,而再度聆听这些曲子之际,想必也会有怀念不已的情愫,就似乎他们的长辈一样。
如许的情境真的很有趣,从老歌情怀或是不雅赏的角度,都可以看到人们心境转折的过程,其实和当下的记忆有很大年夜大年夜的`接洽关系;此种记忆与心境融合的认为,不只可以影响人们不雅赏或好恶之心境,并且更可以旁边评析工作的价值。
当然假如以此种心境来分析,人们在评估工作价值之余,不免会因为情感成分作怪,进而短暂掉落去了断定的才能,所以才会有不合程度的断定与代沟产生。
不过当人们静静不雅赏着老歌的时刻,其实也不必去想太多,把它算作纯粹的生活乐趣就好了,因为过于复杂的思路,对于大年夜大年夜多半人们来说,并不见得是一种正面的意义,反而会陷入杞人忧天之困境,那么岂不就是不太妙罗!
代沟的情感散文
在家做清洁卫生的时候,我习惯打开电视搜索戏剧频道,边听边做事,再枯燥无味的生活也变得轻松惬意了。我听戏剧,越剧是首选,黄梅戏次之,京剧备选,其它剧种只能遗憾不得其味而放弃了,小儿常常不惑问我:“妈妈,究竟咿咿呀呀的戏剧有啥好听的呢?”只恨得我在他小时候没有像父母熏陶我一样熏陶他。不日,父亲打来电话,请我用U盘下载一些黄梅戏选段带给他欣赏,小儿又是一番不屑神情,轻飘飘地来上一句:“代沟啊!”然后一脸享受地用手机听他的潮流音乐去了,留下我一人怔怔地回味着代沟的含义。
代沟,是横在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初不以为然,近年来,随着小儿的日益成长,以及父母的渐渐老去,使我深感与父母和小儿之间的鸿沟在日益加剧,感触也渐渐多了起来。
就拿戏剧来说吧,父母远比我痴迷许多,不但听的痴迷,还会哼上许多经典名段的唱腔来,小时候,我每日就是在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京剧《四郎探母》、《智取威虎山》等的熏陶下长大的,自然而然地也喜欢上了听,但仅限于听,不会唱也不会刻意去学唱。至于流行音乐,父母爱听的是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抒情类的歌曲。而我,便是流行什么喜欢听什么了。后来渐渐长大,不再受父母左右,而是有了自己的喜好选择,放弃父母爱听的样板戏,转而选择唱腔更为优美、委婉的《锁麟囊》、《苏三起解》等,父母最爱黄梅戏,而我则最喜越剧,父母百听不厌那些经典名段,而我更乐于尝试听创新后的新戏,以至于常常觉得父母太过保守,而对新事物充满了排斥,渐渐感觉出了不可沟通的代沟出现了。还在我叹息与父母代沟加深的当儿,我已经警觉与小儿之间已经出现了不可协调的代沟了。闲暇时候,小儿常常从网上下载一些流行歌曲到手机上,以便随时可听,不但听,还常常拉着我一起享受来听,我也试着用我喜爱的戏剧来熏染他,可是他怎么听着怎么烦,无奈只好放弃。他听他的周杰伦和张杰,我在有选择听他的歌同时也不放弃听我的戏剧。如此这般,常常觉得我就像横在父母和小儿之间的一个阶梯,熟悉也选择性地喜爱着他们的喜爱,但,父母和小儿之间则完全是不相融了,他们之间有了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直以为,代沟是值得褒扬的,是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保守思想的否定,是下一代人开拓精神的体现,甚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现在想来,更多的是一种遗憾,甚至还有一点点心痛,下一代人否定的也不全是上一代人的保守思想啊,否定的还有多少年留下来的传统,那些经过岁月锤炼而存下的精华啊。当越来越多的追星族如小儿般痴迷于流行歌曲追逐一个个音乐会时,又会有多少年轻人会静下心来赏一段不紧不慢的戏剧唱腔呢?如此推想下去,譬如读书,当人们习惯于快餐文化时,又有多少人愿意抱着大部头的名著来啃呢?譬如当人们习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算计时,又有多少人会始终怀着对别人的一份坦诚和信任呢?当人们习惯于速成的鸡、鸭、猪等食物时,又去哪里寻得一方安全的饮食之地呢?
代沟的代价散文
昨天周六收工比较早,闲来无事想着去清洗一下爱车。在回家的路上有家店,洗车10元一次,价格便宜实惠。老板夫妇是我老乡,服务热情周到。以前如果顺道我总在那里去洗。
我把车打进洗车坊内后,从店里迎出来一个貌似00后的小姑娘。我马上问道:“老板不在,能洗车吗?”
小姑娘回答道:“我爸妈出门了,我能洗。您坐那稍等一下吧,我一个人洗的稍慢点。”
我一边心中有些感慨这孩子的懂事和沉稳,一边顺手递给了他20元。她把钱收进口袋边开始忙碌了起来,我也坐在一旁看起了手机。
她丢了水枪换抹布丢了抹布又上刷子前后忙碌了将近半个小时,车子被收拾的光亮如新。说了句:“好了。”
我回给她一个满意的笑容,顺便对她做了个数钱搓手指动作——意思是让她找我钱。
讲到这里事情的高潮来了!那小姑娘先是惊诧的.看着我,见我坚定地笑着而且没有收手,她就红着脸跑开了。进到店里良久也不肯出来了,留下我在原地蒙圈了。
作为一个经常自诩好学文艺的男青年,瞬间察觉了这其中定有误会。我马上拿出手机问询度妈妈。得到的结果是搓手指时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夹角好像心尖,现在网络释义:比心或我爱你。
WTF!我顿时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不过虽然尴尬但也算学到了些小年轻们的新玩意儿,我便自顾离开了。
下午我在午睡之中惊坐起,是不是最后也没给找钱?哎!算了,也不好意思回去要了,没准以后都不会去洗车了……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变化都在觉不觉然的瞬间,如果不及时更新那在世界上留尴尬的就是你了。就好比这次,明明以前要10块钱零花钱的手势却被我搞成了献10块钱的爱心,还当了一回耍流氓的怪蜀黍!
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套用一句现代语言,即所谓“代沟”。
“代沟”一词从英文generation gap直译过来,由于译法贴切而新颖,加上易于记忆,所以马上成了常用语。从翻译的角度上看,比起原来的用语“世代隔阂”,“代沟”确是优胜一些。现代翻译的趋势看来是以短语占了上风,文绉绉的累赘译法似乎是落伍了。
generation gap一词的出现并不久,大约是六十年代后期的事吧。generation是一个总称语,指同一代的人。它所指的一“代”,大约是二十五到三十年之间,但没有定限,很可能年纪相差十年的人便会被认为是属于另一代的。至于gap一字的原义,则是缺口、裂缝或鸿沟,抽象一点的意思是指个性、意见等方面的歧异。
对于generation gap的存在与否,西方学者有过很激烈的争论。初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价值观方面都是接受传统的,所以不能承认“代沟”的存在。不过,最近几年来,“代沟: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严重了,使得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为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有人提出,要消减成年人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其实并非难事,只要“读青年人的书报,看青年人的电影与电视节目,参加青年人的活动”便可以了。
祖孙代沟深几许散文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社会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让人感觉眼花瞭乱,一天不学习,就有落伍的危险。互联网的普及,推波助澜。特别是“80”后、“90”后年轻人的生活理念与爷爷奶奶那代人的传统观念差异越来越大。譬如,有的年轻人整天与手机为伴,埋头玩微信、视频聊天不知疲倦;有的年轻人吃、穿、住、行都在网上办理,网购消费大手大脚,从不心疼;有的年轻人身着“破洞装”像个流浪的乞丐,招摇过市,追赶时髦。老人们对此,颇有微词,又惊叹不已。他们隔辈人之间的代沟深几许,无言以对。
去年寒假期间,上大二的侄女与我一起陪母亲来市里医院看病,在我家住了几天。母亲见侄女穿着的牛仔裤露了膝盖,觉得孩子的裤子都磨破了,也不知道缝补,心疼的不行。母亲对侄女说,“你大娘家里也找不出一块布料,等回老家了,我给你找块补丁,把你的裤子补一补。”侄女听了,哈哈大笑,很自然地说:“奶奶,裤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用补补丁了。”“怎么花钱买破裤子穿啊?”母亲望着侄女不解地问道。“现在,同学们都这么穿。”侄女轻松地回答。母亲听了,沉默不语。她不知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想的什么,脑袋里装的什么。
过了几天,上研究生的女儿放假回家。从行李箱里拿出两条带着洞的牛仔裤,送给侄女穿。侄女高兴地致谢,接过裤子,走到正在看电视的母亲面前。“奶奶,你来看看,我姐姐的裤子也有洞啊!”她心直口快地说。母亲转过脸看了看。“唉!”她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孩子穿的是什么衣裳啊?”“这是今年流行的‘破洞裤’。”女儿在一旁接话说。我和妻子忙给女儿和侄女使眼色,别在母亲面前显摆了,侄女急忙把裤子收了起来。“过去,俺穿带补丁的衣裳,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新的。现在的孩子们,还专门买带洞的衣裳穿,真不懂孩子们怎么想的?”母亲自言自语地唠叨起来。
母亲在我家呆了十多天,见我和妻子工作忙,又担心父亲的生活,病情好转了一些,拿了一些药,就让我开车送她回老家。星期六那天上午,我和女儿、侄女陪母亲回到老家,父亲十分高兴。他看到两个孙女穿着单薄,忙叫她们坐在煤炉子跟前取暖。我们刚进屋坐下来,母亲就忍不住把女儿、侄女穿着“破洞裤”的事说了出来。父亲听了,脸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见了。“俺们小时候穿破衣烂衫,逃荒要饭是没法的事。那年月,家里穷的很,常年青黄不接。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新衣裳啊!”他说话的表情认真又严肃,“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没吃过苦。穿着这样的衣服也不好看,像个乞丐。大人要好好教育孩子。”“孩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母亲在一旁插话说。我连忙点头称是。我悄悄地看了一下女儿和侄女,她们很不情愿地表态,今后不买不穿“破洞裤”了。父亲绷紧的脸舒展开了,母亲也不再唠叨,忙着张罗午饭,一家人又说说笑笑起来。
我望着父亲母亲忙碌的背影,仿佛又看到小时候的生活情景。父亲当过兵,不怕苦、不怕累。他除了参加生产队正常劳动外,农闲时,为多挣一点额外的工分,主动加班加点,常去干别人不愿干的农活。母亲是个过农家日子的好手。她既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一些工分,又能精心操持家务,养鸡喂猪。她喂猪时,就会对我们说,“等猪长大了,卖了,有了钱,过年时,你们就能穿上新衣裳、吃上肉了。”听了母亲的话,我们非常高兴。母亲说,猪爱吃野菜,用野菜喂猪,能省一些粮食,省的粮食用来养鸡。于是,我们放学后,提着粪筐到山坡上挖野菜。回到家里,还要比一比,看谁挖的多。我们看着那头猪欢快地吃野菜,心里盼望着它快点长大。
我家六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母亲半个劳力。父亲母亲尽管如此能干,年底生产队决算时,我家仍是缺粮户。母亲辛苦饲养一年的那头肥猪,要交到生产队顶缺粮款。当把那头肥猪从家里赶走时,我和弟弟、妹妹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十分疑惑。自己家喂大的肥猪,怎么不留到过年的时候,杀了吃肉呢?母亲不是说好了,等卖了猪,有了钱,给买新衣服吗?
还好,我家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吃的穿的细水长流,全家人都没有挨过饿、受冻过。父亲说,这都是母亲的功劳!母亲平时舍不得吃鸡蛋,总是把积攒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回油盐酱醋和一些蔬菜,调剂和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她还积攒一些布票,在当工人的舅舅家接济下,过年时,我们四个孩子都能穿上一件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孩子羡慕不已。
过去的苦难日子,年近八旬的父母那代人怎能忘记啊!他们年轻时自家纺织棉纱线,农村传统作坊制作粗布,自己动手缝制衣被。一件棉袄、棉裤要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年月,孩子又多,一家五、六个孩子十分普遍。一件衣服,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破了,改一改、补一补再给老三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五颜六色,深浅不一,像“百家衣”。 他们不会忘记小时候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挨饿受冻的苦难日子;不会忘记“一年不吃肉,半年不见腥”,缺吃少穿的清贫日子;不会忘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里刨食的`辛劳日子;不会忘记为了给孩子们凑够学费,肩挑手提步行几十里,到集市上卖掉余粮,却饿着肚子回家的情景……
父母那代人也是幸运的。他们经历过旧中国苦难的童年,投身过新中国激情似火的建设年代,经受过十年**的艰辛磨练,参与推动和见证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看到了儿孙过上“吃穿不愁,买房进城”的富足生活。他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十分知足,幸福感发自内心。但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他们也有一些担忧的事情,始终放心不下。现在流行的网购,给年轻人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让年轻人背上过重的经济负担,“月光族”、“肯老族”、“低头族”的队伍不断壮大。年轻人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幸福感不强。这些问题和现象与传统观念相冲突。他们只认一个实理: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支撑网购的关键,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没有经济基础作后盾,收不抵支,负债累累,累的不仅是年轻人身心,还有年轻人的前程和未来,甚至影响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今,那些苦难的日子渐行渐远,离开了人们的记忆。特别是“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与爷爷、奶奶那代人的代沟越来越深。年轻人对老人们的生活节俭习惯,从思想根源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老人们观念落后、见识短浅,吝啬小气、守财如命,不懂得享受现代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真是如此吗?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年人,要扪心自问:老人们的那些故事,我们还记得了吗?还知道吗?我们要带头忆苦思甜,保持清醒头脑,消除代沟,拉近距离,尽到历史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在追求时尚时,时刻不能忘记饮水思源。老一辈人长期养成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光荣的传家宝,是我们坚守的精神高地,要世世代代传承弘扬下去。
无法逾越的代沟散文
年初三,我们到万象城玩。儿子照例是以“吃”为主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肚子饿了找家喜欢的餐馆大快朵颐;脑子饿了静静待在西西弗书店享受阅读盛宴。于是,午餐过后,我和头儿先在商场逛了一圈,买了一件春装,头儿说,想找个地方坐坐,脚都走累了。还有什么地方比书店好呢?
书店靠窗的免费座位都挤满了人,儿子这么早都没有“霸到”位置,看来只好到书店消费区看书了。各自点了自己想喝的饮料,我们三找了一个餐桌坐下了各看各的书,一抬头,已经是万家灯火,原来一下午的时光就这样静静流逝了。
起身回家,坐在车上,我问儿子读了什么书,他说在看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还问我看了没有。我说,早就知道这本书,包括作者的另一本名作《解忧杂货店》,但是因为是日本作家的作品,所以迟迟没有看。
“我对你无语。”儿子用很鄙视的语气说,“为什么日本作家的作品你明知道很好也不看?”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浓烈的民族情怀教育下长大的,对日本民族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抗。”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里就有一句话,叫做治人者的过错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日本政府当年的罪行跟日本民众没有关系。”儿子有些义愤填膺,我是理解的,他一直喜欢日本漫画,最近对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元素非常感兴趣。
“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这就是咱们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了。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就是迈不过心理上这个坎,所以迟迟没有阅读啊。”我老实承认自己的狭隘,“我知道这有点是狭隘的民族观念,但是没有办法。小时候看抗日的小人书和影视作品太多了,民族仇恨也太深了,一时间转不过来。”
“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充斥着各种抗日神剧啊,剧情有多么狗血我就不用多说了,但是我们不会像你们这么盲目和偏执。难道只有日本侵略过中国吗?只有日本屠杀过中国人吗?”儿子越说越激动,“当年的八国联军呢?再往前推,英国、法国、意大利......似乎没几个国家没有对中国施暴过,但是我们就记住了日本,是因为这段历史离现在最近,而且相关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最齐全,现在通讯也最发达,所以人们淡忘了二战之前的受屈辱的历史。如果按照你们的观念,每一个欺凌过中国的国家我们都要断交或无视,你中国可以建交的国家少之又少。”
“你是对的,但是也请你尊重我的观念,你一定要说我狭隘,那我就是狭隘,没办法,已经可入骨子里了。”我不为所动。
“现在安倍晋三的做法很多日本民众也不同意,为什么要因为政府的行为波及普通民众?”儿子紧追不舍,但是我懒得再解释,我知道,这就是代沟,无法逾越。我们可以互相尊重,但永远不要想着非得把对方弄到自己的阵营里来。
“换个话题吧。今天吃的57度湘口味怎么样?”头儿出来打圆场,他一定觉得我们母子两很无聊吧,为了这么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切!严重鄙视你!”我和儿子异口同声,矛头直指头儿。然后哈哈大笑,一场代际纷争就这么不了了之。
在21世纪,我们年轻人的思想永远无法与我们敬爱的前辈融为一体。好像没有原因,也不知道为什么。成年人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我们的新一代,我们也必须接受这种“不合理”的思想。如果我们不接受,也许,在大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就叫叛逆,叫无知,叫翅膀硬。但是,你永远不会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只能默默承受,埋葬自己的想法,不动眼睛。
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未来。我们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有自己的未来,我们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我们要自己承担这一切,你一辈子都不可能陪着我们,前进的路要靠自己。请放开你慷慨的手,让我们自己飞翔。
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时代不同,人不同,各有各的路。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走路。让我们面对前方的坎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十几年教养的恩情,你也该休息了。
★ 代沟作文
★ 代沟英语作文
★ 亲情代沟作文
★ 代沟作文550字
★ 精选代沟初中作文
★ 关于代沟初中作文
★ 代沟作文精选范文
★ 代沟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