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七册混合运算式题(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猫东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七册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道理。
技能目标:会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运算。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有序的思维能力和良好得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在式题中,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20-8×2÷4 420×(13+57)×90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师小结。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揭题展标
上面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前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自己来解答三步运算试题(出示课题),看谁能最快掌握运算技巧,正确计算。
2、尝试
出示例1 66×38-987÷21
(1)独立思考
(2)学生试做
(3)反馈讨论(两种情况)
66×38-987÷21 66×38-987÷21
=2508-987÷21 =2508-47
=2508-47 =2461
=2461
讨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吗?哪一种更为简洁?为什么两边可以同时脱式?
(4试一试
196÷4+56×12 16×50-36÷4
(5师生小结
4.自学例2
(73+65)÷(210-164)
(1)学生试做
(2)反馈讨论
(3)试一试
(13+47)×(52-18) (1024+4370)÷(24+38)
(三)反馈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3、“练一练”第4题。
4、“练一练”第5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怎样的问题?运算顺序怎样?是怎样得到的?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22页
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道理。
技能目标:会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运算。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有序的思维能力和良好得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在式题中,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20-8×2÷4 420×(13+57)×90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师小结。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揭题展标
上面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前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自己来解答三步运算试题(出示课题),看谁能最快掌握运算技巧,正确计算。
2、尝试
出示例1 66×38-987÷21
(1)独立思考
(2)学生试做
(3)反馈讨论(两种情况)
66×38-987÷21 66×38-987÷21
=2508-987÷21 =2508-47
=2508-47 =2461
=2461
讨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吗?哪一种更为简洁?为什么两边可以同时脱式?
(4试一试
196÷4+56×12 16×50-36÷4
(5师生小结
4.自学例2
(73+65)÷(210-164)
(1)学生试做
(2)反馈讨论
(3)试一试
(13+47)×(52-18) (1024+4370)÷(24+38)
(三)反馈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3、“练一练”第4题。
4、“练一练”第5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怎样的问题?运算顺序怎样?是怎样得到的?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22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关键:
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写出综合算式(幻灯出示)
⑴145÷5=29 ⑵31×11=341 ⑶ 1080÷36
179-29=150 9+341=350 54-
700÷350=2 200+()
( )
综合式: 综合式: 综合式:
2、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 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 (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可以同时计算,为什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 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 算式 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 算式 (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
4、你能把他们改写成文字题的形式。
65-345÷23 56×(33-21)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页 第2题的3、4两小题。第3 题 共6小题。
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计
347+45×2-4160÷52 (58+37)÷(69-9×5)
=347+90-8 =95÷(64-45)
=437-8 =95÷19
=429 =5
1515-15×(94+54÷9) 1420+580-64×21÷2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280-商=差 算式 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和÷13=商 算式(52+65)÷13
第二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四则混合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1页 例1 、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写出综合算式(幻灯出示)
⑴145÷5=29 ⑵31×11=341 ⑶ 1080÷36
179-29=150 9+341=350 54-( )
700÷350=2 200+( )
( )
综合式: 综合式: 综合式:
2、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 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 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 (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哪两步可以同时计算,为什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 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 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 算式 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 算式 (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
4、你能把他们改写成文字题的形式。
65-345÷23 56×(33-21)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页 第2题的3、4两小题。第3 题 共6小题。
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计
347+45×2-4160÷52 (58+37)÷(69-9×5)
=347+90-8 =95÷(64-45)
=437-8 =95÷19
=429 =5
1515-15×(94+54÷9) 1420+580-64×21÷2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280-商=差 算式 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和÷13=商 算式(52+65)÷13
第七册基础训练1-4阅读题教学浅谈
[作者] 湖北阳新实验小学 程春梅
[内容]
一、教材分析编者在六年制小语第七册每个基本训练中都安排了一道阅读题。这册基础训练1――4共有四道阅读题,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其一联系紧密。纵观六年制小语教材中的阅读题就会发现编排是围绕训练重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每组基础训练中的阅读题既是前组基础训练阅读题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后组基础训练阅读题的铺垫和基矗第七册基础1―4中的阅读题可分为两类。第一、二组的阅读题为一类,侧重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学生运用在三年级所学的自然段的概念,连句成段的规律,以及概括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的方法,以此为认知停靠点作为四年级学习的起点。第三、四组的阅读题为一类,侧重意义段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之下,主要借助“提示语”和“问答”辅助工具,给短文分段,并能说出意义段的意思。这样自然地引导学生步入到四年级阅读题训练要求的轨道上来。注重了训练内容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为学生学习新内容铺设了认知起点。其二,独立成体。阅读题置于“听话・说话”之后,“作文”之前,以“阅读”题型的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内容包括短文和思考题,具体表现形式为“认真阅读→想想→说说”,学生通过读短文,想问题,说阅读收获,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其三,思想性强。编者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非常注重短文的思想性。如基础训练1中的短文所写的国旗班的战士为了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付出的辛勤劳动,基础训练2中的短文所写的花生花没有一朵“空花”及其不爱张扬,默默地贡献千千万万颗花生的品性,对学生的思想起了熏陶作用。其四,暗示学法。如前所述,每个基础训练阅读题,都以“认真阅读→想想→说说”的模式呈现,这就揭示出学生学习短文的三步曲,即读、想、说。并且“阅读”二字的前面冠有“认真”二字,这在三年级的阅读题中是不曾有的。这就要求学生调遣自己原来所学的阅读知识来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吸收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之中,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建议根据阅读题之特点,笔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瞻前顾后,明确任务。阅读题科学地配置在各个基础训练之中,构成一张纵向联系网。每个阅读题是这联系网中的一个结,每个结都有每个结的作用,缺了一个结,这张联系网就会破,致使学习之鱼漏掉。教师应按照教材内容安排本身的序,作为训练的纲。同时弄清每个阅读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以掌握其应达到的训练度。如第二组中的'阅读题,虽然是复习三年级所学内容,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但它与第一组阅读题相比,要求就高些,它不再提醒学生在理解每句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段意,而是直接要求学生“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这里并不是说不要这个概括段意的基础,而是在这里明确暗示这一概括段意的基矗编者这样安排,为学生的头脑腾出了一个空间铺垫第三组阅读题的“分段”基矗。
2.把握整体,科学训练这里的“整体”是指每个阅读题的全部内涵,它包括阅读短文和思考题两大部分。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这个整体,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偏颇。学生看到阅读题往往不看思考题,而是注意短文,对短文的内容极感兴趣,读完短文后不能理想地回答思考题,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按照思考题中要求的“读→想→说”三步研读短文。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词,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训练时注意给学生相应的时间,既重视阅读的“结果”,又重视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暴露阅读思维过程,从而展示思
[1] [2]
★ 友谊算式作文
★ 美术第七册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