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文言文默写化归类(共含7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蘑菇超人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考文言文默写专题化归类
草专题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叶专题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幕遮》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花专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梦游天姥吟留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杜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钗头凤》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树专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水专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节选《荀子》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节选《荀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节选《荀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节选《荀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菩萨蛮》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窦娥冤》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历届高考文言文默写考查《琵琶行》
《琵琶行》常见默写大全
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9.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10.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1.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历届高考各地语文试卷《琵琶行》默写
1.〖1983全国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1986上海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1988全国卷〗从白居易《琵琶行》中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别时茫茫江浸月。(也可答“唯见江心秋月白”或“绕船月明江水寒”,不能答“春江花朝秋月夜”。)
4.〖上海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全国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北京春考卷〗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7.〖2003北京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上海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9.〖江苏卷〗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上海卷〗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2006浙江卷〗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2.〖2006四川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3.〖山东卷〗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4.〖2007广东卷〗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15.〖2007重庆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6.〖山东卷〗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17.〖2008江苏卷〗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8.〖2008安徽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9.〖上海春考卷〗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20.〖2009辽宁卷〗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21.〖山东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2.〖2010安徽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3.〖江苏卷〗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4.〖2011湖北卷〗《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
25.〖2011广东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6.〖辽宁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7 .〖2012北京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8.〖2012天津卷〗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9.〖2012江西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初中文言文中,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方面,有时与时间不无关系。就教材所涉及的“时间”来看,其时间词所指大体可分为记年、记月、记日、记时四大类: 一、记年 古代记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记年。汉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没有年号,只能直书“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例如: 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四册·《陈涉世家》)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六册·《曹刿论战》) 二是用干支记年。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 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记》)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 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观刈麦》) 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 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记日。如: 紒紜矠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 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如: 紒紝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 紒紞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 紒紟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 四、记时 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 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三是记夜。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 如: 紒紡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 紒紣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 紒紤矠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 紒紥矠然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紒紦矠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紓紛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
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类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 判断句(10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9种类型)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2.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4.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中考文言文字词归类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
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直接从动物角度表现早春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乱花、浅草描绘出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留连忘返,不想离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有新事物必然寓于旧事物中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诗人想借大雁传递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中孔子调强学习上的求实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中说明只要虚心上进,随时随地都可以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龟虽寿》中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体衰,仍然充满雄心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子自然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观书有感》一诗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借月抒情,表达对友人的遭遇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泊秦淮》中渲染了一副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统治者沉迷于奢靡荒淫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静写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晏殊《浣溪沙》一词中,作者以诗入词,成为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夜雨寄北》中表现作者美好想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间接描写藕花亭亭、荷叶曲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木兰诗》中描写边关特有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蒲松龄《狼》中以议论结尾,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借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示自己的无所作为,抒发诗人忧伤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赵翼《论诗》中,表现诗人睥睨千古,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唤创新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
《离骚》、《蜀道难》、《春望》
(2014年高考新课标2卷)
《庄子?逍遥游》、《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赤壁赋》
(2013年高考新课标1卷)
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卷)
《荀子・劝学》、郦道元《三峡》、白居易《琵琶行》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
《孟子・告子上》、韩愈《师说》、辛弃疾《永遇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
《论语・述而》、李白《蜀道难》、欧阳修《醉翁亭记》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
《荀子・劝学》、韩愈《马说》、陆游《游山西村》
(2009年高考新课标卷)
诸葛亮《出师表》、刘禹锡《陋室铭》、李煜《虞美人》
(2008年高考新课标卷)
《诗经・氓》、李商隐《锦瑟》、杜牧《泊秦淮》、欧阳修《醉翁亭记》
(2007年高考新课标卷)
《庄子・逍遥游》、李白《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高考句子默写
★ 高考文言文作文
★ 高考文言文知识
★ 古诗文默写
★ 名句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