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现代创业故事(共含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崔英道妹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王志:武汉研究生开“小王跑腿公司”,你有事我跑腿
对于身在北京的孙先生来说,“小王跑腿”是他和女朋友爱情的见证人,也是两人的信使。“我经常指定一些咖啡、下午茶或者夜宵,在网店拍下对应金额,请小王帮我买了再送到女朋友那边去。”
“小王跑腿”是武汉一家专门替人跑腿办事的公司,武汉工程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王志从读书时就开始以此名号“闯市场”。5年时间,“小王跑腿”已经拥有20多个小伙伴,代办各类证件,代送文件、礼物,甚至送外卖,凡是跑腿的事儿,无所不揽。
“跑腿几乎是零成本的事,也不担心会亏本。”谈及创业的初衷,王志说,读研时自己没有多少资金,想到无需成本的跑腿,就和三个小伙伴行动了起来。“跑”开了之后,王志尝到了甜头,“毕业季业务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接到20单,至少挣三四千元钱。”
比起市场上普遍的快递、外卖和中介行业,王志认为自己的业务有独特优势。“只要顾客提出要求,我们就可以立刻去做,而且是一对一服务”。
在北京工作的田小姐对此颇有感受,曾在武汉读书的她今年3月份办护照时,发现需要去户口所在地武汉“借户口簿”。没时间专门跑一趟的田小姐找到了“小王跑腿”。“为了确保可靠,我将‘小王跑腿’的微博都翻了个遍,看到他们都是研究生毕业,就放心了。”田小姐说。在“小王跑腿”的认证微博上,王志将每一单生意都写成了简短的故事。
原以为要好几天才能办好的户口簿借出,第二天就寄到了北京,田小姐很是感慨:“180元钱跑腿费,若是我自己跑一趟武汉,来回高铁要一千块左右。”
“小王跑腿”成员中,有的在高校读书,有的在其他公司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学历都不低——王志招人,最低本科起步。“跑腿门槛比较低,我们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跑腿团队,做行业中的精英。”王志说,由于跑腿服务是个新兴行业,市场上还没有相关规范,大量跑腿公司涌入造成行业内鱼龙混杂,很多客户不敢将重要的事务委托给跑腿公司办理。
“客户直接把证件寄给我们,把隐私告诉我们,甚至有的客户把家门钥匙都交给我们,我们必须尽全力把事情做好才对得起别人的信任。”团队合伙人汪政说,“小王跑腿”正在草拟保护客户隐私的文件,设置安全担保平台,力图“把这份互相的信任维护好”。
微博上,跑腿故事已经写到了第358篇,业务范围扩展到了香港、杭州、北京等城市,甚至在韩国和澳大利亚也有了自己的跑腿员。
正如王志所说,跑腿作为新兴行业,面临着开拓市场和规范经营的双重压力。而且公司刚刚起步,很多业务还在探索阶段,定价标准尚不精确。“一般而言会按照距离、跑腿的次数、办事的难度来确定服务费用,因为经常有新业务出现,所以收费还是靠个人来定。”
“小王跑腿”采用“互联网+服务”的经营模式,客户通过网店、微信联系业务,依据需求商定好价格,顾客满意了再确认付款。目前,“小王跑腿”已将自己的跑腿业务升级为“U-Time时间管家”,“就是打造一个网络平台,让更多愿意销售时间的人入驻其中,把时间卖给客户,帮助客户更好地规划时间”,王志说,他们的目标是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跑腿业务,“跑出个精彩未来”。
开文具店赚钱吗?王献云文具店开成礼品店利润更高
开在学校旁
小文具店也要有规范感
在嘲讽中率先采用扫码结账
王献云是江西丰城人,随父母来到重庆,家里就在朝天门做起文具批发生意。他自考入读北碚区西南大学,第二年便盘算也开个文具店,当然,在这一阶段,母校就成了最好的地理选择。于是,王献云在学校附近找了个100平米的门面,开起了文具店。
“这种小文具店,大多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夫妻店,但我更注重店面形象和服务质量,所以率先采用扫码结账和打卡的管理制度。”王献云说,虽然曾遭到周边同行冷嘲热讽,但这一小小改进却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自己也是学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如果产品和价格没区别,肯定愿意选择更规范的店。”此外,王献云借助西南大学在校生的身份优势,主动向学校各组织和部门推销,签下许多固定订单,开业第一年净利就达到十多万元。
开在车站旁
流量大固然好 关键是配送方便
以“送货上门”绑定多家企业客户
,眼见第一家店生意逐渐稳定,王献云又在学校附近的车站开了一家规模相当的新店。
“我故意选在车站附近,一是人流量大,但这还是其次,关键是交通条件好,方便我直接配送货物。”王献云说,为了扩宽销量,他主动拜访了周边工业区和两江新区的企业,以“量大价优”和“送货上门”的方式签下包括川仪、大兴药业等多家企业订单,所以新店的选址就是为了方便配送,服务企业客户。
“随着企业和学生消费习惯的变化,我将货源调整为中高端品牌,避开同行杀价的恶性竞争。那时,我的产品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办公需求。”王献云说,但,一家企业顾客向他提出采购十多台电脑改变了其产品线的想法。“因为没有准备,我白白丢失了一个大单,所以我马上花10万元,取得某电脑品牌在北碚区的代理权,并开了一家电脑店。”王献云说,这个品牌产品丰富,投影仪、监控器、会议音响设备一应俱全,他会对自己的企业客户和来店消费的学生推广电子设备,电脑店每年的销售额400万左右。
开在超市旁
与永辉超市当邻居不愁流量
文具店开成礼品店利润更高
,王献云又在北碚区天生桥附近的商圈开了第四家店,面积为520平方米,而店对面就是一家永辉超市。
“天生桥店是我投入最大的店,每年光租金就是30多万,但开之前我就知道对面会开一家永辉超市。”王献云说,考虑到和超市当邻居,附近居民和学生都要在这里购物,出门就是自己的店,所以人流量根本不用愁。
王献云告诉记者,等3月开学时,这家店还将再增加100平方米。“主要是为了扩大经营范围,例如人们喜爱的配饰、装饰、工艺品等,陈列起来漂亮,利润也很客观。”王献云说,如今轻轨铺到了商场门口,商场管理层对环境更加重视,最近拿出万装修,自己的店也要跟得上档次才行。
开在停车场旁
为方便客户停车
不赚钱在停车场另开新店
王献云的开店技能也履行了自己为客户方便着想的理念。,他新开的第5家店,选址在五一所处,与天生桥店不足千米的距离。这样紧凑的布局,实在令人费解。
“五一所店主要是为顾客着想。过去企业客户来天生桥店,因为停车不方便,常常吃罚单,我专门开个五一所店,只是因为它离停车场近,作为一个接待点,让客户少走点路,所以这家店是我开的5家店中面积最小的,不求赚钱,只求不亏本就行。”王献云说,企业是自己最大的客户,但企业的采购程序复杂、付款周期较长,许多小店不敢接招,为此他专门注册了重庆献芸商贸有限公司和“江丰”商标,为了方便开发票甚至赊账,以此稳固客源。
陈少军和吴继明:大学生废旧手机中炼黄金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市场历经多次“换机潮”,每年被淘汰丢弃的废旧手机成为污染环境的隐形“杀手”。殊不知,废旧手机也是一座富矿,湖北大学环创团队的4名成员就从废旧手机中炼出了黄金,近日还获得了20万元天使投资。
旧手机里藏“金”
这个项目有做头
环创团队成员,湖北大学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陈少军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很多人对如何处理闲置的旧手机感到头疼。
而做过近2年手机代理和二手手机买卖的同班同学吴继明却认为,这些令人生厌的电子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经过加工提炼,6700部废旧手机可以产生700克至1400克黄金。
去年11月,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走访,陈少军和吴继明发现,目前废旧手机回收渠道主要依靠街头小贩和废品站回收。“一边是每年数以亿计的废旧手机,一边是不饱和的回收市场,让废旧手机炼出‘金’应该不是梦。”二人一拍即合,打算从废旧手机中“掘金”。
门外汉找来技术支援
O2O收手机潜心“炼金”
为了弄清项目的技术难度、市场可行性和落地可行性,两个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了化学院和商学院的“常客”。后来,他们结识了化学化工学院级学生刘建松,并请到了化学化工学院的陈怀侠教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团队就这样组建起来。
据介绍,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对18部手机的主板部分进行提炼,通过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和生物技术处理,1公斤的手机主板中大约可以提炼金0.28克,银2克,铜100克,钯0.1克。大约25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1克黄金。
“我们提炼出的黄金纯度达99.95%,铜可作工业用铜。目前项目处于投资对接阶段,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和改进提炼技术,提高提炼效率。”刘建松说,在前期技术和提炼工厂方面,他们还取得了武汉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并在回收渠道方面与电信达成合作协议。
近日举行的“武汉光彩·促进创业创新公益活动暨Top Doer全球创业周创业孵化行动”中,他们的“炼金”项目获得20万元天使投资。陈少军说,目前团队正加紧筹建自己的网上旧手机回收站,以O2O模式打破传统旧手机回收格局。
现代创业故事
他叫杜云山,文汉资通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主要生产电脑视频线、音频线等,年产值逾千万元,带动就业百余人。
当初,杜云山初中毕业,家中兄妹较多,父母身体不好,自己还因麻痹症一条腿残疾,平时要依靠一根拐杖才能正常行走。由于家境贫寒,身为家中长子的杜云山,主动放弃学业,挑起养家的重担。
到苏州打工,由于身体残疾,很难找到工作,通过老乡的介绍,才得到一个试用的机会,不会做的活,他主动学,偷偷学;会做的活,他总是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杜云山就由一名普通操作工成为一名流水线的管-理-员。四年后,杜云山带着多年打拼积累的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屠园,创办油嘴厂。经过2年的打拼,油嘴厂便由5名工人发展到30名,业务遍及周边县区的机械厂,固定资产发展到80多万元。
“当时我进入苏州一家外资电子厂,刚到的时候,由于我身体残疾,员工对我歧视,认为我不能干这份工作,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干下去,工作、生活中我吃了很多苦。”杜云山回忆起自己打工的日子。
现在的杜云山一有空就下车间和员工们亲切交谈,看看流水线,检查产品,对新员工总是手把手的教技术,他常说以前刻苦学来的不能丢。
他们下班了,我却继续加班学习技术,不懂的去问老员工,查技术书,每天都这样坚持,平时运用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车间流程全部学会了。
,杜云山看出了电子产品周边配套市场的前景,卖了油嘴厂,筹集了100多万元资金,于20与同学共同注册成立了宿迁市文汉资通配件有限公司。工厂全部投产后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到800万元,解决劳动力600人左右,带动百余名周边群众就业,月工资1800——3000元。
我下一步打算要扩大经营,现在已经和常州一个电子厂谈好了,就是今年10月份启动电机滤波器项目,需要扩招300多个员工。
作为回乡创业人员,杜云山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忘带领周围的群众提高收入。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回报社会等活动。
我要回报社会和地方百姓,我一个人富了,要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过上好日子。
她是个“80后”,仅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百万富翁。她,就是李剑。
1985年,李剑生于宁夏海原县兴仁镇。母亲伏兆娥是一个剪纸高手,享有“西北第一剪”的美誉。受母亲的影响,李剑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并梦想有朝一日,将母亲的剪纸艺术变成商品,推向全世界。
为了这个目标,李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李剑大学毕业了,可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找工作,而是向母亲借来3万块钱,成立了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李剑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剪纸贺卡。为了推广产品,李剑天天带着产品跑单位、进会场。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她贺卡没卖出多少,白眼和奚落倒“收获”了很多。更让她焦虑的是,她之前向母亲借来的那点钱,也快花光了。幸好爱人郭海及时从福建给她带回了4万块钱,才算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为尽快打开生意的局面,李剑推广贺卡更加勤奋了。终于,李剑的努力有了回报。第一笔订单,是300多张贺卡,要求一星期内交货。可是,当时李剑的公司,因之前没有生意,一直都没有请工人。情急之下,李剑就拉来妈妈、妹妹和小姨一起上阵。可一家人用小剪刀没日没夜地忙活了4天,也只是完成了贺卡的剪纸部分。剩下的印刷部分,本想请印刷厂做,但由于印数太少,印刷厂都不愿意接活。无奈之下,李剑只好窝在办公室里,用打印机来打印。数九寒天,夫妻俩一个负责打印,一个负责将贺卡晾在地上。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打印机又出了故障。等最后完成贺卡时,两人已是24小时都没合过眼了。
这笔订单做完后,虽然后面也陆续接到了一些订单,但由于传统的剪纸作品大多用白纸装裱,不仅显得档次低,且时间一久,还会褪色,市场空间不大。故在第一年,李剑他们制作的剪纸贺卡,仅卖出了3000多张,收入还不到1万元。照这样下去,不但公司的租金付不起,就连生活费都成问题。李剑再次陷入了困境。
“这个传统的剪纸市场,任凭自己再怎么努力,目前也就只能做到这么大了。要想突破,就必须进行创新!”想到这里,从不轻言放弃的李剑,决定到外面的市场转一转,寻找剪纸市场的突破口。结果,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途中,质地轻软、色彩绮丽的杭州丝绸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剑的目光。“丝绸档次高,耐保存,我何不尝试做丝绸剪纸画呢?”
打定主意后,李剑咬咬牙,一口气就批发了4000多元的丝绸,在家里进行试验。由于没有经验,她失败了,4000多元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自己也一下子消瘦了许多。看到妻子累成这样,丈夫郭海很是心疼,就劝她说:“咱们还是放弃吧!毕竟,这个事情从老祖宗到现在,都没有人去做过。”面对丈夫的规劝,李剑不但没有放弃,还说服丈夫,同意了自己再次追加几万元投资的建议。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李剑终于成功地将剪纸艺术与丝绸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由于融合后的丝绸剪纸画不仅档次高、耐保存,而且还具有国画的韵味和浓郁的回乡民俗味。因此,李剑的这种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到20,公司的总销售额已达到370万元,则突破了500万元。
如今,李剑的公司拥有联盟艺术家3名,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签约妇女手工制作者200多人。其创立的“伏兆娥剪纸”和“回乡剪纸”两个剪纸品牌,更是名扬海内外。
小剪刀,大财富。只要心中有梦,坚持梦想,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不怕失败,你就是下一个“李剑”!
5月,这边央视还在热播《旗袍》,那边“一路听天下”就准备了有声书的制作。热衷把畅销书制作成有声读物的朱国勇,最近又从央视热播剧中发现了财富金矿。从穷学生到富翁,这位36岁的大男孩是如何完成这一华丽转身的?
初出茅庐,
在电台赚到第一笔
朱国勇出生在大庆市一个石油工人家庭。20岁时,他考进黑龙江商学院,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学了一段时间后,朱国勇觉得还应该到实实在在的市场中体会一番。朱国勇承认自己当时有点虚荣。上世纪90年代,名片是个绝对的奢侈品,一个公司可能只有总经理级别才会考虑。出去闯荡时,他也想有一盒自己的名片,于是囊中羞涩的朱国勇经过一番努力后,与一家名片社达成协议:对方为他免费印一盒,代价是朱国勇帮助人家销售名片。
小伙子经过考察后认为,要想增加名片销量,被动等待客户上门是不够的,应该主动出击。于是他带着样板去各家公司推销。他说:“一开始人家都以为我是骗子,因为那时还没有上门销售的概念。当听说货到付款还不收预付金时,有人决定尝试一下。”朱国勇的敢闯很快收到回报,名片销量直线上升。那时名片几乎成了身份的象征,朱国勇凭借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让不少公司的小科员都想印盒名片威风一下。
然而一年后问题随之而来。朱国勇独创的上门销售方式很快被其他名片社仿效,销量开始下滑。这一次,敢闯的朱国勇把触角伸向省内的二线城市、自己的老家——大庆。朱国勇发现,在大庆,印制名片更是只有一两家公司能接的“技术活”,而且价格比哈尔滨高出一倍多。
机会又一次眷顾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朱国勇开始上门推销名片,拿到的订单去哈尔滨加工,去掉车费,一盒能挣四五十元。名片生意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995年毕业的时候,朱国勇的个人账户上已经有了30万元存款,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
,朱国勇开始初涉广播行业,这也正是日后他“一路听天下”事业的开始。小伙子走了一条捷径:借鉴单田芳旗下一个广告公司的模式,“他们用评书资源置换广播电台的广告,然后试图统一销售这些广告”。朱国勇认为,虽然他们的模式很好,但是听评书的目标人群相对较窄,可以考虑做一些畅销书的有声版,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与时俱进。
就这样,通过制作畅销书的有声版与广播电台节目做置换,朱国勇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和五十多个广播电台合作,并开设了栏目叫《畅销书场》。不过朱国勇很快又发现了问题,广播广告想要有效果,要么时间播得长一点,要么播的频率高一些。但是朱国勇拿到的广告资源,每个台只有一两分钟,既做不到长,也做不到高频率。现在回想起来,朱国勇仍然心有余悸。“五十多个广播电台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因为一线城市的节目都要用真金白银进行买卖”。
“当置换发展出现短板的时候,我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如何设置广播内容的问题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为联播的内容有些老,因此我必须考虑改一些新的题材”。朱国勇干脆决定把制作的畅销书有声版当成广播节目播出,25分钟一集,到了广播时间就播放,然后收取投放在该时段的广告费。
6月,朱国勇迎来公司创建后的第一笔大单,在电台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发现商机,
用有声书赚耳朵的钱
2月,事业有成的朱国勇一个人开车从北京回东北老家过年,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让他倦意不断。他刚买的两本畅销书还“躺”在后备厢中没来得及阅读。最闹心的是遇到堵车,当时他就想:“要是把读书改为听书该多好!”就是这个灵光一现的念头让朱国勇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说干就干,他马上和几位畅销书作者签约买下有关版权,又找到一家著名唱片公司,委托其将畅销书制成车载有声书。原以为这种时尚玩意儿推出后,马上就会受到市场热捧,令朱国勇感到意外的是,单本30元的售价与普通娱乐CD相比,不仅没有价格上的优势,相反,人们对有声书还缺乏了解。这令朱国勇大伤脑筋,到底该如何打开市场销路呢?
他将自己的客户定位于有车一族,谁经常和他们打交道而且联系最为密切?“当然是加油站”,想到这里朱国勇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他马上找到中石化,因为它的加油站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毕竟对方是大型国企、石油巨头,手续比较繁琐不说,一般的公司人家根本没兴趣也没时间陪你玩。不过,经过一番奔走,朱国勇还是用真诚打动了对方。他说:虽然中国汽车人群都喜欢车载CD,但相对于评书、相声、音乐等内容,车载有声书对他们的磁性更大,大多数人十分渴望通过耳朵来欣赏最新流行的畅销书,以跟上时代的潮流。更重要的是,车载有声书还能在遇到堵车时给车主带来一种美丽轻松的心情,同时提高了驾驶的安全度。
那么这对中石化会有什么好处呢?这才是合作方最关心的问题。“车主在加油时能免费得到我们的有声读物,这比你们赠送的报纸、杂志更有吸引力”。朱国勇知道各大加油站平时竞争十分激烈,也许一个很时尚的好东西就能吸引来大批顾客。对方果然很感兴趣。
不久,人们在北京东三环附近的加油站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凡是加97#、98#汽油的车主(经调查他们大多是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高端消费的中坚力量),经常能够收到免费的礼物——“一路听天下”的车载有声书试听光盘。这些光盘有《杜拉拉升职记》、《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等有声书内容。只需放进车内光盘就能收听,精彩纷呈的内容,配合紧凑优雅的音乐,能让人顿时忘掉堵车的烦恼,进入一段愉悦的驾车行程。很快,这种现象又在国内很多城市的中石化加油站出现。
很多人从“一路听天下”买来车载有声书一听,个个惊喜异常。就这样通过口口相传,向朱国勇公司订阅有声书的车主越来越多。
羡慕吗?
我成为“听经济”时尚达人
朱国勇坚持他的大客户原则,继中石化之后,他很快又和中石油签署了合作协议。携手两大石油巨头,使他获得全国范围内四万多家加油站的发行渠道,覆盖全国五十多个城市。朱国勇把自己的事业比作“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很快,汽车、金融领域都出现了有声读物。
“一路听天下”每月推出两部最新的畅销有声书供用户选择。比如去年10月推出的《盗墓笔记》,是朱国勇与作者南派三叔直接签署的独家买断协议,绝对满足了“盗墓迷”的耳福。而《做单》、《如果这是宋史》、《中国最穷小伙子发财日记》这些时下最流行的畅销书,同样受到很多白领的热捧。
由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收听的内容,较之广播电台而言,车载有声书更为个性化,而且纸质读物被转变为有声读物,充分满足了工作时间紧张的人群的需要。短短几年间,用耳朵“阅读”有声图书就成为一种时尚。不少社会名流也开始由看书转为“听书”。
一家出版社的老总羡慕地调侃:朱国勇的生意简直火得一塌糊涂!一次记者到他公司采访,看到电话铃声不断在前台响起,四个话务员忙得焦头烂额。“《盗墓笔记2》到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发给你。”电话这边几名女孩几乎在做同样的回答。
原来《盗墓笔记1》出了之后,很多有声书发烧友都急切期待《盗墓笔记2》的出版,但演播者周建龙却在医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因此《盗墓笔记2》的录制工作只好暂停。虽然只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5天,就在这短短数日,公司前台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周建龙是哈尔滨话剧团的著名编导、演员,有声小说播讲是其业余爱好,很多粉丝都是从《鬼吹灯》的有声书认识他的,如果他缺场《盗墓笔记》,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当时,朱国勇的神情显得很焦虑,但同时他为这些“粉丝们”的热情所感动。“平时,可能员工们都不会感觉到我们的影响力,但是直到这次意外发生,我们公司的职员上下都鼓足了干劲”。朱国勇认为自己是因祸得福,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控制听众的耳朵了。
《铁梨花》在央视的热播,又让朱国勇嗅到了新的商机。“有没有发现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习惯,看到喜欢的电视剧后,还要再去搜罗一下它的原著?”他一脸神秘地问记者。这些人要么是因为喜欢电视剧的情节而追求原著的完整性,要么是想要比照一下剧本和原著相差多远。既然很多人对看原著有浓厚的兴趣,朱国勇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结果4月份一拿到这本书的版权,公司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录播,产品投放市场后不少城市的销售点都出现了抢购现象。这令一些唱片公司的老板都惊羡异常。
今年5月,他的目光又瞄准了收视率很高的《旗袍》。在朱国勇看来,央视在给自己打免费广告,只要将他们在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变成有声书,差不多每部都会很畅销。
“我们赚耳朵的钱”。朱国勇认为,一个人可以连续听好几个小时的音乐会,但是他不能连续看多场电影。道理很简单,眼睛看多了会发涩,但是耳朵听多了不会有太多副作用。所以,这是人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虽然听到的没有看到的生动,但是听可以抢到更多的时间”。
摆在朱国勇书架上的是林林总总的畅销小说、悬疑小说、恐怖故事、热门经管等。如今,“一路听天下”已经和多家著名出版机构合作,获得了4万集有声版权。他说目前“听书”的主力军是有车一族以及办公室白领。谈到公司前景,朱国勇更是信心十足,他说目前中国有7000万车主,如果有一半的人愿意每月支付30元听有声书,那么,一年就有超过90亿元的市场需求。何况以中国汽车市场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这个数字用不了几年就会翻倍。
如今“一路听天下”已成为国内车载有声书第一品牌,36岁的大男孩朱国勇也成了令人羡慕的富翁。因非常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去年华尔街一家风投公司的老板主动找到他,一下就大手笔地投进1000万美元。朱国勇计划在20,将他的龙杰网大文化传媒公司在纽约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成为中国听书第一股。
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曾拥有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周鸿祎说,当年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所以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但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啦!
所以,此时的Foxmail成为了张小龙的大包袱,因为每天会有无数的人催促他往前跑,而庞大的知名度和用户量,却没有给他带来经济上或社会地位上的任何好处。
一年后,张小龙选择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博大。
虽然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都说:我们不需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有了用户之后,我们自然会找到合适的盈利点。但张小龙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前,一个清晰地盈利模式还是极其重要的。
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讲述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的书《硅谷之火》,对他有极大触动——“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
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创办了三色公司。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对此,雷军有了三点反思:
一、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在公司业务上,三色公司也没有固定的模式,看见什么赚钱就去做一笔,“最多的时候有十四个人,业务范畴也挺宽的,卖过电脑,做过仿制汉卡(电脑硬件的一种),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所以,他们的资金一直很紧张。实在没钱的时候,甚至靠和食堂大师傅打麻将赢饭菜票度日。
二、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事实上,他们曾接近成功。当时,联想汉卡创造了盈利上亿的辉煌,于是雷军和他的伙伴们决定山寨这款产品。但在产品上市之后,他们遇到了更厉害的山寨大王,把他们的产品又“山寨”了。而且这家公司规模大,售价低,最后压垮了三色公司。
三、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公司创立时,“四个人,每人25%的股份,大家都很高兴。没过几天,问题来了,每件事都需要反复讨论,到后来,甚至改选了两次总经理”。而这样的管理架构,是不可能形成有效地决策的。
★ 创业故事读后感
★ 养殖创业故事
★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 台湾创业故事
★ 创业营销故事
★ 安徽人创业故事
★ 真人创业故事
★ 创业故事读后感
★ 创业之路故事
★ 新疆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