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山活动状态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共含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暖冬”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火山活动状态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根据火山喷发实例总结了火山喷发在不同阶段的活动状态,并探讨了可能的.物理机理.火山活动从岩浆补给到岩浆喷发的物理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岩浆补给阶段,岩浆囊压力差或过剩压力的大小决定了火山活动是否休眠或扰动,岩浆补给速率对压力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通道形成阶段,当过剩压力超过围岩破裂强度时,围岩开始破裂,之后水热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3)岩浆运移与失稳喷发阶段,主要是岩浆运移与地壳盖层的相互作用与失稳的过程.文中还讨论了火山活动状态与火山喷发危险性等级之间的关系,7个危险性等级分别对应于火山活动的7种状态,即休眠、平静、扰动、动荡、临界、活动、灾变.
作 者:洪汉净 刘辉 HONG Han-jing LIU Hui 作者单位:洪汉净,HONG Han-jing(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长白山火山观测研究站,安图,133613)刘辉,LIU Hui(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刊 名:地震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P317.7 关键词:火山 岩浆补给 通道 岩浆运移 失稳喷发海口地区火山活动初步研究
海口地区的马鞍岭一雷虎岭火山群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休眠火山群之一.通过对区域火山活动期次划分、深部岩浆囊探测以及对火山类型、规模、物质组成和溶岩覆盖面积的分析,总结了海口地区火山活动的时、空、强特征.结合对火山区地震、地磁、体应变和地热等观测资料的分析,对火山区深部岩浆活动的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认为海口全新世火山区最后一次火山喷发距今约4 000a左右,其现今火山活动已趋于平静,未来的火山活动可能向16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迁移.
作 者:胡久常 郭明瑞 刘伟 郑在壮 HU Jiu-chang GUO Ming-rui LIU Wei ZHENG Zai-zhuang 作者单位:海南省地震局,海口,570203 刊 名:地震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 31(4) 分类号:P317.5 关键词:火山活动 大地电磁探测 岩浆囊 海口 volcanic activity magnetotelluric detection magma chamber. Haikou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形变监测及火山活动状态分析
依据长白山天池火山区~连续4期水准资料和GPS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年该地区的岩浆活动特征.结果显示:2002~火山区垂直和水平形变变化明显,火山区GPS点位的活动性与绥阳基准站(距P00约350 km)的差异性运动较大,火山区域性运动特征显著,表明在此期间火山区形变变化主要受岩浆活动的'影响;20后水平和垂直形变变化速率逐渐减小,特别是~年,火山区GPS点位活动与绥阳点位的差异性运动变小,说明火山岩浆活动在逐渐减弱.
作 者:胡亚轩 王庆良 崔笃信 王文萍 李克 郑传芳 Hu Yaxuan Wang Qingliang Cui Duxin Wang Wenping Li Ke Zheng Chuanfang 作者单位:胡亚轩,王庆良,崔笃信,王文萍,Hu Yaxuan,Wang Qingliang,Cui Duxin,Wang Wenping(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李克,郑传芳,Li Ke,Zheng Chuanfang(吉林省地震局,长春,130022)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 27(5) 分类号:P315.72+5 关键词:长白山天池火山 垂直形变 水平形变 差异运动 岩浆活动刺五加种群更新机理的初步研究
对不同生境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更新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下的刺五加种群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的种群结构处于衰退状态.不同样地刺五加的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郁闭度为40%的`蒙古栎林,其有性生殖的坐果率为51.99%、饱满种子成熟率为31.20%,远远大于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营养繁殖的效率与环境的郁闭度、群落间隙大小有关,在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每一无性系的株数较少、株间距较大,而在蒙古栎林下,每一无性系的株数较多、株间距较小,这说明光照充足有利于刺五加的营养繁殖.
作 者:韩忠明 韩梅 吴劲松 杨利民 HAN Zhong-ming HAN Mei WU Jin-song YANG Li-min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8 刊 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8(4) 分类号:Q949.763.2 关键词:刺五加 种群 有性生殖 营养繁殖地内气体与火山活动
就象香槟酒中上升的气泡,地球内部的气体可以上升到地球表面,引起岩浆进行危险性的喷发.
作 者:胡德良 HU De-liang 作者单位: 刊 名:海洋地质动态 PKU英文刊名:MARINE GEOLOGY LETTERS 年,卷(期): 24(1) 分类号:P7 关键词:嘧肽霉素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以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为测试体系,用3H-尿苷和3H-亮氨酸2种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4%嘧肽霉素水剂抗TMV的作用机理.通过3H-尿苷示踪实验发现:无论是叶盘法还是整株法测定,嘧肽霉素均能抑制病毒对3H-尿苷的利用,抑制率分别为72.43%和68.95%;而对寄主植物RNA合成,2种方法的`抑制率分别为8.09%和11.02%.通过3H-亮氨酸示踪结果可以看出:嘧肽霉素较强地抑制了病毒对3H-亮氨酸的吸收,但能促进寄主对3H-亮氨酸的吸收.3H-尿苷和3H-亮氨酸分别是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前体物,因此,嘧肽霉素通过抑制病毒R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来扰乱病毒的增殖,从而减弱病害的发生.
作 者:朱春玉 吴元华 赵秀香 王艳红 ZHU Chun-yu WU Yuan-hua ZHAO Xiu-xiang WANG Yan-hong 作者单位:朱春玉,ZHU Chun-yu(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161;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沈阳,110036)吴元华,赵秀香,王艳红,WU Yuan-hua,ZHAO Xiu-xiang,WANG Yan-hong(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161)
刊 名:植物病理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6(4) 分类号:S4 关键词:嘧肽霉素 烟草花叶病毒 抗病毒作用机理两株解磷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解磷机理的初步研究
从不同处理的水稻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解磷真菌HP2、P6,研究了不同碳源条件对溶磷效果的影响,以及解磷菌株在不同的.碳源培养条件下,溶磷量与培养介质p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P2菌株解磷能力在不同的测定时间内均高于P5菌株;不同碳源培养基的溶磷量顺序为蔗糖>葡萄糖>纤维素,且彼此差异显著;测定时间内,菌株的溶磷量与介质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
作 者:康贻军 胡健 单君 何芳 朴哲 殷士学 KANG Yi-Jun HU Jian SHAN Jun HE Fang PIAO Zhe YIN Shi-Xue 作者单位:康贻军,KANG Yi-Jun(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盐城,224002;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225009)胡健,单君,何芳,朴哲,殷士学,HU Jian,SHAN Jun,HE Fang,PIAO Zhe,YIN Shi-Xue(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盐城,224002)
刊 名:微生物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MICROBIOLOGY 年,卷(期):2006 33(5) 分类号:Q93 关键词:解磷菌 溶磷量 机理幼儿园春游初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开阔眼界,增强环保意识。
2、体验集体游玩的乐趣,学会分享,增进与家人之间的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做好动员收费工作,并将路线设计好,联系好车辆。
2、发放告家长书,宣传春游的注意事项。
3、班级对进行春游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上午8:30点,家长和孩子在本班教室集中,老师交代活动注意事项。
1、向家长介绍一下今天活动的`整个流程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出发,孩子和家长每人坐一个座位。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孩子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上、下车有序。在车上不能大声暄哗,不能将头和手伸出窗外。
(2)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让孩子休息、吃午饭。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3)带孩子欣赏公园春天的景色,认识一些动植物和建筑物,了解他们的特征,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描述,
(4)2:45到公园门口集中,清点人数,拍集体照。
(4)3:00分上车返回幼儿园。
2、提醒家长活动中要注意安全,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最好几个家长一起行动,有事拨打老师的电话。
二、9:00分准时出发,安排好家长、孩子的座位,晕车的孩子、家长安排坐在前面,并注意安全。
三、9:45左右到达梅园,进行亲子游活动。
四、下午3:00分准时返回幼儿园。
文学活动必备的心理状态的论文
论文摘要:“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探讨和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关键词:虚静;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心理状态
“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作家和欣赏者才能悬搁知识和偏见,成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真正进入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心境,从而把握艺术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1 虚静是文学创作必备心理状态
真正的文学创作不是写作,而是作家的审美心理世界的生成。在这个审美世界中作家这个主体是自由的、超越的存在,而其所要生成的客体世界也与作家的主体存在,在主体间的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客关系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它们共在、同情,达到视域融合。这种审美心理过程的产生依赖的是什么呢?是虚静。虚静的审美心理状态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就有阐述: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关于艺术创造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刘勰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不仅直接运用了“虚静”的概念,而且明确地将它界定为作者心调气畅,淡泊宁静。重点要求作者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想象、艺术构思时主观精神状态的专一、超越功利和超越生存,达到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在刘勰看来,虚静的心理状态对实现审美想象、进行文学构思是必要的。
陆机在讲到艺术想象活动的时候说过:“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文赋》)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内部的情感越来越鲜明,而外部的各种物象也越来越清晰。这就是说,艺术想象活动一方面结合外部形象,一方面又包含着作家的情感。正是因为有这两个特点,艺术想象活动才能产生审美意象。在这个基础上,刘勰认为,要提高艺术想象力,保持文思的畅通,关键在于“秉心养术”。这便是:一是要有虚静的心态,二是要在平时知识的积累、才干培养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写作中体现“博而能一”的原则。
艺术想象一方面要保持“虚静”,另一方面又要依赖外物的感兴,也就是主体间的心理诱发。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物色之动,心也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消,阴沉之志达;辞以情发。”(《物色》)就是说,由于人心(主体心理)对外物(同样的主体)的感应(交流),才产生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这种主体间的感应的实质,是“气”的感应,是自然界的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这就是锺嵘在《诗品序》中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艺术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它的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刘勰从主体间的感应,谈到艺术想象活动的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就是说,艺术构思的妙处在于作家的想象活动是和事物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一个特点是“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艺术想象活动是一种主体间饱含情感的心理活动,作家的想象和事物的形象贯通在一起,从而引起了情感的变化。
刘勰认为每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对外界的感应力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作家在平日就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感应力。培养的方法是:“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就是要努力积累知识,认真研究事理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对各种事物注意观察研究,并且锻炼自己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勰对于艺术想象活动的这些认识,并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陆机《文赋》对于艺术想象活动的论述也很出色。陆机在《文赋》中就说过作家创作构思的心理特点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就是说,艺术想象可以超越经验、理智的限制。刘勰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吸取了陆机的思想,所以《神思》篇代表了一个时代共同的认识水平。从先秦的“观物取象”到魏晋南北朝的“迁想妙得”和“神思”,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这个跃进表明,中国古典美学已经开始对艺术创作的心理活动,对艺术思维的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为美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虚静”实际上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老庄以“虚静”解释支配万物的道,将其奉为养身、处世和治国的法宝。《老子》十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在这里老子强调了一点,为了实现对于“道”的观照的问题,观照者必须保持虚静。“复”就是回到老根,“观复”就是观照万物的根源、本源。也就是说,人心只要保持虚静的状态,就能和宇宙融合,从而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
道家“虚静说”要求主体心境的空明莹澈,摆脱功利欲望,排除知性干扰,专注于主体问(作者与对象)的共在、对话、理解、同情,以达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田子方》故事是个很好的印证。宋元君请画师为其画画,多数画师很紧张,他们各就各位,十分拘束,只有一位画师与众不同。他到得最晚,显得十分安闲的样子。见国君本来要快步走的,他却慢吞吞的,接受国君的揖谢之后也不急于就位。回到住所,光着身子盘腿而坐。这位画师很不拘礼节。但是国君却判断他是真画画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多数画师心中充满“庆赏爵禄”、“非誉巧拙”等各种考虑,缺乏一个审美的心胸(空明的心境)。他们的创造力也受到利害观念的束缚而得不到自由的发挥,独有后来的这位画师却超脱了利害关系,他的心境是空明的,他的创造力也不受拘束,能够得到自由的发挥。这个例子说明,能不能超脱主体性,达到虚静状态,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包括技巧)自由发挥何以可能、审美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如齐国的管子学派、庄子、苟子、韩非等,对于老子这种虚静的认识都有所继承和发挥,显然和老子的命题有着血缘关系。
韩非讲“思虑静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人”(《韩非子・解老》)、“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韩非子・主道》)。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庄子,庄子把老子的“虚静”命题发展成“心斋”、“坐忘”的命题。《苟子・解蔽》中也有:“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虚”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和欲念,也就是“无己”。“静”就是保持心的安静、平静。“一”就是“一意专心”。
魏晋南北朝以后讲虚静的人就更多了,如唐代刘禹锡诗《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虚而万景人”。所谓“万景人”说的是文学构思过程中的审美观照,都是要以虚静空明的心胸为前提。
总的来说,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只有进入虚静的状态,才能把知识、理性和偏见悬置起来,才能真正进入审美的心境,主体间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超越。
2 虚静是文学欣赏必备的心理状态
审美“由于其存在的丰富性,心灵的能动性,超越的无限性,的确可以产生瞬间的生存、瞬间的超越、瞬间的永恒等作用,对人生的确能产生一种慰藉、寄托、享受与满足。这是审美活动之所以为人类生活所必须,是审美创作得以生存、存在的意义所在。”正是由于审美愉悦这个原因,人们喜欢文学作品,喜欢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呢?虚静也是必备的文学审美心理状态。人的主体心灵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先天赋有与后天教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掺杂着本能欲念的实用自我;二是运用思维理智为规范的理性自我,这二者都属于一种非我的范畴;三是能够透入主体把握人生的艺术精神的直觉自我,它是人真正的生命世界,是与运动不止的人共通无碍的心灵至境。因此,虚静就是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在审美过程中达到主体间同一境界,也即“物我合一”。
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要求欣赏者忘物忘我,其目的就是不要带着先验的、理智的自我进入审美,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精神“皆被吸人于一个对象之中,而感到此一个对象即是存在的一切”,“自失于对象之中”翻,完全达到审美主体间性。
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也是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无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静庵文集・红楼梦评论》),这样来“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真是在这种虚静中,主客体(主体间)才能完全的进入同一的状态。
庄周梦中化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欤,胡蝶之梦为周欤”(《庄子・齐物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金圣叹《鱼庭闻贯》);文与可画竹,“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曾无疑画草虫,“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这些都表明“虚静”状态是审美过程中主体间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
同时在审美过程中,欣赏者还必须悬置情感,否则也是不能达到主体问同一的状态。宋代道学家邵雍就曾说到:“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又说:“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皇极经世全书解・观物外篇十》)
3 结语
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主体问在虚静的心理状态下共同创造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体间自在生存、交往、对话、理解、同情而达到视域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间共同经历着一段人生故事、体验着人生经验。他们共同经历着人生的风风雨雨,社会的变幻无常;感受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复杂多样。因此,文学作品展开的世界也不是纯客体世界,而是主体间的审美世界,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也不能像对待客体那样审视文学作品,因为这个世界也是一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世界。自然作为审美对象不是客体,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主体,它与审美主体息息相关、互通声气,最后达到物我两忘、完全一体的境界。所以我会见花落泪,见柳伤情,达到情景交融之境界。正是这样作为审美主体的我才能真正体味、把握作品中的世界,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两类孔雀石化的形成机理初步分析
阿拉善地区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孔雀石化,Ⅰ类型孔雀石化是铜矿化(铜矿体)氧化形成的.,是良好的找矿标志;Ⅱ类型孔雀石化是在阿拉善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不具有找矿意义.正确区分和鉴别上述两种成因类型的孔雀石化,对于正确指导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 者:马润 杨鹏 张丽萍 褚立国 宋俊峰 刘爱旺 MA Run YANG Peng ZHANG Li-ping CHU Li-guo SONG Jun-feng LIU Ai-wang 作者单位:马润,张丽萍,刘爱旺,MA Run,ZHANG Li-ping,LIU Ai-wang(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公室技术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杨鹏,YANG Peng(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褚立国,宋俊峰,CHU Li-guo,SONG Jun-feng(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刊 名:西北地质 ISTIC英文刊名:NORTHWESTERN GEOLOGY 年,卷(期):2008 41(1) 分类号:P578.6 关键词:阿拉善 孔雀石化 成因★ 水中的火山作文
★ 状态的近义词
★ 经火山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