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原文及翻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higao198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原文及翻译(共含4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higao198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原文及翻译

篇1:《新唐书·杜让能传》原文及翻译

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让能思精敏,凡号令行下,处事值机,无所遗算,帝倚重之。

李克用兵至,帝夜出凤翔,仓皇无知者。让能方直,徒步从十余里,得遗马,褫绅为靮①乘之。朱玫兵逼乘舆,帝走宝鸡,独让能从。翌日,孔纬等乃至。俄而进狩梁。是时栈道为山南石君涉所毁,天子间关险涩,让能未尝暂去侧。帝劳曰:“朕失道,再遗宗庙。方艰难时,卿不少舍朕,盖古所谓忠于所事邪!”让能顿首曰:“臣世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不肖,使扞牧圉②,临难苟免,臣之耻也。”帝次褒中,擢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于时,嗣襄王煴即伪位,强藩大镇附者已十八,贡赋不输行在,无以备赏劳,卫兵往往乏食,君臣搏手无它策。让能建遣大使入河中,以谕王重荣,重荣果奉诏。已而京师平,进中书侍郎,徙封襄阳郡公。官吏多污伪署,有司皆欲论死,让能以胁从不足深治,固争之,多所全贷。昭宗立,进尚书左仆射、晋国公,赐铁券,累进太尉。

李茂贞守凤翔,自大顺后兵浸强,恃有功,不奉法,朝廷弱,弗能制。时宰相崔昭纬阴结茂贞及王行瑜,让能所言悉漏之,茂贞乃以健儿数百杂市人,候昭纬与郑延昌归第,拥肩舆噪曰:“凤翔无罪,幸公不加讨以震惊都辇!”昭纬曰:“上委杜太尉,吾等何知?”市人不识孰为太尉即投瓦石妄击昭纬等走而免遂丧其印。帝愈怒,捕首恶诛之。京师争避乱,逃山谷间。让能谏帝曰:“茂贞固宜诛,然大盗适去,凤翔国西门,又陛下新即位,愿少宽假,以贞元故事姑息之,不可使怨望。”帝曰:“今诏令不出城门,国制桡弱,贾生恸哭时也。朕顾奄奄度日,坐观此邪!卿为我图之,朕自以兵属诸王。”让能曰:“陛下欲削涤僣嫚③,刚主威,隆王室,此中外大臣所宜共成之,不宜专任臣。”帝曰:“卿,元辅,休戚与我均,何所避?”泣曰:“臣位宰相,所以未乞骸骨者,思有以报陛下,敢计身乎!且陛下之心,宪祖心也,但时有所未便。它日臣蒙晁错之诛,顾不足弭七国患,然敢不奉诏!”

景福二年,以嗣覃王为招讨使伐茂贞。覃王败,茂贞乘胜至三桥。让能曰:“臣固豫言之,臣请归死以纾难。”帝涕下不能已,曰:“与卿决矣!”再贬雷州司户参军。茂贞尚驻兵请必杀之,乃赐死,年五十三。帝痛之,后赠太师。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注:①靮: dí ,马缰绳。②牧圉:牛马,借指君王车驾。③僣嫚:僣,jiàn 同“僭”;嫚,màn,轻视,侮辱。

篇2:《新唐书·杜让能传》原文及翻译

杜让能,字群懿,中了进士被提拔任用。杜让能思虑精细敏捷,凡是号令往下传达,处事机敏,没有遗漏的事情,皇帝非常倚重他。

李克用的叛军到了,皇帝连夜逃出凤翔,仓皇不知逃往哪里。杜让能正在宫中值班,步行随驾十余里,得到一匹散失的马匹,杜让能解下官服大带做缰绳系住马头乘坐。朱玫的叛军到来,皇帝急忙奔往宝鸡,只有杜让能一人随从。次日,孔纬等才到。不久逃到狩梁。这时栈道被山南石君涉毁坏,天子一路上崎岖险阻,让能未未曾离开。皇帝安慰他说:“我违背道义,致使再度离开宗庙,流离失所。在险阻艰难的时候,你一直在我身边,大概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忠于职守!”杜让能磕头说:“我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陛下不以为我愚下,提拔担任近侍职务。面临祸难苟且逃避,这是臣子的耻辱。” 皇帝到达褒中,杜让能晋升官阶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时,襄王李煴即伪位,全国的州郡长官归附的占十分之八,赋税不能输送给僖宗皇帝,不能赏赐犒劳的物品,随从护驾的卫兵缺乏食物,君臣束手无策。杜让能建议派遣重要大臣出使河中,以大义晓谕王重荣,王重荣果然奉旨。京都平定收复后,杜让能被授官为中书侍郎,晋封为襄阳郡开国公。朝廷大臣中大多接受伪朝委任,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奏请皇帝想对他们处以极刑,杜让能认为他们是被胁从不值得深究,坚决为他们争辩,大多被宽恕。昭宗即位,提升杜让能为尚书左仆射、晋国公,颁赏给他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册封为太尉。

李茂贞镇守凤翔,自大顺后兵力逐渐强大,自恃有功,不尊奉法令,朝廷力弱,不能管制。当时宰相崔昭纬暗地结交李茂贞和王行瑜,杜让能说的话全部透漏给他们,李茂贞就把数百壮年夹杂在市人中。等候昭纬与郑延昌回府,就围住轿子说:“凤翔长官没有罪过,希望你们不要进行讨伐来震惊都城。” 昭纬说:“皇上委派给杜太尉,我们知道什么?”市人不认识谁是太尉,就投瓦石胡乱击打,昭纬等逃跑而免遭意外,丢失了宰相政事堂的官印。昭宗皇帝更加愤怒,抓捕首恶诛杀他们,京师争着避乱,逃到山谷里。杜让能进谏昭宗皇帝说:“李茂贞本来应该诛杀,然而大盗刚刚离去,凤翔是国家的'西门,又陛下刚刚即位,希望您稍稍宽恕,用贞元的旧例来迁就他,不能让他产生怨气。” 昭宗皇帝说:“现在诏令效力不能超出京城,国家衰弱,这种情况正是使贾谊痛哭的皇权孱弱那种形势。我只是怯怯懦懦度日,眼看着贼人欺凌朝廷软弱。你为我主持调这件事,我委托诸王去办派兵的事。”杜让能回答说:“陛下打算削减藩臣的僭越傲慢,让威刚主强,让王室兴隆,这是宫廷内外的大臣都一并努力的事情,不应该只任用微臣一人。”昭宗说:“卿是宰相,与朕同喜乐共忧虑,有什么逃避的?”杜让能哭着说:“我位居宰相之职,没有乞请陛下赐还我骸骨而归居的原因,是想回报陛下,哪里敢吝惜自己!况且陛下的心意,即是先祖的志向。只是时机不便。日后,臣即使受到像晁错那样的屈杀,尽管不足以灭七国之祸,我岂敢不奉圣诏!”

景福二年,昭宗派嗣覃王任招讨使讨伐李茂贞。覃王兵败,李茂贞乘胜追击到三桥。杜让能向昭宗禀奏说:“臣原先已经预言这种情况了。请皇上将罪责归于我来解除祸患。”昭宗流着泪说:“我与你永别了!”当天就将杜让能贬为雷州司户。李茂贞海珠并请求昭宗一定杀死杜让能,于是让他自尽,这时他五十三岁。昭宗皇帝为他痛惜,后来追赠为太师。

篇3:《新唐书·杜让能传》原文附翻译

《新唐书·杜让能传》原文附翻译

原文:

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让能思精敏,凡号令行下,处事值机,无所遗算,帝倚重之。

李克用兵至,帝夜出凤翔,仓皇无知者。让能方直,徒步从十余里,得遗马,褫绅为靮①乘之。朱玫兵逼乘舆,帝走宝鸡,独让能从。翌日,孔纬等乃至。俄而进狩梁。是时栈道为山南石君涉所毁,天子间关险涩,让能未尝暂去侧。帝劳曰:“朕失道,再遗宗庙。方艰难时,卿不少舍朕,盖古所谓忠于所事邪!”让能顿首曰:“臣世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不肖,使扞牧圉②,临难苟免,臣之耻也。”帝次褒中,擢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于时,嗣襄王煴即伪位,强藩大镇附者已十八,贡赋不输行在,无以备赏劳,卫兵往往乏食,君臣搏手无它策。让能建遣大使入河中,以谕王重荣,重荣果奉诏。已而京师平,进中书侍郎,徙封襄阳郡公。官吏多污伪署,有司皆欲论死,让能以胁从不足深治,固争之,多所全贷。昭宗立,进尚书左仆射、晋国公,赐铁券,累进太尉。

李茂贞守凤翔,自大顺后兵浸强,恃有功,不奉法,朝廷弱,弗能制。时宰相崔昭纬阴结茂贞及王行瑜,让能所言悉漏之,茂贞乃以健儿数百杂市人,候昭纬与郑延昌归第,拥肩舆噪曰:“凤翔无罪,幸公不加讨以震惊都辇!”昭纬曰:“上委杜太尉,吾等何知?”市人不识孰为太尉即投瓦石妄击昭纬等走而免遂丧其印。帝愈怒,捕首恶诛之。京师争避乱,逃山谷间。让能谏帝曰:“茂贞固宜诛,然大盗适去,凤翔国西门,又陛下新即位,愿少宽假,以贞元故事姑息之,不可使怨望。”帝曰:“今诏令不出城门,国制桡弱,贾生恸哭时也。朕顾奄奄度日,坐观此邪!卿为我图之,朕自以兵属诸王。”让能曰:“陛下欲削涤僣嫚③,刚主威,隆王室,此中外大臣所宜共成之,不宜专任臣。”帝曰:“卿,元辅,休戚与我均,何所避?”泣曰:“臣位宰相,所以未乞骸骨者,思有以报陛下,敢计身乎!且陛下之心,宪祖心也,但时有所未便。它日臣蒙晁错之诛,顾不足弭七国患,然敢不奉诏!”

景福二年,以嗣覃王为招讨使伐茂贞。覃王败,茂贞乘胜至三桥。让能曰:“臣固豫言之,臣请归死以纾难。”帝涕下不能已,曰:“与卿决矣!”再贬雷州司户参军。茂贞尚驻兵请必杀之,乃赐死,年五十三。帝痛之,后赠太师。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注:①靮: dí ,马缰绳。②牧圉:牛马,借指君王车驾。③僣嫚:僣,jiàn 同“僭”;嫚,màn,轻视,侮辱。

译文:

杜让能,字群懿,中了进士被提拔任用。杜让能思虑精细敏捷,凡是号令往下传达,处事机敏,没有遗漏的事情,皇帝非常倚重他。

李克用的叛军到了,皇帝连夜逃出凤翔,仓皇不知逃往哪里。杜让能正在宫中值班,步行随驾十余里,得到一匹散失的马匹,杜让能解下官服大带做缰绳系住马头乘坐。朱玫的叛军到来,皇帝急忙奔往宝鸡,只有杜让能一人随从。次日,孔纬等才到。不久逃到狩梁。这时栈道被山南石君涉毁坏,天子一路上崎岖险阻,让能未未曾离开。皇帝安慰他说:“我违背道义,致使再度离开宗庙,流离失所。在险阻艰难的时候,你一直在我身边,大概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忠于职守!”杜让能磕头说:“我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陛下不以为我愚下,提拔担任近侍职务。面临祸难苟且逃避,这是臣子的耻辱。” 皇帝到达褒中,杜让能晋升官阶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时,襄王李煴即伪位,全国的州郡长官归附的.占十分之八,赋税不能输送给僖宗皇帝,不能赏赐犒劳的物品,随从护驾的卫兵缺乏食物,君臣束手无策。杜让能建议派遣重要大臣出使河中,以大义晓谕王重荣,王重荣果然奉旨。京都平定收复后,杜让能被授官为中书侍郎,晋封为襄阳郡开国公。朝廷大臣中大多接受伪朝委任,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奏请皇帝想对他们处以极刑,杜让能认为他们是被胁从不值得深究,坚决为他们争辩,大多被宽恕。昭宗即位,提升杜让能为尚书左仆射、晋国公,颁赏给他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册封为太尉。

李茂贞镇守凤翔,自大顺后兵力逐渐强大,自恃有功,不尊奉法令,朝廷力弱,不能管制。当时宰相崔昭纬暗地结交李茂贞和王行瑜,杜让能说的话全部透漏给他们,李茂贞就把数百壮年夹杂在市人中。等候昭纬与郑延昌回府,就围住轿子说:“凤翔长官没有罪过,希望你们不要进行讨伐来震惊都城。” 昭纬说:“皇上委派给杜太尉,我们知道什么?”市人不认识谁是太尉,就投瓦石胡乱击打,昭纬等逃跑而免遭意外,丢失了宰相政事堂的官印。昭宗皇帝更加愤怒,抓捕首恶诛杀他们,京师争着避乱,逃到山谷里。杜让能进谏昭宗皇帝说:“李茂贞本来应该诛杀,然而大盗刚刚离去,凤翔是国家的西门,又陛下刚刚即位,希望您稍稍宽恕,用贞元的旧例来迁就他,不能让他产生怨气。” 昭宗皇帝说:“现在诏令效力不能超出京城,国家衰弱,这种情况正是使贾谊痛哭的皇权孱弱那种形势。我只是怯怯懦懦度日,眼看着贼人欺凌朝廷软弱。你为我主持调这件事,我委托诸王去办派兵的事。”杜让能回答说:“陛下打算削减藩臣的僭越傲慢,让威刚主强,让王室兴隆,这是宫廷内外的大臣都一并努力的事情,不应该只任用微臣一人。”昭宗说:“卿是宰相,与朕同喜乐共忧虑,有什么逃避的?”杜让能哭着说:“我位居宰相之职,没有乞请陛下赐还我骸骨而归居的原因,是想回报陛下,哪里敢吝惜自己!况且陛下的心意,即是先祖的志向。只是时机不便。日后,臣即使受到像晁错那样的屈杀,尽管不足以灭七国之祸,我岂敢不奉圣诏!”

景福二年,昭宗派嗣覃王任招讨使讨伐李茂贞。覃王兵败,李茂贞乘胜追击到三桥。杜让能向昭宗禀奏说:“臣原先已经预言这种情况了。请皇上将罪责归于我来解除祸患。”昭宗流着泪说:“我与你永别了!”当天就将杜让能贬为雷州司户。李茂贞海珠并请求昭宗一定杀死杜让能,于是让他自尽,这时他五十三岁。昭宗皇帝为他痛惜,后来追赠为太师。

篇4:“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按:追究,查办

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

C.不肯偿所逋逋:拖欠

D.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挠:阻止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

①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②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③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④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

⑤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⑥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B.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

C.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5分)

(2)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5分)

参考答案:

4.D挠:(使)屈服

5.A(④表现的是王鼎的谦让,⑤表现的是王鼎爱民,⑥表现的是王鼎的善待家人,生活节俭。)

6.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关键是翻译出“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由此推断是曲解原文,应是仁宗用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傅惟几。)

7.(1)(王鼎)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对微小隐蔽的罪行也不宽恕。(“竞”、“擿发”、“贷”各1分,大意2分)

(2)过了二年,王鼎被任命为使者。先前,使者大多索取购买南方的特产,趁着到京城述职,就拿着这些特产赠送权贵。(“居”、“因”、“遗”各1分,大意2分)

附译文参考

王鼎字鼎臣,凭借进士及第,多次升迁担任太常博士。当时天子担忧吏治大多毁坏,监察部门不履行职责,而范仲淹等人刚刚执政,就挑选各路使者让他们查究检举不法官吏,任命王鼎提点江东刑狱。王鼎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微细隐藏的罪行也不宽恕。因此他们属下的官吏怨恨他们,把他们看作“三虎”。仁宗听到了这些情况,很不高兴,后来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范仲淹等人被罢免,王鼎与杨纮、王绰都被人指责,当时王鼎提点两浙刑狱,因此被贬为深州知府。

第二年,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赈救灾民,非常尽力。迁为建州知府,那里的风俗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订条例教育乡民,禁止他们这样做。当时偷贩茶叶和盐的人很多,(王鼎)全都用棍子(驱遣)发配他们,监司屡次替他们说话,王鼎不为此改变。王鼎迁任提点河北刑狱,处理贪官污吏更加急迫,他弹劾检举官员,不回避权贵和有势力的官员。他被召为开封府判官,改任盐铁判官,多次升迁担任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河设置驿站牵引漕舟,每年可节省役夫六万,王鼎议论以为这样做不行。杨永德横暴狡诈,宰相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一员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根据实际情况连发八问,杨永德均不能回答。王鼎于是上疏说:“陛下幸亏考察任用了我,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因而耽误国家大计。”于是永德的奏请没有被采纳。

过了二年,王鼎被任命为使者。先前,使者大多索取购买南方的特产,趁着到京城述职,就拿着这些特产赠送权贵。王鼎一样特产也没买,独自全心全意去精心处理政事,事情无论大小,一定自己亲自处理。凡是调发负责成批运输货物的官员,王鼎估计漕路的远近,确定运期的先后,制订成规章制度,因此劳逸均等,官员不能肆意妄为。官船禁止私人搭载物品,舟兵不能养活自己,就偷官船上的米来干坏事。有舟兵贩米养活自己,买米的人抓住他们违法的把柄,不肯偿还拖欠的米。王鼎就发文书要州县监督偿还,舟人有办法自给了,就不再干坏事了,而所运的米也不曾短缺了。

王鼎生性廉洁不欺骗人,曾经任用过他的儿子,族人想让他给儿子虚报年龄来谋求早点做官,王鼎不允许。王鼎的父亲死了,就把他的遗产分给儿子们,王鼎把遗产全部分给他的弟弟。他曾经担任临邛县知县,转运使选择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它散给族人,一天就送光了。所到之处不扰民,只买一些饮食日用物品,并且加价来补偿他们。他事奉继母很孝顺,教导哺育孤侄很周到,自身的奉养十分节俭。当官明智敏捷,坚强正直不可屈服。他所推荐的士人中有许多人很知名,其中有些人王鼎终身不认识他们。

《宋书·王懿传》原文及翻译

张文潜哦苏杜诗原文及翻译

李泰伯改字原文及翻译

来歙字君叔原文及翻译

《长恨歌》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

齐东野语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采桑子原文及翻译

刻舟求剑原文及翻译

“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原文及翻译(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原文及翻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