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曹全碑》对联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an了个樾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集《曹全碑》对联(共含11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an了个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集《曹全碑》对联

篇1:集《曹全碑》对联

集《曹全碑》对联

有酒且共乐;

无钱安足忧。

泉石从所好;

文章如有神。

大圣忧乐同斯世;

长史廉平报圣时。

山野所受各有在;

州郡之职安居为。

门墙咸拜文中子;

官爵仍迁乡大夫。

不贪金章仍拜石;

少疏文字复临流。

开泉分水山人事;

剪叶芟枝童子功。

日与君平学周易;

不同扬子返离骚。

分居且复修农政;

兴至时还角酒宾。

风雨和平因圣世;

民人欢乐是清官。

方干以三拜为节;

君平有百钱养生。

为爱凉风开北户;

因芟残叶出南山。

功乃不流有定节;

敏而好学无常师。

且幸风雨和圣世;

常存桃李在臣门。

令子贤孙同继起;

美人名士共长生。

白日清泉常共隐;

美人名士有童心。

白石清泉从所好;

和风时雨与人同。

生遭圣主贤臣世;

家在廉泉让水间。

汉世金张牟重望;

孔门曾闵拟清名。

有钱无钱都不计;

在山出山其奚殊。

吏隐既分无造访;

姓名尚在为文章。

师商之间有位置;

周秦以降无文章。

名士风流咸所慕;

儒生门户本常清。

负米共嘉贤子孝;

县鱼还述长官清。

字学近参王大令;

清名本拟蜀君平。

叔子风流人所服;

阳城孝节士咸归。

和乃不流有定节;

敏而好学无常师。

官位早从三事后;

文章尚在六朝前。

泉流分布从无绝;

枝叶扶疏不拟芟。

泉遭急雨因潜出;

风遇余云复勒归。

曹子建文常敏疾;

李商隐意本光明。

野史所收或遗世;

国风既远有骚人。

常居贤母三千里;

不慕高官万石家。

遇石不拜为之揖;

以酒拟圣甚于贤。

曾南丰文章典重;

王右丞居止清幽。

辞章旧拟三都府;

乡里仍名万石家。

儒官本不亲民事;

老学奚为让少年。

儒者承家先孝弟;

学人报国在文章。

德义无官位而足重;

文章勒金石以不刊。

万里长城,圣意有属;

百谷膏雨,民望所归。

义在斯为,奚让贲育;

理足而止,不因程朱。

不出门庭,全收野景;

相从里巷,大有高人。

方州郡家,扬子之易;

政事文学,孔门所学。

文德武功,副是爵禄;

殊方绝域,惮其威名。

石不合拜,止相揖尔;

臣盖于酒,时复中之。

民和年丰,感拜神赐;

家给人足,同乐时清。

臣门桃李,遗有清景;

名山金石,勒其雄文。

同人与门,以辅其德;

君子有谷,乃兴尔家。

君子处世,有忍乃济;

儒者属辞,既和且平。

君子修德,无不获报;

儒者明理,奚为费辞。

即济乃定,是有易理;

大极不动,斯为神功。

所居临流,亲近泉石;

有人载酒,商定文章。

治国若鱼,不扰为福;

养民如马,有害斯除。

屋后远山,门前流水;

农父赐酒,童子贡鱼。

诸子百家,不分门户;

名山大河,各效文章。

理学程朱,辞章之门;

德性曾闵,家世金张。

退之工文辞,学者从而师事;

司马相中国,远人服其威名。

泉明归与归与,置老屋六七间,在山水之乡,白首相安,金章奚慕;

居易乐哉乐哉,共及门二三子,志秦汉而上,干时不足,养性有余。

篇2:曹全碑全文译文

曹全碑全文译文

[原文1]: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境)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译文]:

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秦末汉汉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辅佐王室(刘邦)。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居一方。君之高祖名敏,他举孝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其曾祖名述。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其祖父名凤。曾举孝廉。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有政绩曾得天子奖励)。其父名琫(beng),少年时即州郡闻名,可惜不幸早逝。所以其地位不能与其德相符。

[原文2]:

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於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

[译文]:

君(曹全)儿童时期就好学习,他能鉴别(非常难懂的.)谶(chen)讳经学,他无书不看,并能综合贯通。孝敬前辈的观念,已在心中生根,他收养了叔祖母,又十分孝敬继母,父母,其心情他能预测,父母的遗志,他能继承。不管父母存亡,其尊敬和礼仪都十分周全。所以乡人有谚语说:“曹景完重亲情,到了以此为乐的程度。”他的道德和美名,会历代相传,永不陨没。

[原文3]:

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译文]:

到他从政以后,其清廉可比伯夷、叔齐,其鲠直不让史鱼。他多次担任一郡的重要职务,如曾任上计掾史(晋京献计),又到凉州,任治中、别驾等职,所到之处,皆能纲纪鲜明、尊卑有序。至其担任郡守等职,能弹弹劾枉法者,纠正邪恶事,能使贪暴者革面洗心,同僚们都佩服其德行,其声威震慑四方。

[原文4]: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遣,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译文]:

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他被举荐为孝廉。授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当时疏勒国国王和德,是弑了其父才得到王位的。他不向中央贡税述职,于是(曹全)兴师问罪。他能像吴起那样为士兵吮毒、有酒大家分享。他在攻城和野战之中,谋略如泉涌,威猛不减诸甲兵,将疏勒王和德当面活捉处死。当他率军旅凯旋还师时,诸国无不遣使送礼,数日达到二百多万,他全交公并登记账册。

[原文5]:

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冈),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谘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儁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di)米粟,赐癃盲。

[译文]:

后迁右扶风郡之槐里县为县令。时遇胞弟病故,辞官回家,又遇党锢之变,就在家隐居了七年,至光和六年,又重被推举为孝廉。七年三月,被任命为郎中、酒泉郡禄福县县长。訞贼张角,在幽州(河北)冀州(河南)一带起兵,兖、豫、荆、杨诸州同时响应。而本县农民郭家等也起来造反,他们焚烧城中官署,万民都受到骚扰,人人不得安宁,多郡(三郡)同时告急,特急的情报频频传来。那时圣主(皇上)征询臣僚的意见,群僚都说:问君(曹全)吧!他遂被任命为郃阳县令,(他一到任)就扑灭战后的余火、清除残余的乱者,以收斩草除根之效。接着他又访问本县之三老商量。他携同当地俊杰王敞、王毕等人,体恤民众的急需,慰问年老之人,抚育鳏寡孤独。还以自家之钱买来米粮,赠送体弱多病和盲目之人。

[原文6]:

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戢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和(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害,退於戊亥闲,兴造城郭。

[译文]:

其大女儿桃婓等,配好治刀伤的“神明膏”,亲自送到离城很远的亭舍。其下属王宰、程横等人,送给伤病者,大多都被治愈。(曹全)的惠政美名,传播得比邮差送信还快。百姓们抱着孩子、背着东西,纷纷返回故里。房屋得以修缮,商店排列整齐,虽是风雨时节(社会极不安定),粮食亦得丰收。种田的农民和织布的妇女,还有手工业者,无不感恩戴德。本县在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曾遭受白茅谷水灾,水害退於戊戌、己亥之闲,那时兴造了城郭。

[原文7]:

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译文]:

自此(水灾)以后,当地旧民和绅士,均未得官位(或官位不高)。曹君怜悯缙绅们不幸的遭遇,开启了南寺之门,使西岳华山赫然在目。他广听民意,开明治事。使学人如李儒、栾规、程寅等人,都获得了相应的“爵位”,。又扩充了相应的官舍和各曹(具体办事机构)廊阁等建筑,就是用以朝见和行揖让之礼的阶梯也得以修整。其费用不让民众出纳,施工也不侵占农时。

[原文8]:

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 译文】:

下属门下吏王敞、录事王毕、主簿王历,户曹秦尚、功曹史王颛等人,大家羡慕奚斯之作《鲁颂》,考查了曹氏德政之美,故共同刻石以纪其功。其辞为:美哉君曹,德义明彰。恭奉朝廷,出征“鬼方”。威烈远布,抚慰八荒。军旅凯旋,槐里为。兄弟情深,归里奔丧。可叹“逆贼”焚烧城池,特受重任,收拾残局。剪除不臣,安定黎民。修缮官寺,大开南门,门阙崴峨,华岳如临。人和政通,万民沾惠。官吏称颂,衣食足丰。君应高升,功同三公。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丙申朔)二十一日丙辰造碑。

篇3:曹全碑全文及译文

曹全碑全文及译文

曹全碑全文及译文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於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

及其从攻,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遣,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冈),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咨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儁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di)米粟,赐癃盲。

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戢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和(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害,退于戊亥闲,兴造城郭。

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

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曹全碑》释文、翻译

[原文]: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干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境)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译文]: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秦末汉初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鸿门宴上的主角之一)辅佐王室(刘邦)。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古地名)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居一方。君之高祖(太爷爷之爹)名敏,他举孝廉(汉朝是征辟制,通过举荐来当官,孝廉是一种官职名)、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其曾祖(太爷爷)名述。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其祖父名凤。曾举孝廉。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有政绩曾得天子奖励)。其父名琫(beng),少年时即州郡闻名,可惜不幸早逝。所以其地位不能与其德相符。

[原文]: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

[译文]:君(曹全)儿童时期就好学习,他能鉴别(非常难懂的)谶(chen)讳经学,他无书不看,并能综合贯通。孝敬前辈的观念,已在心中生根,他收养了叔祖母,又十分孝敬继母,父母,其心情他能预测,父母的遗志,他能继承。不管父母存亡,其尊敬和礼仪都十分周全。所以乡人有谚语说:“曹景完重亲情,到了以此为乐的程度。”他的道德和美名,会历代相传,永不陨没。

[原文]: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译文]:到他从政以后,其清廉可比伯夷、叔齐(春秋战国时期的清廉名臣),其鲠直不让史鱼(人名)。他多次担任一郡的重要职务,如曾任上计掾史(晋京献计),又到凉州,任治中、别驾等职,所到之处,皆能纲纪鲜明、尊卑有序。至其担任郡守等职,能弹劾枉法者,纠正邪恶事,能使贪暴者革面洗心,同僚们都佩服其德行,其声威震慑四方。

[原文]: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遣,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译文]: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他被举荐为孝廉。授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当时疏勒国国王和德,是弑了其父(杀了自己的父亲)才得到王位的。他不向中央贡税述职,于是(曹全)兴师问罪。他能像吴起(战国名将)那样为士兵吮毒、有酒大家分享。他在攻城和野战之中,谋略如泉涌,威猛不减诸甲兵,将疏勒王和德当面活捉处死。当他率军旅凯旋还师时,诸国无不遣使送礼,数日达到二百多万,他全交公并登记账册。

[原文]: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冈),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咨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儁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di)米粟,赐癃盲。

[译文]:后迁右扶风郡之槐里县为县令。时遇胞弟病故,辞官回家,又遇党锢之变,就在家隐居了七年,至光和六年,又重被推举为孝廉。七年三月,被任命为郎中、酒泉郡禄福县县长。訞贼张角(历史上有名的张角起义,后进入三国时期)),在幽州(河北)冀州(河南)一带起兵,兖、豫、荆、杨诸州同时响应(袁绍、曹操、刘备等)。而本县农民郭家等也起来造反,他们焚烧城中官署,万民都受到骚扰,人人不得安宁,多郡(三郡)同时告急,特急的.情报频频传来。那时圣主(皇上)征询臣僚的意见,群僚都说:问君(曹全)吧!他遂被任命为合阳县令,(他一到任)就扑灭战后的余火、清除残余的乱者,以收斩草除根之效。接着他又访问本县之三老商量。他携同当地俊杰王敞、王毕等人,体恤民众的急需,慰问年老之人,抚育鳏寡孤独。还以自家之钱买来米粮,赠送体弱多病和盲目之人。

[原文]: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戢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和(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害,退于戊亥闲,兴造城郭。

[译文]:其大女儿桃婓等,配好治刀伤的“神明膏”,亲自送到离城很远的亭舍。其下属王宰、程横等人,送给伤病者,大多都被治愈。(曹全)的惠政美名,传播得比邮差送信还快。百姓们抱着孩子、背着东西,纷纷返回故里。房屋得以修缮,商店排列整齐,虽是风雨时节(社会极不安定),粮食亦得丰收。种田的农民和织布的妇女,还有手工业者,无不感恩戴德。本县在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曾遭受白茅谷水灾害,水害退于戊戌、己亥之闲,那时兴造了城郭。

[原文]: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译文]:自此(水灾)以后,当地旧民和绅士,均未得官位(或官位不高)。曹君怜悯缙绅们不幸的遭遇,开启了南寺之门,使西岳华山赫然在目。他广听民意,开明治事。使学人如李儒、栾规、程寅等人,都获得了相应的“爵位”,。又扩充了相应的官舍和各曹(具体办事机构)廊阁等建筑,就是用以朝见和行揖让之礼的阶梯也得以修整。其费用不让民众出纳,施工也不侵占农时。

[原文]: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

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译文]:下属门下吏王敞、录事王毕、主簿王历,户曹秦尚、功曹史王颛等人,大家羡慕奚斯之作《鲁颂》,考查了曹氏德政之美,故共同刻石以纪其功。其辞为:美哉君曹,德义明彰。恭奉朝廷,出征“鬼方”。威烈远布,抚慰八荒。军旅凯旋,槐里为。兄弟情深,归里奔丧。可叹“逆贼”焚烧城池,特受重任,收拾残局。剪除不臣,安定黎民。修缮官寺,大开南门,门阙崴峨,华岳如临。人和政通,万民沾惠。官吏称颂,衣食足丰。君应高升,功同三公。

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丙申朔)二十一日丙辰造碑。

篇4:曹全碑原文以及翻译

曹全碑原文以及翻译

原文

君諱全,字景完,敦煌效穀人也,其先蓋周之冑,武王秉乾之機,翦伐殷商,既定爾勳,福祿攸同,封弟叔振鐸于曹國,因氏焉,秦漢之際,曹參夾輔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孫遷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風,或在安定,或處武都,或居隴西,或家敦煌,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君高祖父敏,舉孝廉,武威長史,巴郡朐忍令,張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謁者,金城長史,夏陽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鳳,孝廉,張掖屬國都尉丞,右扶風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少貫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君童齔好學,甄極瑟緯,無文不綜,賢孝之性,根生於心,收養季祖母,供事繼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禮無遺闕,是以鄉人為之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易世載德,不隕其名。

及其從攻,清擬夷齊,直慕史魚,歷郡右職,上計掾史,仍辟涼州,常為治中,別駕,紀綱萬里,朱紫不謬,出典諸郡,彈枉糾邪,貪暴洗心,同僚服德,遠近憚威。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弒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遣,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冈),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咨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儁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di)米粟,赐癃盲。

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戢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和(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害,退于戊亥闲,兴造城郭。

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

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翻译

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秦末汉初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辅佐王室(刘邦)。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居一方。君之高祖名敏,他举孝

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其曾祖名述。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其祖父名凤。曾举孝廉。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有政绩曾得天子奖励)。其父名琫,少年时即州郡闻名,可惜不幸早逝。所以其地位不能与其德相符。

君(曹全)儿童时期就好学习,他能鉴别(非常难懂的)谶讳经学,他无书不看,并能综合贯通。孝敬前辈的观念,已在心中生根,他收养了叔祖母,又十分孝敬继母,父母,其心情他能预测,父母的遗志,他能继承。不管父母存亡,其尊敬和礼仪都十分周全。所以乡人有谚语说:“曹景完重亲情,到了以此为乐的程度。”他的道德和美名,会历代相传,永不陨没。

到他从政以后,其清廉可比伯夷、叔齐,其鲠直不让史鱼。他多次担任一郡的重要职务,如曾任上计掾史(晋京献计),又到凉州,任治中、别驾等职,所到之处,皆能纲纪鲜明、尊卑有序。至其担任郡守等职,能弹弹劾枉法者,纠正邪恶事,能使贪暴者革面洗心,同僚们都佩服其德行,其声威震慑四方。

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他被举荐为孝廉。授郎中、拜西域

戊部司马,当时疏勒国国王和德,是弑了其父才得到王位的。他不向中央贡税述职,于是(曹全)兴师问罪。他能像吴起那样为士兵吮毒、有酒大家分享。他在攻城和野战之中,谋略如泉涌,威猛不减诸甲兵,将疏勒王和德当面活捉处死。当他率军旅凯旋还师时,诸国无不遣使送礼,数日达到二百多万,他全交公并登记账册。

后迁右扶风郡之槐里县为县令。时遇胞弟病故,辞官回家,又遇党锢之变,就在家隐居了七年,至光和六年,又重被推举为孝廉。七年叁月,被任命为郎中、酒泉郡禄福县县长。妖贼张角,在幽州(河北)冀州(河南)一带起兵,兖、豫、荆、杨诸州同时响应。而本县农民郭家等也起来造反,他们焚烧城中官署,万民都受到骚扰,人人不得安宁,多郡(三郡)同时告急,特急的情报频频传来。那时圣主(皇上)征询臣僚的意见,群僚都说:问君(曹全)吧!他遂被任命为郃阳县令,(他一到任)就扑灭战后的余火、清除残余的乱者,以收斩草除根之效。接着他又访问本县之三老商量。他携同当地俊杰王敞、王毕等人,体恤民众的急需,慰问年老之人,抚育鳏寡孤独。还以自家之钱买来米粮,赠送体弱多病和盲目之人。

其大女儿桃婓等,配好治刀伤的“神明膏”,亲自送到离城很远的亭舍。其下属王宰、程横等人,送给伤病者,大多都被治愈。(曹全)的惠政美名,传播得比邮差送信还快。百姓们抱着孩子、背着东西,纷纷返回故里。房屋得以修缮,商店排列整齐,虽是风雨时节(社会极不安定),粮食亦得丰收。种田的农民和织布的妇女,还有手工业者,无不感恩戴德。本县在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曾遭受白茅谷水灾,水害退於戊戌、己亥之闲,那时兴造了城郭。

自此(水灾)以后,当地旧民和绅士,均未得官位(或官位不高)。曹君怜悯缙绅们不幸的遭遇,开启了南寺之门,使西岳华山赫然在目。他广听民意,开明治事。使学人如李儒、栾规、程寅等人,都获得了相应的“爵位”,。又扩充了相应的官舍和各曹(具体办事机构)廊阁等建筑,就是用以朝见和行揖让之礼的阶梯也得以修整。其费用不让民众出纳,施工也不侵占农时。

下属门下吏王敞、录事王毕、主簿王历,户曹秦尚、功曹史王颛等人,大家羡慕奚斯之作《鲁颂》,考查了曹氏德政之美,故共同刻石以纪其功。其辞为:美哉君曹,德义明彰。恭奉朝廷,出征“鬼方”。威烈远布,抚慰八荒。军旅凯旋,槐里为。兄弟情深,归里奔丧。可叹“逆贼”焚烧城池,特受重任,收拾残局。剪除不臣,安定黎民。修缮官寺,大开南门,门阙崴峨,华岳如临。人和政通,万民沾惠。官吏称颂,衣食足丰。君应高升,功同三公。

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丙申朔)二十一日丙辰造碑

篇5:《礼器碑》集联对联

《礼器碑》集联对联

神行八表穆天子

节立四朝颜鲁公

卦尚太玄争五鹿①

文宗左传绝三韦

谢傅高名繇慎重②

袁郎小品极空灵

文绝八代韩京兆

义重三家魏信陵

十年造作薄文字

一世旁皇兆卦符③

临秦石鼓工玄穆

咏汉文风信雅达

淳义温颜仁者语

朝钟莫鼓静之门④

天与厥福,不争不倍⑤

人尊其道,如镜如师

树八百桑,传家翊后

吐五千字,与世开蒙

日有所修,年有所进

亲而不偃,高而不凌

曰处曰出,居心不二

其丹其紫,在水则汙

自高其心,莫得独乐

不世之器,厥守弥深

近侍名山,初闻得定

共临曲水,独见其直

行不俟知,从麃从鹿

德于所载,宜辇宜车

乃奉流觞,与安乐公寿

时离旧宇,邻有巢氏居

篇6:张迁碑集字对联

张迁碑集字对联

山高月白,

流细风亲。

遗墟蔽树,

落雪垂云。

朝阳吐丽,

原野烧荒。

忠善多友,

恭勤多师。

善从微处觌,

妙自拙中来。

隐似兰君子,

行如云野人。

深林来月影,

故苑落花声。

体素芳芬永,

人淑祚运长。

雅善朋才广,

敦仁道路宽。

听弦独爱流山石,

养气唯亲远谷兰。

月风山外爰爰起,

棠雪门前沛沛来

守得虚心惟克己,

安于素位不求人。

禽穆无疆归四野,

鱼兴有道在千渊。

懿师日月垂人以丽景,

素友兰棠递我以芬芳。

篇7:碑对联七字精选

1、四面青山绕吉地,五方龙脉供仙灵。龙耳发祥光

2、鹊巢奥运颂千秋,父母生死常相伴。名山千古秀

3、茹苦含辛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福地万世昌

4、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柏翠护佳城

5、山青水秀成墓地,鸟语花香现才郎。松苍浇胜地

扩展资料

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

篇8:韩愈《曹成王碑》练习

韩愈

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传五王至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绍①爵三年,而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天子念之,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王生十年而失先王,哭泣哀悲,吊客不忍闻。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侍太妃从天子于蜀,既孝既忠,持官持身,内外斩斩②,由是朝廷滋欲试之于民。

上元元年,除温州长史,行刺史事。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奏报,升秩少府。与平袁贼,仍徙秘书,兼州别驾,部告无事。迁真于衡,法成令修,治出张施,声生势长。观察使噎媢③不能出气,诬以过犯,御史助之,贬潮州刺史。杨炎起道州,相德宗,还王于衡,以直前谩④。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⑤。即贬于潮,以迁入贺。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初,观察使虐,使将国良往戍界,良以武冈叛,戍众万人。敛兵荆黔洪桂伐之。二年尤张,于是以王帅湖南,将五万士,以讨良为事。王至则屏兵,投良以书,中其忌讳。良羞畏乞降,狐鼠进退。王即假为使者,从一骑,踔五百里,抵良壁,鞭其门大呼:“我曹王,来受良降,良今安在?”良不得已,错愕迎拜,尽降其军。太妃薨,王弃部随丧之河南葬,及荆,被诏责还。会梁崇义反,王遂不敢辞以还。升秩散骑常侍。明年,李希烈反,迁御史大夫,授节帅江西以讨希烈。命至,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大小之战三十有二,取五州十九县,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田之果谷,下无一迹。

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贱敛贵出,民用有经⑥。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府中不闻急步疾呼。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

(选自《韩愈集》,有删改)

[注]①绍:继承。②斩斩:整齐庄重的样子。③噎媢:嫉妒。④直:申冤。谩:讥刺。⑤坦坦施施:胸怀坦荡、神态自若的样子。⑥经:常规,保障。

篇9:韩愈《曹成王碑》练习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河南北兵作 作:兴起 B.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谢:谢罪

C.从一骑,踔五百里 从:跟从 D.错愕迎拜,尽降其军 降:使投降

5.C(从,此处用作使动词,使……跟从,带着。课文《鸿门宴》:“沛公日从百余骑”意义和用法与此相同)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曹成王李皋具有“治民用兵”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

②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

③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④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直,坦坦施施

⑤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

⑥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⑥

6.C(①表明皇上对李皋的`爱惜,②表明李皋痛下决心,改掉豪门习气,努力学习,④表明李皋担心母亲因自己受诬陷而难过,故作泰然自若之态)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皋十岁时失去父亲,在唐玄宗时继承曹王封号。继位三年后,因战乱他带着母亲逃到四川投奔皇上,被提升做了国子监秘书。

B.李皋因政绩突出遭到观察使的嫉妒和诬陷,被贬为潮州刺史。杨炎了解李皋冤案真相后,奏明皇上,将李皋仍调为衡州刺史。

C.李皋带兵以国家大事为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先后招降了在武冈聚众反叛的王国良,轻易铲除了造反的李希烈。

D.李皋为政有方,注意保持物价平稳,派官吏接触百姓,让他们各家各户视察了解,使奸猾之人无所停留。

7.C(“轻易铲除了造反的李希烈”与原文“大小之战三十有二”不符)

篇10:孝女曹娥碑原文和译文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①同祖,末胄②景沉③,爰④来适居。盱⑤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迎伍员⑥。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⑦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⑧,莫⑨之有表。度尚⑩设祭诔之,辞曰:

①周,周朝王室。

②末胄,子孙后代,一般指帝王贵族的后代。

③景沉,也有版本写作“景沈”“景流”“荒流”的。在这里大意是指没落的意思。沈,沉。

④爰,于是。

⑤盱,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名负责祭祀的巫祝。

⑥伍员,伍子胥。五月端午,曹盱在江上祭祀伍子胥,这条江也就是现在的曹娥江,由上虞流入杭州湾。

⑦号慕,哀悼父母、长辈。

⑧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古代的时间。

⑨莫,墓。

⑩度尚,当时的上虞县令。

伊惟①孝女,晔晔②之姿。偏其反而③,令色孔仪④。窈窕淑女,巧笑倩兮⑤。宜其室家,在洽之阳⑥。待礼未施,嗟伤慈父⑦。彼苍伊何?无父孰怙⑧!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⑨,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⑩,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杞崩城隅11。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13。坐台待水14,抱树而烧15。

①伊惟,句首语气词。

②晔晔,形容姿色美丽。

③偏其反而:语出《论语》,“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偏,翩。反,翻。形容身姿优美。

④令色孔仪:语出《诗经》,“令仪令色,小心翼翼”。令,好的意思。孔,很的意思。形容姿色美好很体面。

⑤窈窕淑女,巧笑倩兮:都是《诗经》里的句子。

⑥宜其家室,在洽之阳:也出自《诗经》,见《大雅》,意思是可以结婚成家了。

⑦待礼未施,嗟伤慈父:不料还没出嫁,父亲死了。

⑧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苍天啊,为什么啊,没了父亲,今后依靠谁呢?怙,依靠,特指父爱。

⑨眇然轻绝:轻轻一跳,飞了起来。眇然,形容高远。

⑩湍濑,急流。

11、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指春秋时齐国将领杞梁战死其妻迎其柩而哭,至本文时逐步演变为杞梁战死后其妻向城而哭,城墙崩塌。

13、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对这镜子用刀划自己的脸,割自己的耳朵。也见《列女传》,讲一年轻貌美的寡妇,为守贞洁,拒绝其他男人的追求,硬是把自己的容貌给毁了。

14、坐台待水:也见《列女传》,讲楚昭王的夫人贞姜,为等候丈夫,宁可被水淹死,也不愿离去的故事。

15、抱树而烧:同见《列女传》,说宋恭公的夫人伯姬,在宋恭公死后做了寡妇,为守妇道,宁可在家被火烧死,也不愿半夜下堂出门。

於戏①孝女,德茂此俦②。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③。越梁过宋④,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

①於戏,语气词。

②德茂此俦,品德出众。

③不斫自雕,斫,刀砍斧劈。

④越梁过宋,(不懂,不知道用了什么典故。)

名勒①金石,质比乾坤。岁数历祀,丘墓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义之利门②。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③,以昭后昆。

①勒,刻。

②义之利门。启功先生认为《曹娥碑》原文中的这句话是整篇文章最让人觉得差劲的地方,“生贱死贵,义之利门”,历代文章虽有很多鼓吹殉死的,但大多戴了面具,不敢直说,像这样直截了当地以“贵”作为可耻利诱的,并不多见。所以,到了蔡卞手里,就把它改成了“利之义门”,但还是有问题,变成了谈利益的`合法性,而且文不对题了。(见《启功丛稿》)

③仿佛,效仿学习的意思。

基本简介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碑以载孝,孝以文扬。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此碑早年散失。

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到庙书曹娥碑,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此碑绢本手迹现存辽宁博物馆,上有梁代徐僧权、满骞、怀充等人题名,还有韩愈、宋高宗等人题款。

现存的曹娥碑系宋代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由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书。此碑高2。3米,宽1米,为行楷体,笔力遒劲,流畅爽利,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已近千年,弥足珍贵。

围绕这块石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话说三国时,曹操和杨修一起来曹娥庙祭拜。看到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感到很奇怪,不解其义,最后还是杨修破译了这个谜语,说答案便是“绝妙好辞”。他给曹操解释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所以“黄绢幼妇,外孙齑(ji)臼”,谜底便是“绝妙好辞”。

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便成就了“曹娥碑”作为“中国最早的字谜”的美誉。也正因为曹娥碑隐含着中国第一个离合字谜,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也是因为这个典故的来历,在灯谜中的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谜格“曹娥格”。

历代的文人墨客也都喜欢到这里参读研究这块石碑。罗贯中、曹雪芹更是把曹娥碑的故事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曹娥碑》:“原碑久佚,传东晋升平二年,王羲之书曹娥碑,小楷。收录《群玉堂帖》和《越州石氏帖》中,为著名的晋唐小楷之一。近人马公愚所临,可谓形神兼备,马氏临本刊入《书法大成》,上海古籍书店有影印本,可资临习时对照参考。”

人物介绍

曹娥(130—143)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

译文:“曹娥之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

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县官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一谜面,谜底为绝妙好辞)。

碑文解析

《曹娥碑》记载的是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碑文虽仅仅只有442字,但“彰孝烈”其情其旨自溢于言表。如果用现代汉语解读之,我们便能谛听到这样一个凄美动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人们那泓折心动容的哀伤……

孝女曹娥是上虞曹盱的女儿,他的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着共同的血统,只是年代久远,迁居到上虞后就被人们遗忘了。曹盱不但有边打击乐器边唱歌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能和着曲调在祭祀仪式上舞蹈,使神高兴。汉安二年(公元143年)的端午节,正是民俗祭祀潮神的日子,迎神的船队由曹盱指挥,船逆着江流行驶。这一日风急浪高,主祭船被浪打翻,曹盱落水身亡,人们许久都没有打捞到他的尸体。曹娥当时年方十四,她在江边大声哭喊着寻找父亲,一直寻至第十七天仍不见父尸,便投入江中。五天后,曹娥抱父尸浮出水面。

《曹娥碑》碑文的撰写,是在曹娥去世八年以后的事。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长度尚对曹娥“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其弟子邯郸子礼(即邯郸淳)为之作碑。”度尚原请魏朗撰文,因魏朗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学者,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为曹娥撰写碑文,其时非魏朗莫属。然而,魏朗担心写不好会贻笑后世,故佯作未成而转请别人。当他阅过邯郸淳的文稿后,大加赞赏,而将自己的底稿销毁了之。于是,《曹娥碑》上刻写的便是邯郸淳撰就的碑文。

碑之既立,加以碑文妙绝,自引得凭吊者如云似潮。其时著名的学者蔡邕,便是其中一人。当年遇赦后,其因惧宦官报复,不敢回乡里。在10多年的流亡生涯中,他“远迹吴、会”。闻《曹娥碑》,蔡邕径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然而,蔡邕题辞的含义是什么,观者不得而知,而蔡邕辞世,这自成了谜。

《曹娥碑》之名振天下,亦跟书法名家有关。在碑文风靡全国之时,晋代书圣王羲之,宋代著名书法家、王安石女婿蔡卞等人,亦纷纷摹写碑文。尤其是王羲之《孝女曹娥碑》的字本,堪称传世精品,其造诣仅亚于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有人称:“邯郸文与右军书,珠联璧合,乃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信然!至为惋惜的是,书圣王羲之摹写的碑刻早已佚失,其书写的碑文,曾被刻成法帖,可见诸王羲之书法精品集,现存曹娥庙内的是蔡卞摹写的碑刻。细细观瞻,但见笔惊龙蛇,刚劲有力,其珍其贵,当可想见。

世间万物,诱人者终有惑人处。忽然悟得,世间被传颂的孝行,多因残缺而美丽,因遗恨而哀伤。惟其冰清玉洁,才被膜拜着,才纯静如练,如梦如幻;才会有纵身一跃的超脱,才会有不绝如缕的守望。《曹娥碑》以其情其德其才其俊,赢得天下无数英雄竞折腰,李白亦不例外。唐玄宗天宝中,诗仙李白,因侮弄高力士,得罪杨贵妃,被排斥离开长安,漫游江湖,曾专程赶往曹娥庙读碑,有诗为证:“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有位学者说过,读《曹娥碑》最好之法便是“诗意的阅读”。诗意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深度,它属于精神的范畴,闪耀着理性和哲学的光芒,它所排除的是世俗的杂念和喧嚣的飞尘,本身因之而显得高雅。否则,读碑,不是会亵渎、玷污了碑文固有的圣洁么?是啊,《曹娥碑》是一盏文化夜空里的灯烛,是一袭历史长卷中的裙边,是一扯人生洋面上的白帆。180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风尘掩盖了过去的歌泣与才情,但巍峨雄壮的曹娥庙还在,魁力四射的《曹娥碑》还竖立在曹娥庙内。有道是,最绚烂的往往是最短暂的,最坚固的也往往是最脆弱的。不知有多少碑刻在岁月的替代轮回中化为断石残片,继而沦为尘土?又有多少艺术宝库在自然的人为的灾难中成为焦土?《曹娥碑》是有幸的。尽管曹娥庙曾几度兴废,《曹娥碑》亦曾时立时毁,然而,她们依然魅力不减,风光无限,这全都是由于文化传承的作用,全都是由于一个又一个虔诚者的诗意阅读。不是吗?

篇11:五字对联全

五字对联全

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到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

新年纳余庆 忠厚传家久 世泽绵为善 海岳君亲寿

佳节号长春 诗书继世长 家声振读书 莺花天地春

寒雪梅中尽 清溪吟雅韵 世泰云生彩 长空盈瑞气

春风柳上归 皓月洒春晖 年丰雪献花 大地遍春光

大地春来早 春为一岁首 寒去草先翠 吟竹诗含翠

农家福降多 梅在百花先 春来花最红 画梅笔带香

雪里江山美 红日千秋照 千林华光动 竹影摇风雨

花间岁月新 神州万载春 四海瑞气高 花溪入画图

寒梅因雪艳 一堂开暖日 酒饮全家福 一曲迎春调

飞燕为春归 百鸟唱新春 歌唱满江红 三杯祝福歌

春地英雄气 万里春光暖 六合同春日 富贵三春景

乾坤锦纶春 九州气象新 三阳开泰时平安两字金

寒风随岁去 春满改革路 日日平安日 勤劳方致富

德政伴春来 花繁民主枝 年年幸福年 和睦可生财

新岁多吉庆 春辉满庭院 日月红光照 日亨君子道

合家乐安然 欢笑溢门窗 乾坤喜气多 天相吉人家

云霞成异彩 春来瑞雪里 乾坤风雪荡 送寒余雪尽

梅柳动春风 人在画图中 中华日月新 迎岁早梅新

吉门沾泰早 三阳临吉地 财源通四海 玉堂浮瑞气

仁里得春多 五福萃华门 春色满人间 金室耀祥光

屋小乾坤大 腊鼓催穷去 福同时共彩 华屋辉生壁

檐低日月长 金狮送富来 人并物皆春 春山绿到门

柳笛穿林过 鱼香飘万里 一帆云作伴 轻舟腾巨浪

渔歌踏浪来 红日映千帆 千里月相随 渔汛卷春风

骏马驰千里 云山添秀色 海阔凭鱼跃 文笔绘宏图

东风暖万家 河海泛春潮 天高任鸟飞 浓墨写春秋

天增岁月寿 人间春尽染 阳春开物象 九州花似锦

福满人间门 天下乐相融 丽日焕新天 四海歌如潮

青松迎风立 良辰逢雪霁 旭霁青山秀 春风苏绿野

红梅斗雪开 瑞气霭春晖 春荣碧树娇 细雨醒红梅

春风舒冻柳 冬随捷报去 瑞雪漫天舞 生意春前草

瑞雪兆丰年 春带凯歌来 红梅着意开 财源雨后泉

鸡鸣万户晓 烟柳千家晓 松摇千尺雪 春催杨柳绿

鹤舞一年春 风华百里香 竹撼一窗秋 花放山河新

九阳祥烟合 庆三阳开泰 乾坤添春色 日月开新纪

千山淑气融 喜万象更新 日月增光辉 田园入画图

龙翔吟盛世 雷鸣龙起蛰 安定万民喜 政通千家福

燕舞咏阳春 春暖燕衔泥 团结百事成 人和万户春

东风迎新岁 红梅报春早 天寒梅骨傲 花开春富贵

瑞雪兆丰年 喜鹊登枝高 风暖草心香 竹报岁平安

江山无限好 人随春意泰 九州归一统 雪和新雨落

祖国万年春 事共壮怀成 两岸共千春 风带早春来

有天皆丽日 红日出林海 阳光凝大地 民殷思报国

无地不春风 春光追鸟音 春色入人家 岁稔喜迎春

四海春风洽 春风添画意 门门增瑞霭 春风新燕子

九州岁历长 岁月赋诗情 户户建文明 香月古梅花

人展鲲鹏志 九陌连灯影 安邦兴世纪 三山钟秀气

国呈龙虎威 千门庆月华 举国庆长春 四海著春光

梅香催腊去 瑞雪漫天舞 雪里江山美 丹桂千里香

燕翅携春来 红梅着意开 花间岁月新 松柏万年青

春联耀春光 东风传紫气 淑气芝兰茂 雪在梅花白

喜报传喜讯 大地发春华 春风桃李香 春归柳色青

青山披锦绣 竹疏烟补密 红日出林海 庆新春肇始

绿水溢春华 梅瘦雪添肥 春光追鸟音 祝大业终成

九州开泰运 银蛇腾瑞雪 云霞出海曙 远山含紫气

万福启春华 骏马舞东风 梅柳渡江春 芳树发春辉

青山添秀色 九州生瑞气 江山添秀色 华文春日丽

碧海泛春潮 万户报新春 天地共长春 瑞色紫云高

民奔小康路 春降千门福 兴邦凭改革 勤是摇钱树

国臻大治年 花开万户欢 致富在勤劳 俭为聚宝盆

勤劳携福至 好景年年好 日子天天好 安定千家乐

科技引财来 新春岁岁新 生活步步高 辛勤五谷香

风声读竹韵 春水鸣琴韵 堂上归来燕 梅竹呈秀色

月影写梅痕 康民乐岁华 厅前新种花 莺燕送佳音

日月光华照 放怀歌胜岁 太平真富贵 彩结宜春字

乾坤春意浓 挥翰颂新春 春色大文章 云书大有年

山河添秀色 天地英雄气 政善山河美 九州归一统

大地浴春晖 山河浩荡春 天清日月明 两岸共千春

万紫千红地 良辰逢雪霁 清溪吟雅韵 江山增秀色

花团锦簇天 瑞气霭春晖 皓月洒春晖 大地换新装

春为一岁首 田园无限美 门庭清且吉 日出乾坤秀

梅占百花魁 山河分外娇 家道泰而昌 春来草木娇

阳光凝大地 年丰人益寿 迎春接福日 江山千古秀

春色人人家 春早福盈门 足食丰衣年 祖国万年春

人随春意泰 勤劳能致富 同修富裕路 山河添秀色

事共壮怀成 和睦可生财 共建文明村 大地沐春晖

好景年年好 政通千家福 太平真福贵 春晖盈大地

新春岁岁新 人和万户春 春色大文章 正气满乾坤

花随春意发 庆新春肇事 人民歌永泰 一年春作首

福从好运来 祝大业终成 祖国庆长春 百事德为先

半年飞瑞雪 岁月随人好 万里春光美 祖国春如海

好景舞春风 山河照眼明 九州瑞气浓 人民力胜天

梅花开五福 年年歌大有 新风开盛世 红点桃花嫩

竹叶报三多 岁岁颂新康 春色壮神州 青描柳色新

天开新岁月 四海春光好 人民歌大治 党指通天路

人改旧乾坤 九州气象新 祖国庆长安 民怀报国心

神州臻百福 风和催四化 玉堂浮瑞气 共祝升平日

盛世集千祥 政通喜千家 金室耀祥光 同沾大有年

事业随春长 普天开景运 跨峥嵘岁月 龙飞欣晓日

风光逐日新 大地沐春晖 奔锦绣前程 马到庆丰功

日月光天德 有年皆丽日 云霞出海曙 春风舒冻柳

曹全碑全文译文

李商隐《韩碑》

曹豳《春暮》全诗翻译赏析

读碑阅读及答案

初识曹同学

曹教授语录

曹植台词

对联对联

对联

游阳山碑材作文800字

集《曹全碑》对联(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集《曹全碑》对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