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7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共含7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喜欢吃炸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进入以来,截至2月6日,北京、浙江、河南、陕西、贵州、广东、深圳这7省市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2月5日,深圳市公布了20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1600元/月;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4.5元/小时。新标准自年3月1日起实施。
就在同一天,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称,广东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其中,第一类地区是广州市,提高19.2%,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550元,小时工资为15元,
此前,北京、浙江、河南、陕西、贵州这5个省市已于今年1月1日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浙江省最高档标准由1310元涨到1470元,河南省一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240元,陕西省一类工资区月最低工资标准1150元,贵州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030元。
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平均工资的.40%
根据调整过后的标准,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此前的1500元/月提高到了1600元,依然领跑全国,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仍为北京,达到了15.2元。
除了以上7个省市外,天津、江西、安徽、甘肃、辽宁等省市也明确表示今年将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到20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有25个省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0.2%。
据报道,截至今年4月1日,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7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调整到1820元,为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地区。
今年以来,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幅度如何?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怎么调、调多少更为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和北京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剔除了‘三险一金’后的净收入,力度还是很大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告诉记者。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要求,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最低工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乔健说,一般来讲,最低工资标准有几种测算方法,一种是恩格尔系数法;还有一种是比重法,也就是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统计出他们的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水平,乘以平均赡养系数,再加上调整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都阳指出,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要参考多种因素,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就业状况等。由于各地生活成本的差异比较大,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可能一样。“在任何一个国家,最低工资标准都有区域差异性。”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设计的初衷,并不是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而是为了实现相对公平的就业,避免劳动力市场因为信息不对称,雇主恶意用工压低工资价格这样的极端现象。”都阳说。
乔健说,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最低工资标准一般应当是社会平均工资的40%至60%,“坦率地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省区市达到40%,这说明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仍有相当大幅度的上调空间。”
对低收入群体来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也有人担心,此举会推高劳动力市场价格,进而加大企业的负担。对此,都阳认为,社会的整体工资决定机制还是由市场发挥作用,这与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没有直接关系。前几年工资增长比较迅速,最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短缺,企业必须涨工资才能招到人。
“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情况来讲,我国正在从过去吃‘人口红利’的绝对供过于求,转向供求均衡,甚至在一定区域和产业内,出现了严重的用工短缺。”乔健分析说,劳动力市场的这一变化,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用脚投票”的权利。在北京经营一家眼镜公司的李先生对此表示认同。他给员工开出的工资标准是,如果包吃住每月3000元,不包吃住5000元到5500元。“就算是这样,今年我们打算招两个企划人员,到现在才招到一个。”
都阳认为,讨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会给企业造成负担,取决于标准有多高,这需要计算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如果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比较高,肯定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如果持续频繁大幅度的提高标准,也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特别是如果整个经济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较大,影响将更加明显。乔健建议,对中小企业实行更有力度的减税政策,这样既可以促进劳动者增加收入,也可以减少企业负担。
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值得关注。据乔健了解,有的企业将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等也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里;还有的就是干脆违法,不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付工资,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进一步加大在劳动保障领域的执法监察。”乔健说。对于一些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劳动者,月工资很高但小时工资很低的现象,都阳建议,将最低工资标准简单化,统一使用小时工资来衡量。
13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4月以来,上海、山西等地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已有13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市以1620元/月领跑全国,江西省上调幅度最高,达到41.4%。 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广西、甘肃、陕西、贵州等13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见下表)。 其中,上海市以1620元/月刷新了今年3月广东深圳1600元/月新标准的纪录。涨幅最大的`是江西省,达到41.4%,明显高于其他省份。整体来看,各地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均在千元以上,平均涨幅为16.9%。 除广东为5月1日执行外,其余省份新标准均已实施。而福建、安徽、辽宁等省市也明确今年将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去年全国24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22%。国务院去年批转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明确,我国将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到20,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要大于13%。 此前,北京、浙江、河南、陕西、贵州等5省市已于今年1月1日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有关专家指出,应按照《最低工资规定》要求,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力争到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与国际标准接轨。
从执行时间看,今年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海南、重庆等9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人社部公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广东今年2月下发的《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坚持收入水平增长幅度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最低工资标准暂按2015年5月发布的标准执行,并适当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原则上不超过当地同期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目前,广东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1895元,排在上海、深圳、天津、北京四地之后。
李实分析称,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加大,这种情况下,再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不现实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宏观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变化、当地的失业状况等因素有关。经济增长好、就业压力小时,可以大幅度提高;相反,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会增加失业问题。
而对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放缓减轻企业负担的说法,纪韶表示,企业降成本关键还是在于税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达不到这个效果。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也表示,减负主要在于减税费。同时,他强调,企业减负和劳动者增收并不是对立的。
人社部公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增长幅度下滑
即使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9省市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重庆上调了20%,辽宁、海南、河北三地调整幅度分别为17.7%、12.6%和11.5%。北京、江苏、上海等五地上调幅度低于10%。9个省份平均增幅为10.6%。
事实上,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全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基本逐年走低。20至2015年,已调整地区平均增幅分别为22.1%、20.1%、17%、14.1%和14.9%。
苏海南表示,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小一点、调整频次慢一点,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根据《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要使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能够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也不能大幅高于经济增长率,给企业造成负担。”苏海南称。
他表示,前几年经济相对较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较高。而今年经济压力较大,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相应也要下降。
人社部公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那么,调整幅度放缓,对低工资人群的生活会不会产生影响?
对此,李实称,关键还要看物价指数的变化。今年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涨势温和。从这个意义来说,即使最低工资标准涨幅小一点,生活水平也没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除了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者收入有关的标准还有“企业工资指导线”。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9个省份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总体来看,多地的工资指导线较往年有所下调,例如广西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上线自来逐年下调,基准线从12%降到8%,上线从19%降到12%,下线则稍有上调并维持在3%。
据广西人社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广西适当下调工资增长指导线,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协调,并且也符合广西企业经营和发展压力较大的实际状况。
李实表示,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调整的逻辑基本一致,也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就业状况等进行调整。这一指标仅供企业参考,没有太大意义。
[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9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辽宁、江苏、重庆、上海等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0.7%。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21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的21元。此外,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24.3万件,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40.1万户,督促用人单位与160.1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286.2亿元。
根据梳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9个地区包括辽宁、江苏、重庆、上海、海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
注意到,今年最低工资的增幅比往年有所下降。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工成本上涨较快,企业压力加大,再加上最近几年各地最低工资提升幅度比较大,频率也比较快,物价水平也保持低位运行,因此,现阶段需要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了解了9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后,我们来看看其他相关政策。
养老金并轨:多数地区已启动参保缴费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实是社会十分关注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正式出台后,去年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在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也已经启动实施。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今年以来进一步制定了实施细则、经办规程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启动了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
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确保安全前提下保值增值
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人社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关方案,正在积极有序扎实的推进各项工作。
表示,下一步将在年内组织第一批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优选出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他强调,我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的养命钱真正得到保值增值。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不会对医保基金构成大风险
表示,20个省份出台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制度相关文件,这项制度整合使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比如城乡居民医保的目录相对更宽一些,同时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上数量也会扩大,报销的比例也会相应提高。
同时认为,这一系列实惠的背后确实会对医保基金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这些都属于合理的改革成本。目前从已经合并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医保基金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不会构成医保基金的大风险。
全国共有9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工资涨13%,中低收入人群最为受益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上升。
截至4月21日,全国共有9省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平均增幅约13%。
这是编者在各地陆续披露的信息基础上作出的初步统计。据了解,人社部将在近期公布这方面更详细的信息。
统计结果显示,20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甘肃等9省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从绝对数上来看,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均为上海,分别达到1820元和17元。其余三个直辖市中,北京市为每小时不低于8.97元、每月不低于1560元;天津为每小时不低于16.8元、每月不低于1680元;重庆最低,为每小时不低于12.5元、每月不低于1250元。
从调增幅度看,2014年最低工资涨幅收窄迹象比较明显。上述9省市最低工资平均调增幅度约13%,为近年来最低。全国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2%;有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下滑至20.2%;到,全国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仅为17%。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涨薪同时出现的,是企业持续攀升的招聘需求。前程无忧近日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在调查企业中,所有职位薪酬增长超过5%的雇主占30.5%,一年前这一调查结果为51.4%。不过,88.6%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2014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高于2014年第一季度的调查结果。
编者近日走访劳务市场发现,最低工资的提高在为劳动者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工资支出压力上升,并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经营难度。
上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在上海宝山区的一场招聘会上,上海石洞口冶金设备修造有限公司打算招15名焊工、10名车工和10名生产线操作工,焊工、车工月工资在3500元到4000元,与去年年初相比已有一成以上涨幅,但招工依然不容易。“看似最低工资线没有意义,但实际上一旦调整对企业影响还是很大。”上海一家从事电子配件生产的公司经理蒋远林告诉编者,目前劳动者期望收入和实际收入都要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由于最低工资与企业多项其他用工成本直接挂钩,因此企业用工成本的上涨往往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幅度。
“每次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公司的工人就会要求涨薪,为了留住工人,我们实发工资基本是跟着最低工资上调幅度走。”蒋远林说,“除了工资上涨,社保支出水涨船高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对于我们这些原本就不景气的制造企业来讲,真的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由于关联着许多其他因素,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职工医疗期间待遇、试用期待遇、死亡后的赡养标准以及部分省份的失业保险基数均与最低工资标准直接挂钩,任何幅度的上调都将带来企业用工成本更大幅度提升。有专家认为,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并不十分景气,制造业的冬天并未完全过去,一旦最低工资标准频繁大幅上调,对企业带来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但长期来看,薪资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中低收入人群将会成为受益最明显的群体。咨询服务机构韬睿惠悦此前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经历了近十年的“全球化”后,中国高管阶层的平均收入增长空间已经有限,而中等及低收入人群、一线操作员工以及应届毕业生都是涨工资的热点群体。未来收入增长更集中于中等及低收入人群,受其影响,中国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正进一步减弱,这将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2014年全国共有9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市人社局10日宣布,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720元调整为1890元,增加170元。同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8.7元提高到每小时21元。本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自2016年9月1日起执行。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至少已有重庆、辽宁、江苏、上海、海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等9个地区相继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具体来看,自2016年7月1日起,天津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950元,河北最高档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650元;自2016年6月1日起,山东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710元;自2016年5月1日起,海南省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430元。
自2016年4月1日起,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020元调整到2190元;自2016年1月1日起,重庆第一档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250元调整为1500元;辽宁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300元增加至1530元;江苏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涨至1770元。
其中,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达到21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达21元。
最低工资增幅比去年有所下降
今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6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去年是13个,前些年都是普遍提高,提高速度明显在放缓。幅度也有所下降,这六个地区今年上半年提高以后增幅平均是11%,这是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的,去年同期13个地区提高之后平均增幅是13.5%。
信长星表示,相对于过去,中国人工成本上升,至少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像过去那么明显。从工资的角度来考虑,确实有一个怎么去引导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工资的政策、工资引导上,应该是适度放缓工资调整的频率、提高的幅度。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工成本上涨较快,企业压力加大,再加上最近几年各地最低工资提升幅度比较大,频率也比较快,物价水平也保持低位运行,因此,现阶段需要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是一把‘双刃剑’,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苏海南认为,最低工资调快了,企业承受不了,职工可能要失业;但如果调慢了,职工的基本生活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总之,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既不能给企业过大的压力,也要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 重庆最低工资标准
★ 邢台最低工资标准
★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