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药鉴定学辅导:动物类中药分类概述(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麦萌泥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鉴定动物类中药,要具有动物学的分类和解剖的基础知识。其方法与植物药一样,对于药材是完整的动物体,可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如蜈蚣、土鳖虫、金钱白花蛇等;对于药材是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羚羊角、龟甲、骨类(豹骨、猴骨等)和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等)药材等,鉴定时主要靠性状鉴定以辨别真伪优劣,必要时可进行显微磨片观察;对去皮蛇类药材可进行脊椎骨或鳞片的形态和组织切片观察;对海狗肾类药材,除一般形状鉴定外,还可采用x光拍片,观察阴茎骨的形状和大小加以鉴别;对有些采自动物体的分泌物和生理、病理产物的药材,如麝香、牛黄、蟾酥等,除一般性状鉴定外,主要靠显微和理化分析,以防伪充或掺假。鉴定牛黄除用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外,还要用显微观察或红外光谱等来考察纯度防止掺伪,同时要做主要成分胆酸、胆红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有的动物产物,如蜂蜡、虫白蜡等,还应测定其熔点、溶解度或酸值、皂化值等以控制药材的质量。
值得指出,动物类药材的主要成分不同于植物类药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动物肽毒、酶及糖蛋白等,许多都是动物药的主要有效成分。现已有大量报道,利用它们含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性质的不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法可成功的把动物药材与类似品、伪品区别开来。如阿胶的鉴别,不但可用上法进行,采用蛋白质等电点检测法或蛋白质运动粘度法进行鉴别也均获得成功。
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达一百五十万种以上。为了能正确地区别它们,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动物学的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程度为基础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所以称为自然分类系统。和植物界一样,动物界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门、纲、目、科、属、种,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单位。这主要是根据动物细胞的分化、胚层的形成、体腔的发展、对称的形式、体节的有无、各器官系统的发展等基本特征而划分为若干动物类群。现有动物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有的将它们分为33门,有的又分为30门或28门。其中与药用动物有关的有10门,由低等到高等分为:原生动物门(protozoa);多孔动物门(porifera),又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环节动物门(annelida);软体动物门(mollusc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脊索动物门(chordata);以上自原生动物门至棘皮动物门的各门动物都没有脊索(或脊椎),故统称无脊索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现将具药用动物较多的几个主要门的基本特征简介于下:
1. 多孔动物门
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体形多数不对称,或辐射对称,体表多孔,故名多孔动物,体壁有钙质或硅质的骨针或类蛋白质的海绵丝所支持,无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具特有的水沟系。全为水生固着生活。如脆针海绵。
2. 腔肠动物门
为低等后生动物。体形辐射对称,具内外两胚层,有原始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行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有组织分化 ,具原始的肌肉结构和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有刺细胞。有骨骼时,为钙质或角质。全为水生,营固着或漂浮生活。如海蜇、珊瑚等。
3. 环节动物门
体圆柱形或扁平形,由相似的环节(体节)组成。具三胚层。除蛭纲外有真体腔及闭管式循环系统,多数具运动器官刚毛或疣足,消化道发达,有口和肛门,具有排泄器官后肾管,有链状神经系统。多为自由生活。如蚯蚓、水蛭等。
4. 软体动物门
体形除腹足纲外为左右对称,体不分节而具次生体腔。身体柔软,由头、足及内脏团三部组成,且被体壁延伸而成的外套膜覆盖,并由它分泌出一个或两个保护柔软体部的贝壳。消化道完全,有心脏及血管,除头足纲外为开放式循环,有栉状鳃或类似肺的构造,为专职呼吸的器官。多为水生,少数陆生。如石决明、牡蛎、乌贼等。
5. 节肢动物门
身体多有头部、胸部、腹部的区分,附肢常分节,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生长发育过程需蜕皮,肌肉为横纹肌,常成束,消化系统完整,口器适于咀嚼或吸吮,形式多样。体腔为混合腔,循环系统为开放式,用鳃、气管或书肺司呼吸。水生或陆生。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种类繁多,约占已知动物种类的85%,可分为三个亚门、七个纲。昆虫纲种类最多,有近一百万种,药用种类也最多。
6. 棘皮动物门
成体为辐射对称,幼体则两侧对称。体表有许多棘状突起。体腔发达,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独有的水管系统,另一部分形成围血系统。在发育过程中有原口(肛门)及后口(口),故属无脊索动物中后口动物类群。如海参、海胆等。
7. 脊索动物门
有脊索,为位于背部的一条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存在,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间有脊索,成长时即由分节的脊柱取代。中枢神经系统呈管状,位于脊索的背面,在高等种类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两部分。牙齿为异型齿。胎生,哺乳。如熊、梅花鹿、牛等。
本纲动物为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可分为三个亚纲:原兽亚纲(prototheria)、后兽亚纲(metatheria)和真兽亚纲(eutheria)。其中与药用关系密切的是真兽亚纲。
真兽亚纲是高等哺乳动物类群,具有真正的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体湿一般恒定在37℃左右。本亚纲的现存种类可分为17个目,其中13个目在我国有分布。
动物的命名大多数也和植物命名一样,采用林奈首创的双名法,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分别表示动物学名的属名和种名,在学名之后附加定名人的姓氏,如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 linn.、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等。动物与植物命名不同之处,在于种内如有不同的亚种时,则采用三名法,亚种紧接在种名的后面,如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等。如有亚属,则亚属名在属名和种名之间并外加括号,如乌龟 chnemys (geoc1cmys)reevesii(gray)。若属名改变,则在定名人氏外加括号,如拟海龙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bloch)、合浦珠母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等。一般不用变种、变型。拉丁学名中的属名、亚属名及命名人的等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均小写。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蜜蜂的利用;珍珠、牡蛎的养殖始于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鹿茸、麝香、阿胶、蕲蛇等在我国的应用也有二、三千年之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据近年报道,我国动物药有969味,包括药用动物1564种。这说明我国动物药的种类增长很快,特别是随着海洋药物的发展,它将在种类上、医疗上和植物药一样不断壮大和发展。如斑蝥,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列为下品,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功能为攻毒、破血、引赤、发泡。通过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其中含有的斑蝥素为抗癌有效成分,临床治疗肝癌和膀胱癌有效。斑蝥素治疗癌症的特点是不仅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而且有刺激骨髓产生白细胞的作用,这是一般抗癌药所不及的。据报道至今我国抗癌的昆虫已达77种。
动物使用的部位十分广泛,是祖国医药学中宝贵财富的一部分。在临床运用上,有的是用动物的全体,如全蝎、蜈蚣等;有的是用动物体的一部分,如蛤蟆油、鹿角等;有的是用动物的分泌物,如麝香、蟾酥等;有的是用动物的排泄物,如五灵脂、蚕砂等;有的是用动物的生理或病理产物,如蝉蜕、牛黄等;还有的是动物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等。
动物类中药的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不少药用动物已变野生为人工养殖。据不完全的统计,现已人工养殖的动物药材有30种左右。如人工养麝、活体取香;鹿的驯化及鹿茸的生产;河蚌的人工育珠;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全蝎、刺猬、复齿鼯鼠等的养殖;养熊人工引流胆汁等。都已成为商品药材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又成功进行人工培植牛黄工作,由手术育黄发展到用注射法牛体培育牛黄。目前在一般动物饲养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加温饲养、人工饲料配比、疾病防治、麝的杂交及人工受精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如1988年第一代经人工受精繁殖的林麝已在我国获得成功。
应着重指出,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约340种,以海洋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各种成药近200种。其中软体动物门的石决明、牡蛎、海螵蛸、珍珠母,脊索动物门的海马、海龙等多为常用中药。从棘皮动物门的刺参中分离出刺参粘多糖,经十多年的临床证明,它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作用。海参的活性成分除粘多糖外,主要是海参皂苷类,如海参素a、b(holothurin a,b)等均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特别是抗肿瘤和抗真菌活性。
通过品种鉴定、理化分析和大量的药效学、临床研究,在扩大新药源、寻找类同品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人工牛黄的配制和使用;珍珠层在珍珠、鹅喉羚羊角与羚羊角、人工引流熊胆与天然熊胆、人工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阿胶与新阿胶(猪皮胶)等具有类似作用的药材已为临床所采用。此外,灵猫、麝鼠的养殖和研究,水牛角粉的使用等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项工作不仅开辟了动物药材的商品来源,也有力地保护了多种珍稀濒危的药用动物。
某些高等动物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有的常与人体中某些物质相似,因而可直接用于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近年从药用动物中发现一些疗效显著的物质,如蝮蛇毒中的抗栓酶已用于脑血管疾患;蟾酥中的脂蟾毒配基(蟾力苏)兼有升压、强心、兴奋呼吸作用,已用于呼吸、循环衰竭和失血性低血压休克;甲壳纲动物及昆虫中含丰富的甲壳质(chitin),可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并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作用;鹿茸中多胺类化合物是刺激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有效成分;地龙的解热作用与其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比;中华大蟾蜍的糖蛋白具有强心利尿作用;乌贼中的黑色素,是吲哚-5,6-醌与2-羧基-吲哚-5,6-醌(4:1)的共聚物,有止血作用等等。
关于动物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近几十年有一定进展,但由于动物药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有很多是大分子化合物,属于生物化学范畴,分离、分析难度都大,研究的人较少,空白很多,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工作。
a型题
8.001.广地龙与土地龙的区别是
a、广地龙白颈明显 b、土地龙白颈明显 c、土地龙含有蚯蚓毒素,广地龙不含蚯蚓毒素
d、二者来源相同,仅产地不同 e、以上均不是
8.002.白颈是指
a、地龙的生殖环带 b、有效成分集中的部位 c、刚毛 d、受精囊孔 e、雄生殖孔
8.003.下列何种动物的贝壳不作为石决明的来源
a、杂色鲍 b、羊鲍 c、半纹鲍 d、澳洲鲍 e、耳鲍
8.004.天然珍珠置荧光灯(365nm)下观察,显何颜色荧光
a、蓝色 b、粉红色 c、绿色 d、紫色 e、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
8.005.可准确将珍珠与混伪品区别开的方法是
a、粉末显微鉴别 b、磨片显微鉴别 c、理化鉴别 d、性状鉴别
e、以上均不是
8.006.背腹缘几平行,长为宽的2-3倍的牡蛎是
a、长牡蛎 b、大连湾牡蛎 c、近江牡蛎 d、密鳞牡蛎 e、以上均不是
8.007.全蝎原动物属于
a、多足纲 b、蛛形纲 c、昆虫纲 d、甲壳纲 e、爬行纲
8.008.蜈蚣的原动物是
a、少棘巨蜈蚣 b、多棘蜈蚣 c、黑头蜈蚣 d、赤蜈蚣 e、以上均是
8.009.来源于黑蚱的蝉蜕背部开口呈
a、一字形 b、十字形 c、圆形 d、菱形 e、以上均不是
8.010.药典规定,斑蝥中所含斑蝥素不得低于:
a、0.50% b、1.00% c、0.35% d、1.50% e、2.00%
8.011.斑蝥黑色鞘翅上具黄色或棕黄色横纹的条数是
a、3条 b、1条 c、2条 d、4条 e、5条
8.012.以硫酸(比重为1.77)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检识斑蝥素,溶液应呈
a、棕红色 b、紫红色 c、蓝色 d、绿色 e、蓝绿色
8.013.白僵蚕表面的白色粉霜是
a、加工时的粉尘 b、菌丝 c、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d、掺伪物
e、折出的蛋白质结晶
8.014.白僵蚕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棕色或棕黑色,具丝腺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e、5个
8.015.芫菁科昆虫特有的防御攻击物质是
a、蚁酸 b、斑蝥素 c、毒蛋白 d、组织胺 e、以上均是
8.016.斑蝥薄层色谱鉴别时必须检出的成分是
a、蚁酸 b、毒蛋白 c、组织胺 d、斑蝥素 e、脂肪油
8.017.中国药典规定,按高效液相测定法蟾酥中蟾毒内酯按华蟾酥毒基(c26h34o4)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
a、20.0% b、18.0% c、10.0% d、12.0% e、6.0%
8.018.中药蟾酥中具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的成分是
a、脂蟾毒配基 b、蟾毒灵 c、蟾酥碱 d、氨基酸 e、蟾酥甲碱
8.019 1%的蟾酥氨仿提取液蒸干后以甲醇溶解,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波长应为
a、245nm b、300nm c、365nm d、400nm e、425nm
8.020.蛤蚧原动物的主要采集期是:
a、3~4月 b、5~6月 c、10~12月 d、5~9月 e、9~10月
8.021.蟾酥粉末的甲醇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再加硫酸数滴,溶液显蓝紫色,是检查:a华蟾毒配基 b、脂蟾酸配基 c、甾醇 d、肾上腺素 e、吲哚类化合物
8.022.下列成分中除哪类外,中药蛤蚧均含有
a、肌肽 b、胆碱 c、蛋白质 d、强心甾 e、肉毒碱
8.023.蕲蛇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斑纹,习称为
a、方胜纹 b、连珠斑 c、佛指甲 d、胶口镜面 e、涡纹
8.024.区别乌梢蛇和其他蛇类药材的最佳方法是
a、凝胶电泳层析 b、硅胶g薄层层析 c、荧光鉴别 d、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e、以上均不是
8.025.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均为鸡内金的鉴别特征
a、呈不规则的囊片状 b、表面黄色或黄绿色 c、具多数条棱状皱纹,呈波浪形
d、质韧不易碎,断面角质样 e、含淀粉酶和蛋白酶
8.026下列药物具有强心作用的是
a、地龙 b、蛤蚧 c、鹿茸 d、蟾酥 e、麝香
8.027.下列哪种贝壳类动物能产生珍珠
a、猪耳丽蚌 b、文蛤 c、皱纹盘蚌 d、天津丽蚌 e、褶纹冠蚌
8.028. 在书写动物拉丁学名时,下列哪类其拉丁名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应小写
a、种名及亚种名 b、属名及种名 c、亚属名及种名 d、种名及其定名人
e、亚属名及定名人
8.029.下列药用动物除哪一种外,均属于哺乳纲
a、鲸 b、蝙蝠 c、海马 d、穿山甲 e、刺猬
8.030.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爬行纲
a、蛤蚧 b、金钱白花蛇 c、蕲蛇 d、乌梢蛇 e、穿山甲
8.031.熊胆的解痉有效成分是
a、牛磺酸 b、甘氨酸 c、鹅去氧胆酸 d、去氧胆酸 e、牛磺熊去氧胆酸
8.032.取熊胆的细粉在紫外光灯下进行观察,应呈
a、棕黄色荧光 b、黄绿色荧光 c、蓝紫色荧光 d、黄白色荧光 e、亮绿色荧光
8.033.取熊胆的乙酸溶液进行薄层鉴别,必须检出
a、熊去氧胆酸 b、鹅去氧胆酸 c、去氧胆酸 d、牛磺酸 e、以上都不是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在我国许多本草里都有记载,特别是宋代出现了多种鉴定方法,当时已能用矿物的外形、颜色、比重以及物理、化学方法来鉴别真伪与优劣。如《图经本草》载有“绿矾石”的鉴定方法是:“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目前,矿物药的鉴定,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 外型鉴别
外形明显的中药,首先应根据矿物的一般性质进行鉴定,除了外形、颜色、质地、气味等检查外,还应注意其硬度、解理、断口、有无磁性及比重等的检查。
2. 显微鉴别
以细粒矿物集合体的矿物药可以显微镜帮助鉴定,观察其形状、透明度和颜色等。
在矿物的显微鉴别中,透明的利用透射偏光显微镜(简称偏光显微镜),不透明的利用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光学性质和必要的物理常数。这两种显微镜都要求矿物磨片后才能观察。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磁振动垂直于传播方向。根据振动的特点,可把光分为自然光与偏光。自然光是一切普通光源所发现的光波,如太阳光、灯光等。其振动特点是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各方向上都等振幅地振动。
如果一束光中,光振动只有一个固定方向,称为偏振光。偏光显微镜鉴定法主要依据矿物以下光学性质:
当光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各介质的分界面上将产生反射和折射。对折射而言,第一(入射)和第二(折射)介质的特征,可用光波在该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相对折射率表征。故折射率是鉴定透明矿物的可靠常数之一。
对晶质矿物来说,折射率是受其对称性控制的。即光波在等轴晶系晶体中传播时,虽然发生折射,但其折射率不因光波的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在其他晶系晶体中,其传播速度随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其折射率也因振动方向不同而改变(沿特殊方向射入者除外)。
利用偏光显微镜的不同偏光组合(单偏光、正交偏光、正交偏光加聚光)及附件(检板等),观察和测定上述折射率和晶体对称性所表现的光学特征和常数,可用来鉴定和研究晶质矿物药。
单偏光镜下观测的特征:在单偏光镜下,观测的是矿物的某些外表特征,如形态、解理、颜色、多色性、突起、糙面等。
正交偏光镜下观测的特征:同时用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个偏光镜,可观测到消光(视域内矿物呈现黑暗)及消光位、干涉色及色级、双晶特征等。
锥光镜下观测的特征:用正交偏光加上聚光镜的组合来观察干涉图,确定矿物轴性、光性正负;估计光轴角(2v)大小。
偏光显微镜下鉴定矿物药,是利用薄片和碎屑来进行的。用碎屑时将药材的细小颗粒置于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并且往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滴入水或浸油,即可观察有关光学性质。若利用薄片进行鉴定,就需要专门磨制薄片。
薄片是将标本用切片机切下一小块(大小一般为2×2cm2;药材薄片多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加大),先把一面磨平,用加拿大树胶把这一平面粘在载玻片(大小为25×42mm2或更大,厚为0.1mm~0.2mm)上;再磨另一面,磨到厚约0.03mm为止。用加拿大树胶把盖玻片(大小为15×15~20×20mm2或更大,厚为0.1~0.2mm)粘在它的表面。因此,薄片是由很薄的矿物药切片、载玻片与盖玻片组成的。矿物切片的顶部和底部都涂有加拿大树胶。
应当注意,由于磨制薄片用的是金刚砂,无论这种金钢砂多细,薄片表面总会磨出许多沟痕,而不是绝对平滑的表面。有的样品,在磨制薄片时,须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例如松散(土状、多孔状等)的样品,须先将样口浸在加拿大树胶中煮过,加以粘结,然后切磨制成薄片。对于那些溶于水的样品(如大青盐),在研磨时不能用水,制片的全部过程中,可用机油或松节油代替水。
3. 物理、化学方法鉴别
一般的理、化分析方法,能对矿物药的成分定性和定量。对外形及粉末无明显特征或剧毒的中药,如玄明粉、信石等尤为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还规定了一些矿物药的含量测定,如雄黄、白矾、芒硝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矿物药的鉴定已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龙骨的成分;用热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研究了滑石的成分;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定龙骨中的元素;用固体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龙骨中放射性元素铀的含量等。
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谱分析用于矿物的鉴定和研究,能快速、准确地定性和定量。对很细小的胶态矿物还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这些先进的分析技术的应用,不但使矿物的成分和含量能很快测定,而且对含有的其他微量元素,特别是有害元素也能进行检测,这对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是十分重要的。
石决明
来源: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白鲍的贝壳。
产地 杂色鲍产我国福建以南沿海;。杂色鲍:习称“南海决”“九孔决”“光底石决”。
皱纹盘鲍产我国辽宁、山东、江苏等沿海;
羊鲍和耳鲍产我国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 羊鲍:习称“毛底石决”来源:考试大
澳洲鲍主产澳洲、新西兰。
性状:壳呈椭圆形,内呈耳形,外壳:平滑(光底);粗糙(毛底)。一般规律:
具右旋纹理,明显(光);不明显(毛)。具呼吸孔器(未端)。9个(光);4~5个(毛)。孔口平(光);孔口突出(毛),内面具彩色光泽。
石决明耳形,外有螺旋纹;小孔排成行,内显彩色光。
成分:含碳酸钙,甲壳质,胆素。
珍珠
一 来源 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珍珠来源于马氏珍珠贝的为海水珍珠(天然珍珠),来源于后两者为淡水珍珠(养珠)。
二、产地 天然珍珠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淡水养殖珍珠主产于黑龙江、安徽等地。
三、性状鉴定 表面半透明,具特有的珍珠光泽。质地坚硬,剖开断面,可见同心层纹。来源:考试大
四、显微鉴别 磨片:可见粗细两类同心环状层纹。称为“珍珠结构环”。
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虹光环”。
以上两种环为珍珠独具特征,可与任何伪品相区别。(珍珠结构环和虹光环)
五、化学组成 主含碳酸钙。
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的鉴定
来源与产地(了解):
性状鉴别:
蕲蛇:头部: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
身:背部两侧 “方胜纹”。腹部灰白色夹
有多数数圆形黑斑,习称“连珠斑”。
尾:骤细而短。未端习称“佛指甲”,又称“指甲尾”。
金钱白花蛇:头部:扁椭圆形。
身:具有黑白相间环纹27个以上,
尾:渐细而长。
乌梢蛇:头部:扁椭圆形;无椭圆形。
身:全体乌黑,背鳞行数为偶数。背部“剑脊”。
尾:中央黑线明显,渐细而长。
成份:蛇毒:蕲蛇,金钱白花蛇:含多酶。乌梢蛇:无毒。来源:考试大
羚羊角来源:为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
产于:新疆,以苏联产量大。
性状: “通天眼透光可见,羚羊塞紧密合槽,环节纹自然合把,细丝纹有条不紊”。
成分:角质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
麝香一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二、产地 主产于四川、西藏及云南等省区
三、采收加工 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毛壳麝香”;习称“麝香仁”。
四、性状鉴定
毛壳麝香 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开口面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中央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手捏略有弹性。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
麝香仁 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外表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饲养品 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气香浓烈而特异。颗粒疏松,湿润后,搓之成团,轻揉即散。
五、经验鉴别:或(理化鉴别)
1、 加水湿润,用手搓之成团,轻揉即散。应可见“三不”。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来源:考试大
2、 “冒槽”。真品有细绒白毫,并“冒槽”。
3、 火试:置坩埚,初则迸裂,熔化澎胀起泡,香气浓烈四溢,灰化,白色。
正品应“三无”: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无火星。
七、成分 主要含麝香酮,少量降麝香酮。
八、代用品 有灵猫香和麝鼠香两种。
一、a型题(最佳选择)每题1分,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中药除哪一种外都有毒? 【答案】
a.斑蝥 b.蟾酥 c.金钱白花蛇 d.蕲蛇 e.乌梢蛇
2.取粉末少许,投主盛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者为
【答案】
a.蟾酥 b.牛黄 c.麝香 d.熊胆 e.哈士蟆油
3.天然牛黄为哺乳纲牛科何种动物的胆结石? 【答案】
a.黄牛 b.水牛 c.牦牛 d.犏牛 e.以上都不是
4.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 【答案】
a.已骨化的角 b.未角化的疏生茸毛的角 c.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d.雌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e.以上都不是
二、b型题(配伍选择)每题1分,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天然珍珠 b.养殖珍珠 c.伪品珍珠 d.珍珠母 e.牡蛎
5.紫外灯下显浅蓝色荧光
6.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答案】
a.羚羊角 b.黄羊角 c.山羊角 d.藏羚羊角 e.鹅喉羚羊角
7.角呈长圆锥形,角尖稍弯曲,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较光滑,对光照视有细孔道直达角尖,有环脊10~20个。
8.角呈长圆锥形而侧扁,略作“s”形弯曲,表面淡棕色或灰黑色,不透明,有多数纵纹理,微波状环脊17~20个。 【答案】
a.南方大斑蝥 b.黄黑小斑蝥 c.二者都对 d.二者都不对
9.粉末微量升华可得白色柱形或棱形结晶。
10.无毒。 【答案】
a.广地龙 b.沪地龙 c.二者都对 d.二者都不对
11.现在商品主要来自人工培养。
12.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的干燥体。 【答案】
三、问答题
天然牛黄的经验鉴别方法有哪些?
★ 中药鉴定学课件
★ 中药自荐信
★ 中药教学论文
★ 中药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