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阿烦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共含9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阿烦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

篇1: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

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盐泥悬浮颗粒体系,采用国产无机陶瓷膜,对盐泥除盐膜清洗工艺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考察,对膜孔径、过程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ΔP=0.24 MPa,v=0.576 m/s,质量浓度为1%,T=35±3℃下,采用孔径为0.2 μm的α-Al2O3陶瓷膜清洗盐泥,具有较好的除盐效果.污染膜在0.10 mol/L HNO3溶液中浸泡煮沸约30 min,然后水冲洗,膜通量基本恢复.作 者:吕静品    赵宜江    LU Jing-pin    ZHAO Yi-jiang  作者单位:吕静品,LU Jing-pin(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

赵宜江,ZHAO Yi-jiang(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

期 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9(2) 分类号:X79 关键词:陶瓷膜    盐泥    除盐   

篇2: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新进展

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新进展

摘要:高盐废水盐浓度高.离子强度大,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电化学法、生物与物化组合法等.该类废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耐盐嗜盐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对国内外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在实际废水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调研对各工艺的运行条件及处理状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而介绍根据文献及笔者对高盐、高氰和高氨的三聚氯氰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的生物物理、物化组合法.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工艺,是高盐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作 者:农少梅    李捍东    张树增    李霁    NONG Shao-mei    LI Han-dong    ZHANG Shu-zeng    LI Ji  作者单位:农少梅,NONG Shao-me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29)

李捍东,李霁,LI Han-dong,LI J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张树增,ZHANG Shu-zeng(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29)

期 刊:江苏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7 关键词:高盐度废水    生物法    电化学法    组合工艺   

篇3:碱渣、盐泥压滤的自动控制

碱渣、盐泥压滤的自动控制

摘要:对公司环保项目(压滤项目)实施的自动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该工程主要设备为压滤机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储桶、加压泵等,为了能够很好地对所有设备进行及时控制及调整,我公司采用了集中分散控制系统对压滤过程进行整体控制.作 者:孙卫    SUN Wei  作者单位: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河北,唐山,063305 期 刊:纯碱工业   Journal:SODA INDUSTRY 年,卷(期):, “”(1) 分类号:X7 TQ114.1 关键词:压滤机    集散控制系统(DCS)    雷达液位计   

篇4: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具体概念是什么?

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具体概念是什么?

离子交换树脂是由空间网状结构骨架与附属骨架上的许多活性基团所构成的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1 强酸—脱气—强碱系统

阳床→除二氧化碳器→中间水箱→阴床→出水

强碱阴床设置在强酸阳床之后的理由:

① 若水先通过阴床,容易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在树脂层内,使强碱树脂交换容量降低,

② 阴床在酸性介质中易于进行离子交换,若进水先经过阴床,更不利于去除硅酸,因为强碱树脂在硅酸盐的吸附要比对硅酸的吸附差得多。

③ 强酸树脂抗有机物污染的能力胜过强碱树脂。

④ 若原水先通过阴床,本应由除二氧化碳器去除的碳酸,都要由阴床承担,从而增加了再生剂耗用量。

2 强酸—脱气—弱减—强碱系统

3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填同一交换器内,使用时 混合均匀,好象许多阳床与阴床串联一起,构成无数微型复床,反复脱盐,出水纯度高,再生时分层再生。

篇5:聚合硫酸铁和钙盐除氟试验研究

聚合硫酸铁和钙盐除氟试验研究

通过试验研究了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PFS)去除氟的最佳反应pH值、最佳振荡时间、投加量,以及钙盐(CaCl2)与聚合硫酸铁联合投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絮凝沉降法除氟时,pH值为5.5~6.5,有利于氟的吸附,最佳振荡时间为120 min;先投加氯化钙后投加聚合硫酸铁的方法除氟效果更好.

作 者:史婷婷 杨秀丽 王宁涛 SHI Ting-ting YANG Xiu-li WANG Ning-tao  作者单位:史婷婷,王宁涛,SHI Ting-ting,WANG Ning-tao(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杨秀丽,YANG Xiu-li(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阳,550004)

刊 名:安全与环境工程 英文刊名: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16(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聚合硫酸铁(PFS)   钙盐(CaCl2)   絮凝沉降法   除氟  

篇6:饮用水除盐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饮用水除盐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摘要: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除盐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状况进行了论述,特别是比较成熟而且应用较广的一些技术,如离子交换法、电渗析、反渗透和电吸附水处理技术.作 者:冯俊生    朱宏    李玲    FENG Jun-sheng    ZHU Hong    LI Ling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常州,213164 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30(z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除盐    离子交换    电渗析    反渗透    电吸附   

篇7:精制卤水盐泥存在的原因分析论文

精制卤水盐泥存在的原因分析论文

工艺流程

卤水经矿区由输卤泵输至净化工序。

(1)一级反应

原卤连续泵入原卤桶。通过原卤泵,卤水批量进入一级反应反应罐。注入原卤后,在搅拌前加入石灰。搅拌结束前,加入絮凝剂。关闭搅拌,使盐泥沉降。沉降时间结束,卤水泵入二级反应罐。最后剩余的盐泥通过相应的盐泥泵泵入盐泥收集桶。如此,反应罐完成一个循环,并准备下一个循环。

(2)二级反应

通过卤水转料泵卤水批量泵入二级反应罐。进卤水时,从反应罐底部加入烟道气。注入一级澄清液后,在搅拌前加入纯碱溶液。搅拌结束前,泵入絮凝剂。关闭搅拌,使盐泥沉降。沉降时间结束,卤水转入精卤罐。最后剩余的盐泥泵入盐泥收集桶。如此,反应罐完成一个循环,并准备下一个循环。二级反应罐精卤由泵经过管式过滤器过滤后供制盐车间使用。

(3)盐泥分离和处理

反应罐产生的盐泥转入盐泥收集罐,通过盐泥泵将盐泥不间断的转入增稠器,将残留的卤水分离。从盐泥中分离的卤水溢流入卤水反应罐。盐泥从增稠器泵入真空过滤转鼓,分离后的卤水用滤出液泵打进卤水反应罐。滤饼从转鼓中刮出注井。

现象

(1)制盐车间生产的无水硫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有时会出现稍有浑浊的现象,加盐酸后,浑浊现象消失。该定性分析是从-12开始检测,从30d的记录看,在2011-12-12和-12-142d出现该情况。

(2)精卤通过肉眼观察,其溶液的清澈度不是很清澈,只能看到上层1/3高度的卤水是清澈的,下面的卤水和盐泥的分层不清,透明度很差。

(3)精卤中钙镁含量及过碱量的变化(见图2~图7)。由图可知:2011-09、2011-10钙镁含量较2011-02波动较大;两碱过碱量与原来的NaOH过碱量为0.1g/L~0.3g/L,Na2CO3过碱量在0.3g/L~0.5g/L有很大区别。2011-09和2011-10烧碱和纯碱的过碱量基本相当,波动很大,且烧碱的过碱0.10g/L~0.45g/L,提高了,而纯碱的过碱量却相应的降低至0.1g/L~0.5g/L,说明现场运行出现了某种负面影响。

原因分析

1卤水反应、澄清时间是否充分

一级反应:Na2SO4+Ca(OH)22NaOH+CaSO4MgSO4+2NaOHMg(OH)2+Na2SO4絮凝剂:反应结束前约30min加入絮凝剂沉降(4h后未澄清,再次加入絮凝剂);转料:浊度为5NTU时转料。二级反应:2NaOH+CO2(烟道气)Na2CO3+H2OCaSO4+Na2CO3Na2SO4+CaCO3反应结束前大约30min加入絮凝剂。沉降:如果2h后未澄清,再次加入絮凝剂,澄清液转入精卤桶(浊度为5NTU时转料);从原卤到精卤运行时间:16.0h。从现有的运行情况分析,运行时间都已有相应的缩短。分析其原因:(1)一期二级搅拌轴断,平均每根修复的时间在10d左右。为了不影响生产,反应周期缩短,一期的生产能力下降了1/3。针对上述情况,对搅拌进行了改造,对烟道气的盘管和搅拌的电机底座由原来的硬连接改为软连接,现运行情况良好,视使用情况,对其他两个搅拌进行改造。(2)根据操作手册,排泥时不需要启动搅拌,一期6台搅拌都是悬挂式的较节能。通过长期运行发现,若无搅拌将泥浆搅动,泥排不清。现对之进行加长改造,在改造期间,会影响一期净化的1/3的使用效率。因为搅拌不好用于排泥,现在将排泥次数增加了,由原来的1次排泥改为3次。该法较正常排泥增加1h。

2清卤的浊度

因现场在线检测的pH计和浊度仪长期不用,现无相关的基础数据可供参考。根据眼观,发现其澄清不是很好,特别是石灰烟道气二级清卤。根据此现象,联系了多个厂家对絮凝剂进行小试,寻找澄清效果更好的絮凝剂,并对絮凝剂的配料、输送和沉降等过程进行深入判断。

絮凝剂配制及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1)配料桶最好不使用铁制的储桶[4],因为铁离子会与絮凝剂反应;(2)配制的水要使用淡水,水温低于40℃;最高不超过50℃,水温太高会热降解;(3)配料时,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搅拌的转速小于75r/min,絮凝剂溶解好后就应停止搅拌;(4)配制好的絮凝剂最长必须在72h内用完;一般需在24h之内用完;(5)絮凝剂泵最好使用隔膜式或容积式计量泵;(6)絮凝剂加入反应桶后,应该停止反应桶搅拌,搅拌不超过5min~10min;(7)沉降时间建议不低于4h。

需要进行改造。由4.2.1与现场情况比较,其中(1)、(2)、(5)、(7)是达不到要求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①针对(1),需要对碳钢桶进行防腐措施,以防铁离子对其影响,在原来防腐油漆的基础上再做一层。②针对(2),配制水需要增加淡水管道,现有的配制冷凝水的温度在50℃左右,温度过高,而且有时会含有盐份。于2011-12-21安装好淡水管道,水温在29℃~35℃,电导率为50μS/cm~100μS/cm,属于水质较好的,符合配料要求。③针对(5),现使用的絮凝剂输送泵,是离心式的,转速较快,离心泵产生的强烈的.机械剪切力,会使絮凝剂长链状分子结构大量断裂,形成乳浊液,影响絮凝剂的使用效率,需重新选泵。④针对(7),现在沉降时间一般在2.5h~3.0h,时间较短,对沉降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现在运行情况进行适度调整。搅拌改造已经完成,已完全可以满足4h的沉降时间。

絮凝剂小试结果。主要选用了北京、杭州和常州三家不同品种的絮凝剂进行了实验。由小试结果表明,我们现在使用的絮凝剂还不是最佳方案,还是可以摸索和寻找更好的絮凝剂。已于2011-12-22开始使用杭州的絮凝剂产品进行大生产试用。从运行情况看,还是比较好的,清卤清晰度较之前已有好转。

3盐泥厚度太高,影响到转料

对一期悬挂式搅拌,距反应桶底部3.5m,反应桶排泥时,只能排清排泥管吸口处的泥,死角较多。若长期排不清,会影响反应桶的实际使用容积,而且转料时会带入部分盐泥进入到后续系统中。且每次停车刷罐,靠人工清泥时间长,工作量大,影响环境。根据此情况,若改造成二期采用底轴的搅拌,桨叶在下面,完全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改造时间长,影响生产;且原有的搅拌无可用之处,需要更换。根据与厂家联系及现场情况,现采用的是在原有的搅拌上改造,将原有的轴加长2m。改造后除电流略有增加外,其它都比较好。泥易排尽,且不用分三次排泥,节约了反应周期,又减少了盐泥转入下一工序。

4过滤器

在2011-11-25~29二期刷罐和2011-12-10~11一期刷罐期间,对一期、二期过滤器进行了检查。一期过滤器均正常,二期过滤器布袋破。二期过滤器破了9%的布袋。其布袋破会对后续制盐车间有一定的影响,但因尚无检测装置,不便判断。2011-12-12开始,每班都取精卤测试、判断,随时跟踪,严格防止破袋对后序制盐的影响由图可知,精制卤水中的钙镁和过碱量基本稳定,较图3、图4和图6、图7有了很大的改观。通过初步摸索跟踪及改造,卤水清澈度有所好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总之,卤水净化工艺掌握还不是很透彻,对其特性和运行条件等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和摸索,可能考虑得不是较全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篇8:植物跨膜离子转运蛋白与其耐盐性关系研究进展

植物跨膜离子转运蛋白与其耐盐性关系研究进展

盐胁迫下植物吸收过多的Na+,使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受到破坏,为了维持其正常生长细胞内的各种离子就必须保持平衡,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位于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完成的,并在植物耐盐性方面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响应盐胁迫的'几种跨膜转运蛋白如:K+/Na+离子转运蛋白、Na+/H+逆向转运蛋白以及与其相关的H+-ATPase等,在植物耐盐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 者:王景艳 张高华 苏乔 安利佳 刘兆普 WANG Jing-yan ZHANG Gao-hua SU Qiao AN Li-jia LIU Zhao-pu  作者单位:王景艳,WANG Jing-yan(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张高华,苏乔,安利佳,ZHANG Gao-hua,SU Qiao,AN Li-jia(大连理工大学,基因工程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刘兆普,LIU Zhao-pu(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大连理工大学,基因工程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西北植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卷(期): 26(3) 分类号:Q945.78 关键词:盐胁迫   跨膜离子转运蛋白   K+/Na+离子转运蛋白   Na+/H+逆向转运蛋白   H+-ATPase   耐盐性  

篇9:印染废水回用中除盐技术的应用

印染废水回用中除盐技术的应用

摘要:阐述了印染废水回用中存在盐含量的积累问题,分析了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过程中除盐的.特点,提出了降低离子交换进水的有机物和盐质量浓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离子交换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技术优势.同时,随着膜使用成本的降低,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上的应用前景光明.作 者:胡萃    黄瑞敏    谢春生    高武龙    HU Cui    HUANG Rui-min    XIE Chun-sheng    GAO Wu-long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期 刊:印染助剂  ISTICPKU  Journal:TEXTILE AUXILIARIES 年,卷(期):2006, 23(9) 分类号:X791 关键词:除盐    离子交换    膜分离技术    水回用    印染废水   

盐水饭作文

淘盐作文

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作文

关于盐的童话故事

烦恼如盐美文

盐海南北湖导游词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中化学《盐 化学肥料》说课稿

盐渎公园导游词

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锦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