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化学酸碱盐公式知识点(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化学酸碱盐公式知识点
(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常见反应
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Fe=FeSO4+Cu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
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通过的概念辨析,我们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做题时才会思路清晰。
通过观察实验来帮助理解概念
比如化学一开始就接触两个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那么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现在我们都知道,就是看一个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在学习中我们接触到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和镁条燃烧的实验,其中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镁条燃烧时银白色的镁条变成的白色粉末装固体(实验证明白色粉末状固体为氧化镁),镁这种物质在这个变化中变成了氧化镁,物质变了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那么通过这两个实验,就会很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理解概念的组成,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学习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
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
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质量守恒定律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4.镁还原氧化铜:Mg+CuO加热Cu+MgO。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除硝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条件:
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硝酸和金属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也不是氢气。
3.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4.酸 + 碱 → 盐 + 水
HCl + NaOH ==== NaCl +H2O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
5.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盐:
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 可溶性盐 + 某些金属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Fe + CuSO4 === FeSO4 + Cu
Cu + Hg(NO3)2 === Cu(NO3)2 + Hg
条件: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同上)
3. 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 → 新盐 + 新碱(同上)
4.可溶性盐 + 可溶性盐 → 两种新盐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可溶性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3. 碱 + 酸 → 盐 + 水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HNO3+ NaOH ==== NaNO3 +H2O
4.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 → 新盐 + 新碱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盐:
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 可溶性盐 + 某些金属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Fe + CuSO4 === FeSO4 + Cu
Cu + Hg(NO3)2 === Cu(NO3)2 + Hg
条件: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同上)
3. 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 → 新盐 + 新碱(同上)
4.可溶性盐 + 可溶性盐 → 两种新盐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酸碱盐
★ 化学知识点
★ 中考化学知识点
★ 化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