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盐的化学性质(共含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v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盐的化学性质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杭州市九堡中学集体备课专用备课纸
备课组
初三化学
备课时间
10月27日
备课地点
接待室
参加教师
金水凤、王红军、赵坤
缺席教师
无
备课内容
《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
备课过程
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
1、 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分类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对本单元中盐的分类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2、 学生的生活常识,对课本中提到的盐和生活中吃的食盐容易混淆。
3、 盐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中,盐必须是溶液、金属单质必须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除钾、钙、钠、钡之外是学生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4、 铁元素的变价问题,对于特别是中偏下的同学还需要巩固。
5、 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两者都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等)
一、一、基本内容
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二、教学要求
1、 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盐的化学性质。
2、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爱国主义和辩证观的情感体验与升华;对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学习对比的实验方法。
3、 目标:
1)掌握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判断盐与盐、盐与酸、盐与碱之间能否反应
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3)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反应。
4)记住盐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具体事例,初步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6)通过铁与硫酸、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树立外因和内因辩证统一的观点;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普遍性。
重点课时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够可另附纸)
§ 盐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用途;可用盐溶液来制取单质的金属,巩固掌握制酸、制碱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它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依据事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提问一]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按酸、碱、盐进行分类:
①干冰、②纯碱、③氢氯酸、④氢氧化钙、⑤碳酸钙、⑥烧碱、⑦食盐、⑧氯化铁、⑨氢硫酸、⑩熟石灰、
[提问二]酸的含义,酸有哪些化学性质?(主要指硫酸和盐酸)并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问三]碱的含义,碱有哪些化学性质?(主要指可溶性的碱)并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问四]盐的含义。
[讲解] 酸中的H+ 决定了酸具有通性;碱中的OH―决定了碱的通性;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这种组成的相似性也决定了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问]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找出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一、盐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在图示中找出有关盐的化学性质,除盐跟酸、盐跟碱能反应外,根据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启发学生,金属可以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归纳出盐的三条化学性质
(一)盐(溶入水或溶入酸)+ 酸― 新盐 + 新酸―是常用的一种制酸方法。
[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NO3 + HCl― BaCl2 + H2SO4―
CaCO3 + HCl― NaHCO3+H2SO4―
[讨论] 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 盐必须能溶入水或溶入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二)盐(可溶) + 碱(可溶)― 新盐 + 新碱―是常用的一种制碱方法。
[练习]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 Ca(OH)2 ― CuSO4 + NaOH ―
Ba(OH)2+Na2SO4― FeCl3 + KOH ―
[讨论] 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 盐和碱必须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三)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提问]是否金属跟盐一定发生置换反应?
演示[实验1―8] :①铁放入硫酸铜溶液;②铜放入硫酸锌溶液;③铜放入硝酸银溶液
[观察现象]①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铜。②铜丝表面无变化。
③铜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银。
[板书] Fe+ CuSO4 ==FeSO4 + Cu
Cu +ZnSO==(不反应)
Cu + 2AgNO3===Cu(NO3)2+2Ag
[讨论] 金属跟盐的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小结] 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金属跟盐不一定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跟金属的活 动性有直接关系。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以H为界限)。
注意:反复强调“盐溶液”,即盐必须可溶。
[提问]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把排在他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吗?
[补充实验] 把一小块钠放在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 未见有红色铜出现。
[讲解] 不要用K、Ca、Na、Ba去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Na + H2O ==NaOH + H2↑
2NaOH + CuSO4==Cu(OH)2 ↓+ Na2SO4
[小结]盐与金属反应的条件:盐必须可溶,单质金属必须比盐中金属活泼,单质金属除K、Ca、Na、Ba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分析]从性质(1)可以看出盐中的酸根离子可与酸中的H+ 结合生成新的酸。
从性质(2)可以看出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新的碱。
从性质(3)可以看出金属可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那么,一种盐溶液的阴阳离子能与另一种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盐吗?
[演示] 实验1、AgNO3 + NaCl―
实验2、BaCl2 + Na2SO4 ―
[观察] 实验1、2都有沉淀生成。(独立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盐(可溶)+ 盐(可溶)―新盐+新盐
[讨论] 此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两种盐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以上所学过的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以及以前学过的中和反应等都属于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是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从以上所学内容可得到:
二、复分解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必须要有沉淀、气体或有水生成。
板书设计 :
1、 学性质
(1)、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Zn + CuSO4 ==ZnSO4 + Cu
Cu + Hg(NO3)2 ==Hg + Cu(NO3)2
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要用K、Ca、Na 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2)盐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新盐 + 新酸
AgNO3 + HCl==AgCl↓+ HNO3
BaCl2 + H2SO4==BaSO4↓+ 2HCl
(3)盐(可溶) + 碱(可溶) 新盐 + 新碱
CuSO4 + 2NaOH ==Cu(OH)2↓ + Na2SO4
FeCl3+ 3KOH ==Fe(OH)3↓ + 3KCl
(4)盐(可溶)+ 盐(可溶) 两种新盐
AgNO3+ NaCl ==AgCl↓ + NaNO3
BaCl2 + Na2SO4==BaSO4↓ + 2NaCl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反馈练习]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u + ZnSO4 ― 2、AgCl + Hg―
3、NaCl + KNO3 ― 4、Mg(OH)2 + CuSO4―
5、BaCO3 + HCl ―
酸的一般化学性质(反应规律):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酸 + 盐 -------- 酸 + 盐
检验Cl- 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Cl
检验是Cl-还是SO4根离子,要先加硝酸钡
1、盐(可溶)+ 金属1 → 盐 + 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泼,Ba、K、Ca、Na除外)
2、盐 + 酸 → 盐 + 酸
3、盐 + 碱 → 盐 + 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 + 盐 → 盐 + 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碱的一般化学性质(反应规律):
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碱 + 盐 --------碱 + 盐
碱 +酸 -------- 盐 + 水
六、物质的鉴别
1、碳酸盐的鉴别(即碳酸根离子的鉴别):用盐酸等酸和澄清石灰水
向某物质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2、硫酸盐的鉴别(即硫酸根离子的鉴别):用硝酸钡和稀硝酸
向某物质中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物质是硫酸盐。
3、盐酸盐的鉴别(即氯离子的鉴别):用硝酸银和稀硝酸
向某物质中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物质是盐酸盐。
4、铵盐的鉴别(即铵根离子的鉴别):用可溶性碱和红色石蕊试纸
向试管中的某物质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证明该物质含有铵根离子。
(氯化物/盐酸盐)
氯化钾 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 氯化钙 氯化铜 氯化锌 氯化钡 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银 FeCl2 FeCl3 AgCl
(常见的酸)
硫酸 盐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氢 溴化氢 碳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常见的盐)
硫酸铜 硫酸钡 硫酸钙 硫酸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 硫酸铁
CuSO4 BaSO4 CaSO4 K2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铝 硫酸氢钠 硫酸氢钾 亚硫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银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钙 亚硝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镁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钾 K2CO3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 Fe(OH)3 Fe(OH)2
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元素钾钠银氢,二价元素钙镁钡锌,铜一二,铁二三,三价元素铝和金,OH根离子-1价,(硫酸根离子SO4、亚硫酸根离子SO3、碳酸根离子)-2价,Cl根离子、硝酸根离子-1价。把这些记牢了,化学价就OK啦~
沉淀: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浅绿色沉淀------------Fe(OH)2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白色沉淀--------------CaCO3,BaCO3,AgCl,BaSO4,(其中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一、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 二价钙镁钡与锌, 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 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特别。 在初三的化学学习之中,酸、碱、盐部分的学习可谓是重中之重,在中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此部分知识涉及到的内容既繁琐又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此,我把有关这部分内容有关物质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一、颜色的`记忆
在这一章中出现了许多带有颜色的物质或溶液。按照规律,可归纳如下: Cu CuO Cu2(OH)2CO3 CuSO4 Cu(OH)2 CuSO4溶液
红色 黑色 绿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Fe Fe2O3 Fe3O4 Fe2+溶液 Fe3+溶液 Fe(OH)3
银白色 红色 黑色 浅绿色 黄色 红褐色
二、有关沉淀的记忆
在初三阶段,接触最多的沉淀可以总结为“六白”“一蓝”“一红褐”
“六白”CaCO3 Ag2 CO3 BaCO3 BaSO4 AgCl Mg(OH)2
可溶于稀硝酸,且产生气体 不溶于稀硝酸 可溶于稀硝酸,不产生气体 “一蓝” Cu(OH)2 “一红褐” Fe(OH)3
三、有关一些特征离子的记忆
这些特征离子在做除杂题或鉴别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例:若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选择加入的试剂。
思路:在些题当中就涉及到特征离子CO32-,如想除去CO32-,应首先想到H+ CO32- 可以与H+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选用稀盐酸。
方程式表示为:Na2CO3+2HCl=2 NaCl+H2O+CO2
另外,CO32-还可以与Ca2+反应生成CaCO3的沉淀,所以也可以选用CaCl2溶液
除去CO32-,方程式表示为:Na2CO3+ CaCl2= CaCO3 +2 NaCl
所以,在这里,把用到最多的特征离子总结如下:
CO32- H+ Cl- Ag+ OH- Cu2+
Ba2+ 、Ca2+ SO42- Ba2+ Fe3+ Mg2+
这些离子之间的互相应用,可以使很多题都得到简化。
四、有关物质反应规律的记忆
在酸、碱、盐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八条规律:
1. 金属+酸――盐+氢气
2.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置换反应
3.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4. 酸+碱――盐+水
5. 酸+盐――新酸+新盐 复分解反应
6. 碱+盐――新碱+新盐
7. 盐+盐――新盐+新盐’
8.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以上规律,对于我们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知道了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我们才能对于解题有一个清楚完整的思路。
四、几个常见离子的检验
Cl-、、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C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
Ba(NO3)2+H2SO4=BaSO4↓+2H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含有
K2CO3+2HCl=2KCl+ CO2↑+H2O
CO2+Ca(OH)2= CaCO3↓+ H2O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初中化学 酸碱盐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
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 +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碱+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备课组
初三化学
备课时间
10月27日
备课地点
接待室
参加教师
金水凤、王红军、赵坤
缺席教师
无
备课内容
《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
备课过程
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
1、 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分类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对本单元中盐的分类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2、 学生的生活常识,对课本中提到的盐和生活中吃的食盐容易混淆。
3、 盐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中,盐必须是溶液、金属单质必须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金属除钾、钙、钠、钡之外是学生较容易忽略的问题。
4、 铁元素的变价问题,对于特别是中偏下的同学还需要巩固。
5、 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两者都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等)
一、一、基本内容
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二、教学要求
1、 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盐的化学性质。
2、 难点:盐的化学性质;爱国主义和辩证观的情感体验与升华;对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学习对比的实验方法。
3、 目标:
1)掌握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判断盐与盐、盐与酸、盐与碱之间能否反应
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3)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反应。
4)记住盐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具体事例,初步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6)通过铁与硫酸、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树立外因和内因辩证统一的观点;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普遍性。
重点课时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够可另附纸)
§ 盐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用途;可用盐溶液来制取单质的金属,巩固掌握制酸、制碱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共性与个性及其它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依据事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提问一]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按酸、碱、盐进行分类:
①干冰、②纯碱、③氢氯酸、④氢氧化钙、⑤碳酸钙、⑥烧碱、⑦食盐、⑧氯化铁、⑨氢硫酸、⑩熟石灰、
[提问二]酸的含义,酸有哪些化学性质?(主要指硫酸和盐酸)并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问三]碱的含义,碱有哪些化学性质?(主要指可溶性的碱)并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问四]盐的含义。
[讲解] 酸中的H+ 决定了酸具有通性;碱中的OH―决定了碱的通性;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这种组成的相似性也决定了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问]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找出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在图示中找出有关盐的化学性质,除盐跟酸、盐跟碱能反应外,根据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启发学生,金属可以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归纳出盐的三条化学性质
(一)盐(溶入水或溶入酸)+ 酸― 新盐 + 新酸―是常用的一种制酸方法。
[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NO3 + HCl― BaCl2 + H2SO4―
CaCO3 + HCl― NaHCO3+H2SO4―
[讨论] 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 盐必须能溶入水或溶入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二)盐(可溶) + 碱(可溶)― 新盐 + 新碱―是常用的一种制碱方法。
[练习]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 Ca(OH)2 ― CuSO4 + NaOH ―
Ba(OH)2+Na2SO4― FeCl3 + KOH ―
[讨论] 这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 盐和碱必须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三)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提问]是否金属跟盐一定发生置换反应?
演示[实验1―8] :①铁放入硫酸铜溶液;②铜放入硫酸锌溶液;③铜放入硝酸银溶液
[观察现象]①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铜。②铜丝表面无变化。
③铜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银。
[板书] Fe+ CuSO4 == FeSO4 + Cu
Cu +ZnSO==(不反应)
Cu + 2AgNO3===Cu(NO3)2+2Ag
[讨论] 金属跟盐的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小结] 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金属跟盐不一定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跟金属的活 动性有直接关系。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以H为界限)。
注意:反复强调“盐溶液”,即盐必须可溶。
[提问]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把排在他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吗?
[补充实验] 把一小块钠放在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 未见有红色铜出现。
[讲解] 不要用K、Ca、Na、Ba去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Na + H2O == NaOH + H2↑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小结]盐与金属反应的条件:盐必须可溶,单质金属必须比盐中金属活泼,单质金属除K、Ca、Na、Ba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分析]从性质(1)可以看出盐中的酸根离子可与酸中的H+ 结合生成新的酸。
从性质(2)可以看出盐中的金属离子可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新的碱。
从性质(3)可以看出金属可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那么,一种盐溶液的阴阳离子能与另一种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盐吗?
[演示] 实验1、AgNO3 + NaCl―
实验2、BaCl2 + Na2SO4 ―
[观察] 实验1、2都有沉淀生成。(独立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盐(可溶)+ 盐(可溶)―新盐+新盐
[讨论] 此类反应要发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两种盐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以上所学过的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以及以前学过的中和反应等都属于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是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从以上所学内容可得到:
二、复分解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必须要有沉淀、气体或有水生成。
板书设计:
1、 学性质
(1)、金属 + 盐(可溶) 新金属 + 新盐
Zn + CuSO4 == ZnSO4 + Cu
Cu + Hg(NO3)2 == Hg + Cu(NO3)2
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要用K、Ca、Na 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
(2)盐 (溶入水或溶入酸) + 酸 新盐 + 新酸
AgNO3 + HCl== AgCl↓+ HNO3
BaCl2 + H2SO4==BaSO4↓+ 2HCl
(3)盐(可溶) + 碱(可溶) 新盐 + 新碱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FeCl3+ 3KOH == Fe(OH)3↓ + 3KCl
(4)盐(可溶)+ 盐(可溶) 两种新盐
AgNO3+ NaCl == AgCl↓ + NaNO3
BaCl2 + Na2SO4== BaSO4↓ + 2NaCl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反馈练习]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u + ZnSO4 ― 2、AgCl + Hg―
3、NaCl + KNO3 ― 4、Mg(OH)2 + CuSO4―
5、BaCO3 + HCl ― 6、Ba(NO3)2 + MgSO4 ―
[课内练习]书P16、P17
附:[课外练习]:
[1] [2] 下一页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盐水饭作文
★ 淘盐作文
★ 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