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衿古典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aoxiao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子之衿古典诗词(共含10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aoxia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子之衿古典诗词

篇1:子之衿古典诗词

子之衿古典诗词

论才子

伯虎智颖点秋香,

文君多情夜思郎。

自古才子多韵事,

几度风流几度狂。

春之思

蝶舞青山燕影追,

芳草萋萋花树培。

落花偏遇无情水,

我思君来君思谁?

下扬州

摇橹轻薄泛小舟,

拈花误将春色留。

若问今生何所愿,

烟花三月下扬州。

江南丽品

秦淮涟漪水月痕,

冰肌玉骨摄心魂。

香君白门顾夫人,

江南自古多佳人。

娘子写

娘子写,夏师美人凉池边,叹幽幽,声声怨。

娘子写,汉宫飞燕赛天仙,喜盈盈,凤尾妍。

娘子写,乌江虞姬空美艳,爱悠悠,盼君捷。

娘子写,曹魏甄妃陷冷殿,怨兮兮,空悲切。

写不尽,只愿君知晓:道不尽缠绵。

胡姬赋

可汗再欲展宏图,

俊驹送君夜入胡。

妾知沙场尽豪杰,

怜悯之心不可无。

赠征夫

贱妾结绳盼凯旋,

君杀胡骑敌阵前。

何日重逢无定日,

垂柳对歌夜断弦。

小秋胡

朝与君子期,过期不至。

菜肴未尝,酒话愁思。

问君去哪边?可是眉眼盈盈处?

日落暮色中,踌躇不前。

更待无益,不忍离弃。

三番起身,终归夜幕中。

琵琶女

半面琵琶娇欲出,

侧入翠竹近却无。

倜傥粉面霞万里,

摇弦吟唱杏花坞。

玉美人

花黄细细涂,

秀眉捧朱砂。

贝齿启燕语,

美眸笑含花。

幽会

有约黄昏后,

花径久徘徊。

幽香久浮动,

知是郎君来。

寂词

君征荒漠戎守界,

妻儿忧忧不成眠。

早知大漠荒烟苦。

他乡之水可清甜?

愁苦赋

相伴之日几时去?思得日夜惆怅,花下几度醉,天未明!纵使天涯尽芳草,不及少时心!聚日少来离别多,盼来盼去,雾深何处寻?风吹江南岸,可知人未眠?念君长苦悲,幽怨与谁诉?心有千般话语,可怜无人听!却道是一世真心,尽化尘土。花一去,纤纤绿草难定身!盼成恨,今生有缘无分!山盟海誓千般事,历历在目,只待再相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唯君心,巴不得君为我来我为君!

篇2:子衿读后感

《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痴迷地思念她的恋人,想念他青绿的衣领,想念他佩玉的绶带,肯定还有他身上的味道,所有的一切都让她沉醉。

约会不遇让她失落惆怅,对于男子的失约,女子实在想不通,实在难以谅解。其中诗中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发出了强烈的反问。无可奈何呀无可奈何,只好一个人徘徊城头,抒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叹。这首诗从两千年前穿越而来,如今读起来仍摄人心魂。

读完这首诗,让我想起《从前慢》的一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到了如今的网络时代,只要愿意,有很多通讯方式可以联系到对方,快捷又方便。这个世界逐渐变成了快餐时代,连爱情也是快餐式的,人啊,没有以前那么真诚了。

快餐时代的快餐爱情,缺少信任,互相猜疑,捉摸不透。还有谁会傻傻一直陪着谁,还有谁会傻傻在原地一直等着一个人。

读完这首诗,让我体会到古人的爱恋不易,真诚可贵。社会发展太快,变化太快,好还是不好?

篇3:子衿读后感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穿越两千多年,和今天的读者仍能产生共鸣,这就是经典。

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这两句可以看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那青绿的衣领、佩玉的绶带,一下子就能幻想出那位玉树临风的公子哥。

公子哥风流倜傥,不好的是,对那位爱他的姑娘放鸽子。搞得那位姑娘失落惆怅啊,不可遏止。她抱怨道:“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对于他的爽约,她也想过种种原因,但不管怎样都很难原谅。果然是,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啊。

最后是真没办法了,只好一个人在城头徘徊,发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其中包含了既无奈又想念的心情。

那位公子哥为什么会失约呢?要知道,古时候通讯不发达,交通也不发达,可能是那位公子哥有什么急事来不了吧。如果换成是现代,情况会有大大的不同吧。可如果失约,失望的心情应该都是一样的。

在约会中,如果男方有急事不来,也没有通知女方,就是对女方的不尊重。这样的话,在女方心里直接扣分,会有生气、失落等一堆复杂情绪,对你的好感直接降级。所以奉劝那些男孩子,如果真的在意她就不要做放鸽子这种事,简直就是作死行为。

“一如不见,如三月兮”用了夸张的修辞,虽然滋味不好受,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对美好感情的期待。

篇4:子衿读后感

岁月流走,苍老了沧海桑田。季节依旧,却已物是人非。听秋雨呢喃,如同你对我细语未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像是一场梦。你我新婚燕尔,只不过短短几日,你就要随军出征。你我是千万般的不愿,可圣命难违,你只好撇下我这个新婚的妻子。那时,你对我说:“我一定会回来的,你一定要等我!”说完,狠心的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泪眼朦胧中,只看到你那青青的衣袂……

门前那棵垂柳青了黄,黄了青;池塘里的莲谢了开,开了谢。大雁再次排成“一”字,从北方回来。连大雁都知道要回家,而你呢?三年了,你何时才能回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秋末的风,瑟瑟的。黑暗把夜衬的是那样静,月色清凉朦胧,洒在地上,像是镀了一层白银。树影摇曳生姿,与楼阁的一角被照射到地上,如同我的心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轻轻打开梳妆的匣子,里面是一块玉佩,那是你送给我的定情信物。玉佩碧绿清透,柔柔的,如水般。上面的字,是我们一起刻的:“不离不弃”。那时候,你对我说,你要用它拴住我,再也跑不掉。可,我还没跑掉,你就不见了。你明知道女子不能擅闯军营,你怎么不捎封书信来报平安?

云卷云舒,冬去春来。泪已经流尽了,青丝亦变成半头白发了,他们都说,你不会回来了。我不会去执着了,我累了。轻轻阖上眼,便再也没醒来,梦里,还是那个地方,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你还是对我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青青子佩,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从此,不再思,不再念,亦不再笑靥如花……

篇5: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

挑达: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赏析:

《子衿》描写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所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度日如年的相思,自然因为深刻难忘的印象和恋慕,而那个衣领青青的形象,总在眼前和脑海里,刻骨铭心,忧思难忘,忍受不住,去那城楼盼望,彷徨徘徊,反倒更见出心情的急迫。

篇6:《子衿》教案

《子衿》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子衿》一诗。

2、品读诗词,体验、感受思念这种情感。

3、尝试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化为诗歌,学会用诗歌释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毛阿敏的《思念》“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 飞进我的窗口/ 不知能做几日停留/ 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 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 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 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的一首女子在城阙思念、盼望情人的'诗。 [原文]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④在城阙兮。⑤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注释]①子:男子的美称。衿:即襟,衣领。②嗣音:传音讯。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④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熟读,比赛看谁背得快。

三、思念是我们在生命中都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情感,谁还可以举出一些表达思念之情的古典诗词。

四、让学生熟读以下诗词,品味其中浓浓的思念之情。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有谁没有经历过离别之后的思念,那么就让我们把一腔深情化为美丽的诗歌吧。课堂上写作,当堂朗诵。课下抄录于作业本上。

篇7: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1、子:男子的美称。

2、衿:衣领。

3、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4、宁:难道。

5、嗣,通“贻”。

6、嗣音:传音讯。

7、挑达:独自来回走动。

8、城阙:城门楼。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

这首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男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画矣。”

篇8:诗经《子衿》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注释

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②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

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④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篇9:子衿诗经全文

子衿诗经全文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下面是子衿诗经全文,请参考!

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子衿诗经全文

《诗经·郑风·子衿》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词句注释

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⑵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⑶宁(nìng):岂,难道。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

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⑸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⑹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白话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诗经·郑风·子衿》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篇10:诗经子衿全文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男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诗经《子衿》

《诗经》之《青青子衿》翻译鉴赏

古典诗词

作文:品《子衿》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如梦令

中国古典诗词

古典凄美诗词

古典爱情诗词

唯美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座右铭

子之衿古典诗词(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子之衿古典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