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渔散文欣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寻觅渡口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与渔散文欣赏(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寻觅渡口”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鱼与渔散文欣赏

篇1: 鱼与渔散文欣赏

鱼与渔散文欣赏

两个年轻人相约一起出发去寻求幸福。历经千辛万苦,他们来到了海边,遇到一个长者在海边捕鱼,于是二人上前去寻求帮助。长者告诉他们,可以分别赠与他们一筐鱼和捕鱼的技巧。但是二人两者只能任选其一不能兼得。这两个人,一个人选择了一筐鱼,另一个人选择了学习捕鱼的技巧。

如此一来可以有很多种结果:

第一种,第一个人坐吃山空,吃完鱼以后不再继续寻找食物,不久再没有鱼吃,饿死了,第二个人学到了捕鱼技巧,但是捕鱼季节已过,在捕到鱼之前,也饿死了。这是古板的遵从长者的约定,消极的应对各自的生存环境,在机遇不佳的情况下,一种必然的失败后果。

第二种,第一个得到鱼的人将鱼晒干,带着鱼干省吃俭用,继续寻找食物,吃完鱼干后又找到了新的食物来源,不断的生活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第二个人学到捕鱼本领后,正赶上鱼讯,捕很多的鱼,逐步走上了吃穿不愁的富裕生活,找到了幸福。

第三种,两个人分别得到鱼与捕鱼的本领后,相濡与沫,共同劳作,在一起有计划的享有老人赐予的那筐鱼之后,不断地寻找机会抓住鱼讯,捕到更多的鱼,两位年轻人同心协力共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强强合作,组成资金与技术相结合的`社会结构,抓住机遇共同得到的一种近于圆满的结果。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意思是说,给人家鱼吃,还不如教会人家捕鱼的本领。一筐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鱼”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而“渔”却是世人谋生的本领。如果想永远有鱼吃,就要学会捕鱼的本领,而在学到捕鱼本领,捕到鱼之前,那一筐鱼就是求学的资本,维持生活的救命鱼了。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富足了,每家每户的先人们留给后人丰富的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房屋,轿车,存款,股权,动辄百万千万之巨。将自己一生的积蓄留给后人,希望子子孙孙都能享有安逸舒适的生活,他们留给后人的岂止于鱼,简直就是一个皇权帝国。当然也有明智一些的家长投入上百万的资金,支持子女远渡重洋留学求知,在国外见过世面取得一项项专业能力后再回到国内,做一个“海归”商人,通过学“渔”,得到了“鱼”,而不是单纯的留给他们金黄的货币,(从人的心理来讲,货币就应该是金光闪闪的金币,而非花花绿绿的纸钞,一划而过的磁卡)。更有拾荒老妇含辛茹苦,辛勤培育膝下弱子,三迁劝学,漏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十年苦读一朝高中,得到了一个学贯中西旱涝保收的渔,都是为了孩子脱离苦海有一个衣食无忧的锦绣前程。在这里拾荒就是捕鱼,再用捕来的鱼维持生计去学习更完善更现代化的捕鱼本领。

“鱼”作为消费品是支持生命的消耗品,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但是金山钱海银窝终有殆尽之时,如果这时消极消费还给消费者带来好吃懒做的遗风,高B广屋终究会易入他人之手,摇钱树也会有山枯水尽腐朽飞天之时。“渔”确是使人辛勤劳作,不断提高捕猎技巧,获得最大收益,可以堆得金山玉井终生受益。

“鱼”在这里是最终消费品,而不是自然界里自由自在鱼。“渔”是鱼的生产过程,不是单纯的捕捞技术。渔和鱼互相转化,有了鱼的滋养,才有机会去学会捕渔的本领。

自古以来都说鱼和渔不可兼得,实际生活中渔和鱼绝不可分割,鱼和渔兼得才是人们的生存发展之道。

篇2:鱼与渔作文

鱼因鱼而逝,渔而渔而富。鱼与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这关系能给予我们很多的道理。

渔者如果不能把握拉杆的时间,那么,他会丧失一份诱人的鱼饵,同时也会丢失人生当中最宝贵的时间,那时他是多么的遗憾;而鱼,如果不能把握面对事物诱惑的心,那它将忍受鱼饵刺破嘴皮的痛苦,它将有生命危险,它会惭愧终生。

渔残害者也!鱼可怜者也!这是我看完这副漫画给出的评价。

低头回想,我岂不是比鱼更可怜!我爸妈从小离我而去,没有教我什么,没有给我温馨的家庭,没有给我如水如山般的爱。只是给了我生命,让我一个人顶起生活的重担,让我一个人独自徘徊,去抵抗五花八门的诱惑。

小时候的'我,不知何谓诱惑。面对阿姨的请求,我总是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那次,阿姨说去逛街买衣服,其中还有我的份,我便点头答应了。可谁知,一到街上,她便顾不上我,走了一家又一家挑了一件又一件,就是没有我的份。

第二天,阿姨又来了。没等她说什么事,我便一溜烟地逃走了,不给她说话的余地。

通过阿姨,让我知道如果不能把握自己面对诱惑的心,虽不会立即有火辣辣的痛,但我会走得很远很远,会丧失自己,会亲手断送掉自己的未来。

可并不是所有的鱼都会上钩,总有一些鱼懂得把握面对诱惑的心,努力吧,做一条长命的鱼!

篇3:渔与鱼随笔

渔与鱼随笔

喜欢钓鱼,缘于父亲十数年的垂钓爱好。

小时候,常和父亲去“云游”垂钓。那时候,垂钓的环境很好,河水很清,也大,河中的鱼儿自然很多。据说鱼儿时常会粗心大意,不小心游进洗衣人的竹篮而成为他们餐桌上的佳肴,垂钓的喜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

那时每逢假日闲暇,就会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去周边河流或水库尽享垂钓乐趣。不过这可不是纯粹娱乐休闲,更多的想法是希望能够收获大鱼美餐一顿。偶尔钓上大鱼,父亲便约三四个好友一起享用。一般是先食鱼肉,再喝鱼汤,母亲的'手擀面条是大家的最爱,西红柿鱼汤浇面也就成为叔叔们酒后最舒服的佳肴。

每每空闲,必去垂钓,水中鱼儿虽多,但苦于钓技太差,渔具亦简,获鱼的机会总是极其有限。偶得大鱼,便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想有一天因为急于抓住一条大鱼而被鱼钩刺破手指,以致最后连父亲带我一起跌入水中。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亲已将破旧的自行车换成了小汽车,钓鱼方便了许多。虽然还是常和父亲去做渔夫,但垂钓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为鱼而钓”了,休闲和放松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阳光明媚的假日,一家人带上渔具,拿一本好看的书,妈妈总是不忘带上她正织的毛衣。撑鱼竿于水边,各干其事,其乐融融,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滋润,尽情享受真正的渔乐无限。虽然得鱼甚少,但我们已经不去在乎鱼的多少或有无了,因为我们的垂钓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即:在渔而不在鱼。正是这种转变,让我超然了许多,面对等待了一天的空鱼兜,我似乎也悟出了钓鱼的一些道道:莫因鱼丰而癫狂、莫因无鱼而沮丧。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一点“鱼头小利”,何必要去那么斤斤计较呢?

现在不去钓鱼了,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按部就班的紧张生活,已经不允许我随意放松。父亲也很少去钓鱼,环境的污染和渔事的商业化,轻松自然的垂钓环境和场所已经很难寻觅。不过这些年虽不再去钓鱼,但总还思念着,毕竟那是自己多年的挚爱。

篇4:授鱼不如授渔(网友来稿)

通州市四安小学 郭美娟

我的孩子已经上高一了,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也经常反思,如何引导孩子逐步成为一个独立、负责、善于与他人合作并有生存能力的人,这份工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也是最需要进行培训的工作。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做得究竟怎么样?尽管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尽心了,我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成功了。虽说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我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关心的。我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总原则是“授鱼不如授渔”。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将来是一个有用的可造之才。孩子是家中的宝贝,家长为了孩子总是把孩子看做家庭的重中之重,什么都给孩子是最好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奉献。这就是目光短浅“授鱼”效应。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日益飞速发展,如何让孩子在这样一个适者生存的社会立足发展,我认为“授渔”至关重要。

一、 培养孩子爱国情操,教导孩子克己做人

儿子小时候,我老公有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收看新闻的习惯。久而久之儿子也喜欢陪他一起观看,每当国歌响起,儿子专注严肃、肃然起敬的表情就让我欣慰。虽然儿子年龄小看不太懂,但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爱国情操。

儿子喜欢阅读故事书籍,我就为儿子买了许多名人故事书给他看,有时还讲解给他听。通过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和讲解,他学会不少知识。与此同时,我用激励的方法教导他做人,做人就要学会克己。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一种克己,苏秦的“悬梁刺股”是一种克己,韩信“胯下之辱”也是一种克己,刘备“三顾茅庐”又是一种克己。焦裕禄、雷锋、孔繁森、张海迪等这些伟大优秀人物,在他们身上更有时代无数克己进取、克己奉公、严以律己的感人故事。克己是一种品德,忍让、谦让由克己而生,恒心、毅力而克己而成。克己,处世能大公无私,临危能当仁不让。能克己者,其人品自高。另一方面我还让孩子明白,小鸡的理想是一粒米,而雄鹰,决不会为几粒米而斤斤计较。

法国现代化规划制度者让莫内认为: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声呼唤现代化的人格。这人格形成的重要的一条便是能克己。个人服从国家、个人服从集体、个人服从时代、个人服从社会,就需要克己。这个克己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让他从小、从生活点滴中培养起来。

二、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会给孩子以直接影响。

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教育出一个成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无言之教”,也就是“身教”。

所谓“不教之教”,就是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样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一观点同样适应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如果命令孩子“好好学习”时自己却没完没了地“垒长城”、“摔扑克”;教育孩子要“团结同学”时自己却与别人斤斤计较;告诉孩子要“尊重长辈”时自己却不孝敬父母;批评孩子“浪费”时自己却大手大脚,这样的教育苍白无力,毫无意义。

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 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有所作为。现在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家长把这一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虽然寄厚望于学校可以理解,但是没有父母的配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就会缺失重要的一个方面。

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儿子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也由于我们从小家庭比较困难,做事情都特别认真,生活上也非常俭朴,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讲究吃穿打扮,使孩子亲眼目睹,自然也就以我们为了榜样。

记得有一次和儿子一起等公共汽车,由于天下雨,等车的人较多。车子一到,我便和儿子一起上了车,当时我儿子不但自己坐上了坐位,还占了一个位子给我。我没有坐,我靠在儿子的座位上直直的站着,儿子盯着我看了很久,然后低着头站了起来,把位子让给了别人。从那以后,儿子就学会先人后己的思想品德。我老公喜欢与左邻右舍交谈,他们有困难,他能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孩子的成长得到了邻居的赞赏,也是我们的自豪!也可以说孩子是自己的镜子,我无法不努力做好,因为--我是榜样。

三、用爱作桥,勤于沟通,磨练孩子的意志。

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必然会产生隔阂、成见。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以朋友相处,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民主地接受孩子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聆听孩子的呼声,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就会“主动地”向您叙述他的事情了。当然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灵活机动的。饭前茶后、节假闲暇,共观一部电影、同逛一次大街,都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且效果颇佳。家庭沟通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这样的一种过程,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要学会接纳对方。

当孩子说错话办错事时,父母要以宽容心态接纳他。因为父母不犯低级错误是因为有无数错误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当孩子说法、做法与父母不一致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给他以自信,用好的方法引导他。因为优秀是引导出来的。

金需要火炼,人需要磨练。如果我们一边在叹息“一代不如一代”,一边又不让孩子劳一点筋骨经一点风雨,长此下去,那真得要“没法跟以前比”啦。说句实话,倘若我们真的觉得孩子与我们当年没法比,那不应该指责孩子太娇,而应该责怪我们家长自己对孩子太宠。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老子曾言:“自智者明,自胜者强。”虽然我在事业和培养教育孩子上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新时代的呼唤还有差距,我有决心、也有信心克服困难。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尽自己的爱心去培养教育他,使他茁壮成长,真正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才。这里,我不敢说我是一个非常好的家长,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家长。

作者邮箱: zhizuchanglejuan@126.com

[授鱼不如授渔(网友来稿)]

篇5:鱼和渔诗歌

鱼和渔诗歌

曾经为了得到一条鱼,

陪笑脸,说好话,看脸色,听挖苦,我备受折磨,

在得到鱼后,为了得到获得这种鱼的“渔”,

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尽管如此我依然心存感激。

后来有一天,有人也想得到这种鱼,寻至我处,

我的心中忽然间想起,我获得这种鱼时所付出的艰辛,

于是我不但给了他一条鱼,还决定要把“渔”送给他,

可他得到鱼后,却对“渔”没有半点兴趣,

最终,他兴兴的走了,留下了困惑的我,

也许他仅仅只是需要一条鱼而已,我如此安慰自己。

可接下来,他又三番五次的来寻我,

每次仍只是为了得到一条鱼,

这时我知道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条鱼,

于是我一再表示要把“渔”送给他,

可他每次在得到鱼之后,都立即兴冲冲的.离开,

对我好心要送给他的“渔”,从来都不拿正眼瞧一下。

终于,在他又一次来寻我,问我要一条鱼时,

我告诉他,我这里没有鱼,只有“渔”,

如果你需要“渔”,现在我还可以给你,

但他却悻悻的走了,留下了落寞的我。

篇6: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穿高跟鞋已成为当代尽显身材不可或缺的武器,如今高跟鞋支撑起来的高度却让我们遗忘了自己的真实,遗忘了踮起脚尖。

是踮起脚尖的时代创造了高跟鞋,还是高跟鞋的现在勾勒出人们对踮起脚尖的一丝的情素呢?

追溯到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曾打着小脚丫奔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现在高跟鞋,只是人们还要铭记脚尖。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铭记踮起脚尖,创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蔡伦,铭记踮起脚尖,改造出便宜,轻柔的纸;麦哲伦,在哥伦布的经验上,铭记踮起脚尖,成为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

踮起脚尖,首先认清自己的高度。

风把轻狂的心吹远,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有的人认为自己一旦踮起脚尖便能摘星揽月。然而有些人却认为踮着脚尖抓一把,连空气都无法停留在手心,只是一无所获,便苟且偷生,得过且过。高度便是决定你踮起脚尖后的成果,长颈鹿踮起脚尖可以吃到围城内的嫩叶,而山羊再怎么踮起脚尖也吃不到嫩叶。认清自己的高度,可以指导你踮起脚尖的方向,避免盲目。

踮起脚尖,借助高跟鞋的`力量。

只穿着高跟鞋,不踮起脚尖,是形而上学,只踮起脚尖,不借助高跟鞋,便是傻冒,有好成果不加以利用,借助高跟鞋,踮起脚尖,才是唯物辩证,才能望得更远,抓得多的机会就更大。

踮起脚尖,促进事物的质变。

质变是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量的飞跃我们在脚踏实地的积累量变时,拿住机遇,踮起脚尖,实现事物的最终价值。

踮起脚尖,便能发现梦想的花飞花倥放,云并不是静止的,地球是圆的,不如哥白尼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一样,弥漫直理的阵阵馨香。

篇7: 渔思散文

渔思散文

到厦门工作一年了,在厦门钓鱼也一年了。

闲暇之时,就是喜欢和朋友们去钓钓鱼 ,扑进大自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心情,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山水之间。

但话又说回来,每次去钓鱼,钓到的,都是小鱼居多,未免有些沮丧。钓鱼的信心乃至连钓鱼的兴趣都受到了影响。因为不管去哪里,都是小白条居多。它们贪婪成性,像狼一样,而且数量多得惊人,加上它们生活在水的上层,鱼料都没有来得及沉入水底,就被它们抢去了,根本轮不到大鱼来吃,所以,钓到大鱼的机率就低了。

见到“花篮灌”这种钓具,我未免又惊叹于人类的智慧。它是专门用来钓小白条的。它在五颜六色的.橡皮筋粒下安装了小鱼钩,这些橡皮粒形似食物,小白条一咬就被钩住了,所以很容易上钩。上次,因为十个人去,钓到的鱼根本不够吃,所以有个朋友就启用了“花篮灌”,不到半小时,就钓了一斤多小白条。我惊叹之余,心就有所感悟:既然钓不到大鱼,何不改变一下渔的策略呢!既然小白条多嘛,就专钓小白条,那不愧为一种好的思维。有收获,又不浪费那么多鱼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生活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当某种生存方式或某种谋生的方式已经行不通时,不如换一种思维,觅另一种途径。成功的途径毕竟不止一种。

看《名人讲演》这个电视节目时,有个学生问周总理的扮演者刘劲老师,说他的一个同学为了考艺术大学表演系,已经考了十年了,从十九岁考到二十九岁了,还考不上。问还要不要坚持,值不值得?他这么一说,满堂惊讶!刘劲老师说:“先不说值不值得,你的同学已经错过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

是啊,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如果他能换一下思维,用这最宝贵的十年去拼另一种事业,或许早就成功了,何必非得考艺术表演系,做演员呢!

我现在很庆幸我有这种渔思,但愿我能用这种思维,到达另一个彼岸!

篇8:渔家宴散文

渔家宴散文

偶然的机会和妹夫一家到海边渔村体味了一次特殊的渔家宴,五味陈杂,苦乐交织,永远地刻在了记忆里。

小黑是土生土长的钦州渔村人,在南宁工作酷爱打篮球与妹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盛情邀请我们到海边玩。大年初四我们加入了高速拥堵的大军,行驶了近6个小时到了小黑家。渔村的房子一幢紧挨着一幢,小黑家堂屋里光线比较暗,就餐的地点由屋里搬到了门口,我们这些外来客加上小黑的兄弟姐妹五六个已把整个街前挤满了。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喜庆,两个大圆桌已经摆满了他们自己出海打捞上来的珍品,一大盆黄金蟹,身上色彩斑斓,咋一看还以为是从油锅里刚洗了个澡上来,一问小黑的哥哥,原来只是用水煮过,自带油黄的色彩。他们自己海里种的海螺,会飞的海鸭,家养的'土鸡,一大桌子丰盛的晚餐开启啦!

珏、晓妹和我坐在左边的一桌,桌边有个鸡笼,我们也顾不上新鲜的鸡粪味,开始享用这顿珍宝大餐。渔民靠海为生,他们天天吃的都是海味,像这样的餐如家常便饭,但对我们来说吃的是新鲜,新奇还有海的味道。我抓起一只黄金蟹不知道从哪下手,黑哥用当地的方言,拿起一只蟹比划着,拔掉蟹肚子底部一个小尾巴,把蟹背的花斑壳掰开,我们也照着这个方法迫不及待地开始海吃起来。掰开蟹壳,满壳的蟹黄油亮油亮,吃一口,美味浓香不停地冲击着味蕾,再细品一口蟹肉,鲜嫩可口,还有刚从海上爬出来的新鲜味。珏坐在我旁边也是大快朵颐,胸前的蟹壳已堆积成小山了。猪肉海鸭汤味道也极鲜,所有的菜没有放什么作料,连生抽也没有放,还有土鸡,也是香嫩可口,吃到的都是最原始的味道。从地里刚摘来的青菜吃起来也是一口清甜。还有那一碗指甲螺也是我从未谋面,一个形状如指甲片的螺片,螺片尾巴有一根长2公分长的须,长得小巧精致的,吃着感觉像豆芽一般。哪知是我吃错了,应该是吃那如黄豆般大小的螺肉,只是太小了还没尝出味来就钻到胃了。喝了一碗指甲螺汤,酸酸的美味!

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吃着,喝着,突然“扑通”一声惊停了所有人,扭头一看,珏侧躺在臭水沟里,“痛”得嗤牙咧嘴。“怎么这么不小心呢?”我立刻从座位上跳起来,边埋怨边把他从沟里拉起来,一股恶臭扑面而来,衣服,裤子和鞋子无一幸免,全都是黑泥沙,奇臭无比。我扶着珏来到洗手间!珏边走一瘸一拐地走着边嘟嚷“倒霉透了,真无语。”据小黑说这些黑泥沙是渔民下海后冲洗形成的,臭水沟介于两户村民之间,由于权属问题长年裸露,无人问津!我边为他冲洗鞋子边叮咛,只要没伤着就好,以后要记住什么时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马大哈的习惯这次也要摔个教训。想着十几年前带着珏去菜市场,都要用两根小手指塞着鼻孔,如今天的这次臭水沟之摔肯定也会让他刻骨铭心。

一顿热热闹闹晚晏轰轰烈烈而来,浇着甘甜与美味,味蕾跳起了欢快的歌舞。凄凄苦苦而去,走了十几里都隔不断恶臭的印袭,还好人是安全回来了。一顿饭也吃出了苦乐相织的人生。

高二散文700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鱼不如授渔(网友来稿)

散文欣赏

清水静鱼散文

放鱼优美散文

刀鱼优美散文

铁锹拍鱼散文

诗散文欣赏

爱情散文欣赏

飞鱼散文欣赏

鱼与渔散文欣赏(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鱼与渔散文欣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