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_散文欣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ay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她_散文欣赏(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a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她_散文欣赏

篇1:她_散文欣赏

她_散文欣赏

题记-----都说母爱如风似水,那母亲的母亲的爱就如同阳春三月那和煦温暖的春风,就好似从高山上流淌下来的清澈的泉水,温暖、荡涤着我的心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个她-----你的母亲、你的姐姐、你的老师、你的朋友......而我要介绍的她,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若是没有她,也就没有我的母亲,更不会有我了。这样一说,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她就是我的外祖母!

外祖母相貌平凡,与一般的老人一样,饱经了岁月的沧桑。现在已是一头银发,竟找不出一根白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总爱问:“外婆,你的头发颜色怎么不一样啊,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白色的,好奇怪啊!”外祖母总是笑着回答说:“老了,就会长白头发了。”可是我每次都觉得这笑带着一种苦苦的感觉。外祖母很瘦很瘦,简直是皮包骨头;外祖母特别节俭,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还不愿意扔掉,我妈妈和姨妈她们每次说要给她买衣服,她都不要,她常说说:“衣服旧了还能穿的,不要为了我而乱花钱。”所以,她经常看着十几年前的那种款式的衣服,虽然很旧,但是洗的很干净,有些衣服都已经洗得褪色、发白了,外祖母就是这样犟,宁愿穿旧的衣服,也不愿让妈妈她们给她买衣服。

外祖母经历的苦难很多很多,大部分我也不知道,是有一种磨难,我相信很多人都没经历过,那就是看不见、失明的痛苦,这种痛苦是难以想象的`。祖母家有一种遗传病,就正好遗传给了她,所以她一生下来视力就低于他人,年轻时,视力就很差,加上人老了,视力就下降了,导致现在的失眠。“白内障”“老花眼”等多种症状,都做了两次手术了,也不见好,恐怕是神仙下凡也无可救药了。每次外祖母看我的时候,眼神都暗淡无光,只有听声音才能知道你是谁。失明给外祖母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比如:走路会被石头绊倒,切菜会弄伤手,割稻会割破手腕......

外祖母的手真的是千疮百孔,大大小小的割痕、伤疤,厚厚的老茧,皮一道一道皱了起来,沟壑嶙峋的双手让人惨不忍睹。但是,这双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时候,却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安心,一种舒适的暖流流遍我的全身。这时,我仿佛真正体会到了爱的感觉,一种亲情的爱,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外祖母对我的爱是经历了两代人之后慢慢沉淀起来的,是坚实而浓厚的爱。我望着她那苍白又布满皱纹的脸,无神又显得那么无助的眼睛,瘦弱的身躯,我在心底暗暗下定了决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我会将您对我的爱用双倍甚至更多来回报您!

篇2:唯一的她的散文欣赏

唯一的她的散文欣赏

认识她之前,之后,直至她的消失,迄今为止,她仍是唯一,无可取代的唯一。

忘了那时我读初中还是高中,大概是非花季即雨季的年龄,对一切懵懵懂懂,又百般好奇。憨孪可爱的青春时光,极平凡的人、事、物,都极容易打动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同时亦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

中学时期,寒暑假里多半会去爸妈工作的地方――砖厂,一个破旧、脏乱、贫瘠的地方,会看到一张张在疾苦生活中仍能时时绽放微笑的面容。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真正的朝夕相处,繁重枯燥的工作中常会说些玩笑话逗彼此开心。父亲便是爱说玩笑话的典型,他和妈妈或许是厂里唯一一对具备高中学历的夫妇,年纪也比其他人大许多。常会有人问他们,为何那么大年纪不呆在家享福,而跑到这种地方受罪,对此,我猜想他们的回答恐怕常是伴着苦笑的,只有我去了,他们的苦笑才会变成自足的笑。

爸妈的工作是将生砖拉近窑洞,由递砖的人和码砖(即把砖摆放整齐)的人合作,将砖块错落有致地摆放好,然后烘烤,等砖烧熟,再由专门的人将熟砖拉出窑洞,这过程称为“出窑”,我自小便羡慕出窑这类的汉子――皮肤黝黑,壮硕身材,肌肉起伏有致,衬托出因此而得以显现的线条。看出窑的人拉车,你会惊叹人体固有的潜力:一层又一层的砖块,几乎是叠到了无法再叠的高度。车子拉起来,砖块颤巍巍地晃动,让人直担心会掉下来砸到人。这些出窑的老手,佝偻着身子,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走,遇到上坡,其身体的倾斜度,恐怕不亚于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畔的纤夫》中的人们。脚下是布满碎石子的土路,夏天,我常看他们都穿着“人字”拖鞋走在上面,每一步,都看得我胆战心惊,直疑心会摔倒。然而,他们总能在你最揪心的瞬间,安然走过。最大的失误,也许只是会掉下几块砖。

我也曾自告奋勇帮爸妈拉车,这种由钢铁焊成的车,结构与农村的两轮板车相似,我因在老家干过农活,自信对于这种车能够顺利驾驭。父亲边指导边在旁边看护,怕我有什么闪失,第一次的试练还算成功,只是非常吃力。装满砖后,车的重心全都移到车的尾部,这时,车把自然是翘起的,要将它压下才能够拉,这时的我常会丑态百出,或像猿猴挂树般吊在车把上,企图用身体的重量将车把压下,或像玩双杠的运动员,一跃而起,双臂直直挺立在车把上,人像直挺挺的僵尸,然后双臂奋力往下压,即便如此牺牲形象,通常也少有立即就把车把压下的时候。父亲笑我的同时,便走过来自己拉,多数时候,即使是我帮忙推一下车,他都不让,连连说,不用你推,你回去看书去吧。我仍是推,爸和妈各拉一辆车,我便两头跑帮忙推车,装车,爸妈的同事都夸我懂事。老实说,即使是在那样虚荣心旺盛的年龄,对于长辈的这种称赞,我看得很淡,因为我因懂事而付出的劳动,跟爸妈比简直微不足道。这也是我日后遇到一切艰难困苦而仍能坦然面对的动力。

身边没我陪伴的日子,她是爸妈辛苦劳作之余最大的慰藉。忘了初次遇见她时的感受,只记得她身体瘦小,却生得虎头虎脑,仿佛身体的重心都集中在了头上,还有那小小的四肢和短小的尾巴。时常歪着脑袋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你,不管你是否在吃东西。在此之前,我从为爱过任何她的同类,比起狗的活泼可爱,他们显得没有精神,比起狗的忠诚听话,他们好像对主人并不显得亲热,比起狗的善解人意,他们简直有点不懂沟通。因此,那时的我,对于家畜,最爱的只有狗,不必拥有,只要看一眼,就满心欢喜,尤其是虎头虎脑而又毛绒绒的狗崽,总会不由激起我泛滥的爱心,恨不能永远将其抱在怀中亲昵。猫就不同了,看上去就给我一种淡漠疏离的感觉,无法激起我一丝的爱意。

她却以她的魅力和迷人改变了我。

她是只野猫,不知从哪里跑来,因为常得到爸妈的施舍,此后她便把爸妈的家当做了她的家。纵使在外玩的天昏地暗,饿了,总会回来。

那时她还小,哪怕是吃点馒头都要人嚼碎了,再吐给她。第一次见到我这个小主人,她似乎也没流露出一毫胆怯。此前,我对于猫类,不爱亦不恨,仿佛人们常表述的那种感情――“就那样”。因此,对于她,我也并没有排斥,不排斥的更重要的原因,怕是因为我已知道,她俨然已属于爸妈,属于这个家,那我自然也该爱护她。我把嚼碎的食物放在手上,呼换着喂她,她有些畏缩,有些犹豫,畏缩犹豫的结果就是,她吃尽了我手中的食物,砂砂的舌头磨着我的手心、手指,痒痒的,这时我才知道猫的舌头并不像狗的舌头那样光滑。

感情都是在日复一日的琐事上培养成的,也在日复一日的琐事上渐渐消磨得平淡以至于无。正像孩童之间的友谊,总在彼此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我和她呢?我们的感情建立于何时?我已不知。或许在某次给她喂食中,或许在某次互相玩耍中,或许在某次相伴而眠中。都是又都不是,感情不可能建立于某个瞬间,以往点点滴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是在某一瞬间,我们忽然感知了这种感情,以往未曾觉察罢了。

我钟情的动物,必然要符合我所希望具备的特点:乖巧,又要调皮;伶俐,又要笨拙,不管长毛还是短毛,手感要好。不巧,这些她都具备。我常用食指围着她脑袋周围画圈,她抬着头,伸着两只前爪,拼命要挠我手指,快触及时,我便故意加快画圈的速度,她也加快转动身体,一个不稳,摔倒地上。不知我故意戏弄她,爬起后继续挠我手指,一次次摔倒后,我甘心放下手指让她咬,或许是觉得我的手指不够美味,她咬咬停停,继而在我脚边跳来跳去,一会咬裤脚,一会挠鞋带,全然不知疲倦。抚摸她脑袋,才觉得她的脑袋好像只是裹了一层薄薄的皮,因毛长而显得脑袋圆乎乎而已,她不安分于我的抚摸,不时用脑袋往我手上磨蹭,像是撒娇,又像挠痒,还会嘴爪并用,或咬或挠我的手。认识她之前,我几乎没碰过任何一只猫,这样的与猫共舞,还是初次。我想是因为她是只野猫,与家猫到底不同吧,因此浑身散发这“野趣”,诗、文、书、画,凡备含“野趣”者,不也是我一直歆享和追求的吗?

说来惭愧,我竟一直怕老鼠。童年在老家中,屋里常年堆着粮食和货物,难免成为鼠辈热爱聚集之处。我与鼠的面对面接触实在多不胜数,有时一天相逢几次,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半夜听到动静,拉开灯,一直大老鼠正警戒地与我对视,我大喝几声吓唬它,(其实是自己心里害怕)它箭一般顺着桌腿爬到桌上,窜上悬挂在桌子上方不远处的电线上,知道爬上屋梁,我再拿它没奈何了,若非亲眼所见,我真难想象老鼠也有直线往上跳的本领。从此,晚上睡觉我总是不安,尤其是夜里听到老鼠的动静,我总是狠狠用脚跟跺床板,以此制服它们,可是过不多久,动静又有了,于是我又跺床板……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就这样度过。

这种对老鼠的惧怕,至今仍挥之不去,我想这是对于其外表丑陋而起的恶心之念,继而引起的'“怕”,不同与面对老虎、狮子或悬崖边俯视的那种“怕”。爸妈工作的屋子,有竹子和油皮纸做成,很容易聚集鼠类。半夜也常听到他们在屋顶窜来窜去甚至互相撕咬的声音。好在后来有了她,她尚小,还不会捉鼠,可只要听闻鼠声,她便奋然跃起,上窜下跳,发出稚气的“喵喵”声以示警戒。这果真是有用的,再强大的老鼠,哪怕见到幼猫或听到它的声音都会恐惧吧,难怪说猫是鼠的天敌。即使天敌,想必就没有例外。

猫的弹跳力真是惊人的,幼年的她,就能跳到大约半米高的台子上,再以此为跳板,跳到我的床上。那时爸妈似乎还能容忍她的撒野,允许她这样,长大后,她就没这个特权了,原因是,爸妈嫌她脏。她小时候,我们常睡在一头,几乎每个夜晚她都在我怀中入眠。早晨,她总比我醒的早,因无聊而对我的头发又咬又挠,那时我还留着长发,年少时自以为那样很潇洒帅气,现在想想,真傻。每个早晨,我都被她骚扰醒,或许她是提醒我该给早起的爸妈送茶水了。不大的床成了她的乐园,两头不停的跳来跳去。

因为她,老鼠老实了许多,她实在是给我带去了无数个安静的夜晚。

下一次见她,已是冬天,她长大了,而且肥肥胖胖。已经不是幼年那个瘦小的她,我惊异于她的迅速成长,我见过的猫,实在少有她这样肥胖的。于是我不停地说她怎么长这么大了,怎么长这么大了。却全然忘了我们分别了将近一年,一年,于人而言,不过是生命的开始,对她而言,已是成年,物壮则老,再往后,她将慢慢的,一点一点老去。

她的体毛变得绚丽,橘黄与花白相间,夹杂少有的黑色,是十足的大花猫了,不再是幼年时单一的赭黄色。除我意料的是,她断了一只脚,我问爸妈缘由,爸说是被别人放的老鼠夹夹断的,当时爸在屋里,看她拖着老鼠夹回来,赶紧想办法救她,费了很长时间,夹子去掉了,可是她一条腿从此废了。走路跑动只能靠其余三个。我虽未曾亲眼得见,却能想象她回来的样子,就像在外面受了伤的孩子,带着伤口,带着撕心裂肺地哭喊急切回到家里,渴望父母的医治和关爱。还好,她还记得这有个家,不然谁帮她医治伤口呢?

腿断后,她反而更爱出去,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使回家,有时也是随便吃点东西就走了,难道她已不认识我这个小主人了?还是她决意要跟我和这个家疏远了呢?我不懂她了,我伤感于她不再是小时候陪我一起闹多久都不嫌累的她了。我想她在外面有了玩伴,玩得开心常会忘了家。是不是她想回到那个真正属于她的家了呢?毕竟她是只野猫,家再温暖,怕是拴不住她那渴望自由的心。

开始,我常常盼望她回来,一次次失望后,我怏然,时间一久,我也渐渐习惯。想到我早晚也是要走的,便也心里坦然几分。

那个大雨如注的夜晚,她回来了,不停地叫,我条件反射似的明白她饿了,立即给她找吃的。看她吃东西的样子,那一瞬间,好像我们回到了过去。她还是那么乖、那么可爱,尽管少了一条腿。妈看她吃得差不多了,要赶她出去,不让她在屋里过夜。我不肯,妈说她会拉屎撒尿在屋里,脏死了。我只好听从。妈赶出去时,看得出,她是不想走的。在屋里被妈轰了好一会才轰出门外。关上门不久,我就听到她在门外哀求似的叫,我于心不忍,想放她进来,妈说,不理她,一会她就会走了。可是很久她都没走,外面还下着大雨,她像个孩子一样在门口哀号,只为回家。我坐在椅子上,却如坐针毡,不时起身开门看看她,心里越来越不安,那一声声叫喊,在我听来,分外凄厉。妈看我迟迟不肯去睡,温和地对我说:“哎呀,你看吧,让她进来,她肯定要拉在屋里的。”对于是否放她进来,不置可否。我最终还是狠不下心,开门让她进来。她一溜烟似的跑到床底下,安然入睡。我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

翌日早上,我醒来她已走了。妈说:“我说不要让她进来吧,在床下拉了一泡屎,刚清理掉,臭死了。”我默不作声,或许这个结果我早就料到的,对于未听妈的话,我感到歉意。但是我仍不后悔自己的决定。至少,她让我知道,原来我可以这样爱一只猫,可以这样包容一只猫,因为她曾给我快乐。

再后来,她彻底消失了,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上,或许在她真正的家园过着幸福的生活。从此她永远消失在我的视野,也永远藏在了我心里。她之前,我没爱过任何一只猫,她之后,我再也无法那样地爱一只猫。

哦,忘了说,她叫咪咪。这一可用作所有猫的名字,于我却是唯一。

篇3: 她会得到补偿吗散文欣赏

她会得到补偿吗散文欣赏

前段时间,国家关于要给予被清退代课教师补偿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那些为祖国的未来默默奉献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大半辈子的年轻或年老的代课教师们,因为没有一纸名分,被无端或有端地清退之后,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等到了一个说法。她呢?她会得到补偿吗?

她的身份很特殊,她是一名镇办厂子的工人。27岁那年,她成为了村里的一名代课教师,一名幼儿代课教师――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差使啊!

她从小就喜欢孩子。在她11岁的时候,她嫁到外村的大姐生了孩子,她喜欢得不得了。尽管她家离大姐家20多里地,她还是隔三差五地往大姐家跑,功课落下了也不管。大姐的孩子看大了,她的书也念到了头。她没有丝毫怨言,因为,她喜欢孩子。

而今,又可以和心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村长跟她商量这个事的时候,还吞吞吐吐的,说考虑到她是个党员,觉悟高,又是个镇办工厂的工人,见过世面,这教育孩子可是个大事,不敢随随便便找人,希望她能挑起这副担子!她想都没想就一口应承下来。

与孩子们在一起,简直是快乐无边。带孩子们嬉戏、玩耍;领孩子们爬山、踏青;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唱歌谣……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她,简直就是个大孩子!孩子们喜欢她啊,放了学,不少孩子会扯着她的衣襟,磨磨蹭蹭地不肯回家。她就让他们回家跟家长说一声,如果家长允许,他们就可以到她家里玩。于是,人们看到,一年到头,每天放学后,总有一群小朋友,或多或少,在她家门前玩,直到天黑透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可是,孩子们带给她的,并不全是童真的话语,纯净的笑容。与土石坷垃一起长大的那些农家孩子们,皮着呢。时不时地,他们就会生出一些事端来,张三的膝盖破了,李四的胳膊扭了等等。她刚教书没几天,一个孩子的鼻子破了,流血不止。孩子家就在学校门口,一会儿,家长就找来了,当场给她骂了个狗血喷头。隔天,这个不讲道理的家长,又来搅乱她的课堂,让她接连好多天不得安生。

刚刚走上讲台就来个下马威。她该怎么办呢?告别心爱的课堂吗?跟可爱的孩子们说再见吗?不,任何外在的压力都无法撼动她内心强大的信念――跟孩子们在一起的信念。她忍耐,她坚持,风风雨雨中,伴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她一路走来。

在乡镇,村里的幼儿教育怎么样,一看每年全镇的“六一”汇演,二看幼儿上学后的成绩。汇演的时候,她村里的幼儿园,总能名列前茅;她教过的孩子,上了一年级,学习习惯颇有章法。这样过了五个年头,她村里的幼儿园,名声已经很响了。这时,镇上有了邻村幼儿合并入园的想法,她所在的幼儿园首当其冲,成了试点幼儿园。周围四个村的幼儿园撤消了,幼儿老师们被清退,孩子们则集中到了她村里的幼儿园。

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中午,她要给这些不能回家的外村孩子热饭;傍晚,她要把这些小家伙们一一送回家。孩子们尿到或拉到裤子上了,她就帮他们换洗,让孩子们舒舒服服、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日子久了,家长们过意不去了,就会送来一些好吃的。她推脱不过,便把这些好吃的拿到学校,分给孩子们吃。

她用她无私的爱,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八年后,镇上又要在全镇合并办园,将全镇的幼儿,集中到镇里上幼儿园。又有一批幼儿教师被清退,她却从村里调到了镇上,继续当她无比热爱着的幼儿老师。全镇十几个代课老师中,被保留的,只有她一个人。

那年,她40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婆婆卧病在床,需要她侍奉;儿子刚念中学,需要她照料;丈夫外出打工,家里一堆农活,需要她打理。去镇上教孩子,她每天要步行五里地,早上7:30就要赶到,下午4:30才能下班。是接受还是放弃?她会放弃吗?放弃她那么全身心地爱着的孩子们吗?

她没费多少周折,便说服了丈夫,去了镇上,继续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意味着,她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要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准备儿子和婆婆的午饭,捎带着干些杂七杂八的农活。每天6:50,她要准时出发,赶往镇上上班。晚上回到家,她通常先到婆婆家看看,收拾一下该洗的衣服,再干干零落的农活,然后是做饭、洗衣,忙活到九、十点,才能松口气。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她习惯了。赶上“三秋”“三夏”农忙的时候,打工的丈夫请不下假,她就要一个人当两个人使。她的两条胳膊、两条腿,就累得酸疼酸疼的,疼得没法抬起来。她却不肯向镇上请假,不肯耽误一天的`课。

不管在家里有多累,到了幼儿园里,她总是笑容不减,热情备至――她是孩子们最依赖的老师。她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会哭,是想家人了?是受欺负了?还是不舒服了?她总有办法让孩子们开开心心乐乐呵呵的。日子长了,送孩子入园的家长,都纷纷要求把孩子送到她管的班。她班里的孩子,就要比别的班多出不少。她的工作量,也就无形增加了不少。她本人,却并不在意。尽管,她拿的工资,不比别人多一分钱。她愿意付出,为了她喜爱的孩子们,付出多少,她都心甘情愿!

她就这样默默地工作着,默默地付出着,风里来,雪里去。十年的光阴过去了,她的儿子念了大学,她的婆婆含笑九泉,她班里的孩子们来了去,去了来。她50岁那年的秋天,又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家伙们入园了,她却要强忍着内心深处的悲伤和不舍,微笑着与心爱的孩子们说再见了。

那一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她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空空落落的。家里没有了牵挂,自己反而与孩子们永远地分别了!今后,可真是没事一身轻了,她想。可是,她的两只脚怎么却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动步子呢?

她终于也被清退了。说到清退,她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最最幸运的了。经历了前两次的清退,那些与自己一起代课的姐妹,不都早早离开了吗?她比她们多干了至少十年。尽管,这次,镇上还是不舍得放她走。但是,50岁,是一个不容改变的数字呀。她甚至有些痛恨50岁,虽然,她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她的心,却是这样的悲伤与疼痛。她是因为自己代了23年的课,却没有得到一纸名分,只能一无所有地离开才心痛的吗?

是的,她一无所有。50岁,是国家规定的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她虽然也是这个年龄退休的,但却因为她的代课身份,没有一分钱的退休工资。她不是个镇办工人吗?是啊,那又能怎么样呢?那个镇办厂子,早在她25岁结婚时,就已经倒闭了。

她被清退了。热心的乡亲们都为她鸣不平,让她到镇上找,说至少也要给她一些补偿。她摇摇头,说她到年龄了,该退下来了。乡亲们怎么会知道她心痛的真正原因呢?

如果真的有补偿,她只想求国家,能将她的退休年龄,再往后延长几年,让她与她心爱的孩子们,再呆在一起几年。这是当时深藏在她内心的唯一心愿,可是,令她伤感的是,她知道,这个心愿,是不可能实现的。

她是谁?她就是我的小姨,今年57岁。前一阵子,国家补偿被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出台后,我问小姨,是否有机会得到补偿?小姨向我吐露了心声。小姨最想得到的补偿是――回到孩子们的中间。

篇4:她散文

上帝有时候也很调皮,将时间的年轮转的飞起,弹指间,往事已如烟。

年轮飞转,转眼四年,天南海北,渐行渐远,再没有了把酒言欢,再没有了清纯的爱恋,剩下的只有城市的喧嚣与糜烂。

云,时聚时散,人,离合悲欢。曾经的过往犹在眼前,他日相见不过是一句妄言。天涯咫尺我却触不到你的容颜,咫尺天涯寄托的只是我对你的思念。

还记得那年,一位懵懵懂懂的少年初入校园,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上天让他遇到了她。

她是一个像水般灵动,像月般纯洁的女孩,浅浅的微笑仿佛能够迷倒世间的一切。所以她有许多追求者,而少年却不是其中的一个,他只是在心中默默的喜欢。

偶然一天,她邀请少年一同漫步,细雨飘飘,他的手不自觉地放到她的头顶,四目相对,谁也没有开口,他和她就这样错过了彼此。

或许爱神丘比特打了个盹儿,现在醒了。

周末,她邀请他一起游玩,他欣然答应。抛开城市的喧嚣与工作的烦恼,重拾年少的心来到她的身边。又是一个绵绵雨天,少年将伞撑起,四目相对,依旧谁也没有开口,她却将头依在了少年的肩上。

年少的懵懂,青春的悸动。美好的故事结局只不过是心中的那份小小的期许。事实是爱神丘比特依旧没有睡醒。

人情冷暖,岁月变迁,忘不了她美丽容颜。

风吹云散,沧海桑田,抹不去对她的眷恋。

纵然天各一方,只愿,你好,我即,心安。

篇5:她散文

她说她的爱情像一个喜剧,或者是笑话。

或许青春时,都会喜欢上那么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她喜欢上了他。时间没有让这份喜欢变淡,反而更加浓厚。从高二到高三,他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说不上的感觉。总觉得有一份情在牵绊彼此,于是她愈陷愈深,愈来愈爱。

他说喜欢她,好像有那么一点情愫。让她与他在未来,在世界翱翔。她信了,认为只要时间到了,他便会与她在一起。然而当到了承诺之时,他却开始犹豫,不答。她没那么好的脾气与他周旋,所以最终他们的爱情,那还未萌芽的情谊结束了。

她没有哭,只是笑,尽管她连自己为什么笑也不知道。她删去他的一切,只为不再想他。可现实呢?当夜深人静之时,她依旧会想起曾经的过往,在心微微作痛时入睡。

她说她的人生就像偶像剧,那么不靠谱。

他喜欢她,她不知道为什么,但她清楚的知道她只喜欢他。所以她拒绝,又或许是想到自己的心酸,所以与他见面,当面说清。他却强吻了她,她也扇了他一巴掌。她哭着回到家,赤着脚,也不感觉那火热般的疼痛,因为心更难受。

他在知道他拒绝她时,说了等她。四年,或许这期间会变很多,但至少他说那刻认真了,她听那刻感动了。她开始觉得他没那么讨厌了。

她喜欢他,他喜欢她。人生就这样,爱情就这样。

我说:无论曾经怎样,那段青春,多么狼狈,多么糟糕,我们都要原谅。因为,那时的我们都还是孩子。

篇6:她散文

溪水、漾花、涓涓淌过琐碎的粉黛。

情长久,柳陌归,茵茵燕燕谁羽飞?

逢春淡客的华笺里,花媛凭栏,依依的贞心素耳!

恋情事过,似是丽丽远上。曾相拥茵绿,妆啼湿衣,月圆明净,星闪寒煦……

守著耿耿灯孤,愁煞了闺女心白……将心倚岸!

光阴写在白云上:流淌的是对草原的深爱、陶醉了清清水、马儿、哞哞的牛儿、点缀天穹的羊群、诗般的自然安详、和谐静谧。

享受阳光的日子里,迷恋着真实的印迹。晴、云、风、雨……历练着草原的基彩。

永不褪色的记忆里,遍野鲜花,挽着老马的人儿,一夕羽衣,卓姿倩影、采摘着属于美丽的花卉……

哦!诺大草原,还够温馨一生的!

定格瞬间,心扉最暖。祈祷着挽住仅有呼唤、丢弃痴迷的财富纠葛!

意蕴盈然的广阔草原啊,悠悠独行客,不会成为陌生人吧?

清澈倔强的眼神,思念依稀……

不能忘记她。

篇7:她散文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三八”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不过现在已不再是一个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男唱女随、男上女下的年代。女性在作出斗争时,不再需要作出很革命的姿态。

正是由于女性地位的崛起,“她”这个词也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名词。我们难以想象在12世纪之前,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she)字,“她”进入汉语字典更是不过百年历史。

正是由于这种改变,在业已到来的21世纪,女人将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将要改变“历史”。届时“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可能有另一种写法——“HERTORY”。

“有一点传统,有一点前卫,有一点美丽,有一点温柔,有一点能干,有一点糊涂,有一点聪明,有一点笨,……家庭的幸福也要,事业的成就也要;与男人一样坚强的性格也要,最最女性化的柔弱体格也要;老辣的处世能力也要,美丽可爱的外貌也要……”

这是《新周刊》在6年前给“她世纪”下的定义,几乎囊括了女性所有的优点。如果集这些优点于一身的话,将会是一个很完美的女人。不过女人不需要强求这些所有优点,毕竟这是男人按照自己的梦中情人形象描绘出来的。当今社会,女人只需要活得精彩,活得比烟花灿烂就足够。

篇8:她散文

穿过树林,听见那阵歌声,我知道,我离那木屋近了。

每天下午太阳映得这山头满是红光时,我就会到这个地方,只是想听到这歌声。

我时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歌声穿透我的耳膜,只是听上一次,就让我坠入爱河。

或许我应该推开这道木门,它并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好像在等待我推敲。

我的手指敲打着树干,发出哒哒的声响,每一下,都好像敲在我的心头一样,我很焦灼,脚向木屋走去。

岁月赋予了这木屋生命,绿色的滕蔓攀附在木屋上,交织在一起,黄色和红色的花蕾如夜空中的星光一般点缀着绿色的滕蔓。

左右两边都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只需些许风吹动,就会发出稀稀疏疏的声响,在欢迎谁的到来?

太阳快要看不见了,天些许暗了下来,霞光却还留有些许,洒在木门上。

刚刚下过了一场雨,木门上有着潮湿的水渍,我踏上了木质的阶梯,站在了木门前。

些许用了点力,木门发出咯吱声,歌声也一并停了下来,我有些后悔打扰了这美妙的时光。

门里就是一条长长的楼梯,通往二楼,一头白发的少女从楼梯上缓缓的走了下来,她的笑有魔力,让人感觉这白色的头发,也是一样的美丽。

她的脸上有些雀斑,不多,和她的发肤,产生了差异美,我想在这一瞬间,我找到了爱。

“请问……我能认识您么?”

我颤抖的问道。

最后一点霞光,透过打开的木门,挥洒在少女的脸上,她只是抿了抿唇“你这人真有意思。”

作文 我欣赏她

她550字作文欣赏

散文欣赏

这样的她美文欣赏

六年级散文 :她300字

读她读青春散文

散文夏 她来了

诗散文欣赏

爱情散文欣赏

飞鱼散文欣赏

她_散文欣赏(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她_散文欣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