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riederike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共含6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riederik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

篇1: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

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

温庭筠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夕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①睡脸,枕上屏山②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画春堂

【宋】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④,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注释】①匀:调匀脸上的脂粉。②枕上屏山:如山状的枕屏。③宝篆烟销龙凤:古代的香盘,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风形也逐渐消失。

(1)这两首词在意境营造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2)这两首词所表现词中人物的'心理有何细微区别?请结合词句如以说明。(3分)

试题答案:

(1)相同之处是都通过柳絮飘飞、雨后斜阳、杏花零落等意象营造出了暮春孤寂惆怅的意境(1分)。不同的是:前者营造的是从午后到黄昏的暮春愁思之境,后者营造的是从午后到初夜的暮春愁思之境(1分);前者是倚门观景,后者是在闺房中眼观画屏、愁嗅香炉(1分);由于后者融入了“芳草”和“燕泥”,使得意境较前者更为丰富(1分)。(大意相符即可)

(2)前者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在一个暮春午后睡起至黄昏那种獭懒行动与倚门怅望、百无聊赖的落寞、孤寂和苦闷的心情(1分);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在一个暮春午后睡起之后寂寞相思的心境和惜红自怜、青春难耐的感叹,以及因夜寒袭人、思人难眠而枕畔难安、辗转反侧的无限烦恼(2分)。(大意相符即可)

拓展阅读:温庭筠生平介绍

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 ,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 取憎于时 ,故屡举进士不第 ,长被乏抑,终生不得志 。大中十三年(859),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 ,常与殷成式 、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 。竟流落而终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但成就不及李。

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 ,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相传温庭 筠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现存词六十余首。后人集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篇2:菩萨蛮温庭筠画春堂 秦观

菩萨蛮温庭筠画春堂 秦观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夕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①睡脸,枕上屏山②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画春堂

【宋】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④,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注释】①匀:调匀脸上的脂粉。②枕上屏山:如山状的枕屏。③宝篆烟销龙凤:古代的香盘,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风形也逐渐消失。

(1)这两首词在意境营造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2)这两首词所表现词中人物的心理有何细微区别?请结合词句如以说明。(3分)

试题答案:

(1)相同之处是都通过柳絮飘飞、雨后斜阳、杏花零落等意象营造出了暮春孤寂惆怅的意境(1分)。不同的'是:前者营造的是从午后到黄昏的暮春愁思之境,后者营造的是从午后到初夜的暮春愁思之境(1分);前者是倚门观景,后者是在闺房中眼观画屏、愁嗅香炉(1分);由于后者融入了“芳草”和“燕泥”,使得意境较前者更为丰富(1分)。(大意相符即可)

(2)前者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在一个暮春午后睡起至黄昏那种獭懒行动与倚门怅望、百无聊赖的落寞、孤寂和苦闷的心情(1分);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在一个暮春午后睡起之后寂寞相思的心境和惜红自怜、青春难耐的感叹,以及因夜寒袭人、思人难眠而枕畔难安、辗转反侧的无限烦恼(2分)。

篇3:菩萨蛮 温庭筠阅读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篇4:画春堂秦观

1.请赏析上阕的意境。(4分)

2.下阕“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残花纷纷飘落,铺满小路。池水盈盈上涨,小雨霏霏落下,杜鹃声声啼鸣,园林天天憔悴。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营造出一幅衰败憔悴的晚春图,表现了词人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4分)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4分)

篇5:温庭筠 菩萨蛮

温庭筠 菩萨蛮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全诗如下: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 大意】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此词对后世颇有影响。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剧终曲曾采用此词原文为歌词,由刘欢作曲,姚贝娜演唱。

【诗人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人物生平】

才华横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唯《花间集》中尚存有其词六十六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在中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极为罕见,实在令人惊叹之至!

才高累身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 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篇6:温庭筠——《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

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

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

香烛销杨泪。

花落子规啼,

绿窗残梦迷。

赏析:

少女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情人去后,点点愁思,

一腔情愫,幽幽地留给自己,芳草萋萋,柳丝袅袅,痴迷憔悴的

也只是自己。花开花落绕天涯,明月照谁家?红烛化泪,虚掷年

华。诗人剪取女主人几个小小内心活动片断,用景物环境的渲染,

将一个多情且善感的女子完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菩萨蛮温庭筠课件

温庭筠菩萨蛮意境

温庭筠菩萨蛮欣赏

温庭筠菩萨蛮意象

菩萨蛮温庭筠朗诵

菩萨蛮温庭筠课文

菩萨蛮温庭筠句子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的教学设计

菩萨蛮温庭筠译文及注释

菩萨蛮温庭筠原文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温庭筠《菩萨蛮》秦观《画春堂》对比阅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