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书文言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OnYourMarks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儿书文言文(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OnYourMark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与儿书文言文

篇1:与儿书文言文

与儿书文言文

与儿书

宇松吾儿,汝离家月余,心有想念。今公历九月二十五,汝生日。十八年前,一声啼哭,吾家添丁,亲朋皆喜,惟吾益甚。襁褓一年,汝母含辛哺乳;绕膝五载, 长辈悉心呵护。小学、中学各六岁,汝寒暑念书,着实辛苦。一十八载,汝一路成长,汝母呕心照料,亲朋无微关怀,诸多恩师不吝传授,而今汝已如愿赴京求学,必当感恩,铭记于心。

从今日起,汝已长大,古称弱冠,今曰成人。既成人,则自今日汝须自行担当。

汝当正直善良。吾家虽门第平贱,然家人有正气。吾祖父一生耿直,教书育人;汝祖父忠厚,祖母和善,汝母亲温贤,外祖父母一家亦皆善良正派。汝亦继承,惟善良与正直能得到尊重。

汝当乐观向上。未经世事不知其艰,今后或经风雨,或受雪霜,成功喜悦,挫折忧伤,人生滋味,皆要品尝。汝须始终有乐观之态度,方能有人生之美好。

汝当独立自信。在大学要培养自由之思想,健全之人格。既广征博学,又独立思考,凡事有主见,相信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汝当心胸宽广。无论做事,有顺境亦有逆境,要胜不骄败不馁,所谓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平常心面对。无论交友,人人之间皆可产生误解,汝当宽容以对,就能赢得朋友;而今在校,要与室友、同学和睦,他们是汝一生之财富。

汝当身强体健。汝自幼多受爱护,及至上学亦多在教室或家,身体不够强健,是吾与汝母关心所在。体魄强弱更多来自于后天锻炼,望汝在大学不光学知识,也须长身体。

值汝生日,又是成人之时,不在身边,遂写下数言予汝,算作成人之礼,公历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篇2:与太史公书文言文

与太史公书文言文

太史公:

伯夷、叔齐,善人者,积仁洁行,而饿死于首阳山;颜渊好学,糟糠不厌,而卒早夭;盗跖日杀不辜,聚党横行天下,竟以寿终。于天道焉,公甚惑矣,小子虽不敏,也愿以粗鄙之言为公论天道!

古往今来,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者多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者而多遇祸灾,余以为天道本不公矣!余尝过于花草虫鱼,言于其曰:“子何以为花?子何以为草?子何以为虫?子何以为鱼?而余何以为人?人与子皆生于一地,同为物矣,然人常采子,踩之,捕子,食子,奈何人不受因果报应?”若天道为公,盖置人于十八层地狱亦不为过耳!然人多以寿终!红尘之内,弱肉强食,天道何谓公哉?

人言天道不公,果因天道不公乎?多因不公于己而已,余思之常痛恨于骨髓!今有一田父,日日勤劳于田畴之中,而终日受冻馁之苦,方其见王公贵族终日无所事事却可衣食无忧,盖其必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道不公矣!若令其身处于王公贵族之列,其面于天下之冻馁之田父,必不为其曰:“天道不公矣!”刘邦如是,朱元璋如是,李自成亦如是!”何哉?且或曰:“今人常恨贪官,然己常争相’报考公务员‘;”今人常讥不正之风,然己行事常‘走后门’”,何哉?盖见位高权重者,人常言不公,因不公于己而已!面花草虫鱼及位低权轻之徒,未为其言不公,但因公于己而已!旧时不公于己,则曰:“不可”!今公于己,则曰:“可矣!”悲煞我也!自古至今,因不公于己而言天道不公者,何其多也!

天道虽不公,然必有其道也!狼逐羊,羊奔命也愈速矣!鹰捕兔,兔趋避也愈敏矣!强者生,弱者亡,故弱者常强于忧患;贵者逸,贱者苦,故贱者常兴于困苦!盖因天道不公,万物方可生生不息矣!

乡野村夫见识鄙陋,望太史公少假借之!

篇3:与冯君书文言文

与冯君书文言文

腊月十八,友马小二家杀豚筵席刨猪汤而诚迓好基友于其雅舍中,余非其基友,然余于内。晚宴之上,引友小二之荐,余始识汝。余与汝未同席,又背汝而坐,故余望汝需回首,噫!是汝身之倍尊耶。见之汝,扎髻青丝,流露平额,嘴角微笑,正襟危坐,呵呵,手捏筷子,皓齿嚼食,细吞慢咽。望汝顷刻后,余回首而食。相见而少话,此乃余初见汝。尔后知得余与汝竟乃同窗,然不知彼此,是当时之憾,相见恨晚也。

晏后,余同小二之弟上楼观电视,钢铁侠、仙女湖、喜羊羊与灰太狼,余甚觉无趣。尔,小二拨冗上楼给余耳语汝之略事,其意是欲作月老或红娘,以日后向余索红包邪?汝有何见也?古书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汝仪静体闲,典怡瑰然,湉湉之心岂不澜也!然余性格不朗,口讷言拙,腼腆不语,余有一事又尚未办妥,不知如何应应小二之好意,与汝等闲聊。因小二再三之款款,遂下楼备与汝搭讪。楼下,小二室内不见汝与二友,汝等去散步焉?呵呵,抑饱食而登东焉?因未见汝,余同小二及其姐夫沿路小步寻汝,途中,小二大呼大叫汝等之名,由此观之,淑女之衔不可加于小二之上也。寻汝未遂,余等返回其家,岂料汝等已返小二家,与友团坐闲谈,至于有无壳瓜子,哈哈,余无察。

小二谓余,汝外修于表,内秀于内,可谓一乖乖女也,今见汝,洵然是也。小二还谓余,汝至今无偶,此乃余之疑惑也,望汝解疑证事。汝携汝之弟于小二家,初,余以为汝弟超娃是汝之偶,汝在姐弟恋,哈哈,余在稽谈也,汝莫气也。话说别时才相顾无言,余与汝初见而相顾无言,何哉?盖汝亦性格不朗和生人慢热也,余与汝性相近焉?

静,是余初见汝之印象。夜晚,众人以打牌消时,或抓金花,或打大二,虽有几人相邀,汝偏不近牌,西西,是汝嫌赌之钱钱数量少乎?汝坐友旁,时而手机,时而观战,时而发呆,少话不语。牌毕,洗脸洗脚完,就寝,余与汝秋秋字聊,余得汝之回复,千年等一回也,是汝礼以自防耶?后来汝告知余,汝等在食柚子,西西哈哈,辗转反侧既累,余眠也。翌日,早饭后余等坐车返程,别于榕山,汝影渐去,相顾无言,呵呵,泪水未下,甚好!甚好!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佳人难寻,愿天下真情人终成眷属。

篇4:与于襄阳书文言文解析

与于襄阳书文言文解析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⑴,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⑵。士之能垂休光⑶、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⑷,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⑸。是二人者⑹,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⑺?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⑻?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⑼,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⑽。故高材多戚戚之穷⑾,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⑿,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⒀。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⒁,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⒂,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⒃,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⒄,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⒆。”愈今者惟朝夕刍米⒇、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注释

⑴贞元十八年春,韩愈为四门博士。国子,即国子监,唐代最高学府,下分七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四门博士,即四门馆教授。将仕郎,官阶,唐属从九品。守,任的意思。

⑵负:仗侍。

⑶休光:盛美的光辉,光华。

⑷后进之士:后通显的人。为之后焉:做他们的歌颂者。

⑸虽盛而不传:即使成就卓越却不会流传。

⑹是二人:这两种人。相须:相待。这里是互相依赖的意思。

⑺援:攀援。推:推举。

⑻殷多、盛。这里引申作密切解。相遇:互相遇合。

⑼负:仗恃。谄:讨好。

⑽顾:照顾关怀。

⑾戚戚:忧虑的样子。赫赫:威显的样子。

⑿干之:求他。干,干谒。

⒀闻于人:听说。 ⒁侧闻:从旁边听说,表示谦恭。

⒂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工作讲求实际。

⒃卷舒:卷缩舒展,这里是进退的意思。文武:具有文、武的才能的人。唯其所用:只在您来使用。其,你,第二人称。

⒄遇知:受到赏识。获礼:得到尊敬。

⒅恒:平常,普通。

⒆:隗kuí,郭隗,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招贤纳士,欲报齐国之仇,往见郭隗,郭隗说:“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⒇刍:读音chú,喂牲口的草。

译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把信呈给尚书阁下: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前辈替他引荐的。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没有人给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作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曾不是互相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难道是居于上位的人中没有可以攀援的人,居于下位的人中没有值得举荐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互相等待那样殷切,而相逢的机会却那样少呢?其原因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华不肯巴结地位高的人请求引荐,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肯照顾地位低的人。所以才学很高的人很多都为不得志而忧愁,地位高的人没有显耀的声誉。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去求取,就不能说上面没有引荐人;没有向下寻找,就不能说下面没有可以举荐的人。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没有敢把这句话说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行为方正做事实际,进退有度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难道您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吗?然而没有听说过后辈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难道是您寻求而没能得到吗?还是您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也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呢?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推荐人才的事却久久没有听到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要求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将要寻求的人才还没能找到吗?古人说过:“请从我郭隗开始。”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费用着急,这些不过费阁下一顿早饭的费用就足够了。如果您说:“我志在建功立业,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还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那就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世间那些拘谨小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们告诉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运很坏了!

恭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如蒙您过目,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解析

本文分为三段。第一段泛泛而谈“先达之士”应与“后进之士”。相为知遇的道理,这样,虽将对方捧为“负天下之望者”也不显得阿谀,虽标榜自己为“高材”也不显得狂妄。第二段以“侧闻”的形式赞誉对方,显得客观,这样,既便于自己表达,也使对方不觉得突兀而乐于接受。最后,在第三段中,用描述自己生活的窘迫状态来争取对方的同情,以求得侥幸任用的机会。本文的写法,虽给人以不卑不亢的感觉,但难免有仍有攀附权势之意。

于襄阳,名頔(dí),字允元。他在公元7(贞元十四年)任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不久,他又自请将襄州升格为大都督府。中唐以后,中央政府拿方镇无可奈何,唐德宗只好同意他当了襄州大都督。因为于是襄州长官,所以此书称他为于襄阳。据《旧唐书》卷一三《于頔传》载,于頔为人“横暴已甚”,却官运亨通,因而“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他任襄州刺史时“专有汉(水)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由于德宗姑息,他“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陵上威下为务”。这些情况韩愈也应当有所“侧闻”,可是此文多少还有为他迎合奉承之意。为了求官,不得不如此,韩愈此举难道又是张九成所谓“其文当如是,其心未必然”吗?

看来韩愈求官心切,文中也难免强词夺理,倒错逻辑。求官与上进并行不悖,无可非议。为求官而牵强附会、因果倒错就偏颇了。试问,韩愈最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一生未获任何君主重用,其光华难道不是照样永照后世吗?!圣贤与其后继的传承,与他们是否富贵、高官厚爵没有丝毫关系。圣贤的光辉来源于他们的思想,后辈的继承在于万众的认同才得以留传而永垂不朽!老子弃官仙游,《道德经》至今留传;庄子曳尾涂中,逍遥游何其逍遥!

篇5:与元九书文言文练习题

与元九书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①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嗟乎!事有大谬者,又不可一二而言,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试。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舍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白居易(与元九书)》,有删改)

[注]①覙:同“诊”,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过:超过

B.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识:记住

C.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病:患病

D.仆当此日,擢在翰林 擢:提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况不逮杜者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然亦不能不粗陈于左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则知仆宿习之缘 悲夫古书之不存

D.上以广宸聪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作者看来,唐朝兴盛二百年来,诗人多得不可胜数,世人都称颂李白、杜甫;但其实最值得推崇的.人是杜甫,而非李白。

B.作为诗人,作者之所以“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作者在文段中追述了自己从出生六七个月到现在的刻苦学习的历程,因为家贫多故,致使未老而齿发早衰白,伤心不已。

D.作者担任翰林学士、左拾遗职务时,会将可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写成诗歌,慢慢让皇上知道。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5分)

译文:

(2)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5分)

篇6:文言文:与冉阳绝交书

文言文:与冉阳绝交书

古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有甘霖与冉阳绝交书。非敢仿其行事而辱其名耶,实乃情之所至,不得不发也。

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与汝交情之江河日下,亦非近日之至也。时约期年,尝窃以为旷世、桃园也。实则毁方败世之俗,仰不能求恕于苍穹,俯不敢窥视于大地。吾所求者,玄、真、疾是也。玄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心玄之又玄,其身仁者见仁,乃为慈也。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授予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碌碌而受变于俗,故不足。疾者,太宗有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而此三者皆有背于汝也。

余今日挥泪泼墨而作此文,以绝交于汝。汝亦不宜自鄙,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朱筠言:茫茫宇宙,来去二字概之,穰穰人群,亲疏二字概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今之来者,得与未去者相亲;后之来者,又与今之来者相亲。昔之去者,已与去者相疏;今之来者,又与将去者相疏。日复一日,真如逝波。

所谓途遥而马力知,日久而人心晓。备尝言:天下霍乱之根源在于人心丧乱。与汝之情义,虽不及一国之阔,然则兵败山倒,岂非中心之故乎!

至此,余亦不敢怀怨于汝,惟忿己也,忿己之眼有珠无光耳!此绝书延至今日,是为恻隐。奈何汝迫之日盛,吾不得已而为之。呜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绝则绝,惟从心之所向是也。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答案

板桥诵书文言文翻译

书谢御史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鉴赏辛弃疾的《丑奴儿》文言文

与书同行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

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书与远方作文

与儿书文言文(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与儿书文言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