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会飞的刺猬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会飞的刺猬”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篇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六年级语文熟记人物形象复习提纲

1.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从容镇定,临危不惧。

2.聂荣臻:恩怨分明,宽仁大义,慈善心肠。

3.侍奉吴王的少年:智慧过人,少年老成。

4.孙悟空:顽皮机智,聪明勇敢,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5.猪八戒:功利憨厚,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

6.唐僧:严格执著,坚韧不拔,执著追求,以慈悲为怀。

7.沙和尚:忠心耿耿

8.斯帕拉捷: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

9.天游峰的扫路人: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热情好客,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

10.于谦:坚强不屈,堂堂正正。

11.王冕:不媚世俗,贞洁自守。

12.福楼拜:循循善诱,直言不讳。

13.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4.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开朗,执著追求,自强不息。

15.孔子: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

16、颜回:谦逊、沉稳。

17、子路:豪爽、乐善。

六年级语文部分重要词语解释复习提纲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挑衅: 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乘(chéng)虚而入:趁着空虚进入。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堪,能。事情的结果无法想象,会向更坏、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气喘吁吁:吁吁,象声词,形容出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的样子。

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入后退缩。课文形容山势险峻,让人害怕。

炯炯有神:炯炯,形容眼睛明亮(多用于目光)。形容眼睛明亮,精神饱满。

玉琢冰雕:形容花瓣像玉石一样细腻万里有光泽,像冰一样透明。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惹人喜爱:惹,招引。讨人喜欢。

参差(cēncī)不齐: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孜孜不倦: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形容勤奋得不知疲倦。

滔滔不绝:滔滔,波浪滚滚流动,连续不断的样子。比喻话很多,连续不断。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办事、写文章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无辜: 辜,罪。没罪的意思。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无可厚非:厚,深重。非,反对,责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六年级语文各知识点补充复习提纲

1、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2、《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3、“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4、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5、《烟台的海》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6、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7、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8、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九一八变事变”:1931年9月18日。

9、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鲜血四溅

狼狈而逃 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10、《半截蜡烛》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11、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词牌名有:清平乐、令奴娇、西江月、满江红、破阵子、虞美人、卜算子。

12、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思):

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死”表示不可更改。)

13、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背诵补充习题P27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四次实验分别是:蒙上蝙蝠的眼睛,堵住蝙蝠的鼻子,用油漆涂满蝙蝠全身,堵住蝙蝠的耳朵。

15、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6、文中的几组近义词:凋谢——凋落 纯洁——洁净 洁白——纯白

17、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无……不……我们语文老师上的课生动有趣、绘声绘色,全班同学无一人不爱他上的课。

……无不……听了他讲的故事,大家无不啧啧赞叹。

18、夹竹桃: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夹竹桃的故乡在印度及伊朗,夹竹桃的叶面有蜡质,既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又能在毒气和尘埃弥漫的恶劣环境中生长,它对粉尘、烟尘有较强的吸附力,每平方米面积能吸附灰尘5克,因而被誉为“绿色吸尘器”,夹竹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因此平时最好不要攀摘夹竹桃的花、枝、叶。

19、《马诗》、

燕山——山名。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开似月牙。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20、小学语文一至十二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保护正确的读书姿势,爱惜学习用品。

(二)认真写好铅笔字,乐于倾听,勇于发言。

(三)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四)勤查字典,主动识字。

(五)认真写好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

(六)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七)读书要有选择,留心观察事物。

(八)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九)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十)多种渠道学语文,自主修改作文。

(十一)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

(十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篇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好处是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奔腾不息,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推动时代的发展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4.“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两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描写长江的诗句: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描写黄河的诗句: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背诵、默写课文。

篇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1.《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2.《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3. 本文中心句:“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起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在作者的笔下,落日成了孩童(活泼、有活力)、大红灯笼(安宁、快乐)和跳水员(敏捷、姿势优美),体现了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

4.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D、背诵课文3、4自然段。

5.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

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海之蓝,鸥之白,体现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②„„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生怕”写出了日落景象的美妙绝伦,表达了作者对落日景象的留恋和惊叹。)

6.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篇4: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1. 因为烟台北面临海,所以海上景观非常独特。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烟台的海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的特点,赞美了烟台人不畏严寒、勇往直前、勤劳能干的精神。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是这篇文章的一大写作特色。像这样的沿海城市还有:大连、青岛、上海、三亚、连云港等。

2.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时间(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3.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5.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篇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2.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3.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4.外洞的特点:大;孔隙的特点:窄、矮、险;内洞的特点:黑、大、奇。

5.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6.背诵、默写第5自然段。

练习一

1.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 (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2.背诵成语。

描写雪的成语:漫天飞舞、纷纷扬扬、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白雪皑皑、粉妆玉砌、玉树琼花、冰天雪地

描写风的成语(冬天):风刀霜剑、寒风凛冽、风卷残云、狂风暴雪、寒风刺骨

描写冰的成语:千里冰封、冰天雪地、冰冻三尺、滴水成冰

带有霜的成语:雪上加霜、风刀霜剑、风霜雨雪、饱经风霜

2、描写春天时节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描写秋天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描写冬天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篇6: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篇7: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苏教补充答案语文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期末复习提纲

苏教六年级分数除法练习题

苏教《错过》

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工作计划

苏教六下语文补充答案

苏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苏教五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英语复习提纲

小学语文假期复习提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