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乘除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好笑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分式的乘除法(共含6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分式的乘除法

篇1:分式的乘除法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变号法则?

【新课】

数学小笑话:(配上漫画插图幻灯片)

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分数约分的方法及依据是什么?

1.提出课题:分式可不可以约分?根据什么?怎样约分?约到何时为止?

学生分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的概念: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3.例题与练习:

例1 约分:

(1);

请学生观察思考:①有没有公因式?②公因式是什么?

解:.

小结:①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所以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系数也要约分.②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一般先把负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

请学生分析如何约分.

解:.

小结: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要进行因式分解,才能够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②注意对分子、分母符号的处理.

(3);

解:原式.

(4);

解:原式

(5);

解:原式.

例2  化简求值:

.其中,.

分析:约分是实现化简分式的一种手段,通过约分可把分式化成最简,而最简分式为分式间的进一步运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解:原式.

当,时.

二、随堂练习

教材P65练习1、2.

三、总结、扩展

1.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则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分子、分母和系数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则要先分解因式,再约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73中2、3.

补充思考讨论题:

1.将下列各式约分:

(1);(2);

(3)

2.已知,则

五、板书设计

篇2: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类比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求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探索、交流,(记作§3.2 A);

第二张:例1,(记作§3.2 B);

第三张:例2,(记作§3.2 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3.2 D)。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那么分式的运算是否也和分数的运算类似呢?下面我们看投影片(§3.2 A)

探索、交流--观察下列算式:

× = , × = ,

÷ = × = , ÷ = × = .

猜一猜 × =?  ÷ =?与同伴交流。

[生]观察上面运算,可知:

两个分数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

即 × = ;

÷ = × = .

这里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

[师]如果让字母代表整式,那么就得到类似于分数的分式的乘除法。

Ⅱ。讲授新课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师生共析]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片(§3.2 B)

[例1]计算:

(1) ・ ;(2) ・ .

分析:(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一定要进行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解:(1) ・ =

= = ;

(2) ・

= = .

出示投影片(§3.2 C)

[例2]计算:

(1)3xy2÷ ;(2) ÷

分析:(1)将算式对照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走弯路。

解:(1)3xy2÷ =3xy2・

= = x2;

(2) ÷

= ×

=

=

=

3.做一做

出示投影片(§3.2 D)

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 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那么

(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多少?

(3)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

[师]夏天快到了,你一定想买一个又大又甜又合算的大西瓜。赶快思考上面的问题,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生]我们不妨设西瓜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可得:

(1)整个西瓜的体积为V1= πR3;

西瓜瓤的体积为V2= π(R-d)3.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为:

= =

=( )3=(1- )3.

(3)我认为买大西瓜合算。

由 =(1- )3可知,R越大,即西瓜越大, 的值越小,(1- )的值越大,(1- )3也越大,则 的值也越大,即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也越大,因此,买大西瓜更合算。

Ⅲ。随堂练习

1.计算:(1) ・ ;(2)(a2-a)÷ ;(3) ÷

2.化简:

(1) ÷ ;

(2)(ab-b2)÷

解:1.(1) ・ = = = ;

(2)(a2-a)÷ =(a2-a)×

= =(a-1)2

=a2-2a+1

(3) ÷ = ×

= =(x-1)y=xy-y.

2.(1) ÷

= ×

=

=(x-2)(x+2)=x2-4.

(2)(ab-b2)÷

=(ab-b2)× =

=b.

Ⅳ。课时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何收获呢?

[生]我们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它类似于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学习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也类似于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我们以后对于分式的学习是否也类似于分数,加以推广便可。

[师]很好!其实,数学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将原有的知识加以推广和扩展。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能运用因式分解将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或除,我觉得我们很了不起。

……

Ⅴ。课后作业

1.习题3.3的第1、2题。

2.通过习题总结分式的乘方运算。

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a2+3a+1=0,求

(1)a+ ;(2)a2+ ;

(3)a3+ ;(4)a4+

[过程] 根据题意可知a≠0,观察所求四个式子不难发现只要求出(1),其他便可迎刃而解。因为a2+3a+1=0,a≠0,所以a2+3a+1=0两边同除以a,得a+3+ =0,a+ =-3.

[结果]因为a2+3a+1=0,a≠0,

(1)a2+3a+1=0两边同除以a,得

a+3+ =0,a+ =-3;

(2)a2+ =(a+ )2-2=(-3)2-2=7;

(3)a3+ =(a+ )(a2+ -1)=(-3)×(7-1)=-18;

(4)a4+ =(a2+ )2-2=72-2=47.

板书设计

篇3: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受到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

难点是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有一次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割破了,他发现小草叶子的边缘布满了密集的小齿,于是便产生联想,根据小草的构造发明了锯子。鲁班在这里就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也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观察下列运算:

猜一猜 与同伴交流。

2、解读探究

经观察、类比不难发现

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分式乘除法法则

例1计算(1) (2)

注意:分式运算的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2计算(1) (2)

小结:①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所以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系数也要约分

②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要进行因式分解,才能够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做一做: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 (其中R为球的半径,)那么

(1)       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       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的比是多少?

(3)       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

3、课堂练习

4、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作业教材P.70中3.3

篇4:《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下午好!(自我介绍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索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中“情境引入——数学建模——解释、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

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作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能力目标:

(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5、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

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1、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

2、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类比学习,探索法则。(约3分钟)

让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上提供的4个分数的乘除法的例子(2个乘法,2个除法)

篇5:《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作者: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能力目标

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情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二、学法引导

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获得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并会利用法则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及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想

难点:正确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重点:理解分式乘除法法则的意义及法则运用。

疑点:如何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即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四、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自制)构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列运算(二)解读探究

1、学生回答猜想后,多媒体显示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式相通”的类比思想,归纳分式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让学生全面参与、独立思考,由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创造能力。)

2、乘法法则运用

多媒体示题并解答。学习例1,理解和巩固分式乘法法则。并强调分式的运算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

例1计算

(1)

(2)

例2计算

(1)

(2)

3、做一做

多媒体出示做一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结合情境思考并完成做一做,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显示解答过程。

(1)西瓜瓤的体积

整个西瓜的体积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

(进一步丰富分式乘除法法则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与应用意识。)

4、除法法则运用

学习例2,多媒体示题和答案。巩固分式乘除法法则的运用,通过提示语,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使学生能正确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随堂练习。重点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能否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化简分式。多媒体未时示题并答案,学生可以看书。

1、计算

(1)

(2)

(3)

(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学习了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对运算的结果一定要化简。)

(2)方法归纳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

(五)目标检测

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类比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求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探索、交流,(记作§3.2 A);

第二张:例1,(记作§3.2 B);

第三张:例2,(记作§3.2 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3.2 D).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那么分式的运算是否也和分数的运算类似呢?下面我们看投影片(§3.2 A)

探索、交流--观察下列算式:

×=,×=,

÷=×=,÷=×=.

猜一猜×=?÷=?与同伴交流.

[生]观察上面运算,可知:

两个分数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

即×=;

÷=×=.

这里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

[师]如果让字母代表整式,那么就得到类似于分数的分式的乘除法.

Ⅱ.讲授新课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师生共析]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片(§3.2 B)

[例1]计算:

(1)・;(2)・.

分析:(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一定要进行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

解:(1)・=

==;

(2)・

==.

出示投影片(§3.2 C)

[例2]计算:

(1)3xy2÷;(2)÷

分析:(1)将算式对照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2)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走弯路.

解:(1)3xy2÷=3xy2・

==x2;

(2)÷

=

=

=

3.做一做

出示投影片(§3.2 D)

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那么

(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多少?

(3)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

[师]夏天快到了,你一定想买一个又大又甜又合算的大西瓜.赶快思考上面的问题,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生]我们不妨设西瓜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可得:

(1)整个西瓜的体积为V1=πR3;

西瓜瓤的体积为V2=π(R-d)3.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为:

==

=3=(1-)3.

(3)我认为买大西瓜合算.

由=(1-)3可知,R越大,即西瓜越大,的值越小,(1-)的值越大,(1-)3也越大,则的值也越大,即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体积比也越大,因此,买大西瓜更合算.

Ⅲ.随堂练习

1.计算:(1)・;(2)(a2-a)÷;(3)÷

2.化简:

(1)÷;

(2)(ab-b2)÷

解:1.(1)・===;

(2)(a2-a)÷=(a2-a)×

==(a-1)2

=a2-2a+1

(3)÷=×

==(x-1)y=xy-y.

2.(1)÷

=

=(x-2)(x+2)=x2-4.

(2)(ab-b2)÷

=(ab-b2)×=

=b.

Ⅳ.课时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何收获呢?

[生]我们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它类似于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学习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也类似于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我们以后对于分式的学习是否也类似于分数,加以推广便可.

[师]很好!其实,数学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将原有的知识加以推广和扩展.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能运用因式分解将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或除,我觉得我们很了不起.

Ⅴ.课后作业

1.习题3.3的第1、2题.

2.通过习题总结分式的乘方运算.

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a2+3a+1=0,求

(1)a+;(2)a2+;

(3)a3+;(4)a4+

[过程]根据题意可知a≠0,观察所求四个式子不难发现只要求出(1),其他便可迎刃而解.因为a2+3a+1=0,a≠0,所以a2+3a+1=0两边同除以a,得a+3+=0,a+=-3.

[结果]因为a2+3a+1=0,a≠0,

(1)a2+3a+1=0两边同除以a,得

a+3+=0,a+=-3;

(2)a2+=(a+)2-2=(-3)2-2=7;

(3)a3+=(a+)(a2+-1)=(-3)×(7-1)=-18;

(4)a4+=(a2+)2-2=72-2=47.

板书设计

篇6:《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一、运算法则:

×=;÷=×=.

(其中a、c、d是不为零的整式,,是分式).

二、应用,升华

[例1](1)・;(2)・.

分析:(1)对照分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2)运算的结果要化简.

(3)分子、分母如果是多项式,应先分解因式,可以使运算少走弯路.

[例2](1)3xy2÷;

(2)÷

(略)

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乘除法关系教学反思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教案

《乘除法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检测题

分式练习题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分式化简说课稿

分式的乘除法(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分式的乘除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