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华通数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华通数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

篇1: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

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

词义根据存在样态分为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静态词义是语言中的'词义;动态词义是言语中的词义.动态词义与静态词义虽然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但二者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词义在由静态生成动态的过程中是以某一特殊义素为主要规约的.

作 者:任玉函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1) 分类号:H13 关键词:词义   静态词义   动态词义  

篇2:论动态中的深层词义

论动态中的深层词义

本文在前人时贤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动态维度提出了深层词义的概念,并对它的'形成基础和形成条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划分出多种类型的深层词义,并重点考察了深层词义所独具的功能.

作 者:陈长书 Chen Changshu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济南,250100 刊 名:语言文字应用  PKU CSSCI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 年,卷(期): “”(2) 分类号:H030 关键词:深层词义   表层词义   动态   语境  

篇3:论汉语合成词的形成与词义衍变

论汉语合成词的形成与词义衍变

文章讨论了汉语合成词的形成给单音节词词义带来的影响,并对由此所形成的词义的.衍生、同化、失落和转移等词义变化的动因作了相应的分析.

作 者:方平权 Fang Pingquan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湛江,524048 刊 名:语文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LINGUISTIC RESEARCH 年,卷(期):2005 “”(3) 分类号:H13 关键词:合成词   语素   词义衍变  

篇4:生物膜形成与发展二维动态模拟

生物膜形成与发展二维动态模拟

生物膜微观结构与形态特征直接影响废水生物处理效果.混合微生物可在适宜载体表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物膜,且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采用差分-离散复合法动态模拟二维区域上的基质传递、生物膜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探讨生物质生长时间与初始接种数等对生物膜结构与形态造成的影响.与传统生物膜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其结构特性包括孔隙率、厚度和密度等都是模型输出量.

作 者:李天成 李鑫钢 朱慎林 LI Tian-cheng LI Xin-gang ZHU Shen-lin  作者单位:李天成,LI Tian-cheng(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李鑫钢,LI Xin-gang(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朱慎林,ZHU Shen-lin(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年,卷(期): 44(z2) 分类号:X172 关键词:混合微生物生物膜   微观结构   形态特征   动态模拟   multi-species microbes   biofilm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dynamic simulation  

篇5:城市竞争形成动态等级序列调研论文

城市竞争形成动态等级序列调研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品牌演进的动态分析,比较了传统城市发展与现代城市竞争的条件和结果,从而阐明城市品牌是城市演进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城市竞争会形成动态的等级序列,通过城市品牌错位定位可以形成城市之间的有效竞合。

[关键词]城市品牌区位理论分工

城市品牌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但是,学术上和现实中都对此有颇多争议:究竟存不存在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对城市竞争力究竟有没有影响?为此,本文从历史角度考察城市品牌与城市演进的动态变化,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城市品牌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一、传统城市发展与区位选择理论

假设有两个城市A和B,城市A比城市B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其他如规模、区位条件等各方面都相同。则A城市相对于B城市具有比较优势,投资于A城市所获利润大于投资于B城市所获利润,即。于是,厂商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把厂址选址在A市,随着厂商的流入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就业机会增加,会有更多的人到城市A定居,产生集聚经济效应。

再假设,随着集聚经济效应的增大,在A城市生产受益于规模经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样的产品在A城市生产所费成本小于B城市,即。

在产品同质化假设下,消费者仅根据价格选择是否购买,A、B两城市的销售区域仅取决于各自的价格。又由于存在运输成本,所以,产品总成本中必须考虑随着距离增加所增加的运输成本。如图所示:

A城市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其总成本为:

B城市的产品向区位A运输,其总成本为:

在距离衰减原理的支配下,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从一个城市销售到另一个城市的销售量会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而逐渐减少。A、B两城市价格线相交处即为两个城市的最大销售区域或边界。在产品同质无差异假设下,可假设两个城市具有相同的需求函数,

在不受行政区划强制性约束的条件下,随着集聚经济效应的增加,城市A的规模会扩大,而城市B则受到侵蚀,规模逐渐缩小。这里,厂商纳入其生产函数的主要是要素禀赋、运输费用和市场需求规模等因素,居民纳入其效用函数的是就业和收入等。从而,一个城市所拥有的天然要素禀赋和区位条件就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因此,城市之间是不需要竞争的,因为城市的地位是天然决定的,所以只能坐等厂商与居民的到来。

但是,传统的区位选择理论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前提,即信息是完全的,所有厂商和个人对两个城市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

二、现代城市竞争与城市品牌

如今,城市的发展已超出了传统区位理论的解释范畴,比如:为什么有些资源贫乏的城市会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为什么有些依优越的自然区位建立起来的城市会衰败,而有些依然兴盛?

1.现代城市竞争的简要背景

现在,我们假设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数目增多,一个城市体系中有N个城市,并且放松传统区位论的假设,使之更加贴近于现实经济,并勾画出现代城市竞争的简要背景。

(1)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迫使城市参与竞争。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为增强,这意味着厂商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投资地,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的比较优势不再等于其竞争优势。那么,城市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呢?

(2)信息不完全为城市竞争力提供了条件。城市数量增多和经济活动复杂化导致信息不完全,人们通过信息过滤和筛选选择出有效信息,并依据信息做出各种决策。信息总会通过各种符号形式表现出来。品牌是什么呢?品牌在表现形式上也是一种符号,因此,城市通过品牌可以向人们传递信息,并提高人们的选择效率,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做出决策。

(3)品牌是分工演进的结果。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经历了一个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过程。产品内分工不仅包括纵向分工,即产品链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而且应当包括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之间的'横向分工,即针对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进行的市场细分分工,产品内的横向分工导致了品牌的出现。同时,产品内纵向分工细化的结果导致城市之间的依赖性增强,一个城市不可能脱离其他城市独立存在,但是也必须提供让其他城市可以依存的条件,否则,该城市便不具有存在的理由。

2.现代城市竞争模拟分析

在此背景下,下面分别分两种情况考查A、B两城市之间的竞争。

第一种情况,同上例,仍假设A城市相对于B城市拥有更丰富的资源禀赋,除此之外,两城市的区位、规模等硬要素完全相同。显然,如果B城市生产和A城市同样的产品,其结果必然是传统城市竞争的结果,但是,如果B城市的厂商能率先开辟一个新的品类,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培育品类品牌,则可以摆脱价格竞争的劣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具有该种偏好的消费者都会选择该品类品牌。因此,只要城市具备品类指导下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即便自身资源禀赋缺乏,也能够获取持久的竞争力。

第二种情况,仍假设A城市相对于B城市拥有更丰富的资源禀赋,但是,假设B城市比A城市更接近市场。由于B城市靠近市场的优势使该城市内的投资者更加接近消费者,这一方面使厂商能够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首先接受当地的商标,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消费者不会轻易放弃原有的选择而改选其他商标。与此相对应,投资者投资于B城市会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投资者也更倾向于选择B城市。

此时,要想使消费者改变选择行为,除非A城市的产品能够提供更低的价格,或者提供一个新的品类,该品类和B城市的产品不具有替代性。事实上,第一种方案是不可行的,虽然A城市具有低生产成本优势,但是,要到B城市开拓市场,需要花费巨额品牌营销投入,在高投入的情况下,很难长期维持竞争低价。最终的结果是,A城市成为B城市的资源供给者,靠给B城市输送资源和原材料而维持生存,一旦A城市陷入这种局面,会形成恶性循环,A城市向B城市输送原材料,B城市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产品除了B城市自己消费外,还销售到A城市,这样,通过一次贸易,A城市就会产生亏损。如果A城市发现自己在贸易种受损,将会提高原材料价格,希望通过原材料销售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后,B城市会进一步提高产成品售价,最终A城市每一次能源或原材料涨价,受损害的都是自己。目前,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就处在类似的境地。

城市在新一轮竞赛中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无论是资源禀赋欠缺的城市,还是区位条件不佳的城市,都可以通过开辟新的品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为本地产品开拓市场。

三、城市竞争等级序列与城市竞合

城市竞争是有序列等级的,一般只有同等级的城市之间才会发生激烈的竞争,而高等级城市和次级城市之间则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链的转移和劳动地域分工合作,以及与之相应的城市功能的分级。

1.竞争会使城市处于不同的序列等级

竞争会使城市处于不同的序列等级,其核心表现为产业链条的转移和城市功能的高级化。一旦一个城市成功地确立了个性鲜明的城市品牌,率先占据消费者的头脑,该城市在竞争中便具有了占先优势,其周围的城市则丧失了这种优势。通过品牌的自我强化机制,该城市有可能形成中心城市,进入更高一级城市序列的竞争行列。次级城市则积极承接产业链条的转移,作为腹地的支撑作用也得到强化,中心城市和周围次级城市的相互依存加强,也就是城市群的崛起。

2.城市序列等级的动态性

竞争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聚集经济到聚集不经济,中心城市有可能衰落,而低等级的小城市也可能由于条件的改善而强盛。所以,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常态,城市品牌的塑造也不是一日之力。

3.城市之间通过城市品牌错位定位可以达到共赢

即使同等级的城市之间也不完全是竞争关系,通过城市品牌错位定位,可以达到共赢。每一个城市都应认清自己所处的等级,认清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品类定位,这一点对中国的城市尤其重要。

因此,城市品牌是随着城市竞争而产生的。以上分析都以城市品牌定位合理准确为条件,同时这些机制也决定了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孙曰瑶刘华军:经济永续增长的品牌经济模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

[2]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王恩冕于少蔚译.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美]迈克・波特尔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篇6:动态经济系统的煤炭价格形成模型研究

动态经济系统的煤炭价格形成模型研究

中外所有的预测表明,我国今后20年将是世界上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家能源安全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尽管在我国具有较为丰富的储量,其消费占我国能源总量的70%以上,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对于我国来讲,,研究并建立煤炭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准确的煤炭价格预测对于抵抗能源危机、保证能源安全就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作 者:郝家龙 宁云才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刊 名:当代经济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 年,卷(期):2005 “”(8) 分类号:F2 关键词: 

猜测词义的技巧

qq动态说说

自我介绍ppt动态

动态通讯稿范文

招商动态范文

动态发说说

辞旧迎新的词义及造句

语境与词义新解论文

残破的词义及近义词

看的同义词词义比较

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浅论动态词义的形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