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矿环境中的高密度碳质流体:以阿尔泰南缘为例(共含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方向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成矿环境中的高密度碳质流体:以阿尔泰南缘为例
碳质流体(CO_2-CH_4-N_2体系流体)常见于地幔橄榄岩和下地壳麻粒岩中.近期研究表明,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成矿环境中的碳质流体极为丰富,不仅在造山型金矿中赋存大量与成矿有关的碳质流体,而且在VMS型矿床中也存在同造山期的变质碳质流体.由共生的富CO_2包裹体(L_(CO2)-L_(H2O)型)和H_2O-CO_2包裹体(L_(H2O)-L_(CO2)型)的均一温度推测,造山型金矿的碳质流体捕获温度大于254~394.5℃,压力大于150~320MPa;VMS矿床的变质碳质流体捕获温度大于209~430℃,压力大于180~300 MPa,两者具相似的.捕获温度压力条件.碳质流体的捕获温度压力条件与变质相带相平衡计算的变质温度、压力范围相当.碳质流体源于区域变质作用,并参与了与造山型金矿有关的构造-变质-流体-成矿作用和对VMS型矿床的变质改造作用.
作 者:徐九华 丁汝福 林龙华 褚海霞 王琳琳 卫晓峰 Xu Jiuhua Ding Rufu Lin Longhua Chu Haixia Wang Linlin Wei Xiaofeng 作者单位:徐九华,林龙华,褚海霞,王琳琳,卫晓峰,Xu Jiuhua,Lin Longhua,Chu Haixia,Wang Linlin,Wei Xiaofeng(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北京,100083)丁汝福,Ding Rufu(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刊 名:地学前缘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卷(期): 17(1) 分类号:P66 关键词:成矿环境 碳质流体 变质作用 阿尔泰南缘 ore-forming environment carbonic fluids metamorphism Southern Altaides高盐度、高温和高成矿金属的岩浆成矿流体--以格拉斯伯格Cu-Au矿为例
印度尼西亚格拉斯伯格Cu-Au矿是与斑状的石英二长岩体有关的斑岩矿床,石英二长岩遭受了以钾化为主的伴随有绢云母化和磁铁矿化的蚀变.Cu-Au矿化可分为网脉型和浸染型,以前者为主,含金的黄铜矿石英脉切穿了岩体和钾化蚀变带.本次研究中见到四类包裹体,即岩浆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和液体包裹体,与矿化有关的是含子矿物包裹体和气体包裹体.这两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从400℃到>700℃,含子矿物包裹体的'盐度60~78wt% NaCl.这两类包裹体常共存,并且其均一温度十分相似,说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的阶段.黄铜矿作为子矿物出现,并且从含子矿物包裹体的X萤光光谱的分析结果发现有Cu、Pb、Zn和Mn等金属元素存在,说明格拉斯伯格Cu-Au斑岩矿床的成矿流体是高盐度、高温和高成矿金属的岩浆流体.
作 者:卢焕章 Huan-Zhang Lu 作者单位: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地球科学系及矿产资源研究中心,魁北克,G7H 2B1,加拿大;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刊 名:岩石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16(4) 分类号:P61 关键词:斑岩Cu-Au矿床 流体包裹体 沸腾 岩浆热液 格拉斯伯格 印度尼西亚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本文从城市经济水平、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选择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人居环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0~的'南京市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南京市的人居环境水平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人居环境综合得分从的73.43%上升到20的88.47%,说明(1)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经济水平整体逐步上升; (2)南京市的城市居住条件水平呈现缓慢上升;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4)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逐年上升.
作 者:张翠平张丽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刊 名:资源与人居环境 英文刊名:RESOURLES INHABITANT AND ENVIVANMENT 年,卷(期): “”(8) 分类号:X8 关键词:人居环境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以同心县为例
文章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引入到环境评价中来,使其作为评价方法对同心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其目的是评价该规划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同心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增加了30.47 × 107元,规划起到了增加生态效益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规划期间内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则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滞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缓解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下降的`趋势需要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
作 者:王燕华 朱志玲 郑敏 WANG Yan-hua ZHU Zhi-ling ZHENG Min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银川,750021 刊 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NATURAL SIC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22(6) 分类号:X8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 战略环境评价 同心县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濮阳县为例
摘要:学习环境的优劣对一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受自身素质、时间、精力等限制,对孩子的监管较城市的家长要松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其影响会相对更大一些.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断深入、特别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中小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对其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濮阳县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状况、学生流失现象、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 者:张冠鹤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濮阳县调查队,河南,濮阳,457100 期 刊: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CENTRAL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STITUTE 年,卷(期):, “”(2) 分类号:X-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质量 择校 互联网的影响港口环境风险管理探-以天津港为例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和港口的环境保护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港口的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当前中国港口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港口环境风险的`增加,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价和管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天津港环境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分析了天津港环境风险管理技术思路和主要内容,对天津港存在的环境风险因子做了识别,并对环境风险的评估方法做了针对性总结,为港口的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了一些建议.
作 者:毕涛 鞠美庭 西伟力 梁佳斌 邵超峰 Bi Tao Ju Meiting Xi Weili Liang Jiabin Shao Chaofeng 作者单位:毕涛,西伟力,梁佳斌,Bi Tao,Xi Weili,Liang Jiabin(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天津,300480)鞠美庭,邵超峰,Ju Meiting,Shao Chaofeng(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80)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4(3) 分类号:X820.4 关键词:港口 环境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生态旅游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以鱼岳镇为例
生态旅游对当地环境资源保护有积极作用,但如不注意规划管理也会造成景观退化,制约生态旅游的`发展.鱼岳镇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在规划管理开发时需遵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作 者:詹瞻 Zhan Zhan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100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6) 分类号:F590.7 关键词: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鱼岳镇河流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以漓江为例
本文给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并揭示了其内涵.在深入研究河流风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点上,构建了河流风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并以漓江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漓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作 者:李丰生 赵赞 聂卉 刘宏盈 作者单位:李丰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541004)赵赞,刘宏盈(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541004)
聂卉(广西教育学院旅游系,530000)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年,卷(期): 14(5) 分类号: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河流风景区 漓江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损益及其对策-以东至县建东村为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容量将会发生改变.乡村环境损益同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互为共生的关系,协调乡村建设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石,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前提.
作 者:张乐勤 Zhang Leqin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池州,247000 刊 名:池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COLLEGE 年,卷(期):2008 22(3) 分类号:X32 关键词:环境损益 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