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制图教程第29章-断面图(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aoqi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课 题:1、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2、断面图的分类3、剖切位置与标注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2、讲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教学要求:1、理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教学重点:移出断面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断面图的标注教 具:挂图:“轴的断面图”教学方法:讲课时需讲清三个问题:(1)举例说明断面与剖视的区别,防止学生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避免把断面画成剖视;(2)指出断面图的作用和优点;(3)定性地指出断面图的适用范围,机械制图教程第29章-断面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总结各种剖视图的画法、应用场合和标注,巩固剖视一节的内容,为学习断面图打下基础。二、引入新课题在上一节,我们重点学习了用剖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但对于某些零件,如种类,断面图的有关知识。三、教学内容国家标准GB/T17452—和GB/T4458.6—规定了断面图。(一)断面图的基本概念1、概念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如图6—21所示。(a) (b)(c)图6—21 断面图的画法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断面图仅画出机件断面的图形,而剖视图则要画出剖切平面以后的所有部分的投影,如图6—21(c)所示。(二)断面图的分类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1、移出断面图(1)概念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2)举例如图6—21(b)所示断面即为移出断面。(3)画法要点1)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必要时也可以画在图纸的适当位置。2)当剖切平面通过由回转面形成的圆孔、圆锥坑等结构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2所示。(a) (b)图6—22 通过圆孔等回转面的轴线时断面图的画法3)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回转面,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这样的结构也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3所示。课 题:1、断面图的基本概念2、断面图的分类3、剖切位置与标注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2、讲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教学要求:1、理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教学重点:移出断面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断面图的标注教 具:挂图:“轴的断面图”教学方法:讲课时需讲清三个问题:(1)举例说明断面与剖视的区别,防止学生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避免把断面画成剖视;(2)指出断面图的作用和优点;(3)定性地指出断面图的适用范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总结各种剖视图的画法、应用场合和标注,巩固剖视一节的内容,为学习断面图打下基础。二、引入新课题在上一节,我们重点学习了用剖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但对于某些零件,如种类,断面图的有关知识。三、教学内容国家标准GB/T17452—1998和GB/T4458.6—2002规定了断面图。(一)断面图的基本概念1、概念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如图6—21所示。(a) (b)(c)图6—21 断面图的画法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断面图仅画出机件断面的图形,而剖视图则要画出剖切平面以后的所有部分的投影,如图6—21(c)所示。(二)断面图的分类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1、移出断面图(1)概念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2)举例如图6—21(b)所示断面即为移出断面。(3)画法要点1)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必要时也可以画在图纸的适当位置。2)当剖切平面通过由回转面形成的圆孔、圆锥坑等结构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2所示。(a) (b)图6—22 通过圆孔等回转面的轴线时断面图的画法3)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回转面,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这样的结构也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3所示。图6—23 断面分离时的画法2、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轮廓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如图6—24所示的断面即为重合断面。。(a) (b) (c)图6—24 重合断面图(b) 为了使图形清晰,避免与视图中的线条混淆,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画出。当重合断面的轮廓线与视图的轮廓线重合时,仍按视图的轮廓线画出,不应中断,如图6—24(a)所示。(三)剖切位置与标注1、当移出断面不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如果该移出断面为不对称图形,必须标注剖切符号与带字母的箭头,以表示剖切位置与投影方向,并在断面图上方标出相应的名称“×—×”;如果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因为投影方向不影响断面形状,所以可以省略箭头。2、当移出断面按照投影关系配置时,不管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或不对称图形,因为投影方向明显,所以可以省略箭头。3、当移出断面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如果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只需用细点划线标明剖切位置,可以不标注剖切符号、箭头和字母;如果该移出断面为不对称图形,则必须标注剖切位置和箭头,但可以省略字母。移出断面的标注见表6—2。4.当重合断面为不对称图形时,需标注其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如图6—24(a)所示;当重合断面为对称图形时,一般不必标注,如图6—24(b)所示。四、小结1、断面图的概念和应用场合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3、 断面图标注的要点4、断面图的分类第三节 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GB/T17452-1998)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如图6-37所示,断面图在机械图中常用来表示机件上某处的断面结构和形状,如机件上的肋板、轮辐、键槽、小孔、杆料和型材的断面形状。
a) b) c)
图6-37 断面图
a)外观图 b)有方向断面 c)无方向断面
二、断面图的种类
GB/T17452—1998规定断面图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1.移出断面
移出断面图的图形画在视图之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如图6-37.b所示。单一剖切平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和组合的剖切平面同样适用于断面图。
(1)移出断面的画法规定
1) 剖切平面应与被剖切部分的主要轮廓垂直,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所得到的移出断面图一般中间应断开,如图6-38所示的断面图。
2) 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图绘制,如图6-37.c右边断面图中的孔,图6-39所示的圆柱凹坑。
3) 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导致断面出现完全分离的两部分时,则这些结构应按剖视图绘制,如图6-40中A-A所示。
(2) 移出断面的配置原则
1) 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剖切符号的延长线上,如图6-37.b所示。
2) 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剖切线是剖切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用细点画线表示,如图6-38所示。
3) 如果机件的断面形状一致或成均匀变化时,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视图的中断处(图6-41)。
4) 必要时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如图6-39中B-B移出断面图。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如图6-40所示。
图6-38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得的移出断面
图6-39 断面图规定画法
图6-40 断面图规定画法
图6-41 断面图示例
2.重合断面重合断面图的图形应画在视图之内,断面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图6-56所示的重合断面图)。当视图中轮廓线与重合断面图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图6-42)。
a) b)
图6-42 重合断面
a)外观图 b)断面图
三、断面图的标注
1.移出断面的标注1) 移出断面一般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字母。在断面图的上方用同样的字母标出相应的名称“×-×”;如图6-37.b中“ A-A”。经过旋转后的断面图应加注旋转符号,如图6-40中的A-A旋转配置。
2)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可省略字母(图6-43.a),而对称的移出断面则可省略标注,如图6-37.c右端的断面。
3)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图6-43.b)以及按投影关系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图13-39)均可省略标注。
a)
第三节 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GB/T17452-1998)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如图6-37所示,
断面图在机械图中常用来表示机件上某处的断面结构和形状,如机件上的肋板、轮辐、键槽、小孔、杆料和型材的断面形状。
a) b) c)
图6-37 断面图
a)外观图 b)有方向断面 c)无方向断面
二、断面图的种类
GB/T17452—1998规定断面图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1.移出断面
移出断面图的图形画在视图之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如图6-37.b所示。单一剖切平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和组合的剖切平面同样适用于断面图。
(1)移出断面的画法规定
1) 剖切平面应与被剖切部分的主要轮廓垂直,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所得到的移出断面图一般中间应断开,如图6-38所示的断面图。
2) 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图绘制,如图6-37.c右边断面图中的孔,图6-39所示的圆柱凹坑。
3) 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导致断面出现完全分离的两部分时,则这些结构应按剖视图绘制,如图6-40中A-A所示。
(2) 移出断面的配置原则
1) 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剖切符号的延长线上,如图6-37.b所示。
2) 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剖切线是剖切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用细点画线表示,如图6-38所示。
3) 如果机件的断面形状一致或成均匀变化时,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视图的中断处(图6-41)。
4) 必要时移出断面图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如图6-39中B-B移出断面图。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如图6-40所示。
图6-38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得的移出断面
图6-39 断面图规定画法
图6-40 断面图规定画法
图6-41 断面图示例
2.重合断面重合断面图的图形应画在视图之内,断面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图6-56所示的重合断面图)。当视图中轮廓线与重合断面图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图6-42)。
a) b)
图6-42 重合断面
a)外观图 b)断面图
三、断面图的标注
1.移出断面的标注1) 移出断面一般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字母。在断面图的上方用同样的字母标出相应的名称“×-×”;如图6-37.b中“ A-A”。经过旋转后的断面图应加注旋转符号,如图6-40中的A-A旋转配置。
2)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可省略字母(图6-43.a),而对称的移出断面则可省略标注,如图6-37.c右端的断面。
3)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图6-43.b)以及按投影关系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图13-39)均可省略标注。
a)
b)
图6-43 断面图标注示例
a)不对称移出断面 b) 对称移出断面
2.重合断面的标注1) 重合断面图形不对称时,须画出剖切符号和指明投影方向的箭头(图6-42.b)。
2) 重合断面图形对称时,剖切符号、箭头和字母均可省略。
课 题:1、其他表达方法
2、第三角画法简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2、介绍第三角画法教学要求:1、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的层次2、了解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异同教学重点:1、局部放大图2、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3、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教学难点:用第三角画法实际作图教 具:挂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肋板、轮辐的画法”、 “均布孔的画法”教学方法:重点讲解局部放大图、有关肋板和轮辐等结构的画法、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机械制图教程第30章-其他表达方法
。对于其他内容一般介绍,以后章节每遇到一处,再讲解一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断面图的概念和应用场合。2、断面图的分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3、移出断面的标注要点。二、引入新课题机件除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以外,对机件上的一些特殊结构,还可以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三、教学内容(一)局部放大图1、概念机件上某些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的还不够清楚,或不便于标注尺寸时,可将这些部分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这种图称为局部放大图,如图6—25所示。2、标注局部放大图必须标注,标注方法是:在视图上画一细实线圆,标明放大部位,在放大图的上方注明所用的比例,即图形大小与实物大小之比(与原图上的比例无关),如果放大图不止一个时,还要用罗马数字编号以示区别。注意: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大部位的表达方法无关。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图6—25 局部放大图(二)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1、机件上的肋板、轮辐及薄壁等结构,如纵向剖切都不要画剖面符号,而且用粗实线将它们与其相邻结构分开,如图6—26所示。图6—26 肋板的剖视画法2、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板、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假想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如图6—27所示。(a) (b)图6—27 均匀分布的肋板、孔的剖切画法(三)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当机件上具有若干相同结构(齿、槽、孔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结构,其余用细实线相连或标明中心位置,并注明总数,如图6—28所示。(a) (b)课 题:1、其他表达方法2、第三角画法简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2、介绍第三角画法教学要求:1、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的层次2、了解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异同教学重点:1、局部放大图2、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3、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教学难点:用第三角画法实际作图教 具:挂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肋板、轮辐的画法”、 “均布孔的画法”教学方法:重点讲解局部放大图、有关肋板和轮辐等结构的画法、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对于其他内容一般介绍,以后章节每遇到一处,再讲解一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断面图的概念和应用场合。2、断面图的分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3、移出断面的标注要点。二、引入新课题机件除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以外,对机件上的一些特殊结构,还可以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三、教学内容(一)局部放大图1、概念机件上某些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的还不够清楚,或不便于标注尺寸时,可将这些部分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这种图称为局部放大图,如图6—25所示。2、标注局部放大图必须标注,标注方法是:在视图上画一细实线圆,标明放大部位,在放大图的上方注明所用的比例,即图形大小与实物大小之比(与原图上的比例无关),如果放大图不止一个时,还要用罗马数字编号以示区别。注意: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大部位的表达方法无关。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图6—25 局部放大图(二)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1、机件上的肋板、轮辐及薄壁等结构,如纵向剖切都不要画剖面符号,而且用粗实线将它们与其相邻结构分开,如图6—26所示。图6—26 肋板的剖视画法2、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板、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假想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如图6—27所示。(a) (b)图6—27 均匀分布的肋板、孔的剖切画法(三)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当机件上具有若干相同结构(齿、槽、孔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结构,其余用细实线相连或标明中心位置,并注明总数,如图6—28所示。(a) (b)图6—28 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四)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较长的机件(轴、杆、型材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缩短绘制,但必须按原来实长标注尺寸,如图6—29所示,(a) (b)图6—29 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机件断裂边缘常用波浪线画出,圆柱断裂边缘常用花瓣形画出,如图6—30所示。(a) (b)图6—30 圆柱与圆筒的断裂处画法(五)较小结构的简化画法机件上较小的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示清楚时,在其它图形中可以简化或省略,如图6—31(a)和图6—31(b)的主视图。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形中的相贯线允许简化,例如用圆弧或直线代替非圆曲线,如图6—31(a)所示。(a) (b)图6—31 较小结构的简化画法(六)某些结构的示意画法网状物、编织物或机件上的滚花部分,可在轮廓线附近用细实线示意画出,并标明其具体要求。如图6—32即为滚花的示意画法。当图形不能充分表达平面时,可以用平面符号(相交细实线)表示,如图6—33所示。如已表达清楚,则可不画平面符号,如图6—31(b)所示。图6—32 滚花的示意画法 图6—33 平面符号表示法(七)对称机件的简化画法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对于对称机件的视图可以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如图6—34所示。图6—34 对称机件的简化画法(八)允许省略剖面符号的移出断面在不致引起误解时,零件图中的移出断面,允许省略剖面符号,但剖切位置和断面图的标注,必须按规定的方法标出,如图6—35所示。图6—35 移出剖面的简化画法(九)第三角画法简介我国的工程图样是按正投影法并采用第一角画法绘制的。而有些国家(如英、美等国)的图样是按正投影法并采用第三角画法绘制的。1、第三角投影法的概念如图6—42所示,由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组成的投影体系,把空间分成了八各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分角,依次为Ⅰ、Ⅱ、Ⅲ、Ⅳ……Ⅶ、Ⅷ分角。将机件放在第一分角进行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而将机件放在第三分角进行投影,称为第三角画法。图6—42 空间的八个分角2、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在于人(观察者)、物(机件)、图(投影面)的位置关系不同。采用第一角画法时,是把投影面放在观察者与物体之间,从投影方向看是“人、图、物”的关系,如图6—43所示。图6—43 第一角画法原理而采用第三角画法时,是把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从投影方向看是“人、物、图”的关系,如图6—44所示。投影时就好象隔着“玻璃”看物体,将物体的轮廓形状印在“玻璃”(投影面)上。图6—44 第三角画法原理3、第三角投影图的形成采用第三角画法时,从前面观察物体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前视图;从上面观察物体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顶视图;从右面观察物体在W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右视图。各投影面的展开方法是:V面不动,H面向上旋转90°,W面向右旋转90°,使三投影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6—45(a)所示。展开后三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6—44所示。采用第三角画法时也可以将物体放在正六面体中,分别从物体的六个方向向各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即在三视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后视图(从后往前看)、左视图(从左往右看)、底视图(从下往上看)。展开后六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6—45(b)所示。(a)(b)图6—45 第三角画法投影面展开及视图的配置4、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在国际标准中规定,可以采用第一角画法,也可以采用第三角画法。为了区别这两种画法,规定在标题栏中专设的格内用规定的识别符号表示。GB/T14692—1993中规定的识别符号如图6—46所示。(a)第一角画法用 (b)第三角画法用图6—46 两种画法的识别符号四、小结1、局部放大图、各种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2、第三角投影法的概念、第三角投影图的形成、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用AutoCAD2004绘制零件图
轴类零件是最常见的零件之一,这类零件的视图较简单,下面以图 13-21所示轴为例,介绍用AutoCAD2004绘制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一、调用 A3样板图
二、绘制视图
1.打开1层,用直线命令绘制轴的中心线。注意其位置要使图形布局合理;用偏移命令绘制轴线上方的主要轮廓线;用修剪命令进行修剪。如图13-21。
图 13-21
2.用倒角、画圆及修剪命令绘制齿形轮廓、键槽和倒角。修改中心线属性。如图13-22。
图13-22
3.用镜像命令复制轴线下方的轮廓;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样条曲线”图标,绘制局部断裂线;作移出剖面图并标注;用图案填充命令绘制剖面线,
如图13-23。
图 13-23
4.标注尺寸、技术要求
在“格式”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尺寸样式”项利用对话框设置尺寸标注样式并进行尺寸标注;
打开文字层,用多行文字输入方法填写技术要求及标题栏。如图 13-24。
图 13-24
5.检查。
6.存盘或打印输出。
课 题:1、螺纹的形成和基本要素
2、螺纹的规定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螺纹的形成2、讲解螺纹的基本要素3、讲解螺纹的规定画法教学要求:1、零件螺纹各基本要素的术语和螺纹的基本制造过程3、熟练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教学重点:螺纹的规定画法教学难点:螺纹的规定画法,特别是内外螺纹的旋合画法教 具:模型:“外螺纹”、“内螺纹(可剖开)”;挂图:“螺纹结构要素”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并不难理解,困难在于其内容枯燥,多属于需要记忆的规定;再加上图形简单,要求繁琐,因此,往往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思想上不够重视,机械制图教程第32讲-螺纹
。所以讲课时,应尽量采用实物对照图形的方法进行简要讲解,同时交给他们一些有用的记忆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简要复习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二、引入新课题在各种机器设备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螺栓、螺母、螺钉等零件,起着联接的作用。这些零件的共同特点——都有螺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螺纹也随处可见。三、教学内容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形状(如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锯齿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用于连接的螺纹称为连接螺纹;用于传递运动或动力的螺纹称为传动螺纹。(一)螺纹的形成和基本要素1、螺纹的形成图7-1 外螺纹加工 图7-2 内螺纹加工各种螺纹都是根据螺旋线原理加工而成,螺纹加工大部分采用机械化批量生产。小批量、单件产品,外螺纹可采用车床加工,如图7-1所示。内螺纹可以在车床上加工,也可以先在工件上钻孔,再用丝锥攻制而成,如图7-2所所示。2、螺纹的基本要素螺纹的基本要素包括牙型、直径(大径、小径、中径)、螺距和导程、线数、旋向等。(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常见的螺纹牙型有三角形(60°、55°)、梯形、锯齿形、矩形等。常见标准螺纹的牙型及符号如表7-1所示课 题:1、螺纹的形成和基本要素2、螺纹的规定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螺纹的形成2、讲解螺纹的基本要素3、讲解螺纹的规定画法教学要求:1、零件螺纹各基本要素的术语和螺纹的基本制造过程3、熟练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教学重点:螺纹的规定画法教学难点:螺纹的规定画法,特别是内外螺纹的旋合画法教 具:模型:“外螺纹”、“内螺纹(可剖开)”;挂图:“螺纹结构要素”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并不难理解,困难在于其内容枯燥,多属于需要记忆的规定;再加上图形简单,要求繁琐,因此,往往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思想上不够重视。所以讲课时,应尽量采用实物对照图形的方法进行简要讲解,同时交给他们一些有用的记忆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简要复习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二、引入新课题在各种机器设备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螺栓、螺母、螺钉等零件,起着联接的作用。这些零件的共同特点——都有螺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螺纹也随处可见。三、教学内容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形状(如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锯齿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用于连接的螺纹称为连接螺纹;用于传递运动或动力的螺纹称为传动螺纹。(一)螺纹的形成和基本要素1、螺纹的形成图7-1 外螺纹加工 图7-2 内螺纹加工各种螺纹都是根据螺旋线原理加工而成,螺纹加工大部分采用机械化批量生产。小批量、单件产品,外螺纹可采用车床加工,如图7-1所示。内螺纹可以在车床上加工,也可以先在工件上钻孔,再用丝锥攻制而成,如图7-2所所示。2、螺纹的基本要素螺纹的基本要素包括牙型、直径(大径、小径、中径)、螺距和导程、线数、旋向等。(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常见的螺纹牙型有三角形(60°、55°)、梯形、锯齿形、矩形等。常见标准螺纹的牙型及符号如表7-1所示(2)螺纹的直径(如图7-3所示)大径d、D 是指与外螺纹的牙顶或内螺纹的牙底相切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内螺纹的大径用大写字母表示,外螺纹的大径用小写字母表示,小径d1、D1 是指与外螺纹的牙底或内螺纹的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中径d2、D2 是指一个假想的圆柱或圆锥直径,该圆柱或圆锥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公称直径 代表螺纹尺寸的直径,指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a) 外螺纹 (b) 内螺纹图7-3 螺纹的直径(3)线数(a) 单线 (b) 双线图7-4 单线螺纹和双线螺纹 图7-5 螺纹的旋向形成螺纹的螺旋线条数称为线数,线数用字母n表示,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以上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如图7-4所示。(4)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螺距用字母P表示;同一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导程用字母Ph表示,如图7-4所示。线数n、螺距P和导程Ph的之间的关系为:Ph=P×n(5)旋向螺纹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种。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是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是左旋螺纹,如图7-5所示。工程上常用右旋螺纹。国家标准对螺纹的牙型、大径和螺距做了统一规定。这三项要素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称为标准螺纹;凡牙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称为非标准螺纹;只有牙型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称为特殊螺纹。(二)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1、螺纹的规定画法螺纹一般不按真实投影作图,而是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画法以简化作图过程。(1)外螺纹的画法外螺纹的大径用粗实线表示,小径用细实线表示。螺纹小径按大径的0.85倍绘制。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中,小径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内,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如图7-6(a)所示。当需要表示螺纹收尾时,螺纹尾部的小径用与轴线成30°的细实线绘制,如图7-6(b)所示。在反映圆的视图中,表示小径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4圈,螺杆端面上的倒角圆省略不画,如图7-6(a)、(b)、(c)所示。剖视图中的螺纹终止线和剖面线画法如图7-6(c)所示。。(a) (b)(c)图7-6 外螺纹画法(2)内螺纹的画法内螺纹通常采用剖视图表达,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中,大径用细实线表示,小径和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且小径取大径的0.85倍,注意剖面线应画到粗实线;若是盲孔,终止线到孔的末端的距离可按0.5倍大径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中,大径用约3/4圈的细实线圆弧绘制,孔口倒角圆不画,如图7-7(a)、(b)所示。当螺孔相交时,其相贯线的画法如图7-7(c)所示。当螺纹的投影不可见时,所有图线均画成细虚线,如图7-7(d)所示。(b)(c) (d)图7-7 内螺纹的画法(3)内、外螺纹旋合的画法只有当内、外螺纹的五项基本要素相同时,内、外螺纹才能进行连接。用剖视图表示螺纹连接时,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未旋合部分按各自原有的画法绘制。如图7-8合图7-9所示。画图时必须注意:表示内、外螺纹大径的细实线和粗实线,以及表示内、外螺纹小径的粗实线和细实线应分别对齐;在剖切平面通过螺纹轴线的剖视图中,实心螺杆按不剖绘制。(a) (b)图7-8 内、外螺纹旋合画法(一)图7-9 内、外螺纹旋合画法(二)(4)螺纹牙型的表示法螺纹的牙型一般不需要在图形中画出,当需要表示螺纹的牙型时,可按图7-10的形式绘制。(a) 外螺纹局部剖 (b) 内螺纹全剖 (c) 局部放大图图7-10 螺纹牙型的表示法(5)圆锥螺纹画法具有圆锥螺纹的零件,其螺纹部分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只需画出一端螺纹视图,如图7-11所示。(a) 外螺纹 (b) 内螺纹图7-11 圆锥螺纹的画法四、小结1、螺纹的五个要素,强调螺纹的三个基本要素。2、内、外螺纹的直径及表示字母。强调:外螺纹的顶径指大径;底径指小径;内螺纹的顶径指小径;底径指大径。3、单个螺纹的画法,抓住三条基本线:大径线、小径线、螺纹终止线。4、内、外螺纹联接的画法。强调:旋合部分按照外螺纹画法表示。★ 机械制图试题
★ 机械制图课件
★ 机械制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