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思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

篇1: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

在我国现行的税法和相关文件中,年终奖(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存在人为设计的「临界点问题」。

本文所说的「临界点问题」,就是指在某个点附近:

高收入者的税后收入反而会比低收入者的税后收入还要低的问题。

下面以工资薪金(月薪)和年终奖说明一下临界点的问题。

某人扣保险后月薪为

税前得5000元,个税为45元。

次月老板给他多涨了一元工资。

税前得5001元,个税为45.1元。

他因为增加的1元工资多支付了一角的个税。

所以说,工资薪金(按月)的个税不存在临界点问题。

某人年终奖为

18000元,个税为540元。

第二年老板给他多涨了一元年终奖。

18001元,个税为1695.1元。

他因为增加的1元工资多支付了1155元1角的个税。

这个就是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临界点问题。

仔细看看以下两表,你会找到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共有六个临界点。最高的临界点,纳税人可能会为增加的1分钱收入而多缴纳超过八万八千多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是某个制定相关文件的人不了解什么叫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并非税法规定,而是根据税法推算出来的一个方便计算的系数。

税法中实际上关于个税的计算这么规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呢?

10,000=3500+1500+3000+

其中3500免征;1500按3%,征税45元;3000按10%,征300元;2000按20%,征400元。

整个算下来征税745元。

这么算很麻烦,所以会计们发明了速算扣除数。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

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

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

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

……

依此类推。

计算,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

10,000-3,500=6,500元。

6,500介于4,500和9,000之间,使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6,500*20%-555=745

从上面的计算方法来看,速算扣除数是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中,根据级次和税率推算出来的。而非可以人为规定的数字。

[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

篇2: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年终奖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笔收入,这是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首次发放年终奖,因为税法“盲区”的存在,新个税下的年终奖或遭遇“得不偿失”的尴尬。有些人的年终奖即使发得多,但扣完税后,实际到手的不一定多,甚至出现年终奖多发一元,到手的减少千元到万元的极端情况。

终奖是如何计税的并发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年终奖临界点”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宁可少千元,不要超一元”被很多人称为无奈的应对良策。

年终奖相差一元,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能相差上千元。YJBYS小编现整理好新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临界点,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完善纳税筹划。

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

应纳税额

税后收入

备注

18000

540

17460

临界点。适用3%税率的最大数。

18001

1695.1

16305.9

适用10%税率,税后收入减少。

19283.33

1823.33

17460

平衡点,与临界点税后收入一致,即18001—19283.33区间,税前收入虽然高于18000,税后收入却低于17460。

19300

1825

17475

税后收入增加

54000

5295

48705

临界点。适用10%税率的最大数。

54001

10245.2

43755.8

适用20%税率,税后收入减少。

60187.5

11482.5

48705

平衡点,与临界点税后收入一致,即54001—60187.50区间,税前收入虽然高于54000,税后收入却低于48705。

60200

11485

48715

税后收入增加

108000

21045

86955

临界点。适用20%税率的最大数。

108001

25995.25

8.75

适用25%税率,税后收入减少。

114600

27645

86955

平衡点,与临界点税后收入一致,即108001—114600区间,税前收入虽然高于108000,税后收入却低于86955,

115000

27745

87255

税后收入增加。

420000

103995

316005

临界点。适用25%税率的最大数。

420001

123245.3

296755.7

适用30%税率,税后收入减少。

447500

131495

316005

平衡点,与临界点税后收入一致,即420001—447500区间,税前收入虽然高于420000,税后收入却低于316005。

447501

131495.3

316005.7

税后收入增加。

660000

195245

464755

临界点。适用30%税率的最大数。

660001

225495.4

434505.7

适用35%税率,税后收入减少。

706538.5

241786.5

464755

平衡点,与临界点税后收入一致,即660001—706538.46区间,税前收入虽然高于660000,税后收入却低于464755。

706540

241784

464756

税后收入增加。

960000

330495

629505

临界点。适用35%税率的最大数。

960001

418495.5

541505.6

适用45%税率,税后收入减少。

1120000

490495

629505

平衡点,与临界点税后收入一致,即960001—1120000区间,税前收入虽然高于960000,税后收入却低于629505。

1120001

490495.5

629505.6

税后收入增加。

篇3: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如题,年终奖个税临界点|20年终奖临界点|新个税年终奖临界点|年终奖个税临界点图|年终奖临界点表格|年终奖

[年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篇4: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20xx年9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按七级税率计税。如果年终奖在1.8万、5.4万、10.8万、42万、66万和96万这几个临界点上,会出现年终奖多发1元甚至1分钱,税后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最极端的是多给1元收入减少8万多元。一时间“年终奖临界点”成为网络热门话题,20xx年12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葛长银表示“宁可少千元,不要超一元”被很多人称为无奈的应对良策。

年终奖个税算法:临界点最低为一万八

临近年关,又到了各企业和单位给员工派发“红包”的时候了。年终奖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笔收入。这是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首次发放年终奖,因为税法“盲区”的存在,新个税下的年终奖或遭遇“得不偿失”的尴尬。有些人的年终奖即使发得多,但扣完税后,实际到手的不一定多,甚至出现年终奖多发一元,到手的减少千元到万元的极端情况。

在此情况下,网友纷纷研究20xx年终奖是如何计税的并发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年终奖临界点”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宁可少千元,不要超一元”被很多人称为无奈的应对良策。

有网友建议各企业老板将“年终奖”改为“年终捐”,将员工们多出临界点的部分奖金捐给慈善机构,这样既合理避税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何乐而不为呢?此意见一出,立马得到许多网友的支持,并被大家评为“20xx年终奖合理避税之最优解决方案”。

20xx年终奖个税算法(供参考)

年终奖计税方法共有2种,分别为:

1。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终奖的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2。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收入不足3500元,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举例说明: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3400元,年终奖为1万元,那么首先从年终奖中减去100元补足当月工资,然后将9900元除以12得出825元,对应的税率为3%,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9900×3%-0=297元。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3500元,发放年终奖为19500元,将19500元除以12得出1625元,对应税率为10%,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19500×10%-105=1845元。

年终奖多发一元或致多缴千元税

眼下临近年关,网民格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年终奖多发一元钱,个人所得税可能就要多缴一千多元钱。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葛长银在其微博中表示,大家应注意年终奖的临界点问题。因为多发一块钱,可能就要多缴一千多块钱的个人所得税。

葛长银在其微博中称,请大家注意年终奖临界点,宁可少千元不要超一元。例如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个税1154.1元;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个税4950.2元;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个税4950.25元;发420xx1元比420xx0元多纳个税19250.3元;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个税30250.35元;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个税88000.45元。

对此,陆坤说,存在因为多发了几块钱,正好税率上了一个档次而多缴税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税率级差造成的,但各单位财务人员先计算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篇5:终奖个税临界点

拓展阅读:

年终奖什么时候发:一般是农历春节放假前发放。

年终奖怎么计算:按照以往的惯例,公司的年终奖一般都是双薪,即多给一个月的工资,但在国企和个别大公司应该还不止这个价格。具体以公司的收入和支出相对来计算的。

年终奖的两种计税方法

根据现行个税政策,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计税方法分两种情况:

如果在发放年终奖当月,雇员当月工薪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即3500元时,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当月工薪所得低于3500元时,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薪-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多发1元有可能少得千元

由于不同的税率对应不同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很有可能年终奖多发了,到手里不一定就多。

比如,甲和乙月工薪都高于3500元,甲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乙年终奖为18001元。甲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18000&pide;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甲的应税额=18000×3%-0=540元;税后所得为17460元。

乙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18001&pide;12>1500元,所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乙的应税额=18001×10%-105=1695.1元;税后所得16305.9元。这样一来,乙较甲少了1000多元。

尽量避开“缩水区”

如何通过合理的避税,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呢?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发年终奖应该尽量避开多发少得的“缩水区”。经计算,这样的“缩水区”共有6个: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区间是针对年终奖发放当月,员工薪酬达到3500元时的情况;如果未达到3500元,计算时则需先拿出一部分年终奖补足当月工薪,然后再算应交个税。

本市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余会计介绍,今年是新个税制度实施的第二年,躲开“缩水区”,让员工得实惠。以一年收入12万元的公司职员为例:按照原来月工资发放5000元,年终奖发放60000元,全年收入应交税11985元;调整方案后,月工资发放6000元,年终奖发放48000元,应交税能降到6435元,员工净收入将增加5560元。

年终奖如何合理避税

一些业内人士在操作中也发现,将季度奖在平时先记账,然后到年终才一次性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这样能大大减轻税负。比如,丙工薪为6000元,一年奖金为24000元。

季度奖形式: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领取季度奖6000元,最后一个月领取年终奖6000元,而全年只有最后一次季度奖可以用年终奖方式计算税款,其他均要合并当月工资纳税。

无季度奖当月个税:(6000-3500)×10%-105=145元,含季度奖当月个税:(6000+6000-3500)×20%-555=1145元,含年终奖当月个税:145+6000×3%=145+180=325元;全年税额:145×8+1145×3+325=4920元。

年终奖形式:每月工薪6000元,年终奖24000元。每月工资个税:(6000-3500)×10%105=145元,年终奖个税:24000&pide;12=2000,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24000×10%-105=2295元;全年税额:145×12+2295=4035元。

显然,年终奖形式税负比季度奖形式全年少纳税885元。

篇6:新个税年终奖临界点

在我国现行的税法和相关文件中,年终奖(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存在人为设计的「临界点问题」。

本文所说的「临界点问题」,就是指在某个点附近:

高收入者的税后收入反而会比低收入者的税后收入还要低的问题。

下面以工资薪金(月薪)和年终奖说明一下临界点的问题。

某人扣保险后月薪为

税前得5000元,个税为45元。

次月老板给他多涨了一元工资。

税前得5001元,个税为45.1元。

他因为增加的1元工资多支付了一角的个税。

所以说,工资薪金(按月)的个税不存在临界点问题。

某人年终奖为

18000元,个税为540元。

第二年老板给他多涨了一元年终奖。

18001元,个税为1695.1元。

他因为增加的1元工资多支付了1155元1角的个税。

这个就是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临界点问题。

仔细看看以下两表,你会找到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共有六个临界点。最高的临界点,纳税人可能会为增加的1分钱收入而多缴纳超过八万八千多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是某个制定相关文件的人不了解什么叫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并非税法规定,而是根据税法推算出来的一个方便计算的系数。

税法中实际上关于个税的计算这么规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呢?

10,000=3500+1500+3000+2000

其中3500免征;1500按3%,征税45元;3000按10%,征300元;2000按20%,征400元。

整个算下来征税745元。

这么算很麻烦,所以会计们发明了速算扣除数。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

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

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

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

……

依此类推。

计算,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

10,000-3,500=6,500元。

6,500介于4,500和9,000之间,使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6,500*20%-555=745

从上面的计算方法来看,速算扣除数是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中,根据级次和税率推算出来的。而非可以人为规定的数字。

而年终奖的临界点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从起,税务总局规定按照下面的方法计算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年终奖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个人取得年终奖金应单独按照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照以下办法计算应缴税额: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照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当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以后的余额,按照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1个纳税年度以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这样就导致了年终奖临界点问题

18,000元,除以12得1500.00,对应税率3%,速算扣除数0,

税金:18000*3%=540元;

18,001元,除以12得1500.83,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

税金:18001*10%-105=1,695.10;

问题就出现在速算扣除数上,105是1500作为3%和10%两种税率的临界点而设置出来的。

强行将其按在18000上,必然导致错误。

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能,将速算扣除数扩大12倍就能解决。

之前,就有人冒充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宣称,“将速算扣除数扩大12倍”。

税总已经辟谣: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人伪造47号公告的声明

据国家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对所谓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47号)”的声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人伪造47号公告的声明

近日有人盗用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47号)”并做解读。该文及解读内容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了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国家税务总局将依法行使追究伪造公文者法律责任的权力。

为什么现行个税法规要留下这么一个漏洞呢?

个人理解,税总不鼓励单位和个人采用这种巨额年终奖的薪酬方式,故意留下了这么一个让年终奖实际税负高于月薪实际税负的“漏洞”。

个人希望,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未来能像个体工商户那样,按年计算,按月预缴。

[新个税年终奖临界点]

篇7: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

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1不超过15,000元的不超过14,250元的502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9,750元的部分3514,750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五、劳务报酬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

1不超过20,000元的不超过16,000元的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37,000元的部分407,000

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税率(%)速算扣除数级数平均每月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 (%)速算扣除数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篇8:发多少年终奖要交税 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葛长银在其微博中称,请大家注意年终奖临界点,宁可少千元不要超一元。例如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个税1154.1元;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个税4950.2元;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个税4950.25元;发41元比420000元多纳个税19250.3元;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个税30250.35元;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个税88000.45元。

对此,陆坤说,存在因为多发了几块钱,正好税率上了一个档次而多缴税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税率级差造成的,但各单位财务人员先计算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年终奖6个“盲区”

由于个人所得税税率有七档,因此每个临界点与平衡点之间形成了6个“盲区”。因此,找出每一级税率对应的“盲区”,就能有效地避开“多发少得”的情况,按照税务专家计算,这6个“盲区”分别为:[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年终奖怎么算?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计算公式:

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适用公式: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当月,工资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而当月工资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而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确定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12(一年12个月)后得出的商数,对照工薪所得个税税率表即可确定。

42万多1元可“亏”近两万

据了解,根据我国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当年终奖数额超过某个临界点哪怕1元时,对应的纳税税率将提高一档,如从3%提高到10%。税率提高,自然纳税人的纳税额也会相应地大幅增加。

如年终奖能拿到420000元左右的金领影响就大了,如果拿42万元,那么其对应的税率应是25%,经过计算,那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03995元。而假若奖金多1元,即420001元,那么其对应的税率为30%,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即为123225.3元,须多纳19230.3元的税。

能拿到42万元奖金的毕竟是少数,但假设一位白领能拿到18000元的年终奖,那么其应纳的税为540元,到手17460元,若多拿1元年终奖的话,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695.1元,其所得是16305.9,年终奖多了,反而实际到手的奖金缩水了1155.1元。

篇9: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奖金总额越大税负差别越大

计算公式: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案例1:月薪3000元,奖金总额12000元,年终奖省税165元

张先生扣除三费一金后工资为3000元(含三费一金约3750元),公司承诺一年奖金12000元。

1)季度奖形式: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领取季度奖3000元,最后一个月领取年终奖3000元,而全年只有最后一次季度奖可以用年终奖方式计算税款,其他均要合并当月工资纳税。

无季度奖当月个税:0元(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含季度奖当月个税:(3000+3000-3500)×10%-105=145元,含年终奖当月个税:(3000-500)×3%=75元

全年税额:145×3+75=510元

(2)年终奖形式:每月工资3000元(扣除三费一金),年终奖12000元。

每月工资个税:0元,年终奖个税:(12000-500)÷12≈958,对应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12000-500)×3%=345元

全年年终奖税率额:345元

年终奖形式税负比季度奖形式全年少纳税165元。

年终奖的两种计税方法

根据现行个税政策,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计税方法分两种情况:

如果在发放年终奖当月,雇员当月工薪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即3500元时,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当月工薪所得低于3500元时,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薪-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多发1元有可能少得千元

由于不同的税率对应不同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很有可能年终奖多发了,到手里不一定就多。

比如,甲和乙月工薪都高于3500元,甲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乙年终奖为18001元。甲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18000&pide;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甲的应税额=18000×3%-0=540元;税后所得为17460元。

乙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18001&pide;12>1500元,所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乙的应税额=18001×10%-105=1695.1元;税后所得16305.9元。这样一来,乙较甲少了1000多元。

尽量避开“缩水区”

如何通过合理的避税,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呢?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发年终奖应该尽量避开多发少得的“缩水区”。经计算,这样的“缩水区”共有6个: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区间是针对年终奖发放当月,员工薪酬达到3500元时的情况;如果未达到3500元,计算时则需先拿出一部分年终奖补足当月工薪,然后再算应交个税。

本市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余会计介绍,今年是新个税制度实施的第二年,躲开“缩水区”,让员工得实惠。以一年收入12万元的公司职员为例:按照原来月工资发放5000元,年终奖发放60000元,全年收入应交税11985元;调整方案后,月工资发放6000元,年终奖发放48000元,应交税能降到6435元,员工净收入将增加5560元。

年终奖如何合理避税

一些业内人士在操作中也发现,将季度奖在平时先记账,然后到年终才一次性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这样能大大减轻税负。比如,丙工薪为6000元,一年奖金为24000元。

季度奖形式: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领取季度奖6000元,最后一个月领取年终奖6000元,而全年只有最后一次季度奖可以用年终奖方式计算税款,其他均要合并当月工资纳税。

无季度奖当月个税:(6000-3500)×10%-105=145元,含季度奖当月个税:(6000+6000-3500)×20%-555=1145元,含年终奖当月个税:145+6000×3%=145+180=325元;全年税额:145×8+1145×3+325=4920元。

年终奖形式:每月工薪6000元,年终奖24000元。每月工资个税:(6000-3500)×10%105=145元,年终奖个税:24000&pide;12=2000,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24000×10%-105=2295元;全年税额:145×12+2295=4035元。

显然,年终奖形式税负比季度奖形式全年少纳税885元。

篇10:年终奖遭遇个税临界点 新税法6区域不划算

多得1元年终奖要多交千元税 新税法6区域最不划算

年关将近,大家盼了一年的“年终奖”即将陆续开始发放。由于这是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施行后的首个年终奖发放季节,因此,不少员工、企业、单位开始筹划,怎么发年终奖才最划算。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财税专家,计算出了新的年终奖个税临界点。

多发1元多交千元税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方法是,总额÷12个月,看平均到每个月的奖金对应哪一个税率,然后用总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就是最终需要交纳的税款额。在9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施行之后,因为个人所得税法在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等方面均进行了调整,导致临界点也随之发生变化。

比如,表中的第一个临界点是18000元,也就是说这个级别的年终奖数额小于或等于18000元,员工交纳的个税是最少的,只需要540元,税后到手17460元。一旦到了18001元,个税就变成了1695.10元,税后到手16305.90元,反而少拿了1154.10元。

可见,多发了1元钱的年终奖,就要多交1155元的税,最终到手的奖金反而“缩水”了1000多元,真是“得不偿失”。

6个区域最不划算

从18001元一直到上限19283.33元,都是年终奖缩水区域,因为多发的奖金小于或等于增加的税额。到上限临界点时,员工税后到手的钱,与18000元时是一样的,多发的1238.33元奖金全部要用来交税。因此,从18001到19283.33元这个区间,是发放年终奖需要避开的最不划算区域。

以此类推,按照对应的税级距,共有6个需要避免的区域。分别是:[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在这六个区域内,年终奖虽然多发钱,到手后反而是缩水的,因为多发的奖金还不够要多交的税款。”厦门天健信实税所税务部负责人、国家注册税务师周斌说,因此发放时要避开。

这样发年终奖不缩水

年终奖发放很有门道,多发不一定就多得。多发了1元钱,却要多交好几千甚至上万元的税。因此,企业、单位在发放年终奖时需要技巧,避免员工到手的奖金缩水。

周斌建议,如果企业给小张的年终奖是20000元,那么可以先一次性发放给小张18000元,然后将剩下的2000元合并到小张当月或者下个月的工资,这样员工所交的全部个税都要比一次性发放20000元时少,更加合算。

年终奖个税税率表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税率表

年终奖个税算法

解读个税改革

年终奖个税计算器

2023年个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

表奖大会主持词

离职补偿金个税计算

北京个税完税证明

年终奖个税算法有变

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通用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年终奖个税临界点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