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自考本课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板砖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护理自考本课件(共含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板砖”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护理自考本课件

篇1:护理自考本课件

护理自考本课件

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为反应可以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护理自考本课件

篇2:护理学自考本科课件

护理学自考本科课件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护理学是一门技能极其强的学科,要求实践,动手能力也要好,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劳,为病人服务的。

护理学自考本科课件

篇3: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

谈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1―3月作为对照组,另以204―6月作为实验组,分别方便抽取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对护士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水平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护士工作积极性评分均值为(9.0±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护理沟通、健康教育、病例书写、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操作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引入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改善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有重要影响,值得在实践工作中推广应用。

护理服务作为对临床治疗的辅助性活动,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将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护理管理模式的科学选用已成为保障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所在[1-3]。

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实现护理质量的飞跃,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的研究方向之一[4]。

无缝隙护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工作模式,以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为目标,彻底打破传统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离局面,力求消除各种缝隙因素,以实现全面、完整的管理[5-8]。

为研究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该研究中以年1―3月作为对照组,另以2015年4―6月作为实验组,分别抽取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2015年1―3月作为对照组,该组中方便抽取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另以2015年4―6月作为实验组,该组中方便抽取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

均事先告知所有护理人员研究内容与方法,征得护理人员同意。

对照组所抽取护理人员中,男性为1例,女性为29例,年龄区间为20~42周岁,平均年龄为(28.5±1.5)岁,工作年限区间为1~15年,平均年限为(6.5±0.9)年,3例为主管护师职称,3例为护师职称,24例为护士职称;实验组所抽取护理人员中,男性为2例,女性为28例,年龄区间为20~42周岁,平均年龄为(27.5±1.3)岁,工作年限区间为1~,平均年限为(6.2±0.5)年,3例为主管护师职称,3例为护师职称,24例为护士职称。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护士人员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不做特殊处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中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成立无缝隙护理管理工作小组。

将科室护理人员按照护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年限、专科知识、以及职称等级,结合护理人员自身的性格特征进行分组,实施责任包干制,对职责范畴加以量化,以明确各位护理人员应承担的职责。

科室护理人员可划分为多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内宜设置5名护士,其中1名为组长,1名为责任护士,3名为护士,在年龄上进行老、中、青搭配。

3名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生活起居的护士以及无创技术基础操作,1名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有床技术操作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指导护士展开基础护理工作,1名组长则负责对患者各项技术性的治疗与护理管理。

护士长要求护士做到对患者的每一项治疗内容及护理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及时、有效执行医嘱,保证患者的安全。

同时参加疑难病例的讨论和负责危重患者的有创治疗、高技术性的护理工作。

并通过查房、开例会等方面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②科学排班。

科室护理人员的排班方案需要作出合理改进,实施人性化的弹性排班制度。

其中,护士长按照行政班上班,责任班相对固定,同时实施大夜班、小夜班双板制,实施8h在岗以及24 h全程负责的工作制度。

护理人员对班次有特殊需求时需要提前1周时间提出报告,由护士长提前1周将班次安排好。

在高峰时间段、薄弱时间段、以及夜班班次中加大护理人员的配置比例,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同时,需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年限,合理安排工作班次。

在病区护理部排班本首页中增设排班留言卡,其作用于是方便有调班计划的护理人员将申请填写在上方,以便及时作出调整,确保护理的持续性。

同时,护理部需增加设置1名机动性护理人员,以不影响护理工作正常运行为前提下进行调配。

同时,排班中还需要遵循新+老的原则搭配,以便对患者进行连续性的动态观察与整体性护理;③构建三级式质量监控工作体系。

选择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护理部质量控制工作小组、以及病区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小组共同展开对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执行情况的监督控制。

定期考核护理质量,对护理制度进行量化处理,以物质以及精神奖励无缝隙护理管理中表现较佳的护理人员。

同时,在考核中需总结组性的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意见与要求,进而构建一个具有的全方位、主动性、以及个性化的无缝性护理管理系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个组护理人员在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水平方面的差异。

工作积极性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总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人员积极性越高;护理质量水平共设置护理沟通、健康教育、病例书写、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操作五个项目,单项评分区间为0~20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佳。

1.4 统计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护士工作积极性以及护理质量水平均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工作积极性对比

实验组护士工作积极性评分均值为(9.0±0.5)分,对照组护士工作积极性评分均值为(7.6±0.2)分。

实验组护士工作积极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6,P<0.05)。

2.2 护理质量对比

实验组护理沟通、健康教育、病例书写、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操作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护理管理工作的实施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护理质量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所在,护理关系必须不断创新与发展,以保障其有效性[9]。

已有资料中认为[10-12]:构建科学、系统的护理管理体系,除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水平,还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护理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无缝隙组织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产生,首先在美国地区推行[13]。

这一组织模式强调以患者的最终需求以及满意度为指导方向,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离现象进行改进,以全面管理的方式消除护理服务中存在的缝隙因素,让患者享受到更加全面与细致的护理服务。

我国国家卫生系统自开始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性工程活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打造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价值备受重视。

该模式以现代化的护理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以科学管理准绳,自患者入院到出院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14-15]。

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工作能够更加的有的放矢,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密切联系,一方面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将“让患者受益”作为追求目标,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实现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篇4:护理自考本科论文

护理自考本科论文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姓 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对临床膀胱结石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探究

2015年3月27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2 1临床资料……………………………………………………………………………2 2护理…………………………………………………………………………………2

2.1非手术的护理……………………………………………………………………2

2.2超声碎石的护理…………………………………………………………………3

2.3经耻骨上行膀胱切开取石术的护理……………………………………………3 3结果 ………………………………………………………………………………3 4结论…………………………………………………………………………………3 参考文献………………………………………………………………………………4

对临床膀胱结石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探究

【摘要】目的 探究对临床膀胱结石患者所实施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科近期收

治的35例膀胱结石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案以及所取得的护理经验进行认真的讨论及分析,结果 35例病人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以及缓解,结论 膀胱结石的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加上科学有效地护理,可以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使病情的治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积极有效科学的护理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关键词】 膀胱结石 患者 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简称尿结石,是由尿液中所含的晶体和胶体物质形成的,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尿路感染,梗阻,长期卧床,饮水不足等原因。尿结石多发于青壮年,多数病人在2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上尿路结石男女比例约为3:1,下尿路结石男女比例约为6:1。其中膀胱结石属于下尿路结石,其结石可是在膀胱内形成,也可能是肾、输尿管结石下降滞留在膀胱内引起[1]。研究对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为患者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更科学更有效地护理方案提供经验参考。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5年1月至3月份之间共收治35例膀胱结石患者,这35例患者中20岁以下者有4人,20岁至30岁之间有9人,30岁至40岁之间有12人,40岁至50岁之间有7人,50岁以上有3人,其中男性患者有29人,女性患者有6人。患者中有21人属于草酸盐结石,9人磷酸盐结石,5人尿酸盐结石。X片显示结石最大直径在0.6cm以下的有16人;结石直径在0.6~4.0cm之间的有13人;结石直径在4.0cm以上的有6人,根据医嘱显示,结石直径小于0.6cm的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结石直径在0.6~4.0cm之间的患者,实施超声碎石法治疗,结石直径在4.0cm以上的患者,实施经耻骨上行膀胱切开取石法治疗。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进行性排尿中断(典型症状),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2护理

2.1非手术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 在收治的这35例病人中有大多数患者都属于初次治疗的患者,因此,患者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紧张、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的心理,所以此时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倾听患者的诉说,为病人耐心的解释,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病人保持心情愉悦,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让治疗的过程变得和谐有效。

2.1.2疼痛的护理 结石在膀胱内会随患者的体位改变而发生位置的改变,结石的位置在改变时可刺激膀胱三角区,使患者出现尿频和尿痛的临床表现,疼痛加剧时可放射到外阴处,让患者产生更多的不适,此时叮嘱患者排尿时选择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同时也要叮嘱患者不要紧张。疼痛加剧时,遵医嘱给患者服用解痉止痛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2]。

2.1.3促进排石的护理 大多数患者的结石直径较小,一般是小于0.6cm,这样的结石几乎是不选用手术治疗的,大多数情况下,均可以利用大量饮水来促进结石的排出,必要时还可以口服利尿以及溶石药物以促进结石的排出,从而为患者减少了手术的痛苦。大量的饮水还可以预防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和生长,因此,叮嘱患者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3000ml以上,保持尿量在每天ml以上,来减少结石的形成及生长。

2.1.4感染的护理 结石在膀胱内及在排出的过程中频繁的刺激膀胱内壁及尿道,会使膀胱内壁及尿道的完整性受损,再加上外界细菌通过尿道外口上行,从而发生感染,使病情加重[3]。此时的抗感染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在叮嘱病人多饮水的同时,还需遵医嘱给患者适当服用抗生素,以治疗和预防感染。

2.1.5饮食护理 患者中有大多数属于草酸性结石,其次是磷酸盐结石和尿酸盐结石,因此适当的调整患者的饮食成分,可有效地控制结石的形成和生长。草酸盐结石患者应低草酸饮食,不宜食用马铃薯,菠菜等;磷酸盐结石患者应少食蛋黄和牛奶;尿酸盐结石患者应少食动物肝脏及豆制品的等。

2.2超声碎石的护理

2.2.1术前护理 患者初次或多次进行超声碎石时,会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此时做好心理疏导,心理安慰,为患者解除疑虑,使治疗过程有效顺利的进行;术日早晨嘱病人禁食,禁饮;进手术室前拍X线平片,根据X线平片定位结石来固定好患者的体位,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2.2术后护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结石的排出,其余护理依照非手术护理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

2.3经耻骨上行膀胱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2.3.1术前护理 做好心理疏导,协助医师为患者做好各项检查,术前当日根据患者拍的X线平片显示的结石位置固定好体位,术日晨起禁饮,禁食。

2.3.2术后护理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并记录好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做好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伤口疼痛或感染时要及时给予止痛药和抗感染类药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

3结果 35例病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已有20例病人基本治愈已出院,有13例病人处于治疗和护理的后期阶段,还有两例病人处于治疗和护理的初期阶段。

4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护理人员要积极科学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疏导患者心情,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通过临床的实践证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与预防,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护理人员更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及出色的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1]黄素梅,张燕京.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427-436

[2]李永岚,尿石症[M]. 北京:.科学出版社,:88-89 [3]郭峰,宋海滨,赵岩,张军.泌尿系统结石临床诊治[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61-162,189-190

篇5: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压疮中的效果。方法应用Braden评分法对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压疮预警风险评估,根据其分值进行早期周密的护理干预。结果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未发生压疮,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进行预警风险评估、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压疮发病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压疮;预防;应用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为莒匠铭关节租耻骨联合的活动超出了生理的活动范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病情重,疼痛强烈.整体翻身困难,而且需要长期卧硬板床,因此,预防压疮发生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压疮是身体局郝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营养供应减少、缺乏,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使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发生的皮肤破损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来说,压疮的预防更是护理上的难点。在以往临床护理中,对压疮的商发人群采用分级护理方法,对其患病风险的判断工作显得相对滞后,而Braden评分法是当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压疮预测方法。针对这一点,我们采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压疮预警风险评估,根据其分值对患者进行早期周密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6—63岁,住院时间ll。102d。交通伤28例,高空坠落伤8例,重枥砸伤3例。Tile分类:B.型14例,B2型ll例,B3型6例。

型5例,c2型3例。合并髋关节脱位6例,脊柱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7例,胫骨骨折5例,直肠损伤3例,尿道损伤9例膀胱损伤6铡。26倒急诊人院时已发生休克。经抗休克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整体复位或手术治疗。

2.方法。采用Brachn评分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压疮预警风险评估.根据其分值对患者进行早期周密的护理干预。

Braden评分总分范围6—23分,分值越少,患者器官功能越差,发生压疮的风险越大。6项累计总分<12分预示有压疮发生高度危险,总分12一14分为中度危险,15一17分为轻度危险,≥18分为无压疮发生危险。

3.结果。本组39例患者Braden评分总分:10例9分、16例10分、8例12分、5例13分,预示患者有压疮发生的中度危险,立即采取严密的观察、充分和周全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39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无压疮发生,压疮发病率为0,护理效果满意。

二、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及加强医护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纠正休克,与主管医生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进程、治疗计划以及患者心理变化,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2.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因病情重、疼痛、整体翻身受限,往往不合作,同时因长期卧床不能自理而导致情绪低落,总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自卑感很强。对此我们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关切的眼神、乐观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操作时与患者亲切交谈,介绍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和方法,增加患者的信心,减轻自卑感,取得良好的合作。

3.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是预防压疮最基本的措施,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因长期卧硬板床,活动减少,整体翻身受限,易造成局部压力摩擦,导致压疮发生,而且患者往往不允许被过多搬动,在与医生沟通下采用气圈、气垫和水垫等护理用具,每2h在骨隆突处(特别是骶尾部及髋部)轮流垫气圈、气垫和水垫1次,利用压点移动的原理使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轮流受力,预防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4.加强皮肤护理。(1)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浴或按摩1次,若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解除压迫仍无改善者,可用安普贴(Atgoplaque)贴局部,或者喷涂赛肤润(Sanyrene)进行局部按摩,3—4次/d,1min/次。对于体质特别消瘦的患者,更要密切注意,及早给予使用赛肤润或安普贴.对于原有伤口者要及肘换药或局部清洁消毒后给予唼金因肽,预防压疮的发生。(2)及时更换衣服、床单、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避免物理刺激,减少皮肤摩擦力。大小便污染及时清理,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特别是骶尾及会阴部易被大小便浸泡,每次清洗后,可涂以锌氧油、尿湿粉或爽身粉等,便器小心轻放,安置监护导线等应注意妥善放置,避免强行抽拉,保持皮肤完整性。(3)对于骨盆兜悬吊牵引患者,牵引重量以能使臀部抬离床面5cm为宜,并在骨盆两侧的兜内置软垫,密切观察兜内皮肤情况。(4)建立患者翻身记录卡及抬臀减压记录卡,及时记录患者皮肤的情况,严格进行床边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营养支持。

(1)根据计算的每日正常需要量及消耗量,绘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需要加支持疗法,如补液输血,静脉滴注高营养物质等,以增加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2)中医饮食。由于骨盆骨折患者多伴有胃肠功能降低。合理的饮食调节能提高身体组织的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①骨折早期气滞血瘀,饮食宜清淡,可应用活血化瘀之品,如田鸡煲瘦肉,鱼片汤,多补充水果、果汁。待病情稳定后再食清补之品,如瘦肉、鸡蛋和新鲜牛奶等。

②骨折后期,肝肾不足、气血不足.饮食宜补益肝肾、补益气血.健脾之品,如山药、芝麻、枸杞、杜仲馒兔肉,熟地、当归炖猪骨等,多吃新鲜水果。

讨论压疮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发病过程,往往与较多病理生理因素相关.它是全身及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变性坏死过程。对于此类患者应强调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新晨范文网

笔者认为科学的管理。制度的落实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全面而持续的评估压疮的风险是控制压疮发生的.前提;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止压疮的良好手段;正确的护理诊断和周密的护理计划是预防压疮的方针;应立足整体、重视局部、制订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在充分理解压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后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预防压疮的关键。预防压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而必须是全体医护人员、患者、家属或照顾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目标。对于护理工作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而且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护理操作及交接班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及时了解新的医疗护理信息,使用一些经过证实而且符合医疗质量标准的新产品,可以使护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赛肤润唼剂是一种过氧化脂肪酸酯,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亚油酸等成分,喷于受压部位后可在该区域形成脂质保护膜,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同时赛肤润可增加细胞的内聚力。有加强皮肤抵抗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改善皮肤微循环,从而防止压疮的发生与发展。而在骨突部位贴安普贴薄膜,也可以减轻皮肤的摩擦力和剪切力,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满宜,吴新宝。荣国威.骨折手术操作与技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6.

[2]殷磊.护理学基础.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1.

[3]张长惠.秦惠基.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索预防压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203.

[4]杨威.贺文慧,和晖.等.过氧化脂肪酸酯用于预防压疮.中华护理杂志,2004,40(8):575,

[5]刘玉珍.临床中西医结合护理全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睡lO.

绘本教学课件

绘本作文教学课件

护理专业自考毕业的论文

自考护理专业论文题目选题

绘本鸭子骑车记课件

护理三基知识课件

自考学习心得

自考论文

自考自我鉴定

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护理自考本课件(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护理自考本课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