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鱼茉莉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教案(共含3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鱼茉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教案

篇1: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教案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教案

三维目标

1.揣摩精彩诗句,体味精妙的用词和散文化的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反复阅读吟味,把握诗歌“分行”的重要作用。

3.培养联想、想象能力,赏析诗歌的音乐美。

单元解读

本单元的文本向我们展示了诗歌与散文的不同。单元导言先从概念上辨析了两种文体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并以“分行”为佐证,剖析了在诗歌中语言的功能发生的具体改变。在诗歌选读中,从语言的外在特征(如分行、节奏、韵律等)以及内在特征(如想象、暗示、色彩与氛围的对比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诗歌语言的独特使用形成的一种更集中、更丰富、更具感染力的经验表达。

单元中入选的诗作在形式上各有特点:《老虎》一诗刻画了想象中一只老虎威猛的形象,诗中强劲的语言节奏,来自相同句式的重复使用;《秋歌》一诗则利用分行、押韵的技巧,营造出忧伤、迷离的氛围,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达成完美的统一;而《三棵树》的外在形式特征并不明显,诗人更多的是调动一种同情的想象,让语言摆脱一般的日常应用,给无生命的世界赋予了生命的感觉。自主阅读部分的《我自己的歌(之一)》《严重的'时刻》《黑马》等,则在句法运用、整体构思和语言节奏上,也各有称道之处。

话题引入

诗歌以最为接近灵魂的方式来守望与行走,它是抚慰人世苦痛魂灵的“圣经”,它是文学王国里醍醐灌顶的仙乐,它跨族越国,以自己的语言感动着它的子民。学习优秀的外国诗歌,对丰富文化修养、提高诗歌鉴赏水平、了解世界文化、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大有裨益,但由于外国诗歌特殊的文化背景及表现手法,探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外国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点,了解外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诗体形式,提高诗歌修养。对这些诗作的理解牵涉到外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思潮与历史文化背景,这需要博闻多识,熟悉文学史,介入个体的理解和体验,才能真正把握诗歌的思想艺术精髓。

打开你的心灵之窗,诗歌就在里面。世间万物的和谐发展,一静一动,无不充分表明诗意的存在,诗歌就在这一时刻静静地停留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就足够了。

问题导引

1.《老虎》在语言、形式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有哪些?它们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首先是通过相同句式(“什么样……”)的重叠使用,形成强劲的语言节奏,铿锵有力,震撼人心;其次,全诗以疑问句为主,基本没有采用描摹、叙述的手段,但是在强劲的节奏之外,也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2.《秋歌》共分三节,每一节其实都是由一个长分句分割而成,这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这样分割停顿,每行短则一个词,长则不过几个字,既在视觉上造成一种长短错落、摇曳生姿的建筑美、造型美,又形成另一种暗示:这似断实连、如“游丝一般延伸”的诗句,不就像一根被秋风演绎的小提琴的琴弦一样吗?

3.《严重的时刻》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案:全诗由四节结构、句法都完全相同的疑问句构成,通过“哭”“笑”“走”“死”这些动词的变化,层层推进,不断展开。

4.诗歌的语言含蓄、蕴藉、凝练。读《黑马》,找出最有代表性的诗句,试分析它们与其他诗行的关系。

答案:本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是最后的“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卒章显志。前面作者极力描写黑马的形象,是为了蓄积势能,最后一句是前面内容的深化和主题的提升。

篇2: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教学设计总论 教案教

人教版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教学设计总论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走进诗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 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 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 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式:

1、 自读品味法

2、 导读提升法

3、 讨论交流法

4、 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1、 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

2、 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

教学过程安排: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 外部特征

1、 分行。

2、 音乐性。

(二) 内在特征

1、 精美的语言

2、 隽永的`滋味

3、 纯粹的情感

4、 深刻的哲理

5、 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

(一) 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1、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

⑶有条理的表达

篇3:古代散文诗歌欣赏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散文诗歌欣赏人教版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三维目标:

1、认识古代散文中杂文、小品文一类文章的性质,特别是其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教学要点

1、 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把握欣赏散文的方法

3、 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及重点

教学步骤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

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 “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

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散体,也有骈体。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前面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本单元鉴赏角度是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二、自主赏析类作品内容分析

《侍坐》算是《论语》中少有的长篇了,学生在学习必修一时,已经对《论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孔子很多思想言论已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可在此时联系本文加以适当梳理。而本文的特点是师生对话,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曼,故事情节简单但起伏有致,人物描写简略但生动逼真,学习时可以仔细体会。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记宴游的小序,文章紧扣题目“春”“夜”“桃花园”“宴”,不偏不离,篇幅短小,却比较全面地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和思想情绪,文字凝练、结构紧凑、艺术手法高妙。李白诗文风格相通,尤其是这篇文章视野开阔,意境旷达,思绪翻飞,从宇宙人生入笔,转而写一次春夜宴饮,一句一转,一转一意,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势,真有海阔天空、高瞻远眺之概。令此小小燕集足以与金谷园、兰亭之会相比肩。学习时着重从这两方面加以体会。

归有光是标举唐宋散文来与“文必秦汉”的口号相对峙的唐宋派散文家,时人谓之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亲切的家庭琐事、琐谈,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厚感情,随事曲折,自然动人。即事抒情,纡徐平淡,亲切动人,所谓“无意于感受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你,是.诗歌欣赏

欣赏是另一种阳光散文

诗歌欣赏:诗歌是我的小女儿

走路是困难的作文

什么是爱的散文欣赏

散文:爱有时是一种欣赏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徐志摩诗歌欣赏

梦是控制不住的诗歌欣赏

你是我的全世界诗歌散文

是爱情诗歌

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教案(集锦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